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721|回复: 6

七覺分與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中道僧團 隨佛法師 Ven. Bhikkhu Vūpasama 講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2-4-2012 08: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royallam 于 9-5-2012 12:44 AM 编辑

七覺分與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中道僧團 隨佛法師 Ven. Bhikkhu Vūpasama 講述

佛陀的教法,經由二千四百餘年的傳誦後,受到僧團意見的競爭、世俗政治的影響、時代演革及地域文化的融合,形成了多種不同時代與思想主張的教派。
中華原始佛教會中道僧團於三十多年來,為了尋覓


佛陀的教法,參究國際學界對印度初期佛教史的研究成果,探研漢譯三藏、南傳三藏及佛教史獻的內容。依據阿難系與優波離系兩部僧團傳承之初始傳誦的經法共說
,再經由「經法與教史的對應、耙梳、整治及確證」,終於還原佛陀滅後「第一次經典結集」的教法、禪法及菩提道次第。也徹底釐清印度佛教之部派分化、教說流變、發展的確實過程。

此一確證成果,雖然不同於目前佛教界諸多傳承的教說及研究觀點,卻能讓佛教界的修學者,得以藉由嚴密考證的經說與史實為基礎,更加回歸二千四百多年前,由


釋迦佛陀正覺親宣的教法原貌,正向無上菩提。


    本佛法文章 提供有志於 "自覺" "智覺" 的法友重要參考


1. 一種最簡易,念住呼吸出入息的修定方法- "安那般那念"

2. 進行禪觀所需具備最重要的"正見" - "十二因緣法",

3. 禪觀的方法與次第
- "七覺分(菩提支)", "觀四念處集與滅" "明"

4. 具備 "
正見"後的修行- "八正道"

5.
佛陀正覺原貌的還原-"四聖諦三轉十二行"

6. 符合人世間,面對現實環境因緣, 所採行之"智見
"


敬祝各位法友 2012年

智覺圓滿! 平安喜樂!



七覺分與四聖諦三轉、十二行

中道僧團 隨佛法師 Ven. Bhikkhu Vūpasama 講述於9月台灣四聖諦佛教聯合宣法

                                                      臺灣 法璧 錄記


摘錄自原始佛教會-正法之光 17, 2011,11月出刊

修習七菩提支的禪觀法,主要是從「安那般那念」入手,修念覺分得明,次第起擇法、精進、喜、猗、定、捨菩提支。大正藏漢譯《雜阿含》746裡,佛陀直接清楚說明止觀的修行內容,要弟子們多修習「安那般那念」,即是念住於入、出息。佛法重視定的修習,可是定有「禪定」「正定」的不同,「安那般那念」是即攝念專注的禪定修習而已。

「安那般那念」只是佛教裡許多修習禪定方法中的一種而已,
尊者為我們說明其間的不同。比如大乘的持咒或念佛聖號,目的在攝萬念於一心,守持一念另一種是假想觀,完全是攝心專注一處想像出來的情境,有觀落日、月輪、種子字、琉璃寶地、淨土十六觀……等等假想內容與宗教信仰境界有關。由於對宗教忠誠,達到與聖境契合,因而內心得到平靜。南傳慈心觀也是一樣,當觀想時內心安詳喜悅、慈善平安,將慈心的光芒散布給東、西、南、北方眾生,這種觀想對情緒療癒與道德品質很有幫助。然而,不管用任何方法來修禪定,都是因為有情眾生心猿意馬不能集中,如燭火隨風擺盪,無法照亮前路,而穩定的專注力就如同穩定的燭火。所以,修定只是手段,是為了穩定、專注的觀察生命的真相,尋得滅苦的道路,開啟智慧,這就是禪定的作用。

修定是要讓散亂念頭集中,以上的禪定法都是好的,為何
佛陀只教安那般那念,將注意力放在入、出息呢?其實,在攝念專注上,一般禪定法都相差不大。那是由於形形色色的觀想方式,念頭所專注之處是作意出來的經咒、佛號,是勝解作意而來日輪、月輪、西方淨土,並不出現在眼前,也是在專注力獲得集中之後,所「擬想作意」出來。由於念散亂,故需要靠專注想出意境(作意),可令念頭集中。然而,作意的對象,並非具體發生在眼前的現實,一旦念頭散亂,「擬想作意」出來的意境隨即消散,無法存續於當前的攝引念頭回於「擬想意境」的專注。禪定散失較不容易回復,這是依「假想觀」修定的缺失。佛陀所教導的「安那般那念」,是依念住於息入、息出來修,而呼吸並非想像作意出來的境界,日常作息、甚或心神散亂之時,呼吸都在。比起其他方法,安那般那念是「真實而非擬想」,當念散亂不專注時,現實的呼吸仍持續的進行,容易將專注力重新拉回。因此,所有修習禪定的方法當中,以「安那般那念」為最上。
佛陀教導「安那般那念」是真實而非虛構境界,讓散亂回到注意力集中的所在,佛陀教導唯重在「安那般那念」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2-4-2012 08: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仅作者可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5-2012 06: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仅作者可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5-2012 09: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仅作者可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5-2012 09: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仅作者可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5-2012 09: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仅作者可见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4-5-2012 09: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仅作者可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7-10-2025 08:21 AM , Processed in 0.13588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