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985|回复: 23

老子道德经考古(篡改之历史背景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6-8-2014 12: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十八章】  老子道德经篡改(之历史背景篇)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铺垫,第一个高潮期要来了:老子道德经篡改详情


  所揭示的事实,会很令人……

  但是,各位华夏同胞们,不要丧失信心,虽然我们和我们的神失去了联系,虽然我们的神没能及时看护我们,

  但是,这两千多年里,我们凭着我们自己的力量,凭着体内我们的神遗传给我们的智慧和自*由奔放的基因,凭着记忆深处神的片言只字。

  我们斗败了一波又一波的妖魔鬼怪,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大劫难,而且一直文明走在世界最前列。

  我们以我们的神遗传给我们的最顽强的生命力,最坚贞不屈的精神与斗志,和无与伦比的智慧。

  我们相信,我们的抗争,将仍然是无敌于天下。无论何等的艰难险阻都无所畏惧。

  因为,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是自然的缩影,宇宙的化身。我们有宇宙最完美的人体。

  我们不知道我们的神出了什么事情,也许……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外道 + 5 大揭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6-8-2014 12: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这样的日子,即使要再持续两千年,我们也无所畏惧。

  在这个黑暗森林里,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生存技巧与经验。

  而且还有,

  道不远人

  其实,要不了两千年了,很快就可以到来了,

  我的“玄幻小说”,就在开启神的封印,就在发起对我们自己的神的呼唤,我是通讯专业的博士后,我有宇宙最强大的通讯方式,超过量子纠缠。

  记住,我们的心灵,与自然直接沟通着,我们是最完美的形与神。

  我们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候,未来,是我们的。

  心中,直接沟通自然之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8-2014 12: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身世考

  《老子》问世已经二千五百多年了,然而它的真实面目,因被历史烟尘所湮没,曾被深深地埋入了地下,不为世人所知晓;取而代之的却是被改头换面的《道德经》。

  甚至连老子究竟是谁,我们已经不知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8-2014 12: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李耳,根本不是老子的名字
  李耳,根本不是老子的名字,那仅仅是西汉儒教徒“绝其道”而做假的名,《史记》里采用了而已。

  应当说,自古以来人们都是把《道德经》当成了老聃的原著《老子五千文》的;连博学多闻的史学宗师司马迁也毫不例外,在他写的《史记》里就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也就是说老聃的原著就是这本分为“上下篇”、以“修道德”为内容、讲“自隐无名”思想的《道德经》。


  但是根据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抄本与1979年郭店出土的楚简本《老子》残篇得知,《道德经》并非是老子的原著。这说明《老子》与《道德经》是版本不同的两部作品,应当分别属于两位作者。


  准确地说,原貌《老子》应当是春秋晚期老聃的作品。老聃,陈国(今河南开封陈州地方)人,曾担任“周守藏室之史”职务,有渊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长期从政经验,孔子曾向他请教过“礼制”,他是孔子的老师,孔子与他有过很多交往,人称他为“老子”。《老子》是后人对老聃著作的称呼,或称《老子五千文》。

  《道德经》是《老子》被篡改后的名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8-2014 12: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司马迁关于老子著书经过的记述是不可信的;

  也许他所记的著书一事,指的就是某人把老聃的原著篡改成《道德经》这件事,并非是老聃撰写《老子》原著的事;因为著书并非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易事,它是思想的结晶,需要岁月的积淀。

  从内容分析,《老子》这部书,是老聃自身学术活动的实录,因而绝对不是为了出关归隐,被关尹喜“逼”着一时能写得出来的。如果真有此事,那个被逼着写书的人绝对不会是老聃,他一定是另有其人!被“逼”着写出来的书,当然就是依据《老子》原文篡改而成的《道德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8-2014 12: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老子讲道远多于5000言

  而从诸子百家的记载来看,老子在中原,也多有开讲道法,绝不会仅仅有区区5000言,但是,这些在后世都到哪里去了呢?难道没有躲过秦始皇焚书和汉儒绝其道吗?

  据历史记载,孔子34岁时曾“适周”向老子“问礼”,过了两年,也就是公元前516年,周景王死了,他的儿子王子朝与悼王、敬王争夺王位,周王室发生了内乱,王子朝因争夺王位失败而带走周王朝的大量档案典籍逃亡楚国,身为“周守藏室之史”负责保管国家档案典籍的老子也因而去职。有学者认为老子比孔子年长20岁,以此计算,老子时年约56岁左右。去职后的老子回到了陈国,主要是从事讲学活动,还到鲁国呆了很长一段时间与孔子有过多次交往。

