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向兩位前輩道謝。謝謝火山前輩和花無心前輩,兩位將詩歌的歷史﹑定義﹑種類﹑演譯﹑特色等等清楚闡述,使學寫詩的人,如後輩我,有很好的參考價值。當中的說明如:「诗歌又不仅仅是"乌托邦"的寄存地,它还带有对尘世生活的道德批判责任。 语言的高度凝炼和形象性。诗歌的语言要求更集中、更概括地反映生活,并有一定的节奏、音调和格律的限制,因而容不得冗长的叙述和空洞的说教,所以诗歌的语言要比一般口语和散文语言更凝炼,更含蓄。 在叙事诗中,诗人一般不是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而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化在他所描述的形象和故事中…….」 格律詩與新詩的介紹早有置頂,足証佳禮的詩詞歌賦版塊是現代古典兼備,可供文友百花齊放,無論借古諷今,還是當今寫實,讓人綻放心聲,舒消塊壘之民主牆垣。 一個城市是否有包容和視野,觀其小眾愛好能否有被接納而存在便能分曉,縱然很多人喜歡一絲腦力也無須消弭的淺白文字,但總有其他愛思考的人喜歡含蓄內斂的抒發人生哲理和個人感受,甚至對社會不公不義作出批判﹑鞭撻,所以名為小眾,實為大眾,言中之物關係人人切身! 不過但凡含蓄隱晦,難免不能淺白。今天仍有不少獨裁政權,禁制人民搞民主議會﹑不能監察政府運作﹑出版結社免問﹑言論空間近零,如此環境,抒發心中鬱悶正好是﹑也只能是曲線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多學習不同的寫作技巧去表達事物,不論抽象意境﹑穿鑿附會,還是趣怪比喻,對抒發情感還是很有用處,它能疏道受壓迫下的屈結。這也解釋何故獲頒國際大獎的電影十居其九皆為抽象迂迴,側面﹑反面的對實況描繪和探討,因為市場上就是有這一層感覺似深奧的需求。如果鼓吹要將自由創作「一體化」成為即食文化,豈不是和你朝夕相對﹑心惡痛絕的獨裁勢力沒有分別? 一個社會一定要有多元文化和多元創作,這才可平衡心智,免走極端。自己根器愛淺白,沒問題,便只看簡單寫作,要人人寫一看即曉無須思考的文字,談何困難? 但其他類型的寫作風格也有其存在價值,筆者也不擅長思考,寫不出半浮若隱的警世文章,不過贊成包容對世事有警覺和使命﹑思緒有深度的人一點傳情達意的空間,切勿關閉他們和自己的一扇心扉。 對內文感到面善者,毋庸對位入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