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180|回复: 27

禅宗,净土宗,密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3-2012 1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禅宗,创始人印度僧人达摩.主张通过禅的参究达到彻见心性本原,即佛教所说的"涅磐之妙心".禅宗强调"心"的作用,强调顿悟,是对释迦牟尼佛关于佛即人的"觉悟"的思想推倒顶峰.
在佛教发展史中,一般学者认为禅宗代表佛教发展的最高阶段
禅宗是对具有上上根器的修行者开举的一种法门,其他法门都是通过一些办法来让众生因指见月,逐渐生起正见。而禅宗则对具有上上根器的人直接用各种方式告诉他什么是正见。因为现代人大多比较自信,大多会认为自己说不定就是上上根器,所以很多学习禅宗的人实际上都不适合学禅宗了。如果从我看来,五祖给六祖传法只不过是念了一遍金刚经,如果咱们念一遍金刚经不能大彻大悟最少得个初果罗汉,那么还是老老实实打好基础,积累福德,忏悔业障,严执净戒,学习经典。因缘具足的时候,哪个法门都是禅宗。

以禅定作为佛教全部修习而得名。用参究方法彻见本有佛性为宗旨,亦称"佛心宗"。为菩提达摩创立,下传慧可、僧璨(can)、道信;至五祖弘忍而分成北宗神秀、南宗慧能,时称"南能北秀"。北宗主张"佛尘看净"的渐修,数传后即衰微;南宗传承很广,成为禅宗正统,以《楞伽经)、《金刚经》、《大乘起信论》为主要教义根据,代表作为《六祖坛经》。六祖慧能是禅宗的真正创立者,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是世界佛教史尤其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慧能以后,禅宗广为流传,于唐末五代时达于极盛。禅宗使中国佛教发展到了顶峰,对中国古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禅宗佛学特点在于其高度的理性化,几乎完全没有神学气息。禅宗修持以定慧一体为特色。后世禅宗流入禅语机锋、呈口舌之辩,违反了禅宗的本意。禅宗强调心性的运用,以明心见性为宗旨。



   净土宗,创始人晋朝僧人慧远.主张观佛,念佛以求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所以称为净土宗.

净土宗在目前的年代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念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法门作为释迦牟尼曾经特殊推荐的一个法门,对于信心大的人来说会有非常好的效果,可以让众生在死后到极乐世界这个有良好修行条件的地方去在很多圣者的指导下继续修行,当然如同净土宗的经典中所说,修习净土的人同样应该在能力许可的条件下多去学习佛法的基础知识,按照佛法对弟子的要求来行持,尤其不能够因为提倡净土宗就去诋毁其他法门,堵塞和那些法门相应的众生的解脱之路。



    密宗,是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人于公元8世纪将印度的密宗传入中国形成的.密宗主张的基本思想是众生依法修习“三密加持”,与佛的身、口、意三密相应,即身成佛.换句话说,密宗认为,修行者只要修得和释迦牟尼佛一模一样了,就成佛了.

同时,密宗仪轨复杂,所有设坛、供养、诵咒、灌顶等,均有严格规定,需经阿阇梨(导师)秘密传授.

密宗以<大日经>,<金刚顶经>为立宗依据.因密法奥秘,凡不经灌顶不经传授而不得传习为其主要特点.

总的来说,密宗修行方法最复杂,甚至一般人很难进入其中.而且修得和释迦牟尼佛一模一样是极其不容易的.而净土宗修行方法最简便,只需时刻念佛而已.禅宗讲究顿悟,甚至"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种顿悟之说.

转载自:-
http://w16888.blog.hexun.com/64521387_d.html


看来禅宗比较适合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3-2012 06: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3-2012 08: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兄的意思是您已经得初果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3-2012 03: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想问一下。汉传十宗是只这些吗?还是还有其他的?我的意思是楼主说的是十宗里的三宗,其他的是什么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3-2012 08: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vaha 于 7-3-2012 09:05 PM 编辑
想问一下。汉传十宗是只这些吗?还是还有其他的?我的意思是楼主说的是十宗里的三宗,其他的是什么噢?
海精灵 发表于 7-3-2012 03:47 PM


佛家十宗是对佛教传入中国後本土化过程中对教义,经典及仪轨的不同解释定义而形成的十个大形宗派。汉传佛教发展到隋唐时期,佛教以进入鼎盛时期,主要宗派也於此时形成,并得以发展壮大。 汉传十宗的说法大致起源於清未杨仁山居士整理日僧凝然《八宗纲要钞》,但亦有不同说法,有说应分为十一家的,有说是十三家,但今天普遍的说话为十宗。

十宗略述

俱舍宗
  俱舍宗(也名有宗):本于世亲菩萨的的俱舍论,发扬佛教十宗(20张)诸法的真谛。俱舍论为何毗达摩俱舍论之略称。阿毗译对,达摩译法,俱舍译藏。合称对法藏论。对有二义,一对向涅盘,二对观四谛。法亦有二义,一为胜义法,即涅盘,二为法相法,即四谛。所谓的对法者,即以无漏真智,观四谈之理,而得涅盘之乐,这是本论的目的。
  陈时真谛三藏译此论,并作译之,佚而不传。唐代玄奘大师重译此论三十卷,门人普光作记,法宝作疏,大为阐扬,随立此宗,然今则乏人问津矣!