  老子有渊博的历史知识和丰富的从政经验,与孔丘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学术争论。

  老子与孔子在学术观点上的主要分歧,除《史记》中有记载外,在《老子》里也有充分的反映。书中有些记述就是与孔子的活动有关,也透露了老子与孔子之间学术上的分歧。

  《老子》这部书应该就是老聃在讲学时,针对社会现实所编写的教材,由于是讲学用书,因此以“解释”为主,所以句子中的副词比较多。

  孔子73岁时就离开了人世,历史开始进入战国时期,这时老子还健在,应当已有93岁的高龄。第二年楚灭陈,老子离开家乡……

  《老子》是一本老聃在长期的讲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书,通过他学生的传播,在当时社会上有着相当大的影响。由于古代无纸,简册就是当时用来书写和传播文化思想的主要工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6-8-2014 12: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儒教在隶书问题上骗人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有甲、乙两种版本。两版本的书体虽有些不同,但都属于隶书范畴。从乙本避刘邦讳,可以断定它是汉朝的抄写本无疑。帛书《老子》(甲本)由于不避汉高祖刘邦的名讳,因此可以推断它当抄写于刘邦称帝之前,就是说它并非是汉代的物件。


  过去按照东汉儒教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叙》的说法:隶书出现在秦篆之后,是“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之所作也”。

  可是后来发现是骗人的!

  现在从1975年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一千一百余枚隶书秦简和1980年又在四川青川郝家坪出土两件隶书战国木牍的情况来看,隶书的出现与流行应早于秦篆。

  现代大量考古发掘证明,隶书在战国时期就已广泛使用于以竹木为书写材料的简牍上。文字的变革是书写工具与材料改变所逐步形成的结果。

  隶书的出现决不是凭某个人的灵感能创制得出来的,它与简牍的广泛使用是分不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8-2014 12: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老子》(甲本)可能是最接近《老子》原貌
  这说明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老子》(甲本),绝对不会是汉代的至少是秦代所遗留的物件。由于秦王朝只有短短的十五年历史,因此甲本帛书也很有可能就是直接从战国时期的竹简上转抄过来的,它有可能是迄今为止所发现保存最为完整、最接近原貌的《老子》版本。


  《老子》(乙本)不但成书较晚,由于文中有避刘邦的名讳,所以它应当就是当时与《道德经》同时在社会上流传的《老子》版本。


  由于马王堆汉墓的主人,是出身于侯爵之家的豪门贵族,因此他们所得到的传抄脚本应当是正宗的标准版本。因《老子》(甲本)不避刘邦名讳,可以肯定在当时它是只能秘藏而不可流传的版本,由此可初步判断1973年从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本)的母本就是未被篡改前《老子》原作的最后完成版本;也就是说《老子》(甲本)是最接近原貌《老子》的版本。


  三国时魏人王弼的注本《道德经》是现存通行本中流传于文人系统中的最早版本。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本)与魏王弼注本《道德经》,是目前最具可比性的两种版本,也是研究原貌《老子》与《道德经》之间差别的重要依据。


  好,哈哈……真相已经快要出来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6-8-2014 12: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对照分析,阴谋立现!
  只要再仔细分析一下汉帛书《老子》(甲本)与魏王弼注本《道德经》在文字内容上的差异,就不难勾画出这两位真假“老子”作者各自不同的身份与政治面目了;也完全可以进一步证明《道德经》不是《老子》、李耳也不是老聃的结论,从而解开这个困惑学术界长达二千多年的谜团。

  《道德经》篡改《老子》原作的文章结构,把原本不分篇章的《老子》,分割成为上、下篇共八十一章,并按照宗教理念进行编次颠倒、段落错综与文字改动,这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经过如此结构与字句大变动的文章,还能是原来的文章吗?

  因为小学三年级的《语文》中有“老子是孔子老师”的课文内容,本人曾就此问题向一位只有10岁的小学三年级学生,提问“《道德经》是否还是《老子》”时,很快就得到,由于123456不等于543621,因而《道德经》已不是《老子》的回应。“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应该是十分简单而浅显的道理,据此本就足以说明问题,不必再作赘述。

  然而二千多年所形成的观念,使大多数人都难以接受这一事实,因此有必要就其在文字内容上的改变,逐段、逐句、逐字地进行详详细细的比对分析,看一看《道德经》到底是不是《老子》,它与《老子》在文字内容上究竟有哪些差别,《道德经》篡改老子思想的真实意图又何在?

#
  我再综合描述一下

  你们现在看的《道德经》,是假的,是被篡改了的。

  按照这个道德经修炼,到一定境界走火入魔是必然的。

  《道德经》的作者不是老子,而是从老子的原作中非常精心的篡改而成!!!

  我不知道这是谁篡改的!

