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057|回复: 3

说一说布施之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6-2012 12: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布施之心

  布施为梵语"檀那"义译。《大乘义章》卷十二说:"言布施者,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为布;惙已惠人曰之为施。"即从慈悲心出发惠人以财,普施他物的意思。

  佛教的布施是菩萨行中最重要的行为。菩萨行有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种,布施数其第一。布施行是菩萨成佛的最重要的实践。这种布施的极端就是舍身,本生谭中所说投身饿虎、施身闻偈等故事,在法隆寺玉虫厨子中都有所描绘。

  这种布施的目的,如北凉昙无谶译《优婆塞戒经》卷五说,行智人之施,为怜愍,为他人得安乐,他人生布施之心,以断诸种烦恼,入于涅槃,断尽有漏。此种布施,决非为求报酬。如果施财而求所报,这就不是真正的布施,而是假布施。真正的菩萨行的布施,是不求所报的布施,此谓布施波罗蜜,以与求所报的假名菩萨布施相区别。假名菩萨布施亦即凡夫布施。《优婆塞戒经》卷五说:"智人行施,不为报恩,不为求事,不为护惜悭贪之人,不为生天人中受乐,不为善名流布于外。不为畏怖三恶道苦,不为他求,不为胜他,不为失财,不以多有,不为不用,不为家法,不为亲近。"说明真布施是只为他人安乐,完全出于自己的怜悯心、慈悲心。

  同经卷四《六波罗蜜品》又说:"施时不求内外果报,不观福日及非福田,施一切财,心不吝惜,不择时节。"如果带着对贫困者福田布施就有功德的想法,而行布施,那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布施。真正的布施,是空掉对布施者、受布施者、施物这三者的执着,做到"三轮体空",则能成就其布施之行。忘记自己,忘记施物,忘记受者,这就是真正的布施;期待功德,期待报酬,这就是假名菩萨,凡夫的布施。

  同书卷四分施主为上、中、下三种类型,下者为求得现报之施,中者为求得后报之施,上者为怜悯之施。

  布施通常也别为财施与法施。财施者一般指在家人,法施者一般指出家人。此外尚有各种布施,如三施、七施、十施,以及无财的七施等。这些布施都是以直接的社会福利事业为指导观念的。


出处: 中国佛教和社会福利事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1-6-2012 09: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6-2012 10: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布施不一定在钱。可以是一个笑容,一句话,一件事。。。加油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6-2012 1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0-10-2025 03:24 AM , Processed in 0.10751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