成实宗
  成实宗(也名空宗):以何黎跋摩法师的成实论为依据,发挥人法二空之理。姚秦时,鸠摩罗什大师译此,论遂传入中国,此宗以宇宙万有,分为世界门及第一义门。世界门认为诸法为有,人我非元,不知一切诸法,皆从因缘而生,离因缘则灭,虽有亦假,似有实无。进而入第一义门,则说人空法空,五蕴假和合中,实无常实无人我,曰人空观。五蕴诸法,但有假名,并无实体,曰法空观。二空深理,至此宗乃显然揭出。此宗于鸠摩罗什大师之后,僧显,僧导,法云等代相递传,至唐渐衰。

襌宗
  襌宗(也名心宗):襌宗者,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法门也!此宗主抱定一句话头,真实参究,以期澈悟,所谓剿灭情识,澈证心源者是。梁武帝时达摩来华,六传至慧能,其道大行,其后更分为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派。宋代此宗独盛,迄今犹为盛行。

律宗
  律宗(也名南山宗): 此宗以五部律中的四分律为依据,以持戒而净除身、口、意诸恶业。此宗始于智首,至道宣而大成之。道直承教系,于终南山弘通戒律,世称南山律师,称其宗曰南山律宗。道宣之后有文纲道岸等代相递传。近世弘一律师,深研律学,且力行之。著有四分律戒相表记,南山律在家备览等书。

天台宗
  天台宗(也名法华宗): 此宗启始于北齐慧文,传于慧思,而集大成于隋之智远,智远居天台山倡立此宗,因山为名。此宗以法华经为依,立一心三观-----空观、假观、中道观之圆融无疑法门,智远于陈宣帝建德七年入天台山开拓道场,广说教法,判五时,开八教,广摄群籍,归宗法华。宗风大盛,此宗代有传人,迄今宗风不坠。

华严宗
  华严宗(也名贤首宗): 此宗以华严经为依据,显示法界缘起,十玄六相的妙义,表现事事无碍相融相即的旨趣。唐初杜顺和尚依经立观,为此宗的初祖,智俨、法藏相继之,法藏世称贤首大师,为此宗之集大成者,故此宗又有贤首宗之称。唐武宗及后周世宗二度法难,宗风衰微。近世研究者颇多。

法相宗
  法相宗(也名慈恩宗,近称唯识宗): 一名唯识宗,依楞伽,阿毗达摩、华严、解深密、菩萨藏等六经,及瑜伽,摄大乘,成唯识等十论而成立。其教义为宇宙万有,悉为识所转变,三界唯心,心外无法;吾人仅众现象求之,而不知此乃吾人自心所变之影象,而非实有之景物,则惑之甚也。唐代玄奘大师译成唯识论十卷,此宗乃立。由窥基慧沼阐扬之。晚唐之后,此宗渐衰。捡来研究者颇多。

三论宗
  三论宗(也名性宗): 依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以开宗。百论,俄日提婆菩萨所造,破世间之邪,以显一切之正。中论及十二门论为龙树菩萨所造,前者破大小乘之谜,通于大小两教,后者破大乘之妄执,以显大乘之真义。姚秦是鸠摩罗什大师译三论,盛弘此宗,辗转相传,至隋之吉藏作论疏,而大成之,盛极一时,宋以后论疏散佚。今则论疏复由日本续藏中得来。


密宗
  密宗 亦名真言宗,以大日经金刚顶经等真言密教为依据。以六大---地、水、或、风、空、识。四曼----大,三,法,羯四种曼茶罗。及三密----身,口,意,为教义。取【三密相应】的方法。唐时善无畏,金赐智等来华大阐密教,为此宗之始。此宗至明代失传,今日中国流行者,为蒙藏之密教,盖亦此宗之支流也。

净土宗
  净土宗(也名莲宗): 此宗以净十三经----阿弥陀佛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为依据,教人起信发愿,以念佛为行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法门。此法门三根晋被,利钝全收,上智下原,均可修持,而成功则一。东晋慧远大师,于庐山结社,为此念佛法门之始,其后云鸾、道绰、善导三师次第相承,以及永明延寿、莲池、藕益、省庵、梦东诸大师代有阐扬,使此念佛法门,遍及国内。近世印光大师一生弘净土,教化尤盛。

  以上各宗,有大小乘之分者,俱舍成实二宗,属于小乘,其余八宗,属于大乘,有密教显教之分者,密宗属于密教,其余九宗,属于显教,有难行道于易行道分之分者,净土宗属于易行道,其余九宗,属于难行道,这是自来判译佛教各宗的大要。
编辑本段
五教十宗