  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看到它的歹毒用心。

  所以,千万不要按照现在的道德经修炼!!!!那样你会入魔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8-2014 12: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道德经具体是怎么被篡改的(1)
  下面就将以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本)为底本修复后的文字与魏王弼注本《道德经》按其分章进行内容上的详细比对:

  魏        王弼注本《道德经?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有玄,众妙之门。

  汉墓帛书《老子》(甲本)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眇之门。

  差异重点分析

  这一段文字在原貌《老子》里,本来应该是接在《道德经?七十九章》“和大怨”段之后。


  老子本意:宇宙规律可以讲,宇宙规律会发生变化
  被篡改后:可以讲的宇宙规律就不是宇宙规律(完全禅宗的法不可讲的那一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8-2014 12: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道德经具体是怎么被篡改的(2)
  (2)
  魏        王弼注本《道德经?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汉        帛书《老子》(甲本)原文:
  至虚,极也;守情,表也;万物旁作 ,吾以观其复也。夫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情。情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亡亡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沕身不怠。


  老子本意:守情,归根曰情,情是谓复命
  被篡改后:守静,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真正的大道修炼,是守于情中的,归根就是情,情,就是复命,返还本命。古华夏最重最喜欢的就是情,而蜥蜴人最怕的就是情,把“情”都给篡改为“静”。


  两千多年来,我们是第一次把道德经的大秘密公布于世界,

  从这里,大家可以看到,道教界公开的这两千多年来的所谓修炼,其实是普遍的误入歧途!!无量众生都被一本假的道德经骗了!


#
  真正的奇门大道修炼,最重要最离不开的就是一个情字。

  而2000多年来公开的道教界,却变成了是一个“静”字。

  没有了情,谈何修炼?!!!!!!!!!

  神仙不是没有情的,没有情就不能成仙!连人都不是了。

  情是宇宙根,本命根。


  道教这么公开的门派,没有一门敢揭示这个事情的,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于1973年出土,到今天已经40年了,不是我们提出来,他们还在那里“致虚极守静笃”呢。

#
  所谓“致虚极守静笃”,把“情”字改成了“静”字,就是有目的地强调后世道教的“静修”理念。已经把“情修”的内涵完全替换了。

  真正的大道修炼,是在活泼泼快乐乐的情中,

  守情,

  情曰复命!

  长生之道,在于情!!

#
  在蜥蜴人巨大的威慑下,道教过去没有任何一门派敢于公开对抗。

  但是,一些真正的道家高人是知道的,比如张三丰,

  无根树,花正孤,借问阴阳得类无。
  雌鸡卵,难抱雏,背了阴阳造化炉。
  女子无夫为恕女,男子无妻是旷夫。
  叹迷途,太模糊;静坐孤修气转枯。

  我刚才引用的无根树大家应该看到了,讲的非常明确了。

  “静坐孤修气转枯”!!!

  决不能静修!!!

  而是要夫妻一起,守情,复命。

#
  很多道家高人,两千多年来,虽然他们知道,但是,他们都不敢把关于《道德经》的这个秘密公开说出来,张三丰那里有原始的《老子》,但是,他也不敢跟蜥蜴人公开对抗。

  我这里,是两千年来历史上的第一次。


#
  你的身体,会告诉你一切真相。


  其实,你的身体,会告诉你一切真相。

  只是,你以前不太知道尊敬你自己的身体的感觉。

  人体是宇宙自感应而来,本来就是万法齐备的。

#
  一本被篡改的道德经,把修道的总体方向都完全引错了!

  两千年来,没有一个人敢于公开站出来纠正,包括张三丰、吕洞宾,

  他们自己知道,也告诉了自己的弟子,但是,只能是在私下里传。

  你们都不知道如果公开讲这个,会是面临怎样的巨大危险!

  所以,

  马王堆《老子》出土40年来,我们门派是第一个真正向道德经发动攻击的。


  《道德经》是蜥蜴人集团篡改了老子愿意,把许多恶毒的东西放进去了。


  马王堆《老子》出土40年来,我们门派是第一个真正向篡改老子原意的《道德经》发动攻击的。


  这样的篡改还有好多,我们一个一个来。

  看两千年来修道界普遍的误入歧途是什么样的状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8-2014 12: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作者,文章是真是假,你必须自己去研究分辨,文章提供了完全不同的观点,你必须自己去研究分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8-2014 09: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指明原处,好得下载。修本性。
http://preciousshell.blog.163.com/blog/static/95307843201411413724801/

馬王堆古墓出土帛書目次[编辑]

  • 老子甲本
  • 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五行》、《九主》、《明君》、《德聖》)
  • 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黃帝四經》)
  • 老子乙本
  • 春秋事语
  • 战国纵横家书
  • 足臂十一脉灸经
  • 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
  • 脉法
  • 阴阳脉死候
  • 五十二病方 (en:Wushi'er Bingfang)
  • 谷食气
  • 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
  • 导引图题记
  • 养生方
  • 杂疗方
  • 胎产书
  • 十问
  • 合阴阳
  • 杂禁方
  • 出行占[3]
  • 刑德
http://www.bamboosilk.org/Wxbz/2002/mawangdui/laozi101.htm
不知道庄周之书,有没有被改 本帖最后由 E.zone 于 27-8-2014 09:52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8-2014 11: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德道经。
甲德乙道
先德后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8-2014 0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E.zone 发表于 27-8-2014 09:04 AM
请指明原处,好得下载。修本性。
http://preciousshell.blog.163.com/blog/static/9530784320141141372480 ...




