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1206|回复: 5
|
圣者与凡夫之间有什么差别? - 摘自《正念之道》
[复制链接]
|
|
|
有人问:“为什么我看不出,圣者与凡夫之间有什么差别?”可能发问的人,还并不真正了解何谓圣者。
根据佛教,有八种觉悟的圣者,也就是证得四道与四果之人,他们都已经证悟了涅盘。
证悟了须陀洹道与须陀洹果的人,叫初果圣者,他们断除了身见(萨迦耶见)、戒禁取见、疑。
身见,是认为有众生真实存在的邪见;疑,是怀疑有真实的佛、法、僧,怀疑有真实的三界轮回、缘起法等。
然而,初果圣者还未断除贪欲、嗔恨与愚痴。由于他们还有许多烦恼未断,所以他们还会结婚生子,就像毗舍佉的例子。
初果圣者还会执着感官享乐,还会生气。所以一般人,很难分辨须陀洹初果圣者与凡夫之间的差别。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说,他们之间没有差别,因为他们已经断除了某些烦恼,与凡夫是大不相同的。
佛陀在世时,舍卫城有五千万人证悟有学圣果──须陀洹初果、斯陀含二果或阿那含三果。
然而,他们还是过着在家人的生活,而且除了阿那含圣者之外,其余的有学圣者,还是享受着感官欲乐。
但是,我们不能由于他们仍然与凡夫一样享受欲乐,而说他们与凡夫没有差别。
斯陀含道智,能减弱贪欲及嗔恨,但还不能完全灭除它们;阿那含道智,能完全灭除嗔恨及欲界的贪欲;
阿罗汉道智,则能灭除一切烦恼。因此,如果你比较凡夫与阿那含或阿罗汉圣者,也许就能看出差别。
阿那含圣者与阿罗汉圣者,完全没有对感官享乐的贪欲。而且,他们绝对不会生气,也不会接受或叫人为他们接受金钱、支票或宝石等。
尽管如此,要分辨谁是圣者、谁是凡夫,仍然很困难。为什么说很困难呢?
以前,有一位年轻的阿罗汉比丘,与一个年老才出家的比丘,共住在一间寺院里。
有一天,年老才出家的比丘,问这位年轻的阿罗汉比丘说:“尊者,阿罗汉长得什么样子?”
阿罗汉比丘回答说:“贤友,有的人年老才出家,即使他与阿罗汉住在一起,却不知道对方就是阿罗汉。因此,很难认出谁是阿罗汉。”
即使得到了这样明显的暗示,那个老比丘仍然不知道,与自己同住的这个年轻比丘,就是一位阿罗汉。
所以说,要分辨出谁是阿罗汉是很难的;要分辨出,谁是须陀洹圣者、斯陀含或阿那含圣者,就更加困难了。
阿罗汉也还有五蕴,五蕴是苦谛,因此在般涅盘之前,阿罗汉还未完全脱离苦。就连佛陀也是一样,在般涅盘之前十个月,他得到非常剧烈的背痛。
阿罗汉在般涅盘之后,苦就会完全灭尽,苦因则在之前,就已经完全灭尽。因此,涅盘是对三界轮回的彻底出离。
摘自《正念之道》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4-2012 02: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解脱的道路上有两种人:
一种是知见清净,对佛法没有疑惑,能解因缘胜谛。
破除初步的身见,疑惑,戒禁取(也就是了解戒律的意义)
一种是彻见无常,直接体证佛法,洞见前生与当下因缘。
破除我见,有见。 |
|
|
|
|
|
|
|
|
|
|
发表于 20-4-2012 10: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愚痴者相信在这世间还是有圣者存在的.gif)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4-2012 10: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愚痴者相信在这世间还是有圣者存在的
愚痴者 发表于 20-4-2012 10:25 AM 
是,他们都在,见到他们我们就受到鼓舞、有信心修行。
僧护法住,纯净佛律就久住,如此法也常驻。 |
|
|
|
|
|
|
|
|
|
|
发表于 20-4-2012 10: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Gap_Gezz
Namo buddhassa
礼敬觉者
Ciram tiṭṭhatu Saddhammo
愿正法久住于世
sādhu! sādhu! sādhu! |
|
|
|
|
|
|
|
|
|
|
发表于 21-4-2012 09: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