  【五教十宗】
  华严宗之教相判释。为华严祖师贤首所立。系依其自宗宗义将如来一代圣教分别判作五教十宗。杜顺自实践之观法上说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顿教、圆教等,法藏(贤首)则将其教义加以组织而成立五教。此二师对五教观点之差别,乃在一心回转之作用。所谓五教乃就所诠法义之深浅,将如来一代所说教相分为五类,十宗则依佛说之义理区别为十趣种。

  五教内容为:(一)小乘教,又作愚法小乘教、愚法声闻教。乃对小乘根机者所说之四谛、十二因缘等阿含经之教。(二)大乘始教,又作分教。是对小乘开始入大乘,然根机未熟者所说之教法。此教为大乘之初门,于中又分空始教、相始教二种:(1)空始教,即般若等经所说,谓一切物质皆无一定实体,主张一切本空。此教但明破相遣执之空义,未尽大乘法理,故称为c 始教。(2)相始教,指解深密等经所说,谓诸法均由因缘生,且万有皆有主体与现象之区别,主张五性各别,以其广谈法相,少述法性,只在生灭之事法上说阿赖耶缘起,故称为相始教。(三)大乘终教,又作实教、熟教、终教。即说真如随缘而生染净诸法,其体本自清净,故谓二乘及一切有情悉当成佛。如楞伽、胜鬘等经及大乘起信论所说均属之。又此教多谈法性,少谈法相,所说法相亦皆会归法性。所说八识,通于如来藏,随缘成立,具生灭与不生灭二义。以其已尽大乘至极之说,故称大乘终教。(四)顿教,又作大乘顿教。乃不立言句,只辨真性,不设断惑证理之阶位,为顿修顿悟之教,如维摩经所说。此教异于始、终二教之渐次修成,亦不同于圆教之圆明具德,故另立为一教。(五)圆教,又作一乘圆教。即说一乘而完全之教法。此教说性海圆融,随缘起成无尽法界,彼此无碍,相即相入,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十信满心即成正觉,故称为‘圆’,如华严经、法华经等所说。此教又分为别教一乘、同教一乘二种,即:(1)超越诸教而说圆融不思议法门之华严经,大异于三乘教,故称别教一乘。此即贤首所立之圆教。(2)法华经为开会二乘,其说与三乘教相同,故称同教一乘。此即天台宗之圆教。


http://baike.baidu.com/view/3117.htm




两个小乘宗派,分别为“俱舍宗、成实宗”。此外还“毗昙宗”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3-2012 10: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兄的意思是您已经得初果了吗?
棒棒糖学长 发表于 7-3-2012 08:30 AM



   您是问我吗?
如果黑是零,白是修得正等正觉圆满,黑白之间有无限的灰,灰=初果 的话,是的我已经证得初果了

如果你想问我为什么选禅宗,原因有二,
1. 我是现代人, 现代人大多比较自信。
2. 禅宗佛学特点在于其高度的理性化,几乎完全没有神学气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8-3-2012 09: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asheema


   听说初果有天眼跟天耳通,那请问我今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你知道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3-2012 09: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家十宗是对佛教传入中国後本土化过程中对教义,经典及仪轨的不同解释定义而形成的十个大形宗派。汉传 ...
Svaha 发表于 7-3-2012 08:57 PM


噢?原来十宗也有宗派是根据论藏而不根据经藏的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8-3-2012 10: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棒棒糖学长


    白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3-2012 10: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棒棒糖学长


    白色
asheema 发表于 8-3-2012 10:40 AM



   哇老,你竟然【猜】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3-2012 10: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猜长袖线条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3-2012 11: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猜长袖线条文
寻找觉醒 发表于 8-3-2012 10:51 AM



   你以为有奖问答游戏吗?
我穿短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3-2012 12: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哇老,你竟然【猜】错。
棒棒糖学长 发表于 8-3-2012 10:42 AM



    猜对猜错只有你知道……
天眼通不是你想象那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3-2012 1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猜对猜错只有你知道……
天眼通不是你想象那样的。
asheema 发表于 8-3-2012 12:18 PM



   我穿深色线条衣服咯,没有必要骗你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3-2012 0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穿深色线条衣服咯,没有必要骗你吧
棒棒糖学长 发表于 8-3-2012 12:20 PM



    哦?那穿白色衣服的美男子又是谁呢?

唯一的解释就是你不是真正的棒棒糖学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3-2012 01: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asheema


   五蘊皆空,四大無我,真心無相,不來不去。生時性亦不來,死時性亦不去,湛然圓寂,心境一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3-2012 02: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3-2012 02: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海精灵

噢?原来十宗也有宗派是根据论藏而不根据经藏的哦?


不,是经论共修,以经为主,论为补助。
不排除了些上上根众生或大菩萨能够不需依靠论藏,单品经典就能了解佛法。他们也能引导众生去了解经藏内的佛法,那就是论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3-2012 03: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asheema


    好厉害。。。原来天眼通是这样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3-2012 03: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棒棒糖学长


    原来天眼通就是千里眼。。我要请妈祖的两大手下,问问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6-10-2025 01:35 PM , Processed in 0.13356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