慘 liao,  E.zone 要練《洗髓經》洗掉之前的《道德經》再練回原版《老子》liao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8-2014 0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E.zone 发表于 27-8-2014 11:21 AM
德道经。
甲德乙道
先德后道

德道經,先德後道 --- 才是"得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7-8-2014 03: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外道 发表于 27-8-2014 01:07 PM
德道經,先德後道 --- 才是"得道"。 


是好奇,庄子寓言有没有被
庄列一书,都有寓言到,孔子跟老子对话 本帖最后由 E.zone 于 27-8-2014 03:16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8-2014 05: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残!我被模糊了,又得花时间辨真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8-2014 11: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夏朝
2000年?~1600年?

商朝
1600~1046

西周
1046~770

关令尹喜
,一說為尹喜,字公度,一說為关尹
[1]天水人,周昭王时为函谷关令。
周昭王,名西周第四代國王。
周平王(?-前
720年)

秦襄公
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獲封为诸侯,伯爵,秦始建国,周朝给其封地在今甘肃河东地区到陕西一带。

  • 《莊子》書中載有「老聃死,秦失(佚)吊之,三號而出」,有人認為這是老子老死於秦國的證據。

春秋時代
楚國・吳國・越國
770~453
孔丘,(前551年-前47939日)

戰國時代
楚國・越國
453~221

莊子(约前
369286年)
惠子
, 惠施(约370310
庄子·天下篇》叙古之道术,以老子与关尹子并述。

*秦朝

221~206

西漢

202~8

馬王堆古墓
西汉时期长沙国丞相利蒼、利蒼妻子辛追及其子利狶或兄弟三座墓葬
公元前
202年(汉高祖五年),汉高祖刘邦正式称建立西汉王朝后,西汉时期在行政区划管理上改秦朝的郡县制为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即"郡国制"
西漢長沙國自公元202建立至公元7年废除。

司馬遷
(前145[1]或前135[2]-前86年)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E6%9C%9D%E4%BB%A3

三国时魏人王弼的注本《道德经》是现存通行本中流传于文人系统中的最早版本。


如果,莊子一书无误。
如果这样整理,
wiki的资料 反射 着矛盾。

一,
?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
明有?尹、老聃 这人物。

二,孔子会
老子
孔丘,(前551年-前47939日)如果遇到老子请教礼仪。
而,尹喜乃
周昭王时人物。前后离周朝最后一位王都有200年。
200年距离的,可真。。。

三,最长寿,
800
这样,可以说古人长寿(只是周朝人的寿命有这样长吗!!)

四,老聃死,秦失。
个人认为这
如果是国家!就咔咔
?王室?生了争夺王权?内乱,王子朝?看自己争不到王位,便命人抢走了王城所有的图书档案,跑到?国去了。
  这等于出卖国家文物,这可急坏了老子。可人家是王子,拦也拦不住啊!但文物档案流失了,自己总有失职之嫌,他在洛阳也待不下去了,于是登上翠云峰,牵起一头青牛,带上一个
书童,往西去了。
  当时走得慌张,老子连关牒也没有带。没有关牒,怎能闯关?所以走到
灵宝?函谷关,他便被挡住了。

  
尹喜,字公文{公渡],号文始先生。甘肃天水人,周代楚康王(前559至前545年)之大夫,他自幼究览古籍,精通历法,善观天文,习占星?术,能知前古而见未来。周昭王二十三年,眼见天下将乱,他便辞去大夫之职,请任函谷关令,以藏身下僚,寄迹微职,静心修道,或称"关尹"。
http://baike.baidu.com/view/1000449.htm?fr=aladdin

你们知道我要说的是什么了。
这历史,可正绞到我脑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8-2014 10: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E.zone 发表于 27-8-2014 09:04 AM
请指明原处,好得下载。修本性。
http://preciousshell.blog.163.com/blog/static/9530784320141141372480 ...

一个老师傅说了,尽信书不如无书,其实[守情]、[守中] 就已经讲到了我们华教的重点,只是和现代被一大堆卖华的华文学家搞出来的华语意思相差太远,如果没有人指点真的会去荷兰,我以前就很不明白,被指点学习后,就可以突破很多烟雾障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2-2-2025 10:00 PM , Processed in 0.145154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