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9064|回复: 182
|
素还真的大乘佛学
[复制链接]
|
|
|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14-5-2010 01:26 AM 编辑
以下乃是个人的心得,愿与大家分享。
宇宙无穷无尽无边无际,不可思议。一般认为宇宙时间无尽,空间无尽,物质无尽。这无边无尽的时空,其理无边无量,其智慧也无边无量。虽然宇宙如此不可思议,可是其体性却可以概括成六大 --- 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识大。这六大即是一切法。
这一切法显示种种法相,以其因缘故而有显露与隐藏,根本来说还是不出六大的本质,也就是万法的基因,并不是无中生有!这六大事实上就是法界体性的另一面,也就是如来功德,理智不二活动的现象。这个现象即实即虚,现象即在本体,本体反映现象,如湖面反射天空,如镜子照见万物。这个法界体性如来功德,造就一切法一切现象,其出自身,口,意的作业。这个法界体性就是法身佛。
众生其实是法性的显现。生死无常不过是隐蔽与显露。众生在无常中受到法身佛身,口,意支配,即是三密。这三密显现了众生的三业。由于众生迷执现象的好恶,凝聚成五蕴色身所有流转中在生死之中。由业所招感的苦乐境界共成十界。
执迷就在六道论坛,觉悟则成声闻,独觉,菩萨,佛陀四聖。悟就是转识成智,与法身佛大日如来合一成就永恒的生命。这个生命虽说是生命,即不是生也不是死,也不是非生非死。这是永恒的觉悟,永恒的光明,永远的智慧,不可思议,不可言说。
之前说到六大乃是宇宙一切法的根本基因,即是胎藏界。这个胎藏界成就一切物质与生命,一切一切有生命无生命,众生,矿物,植物等一切界出自胎藏界。胎藏界可以说是诸法的根本,万事万物又这里开始孕育,然后场有天地万物十二部类众生。虽然万事万物各个不同,可是却同一体性,皆是出自法身佛,即是一尊大日如来,呈现万事万物一切众生。这好比大海海水本是一体却因业风而掀起各种波浪。
胎藏界犹如种子母胎,托生孕育一样,所以名为胎藏。这个胎藏就好比工厂里面具备了一切元素,造就了出生与成长。以胎藏界为根本累积智慧,依一切法平等的本性行大悲行,以大日如来法界体性所发的菩提心为因,为大悲心的根本,方便为究竟了道的因缘,由此摄化众生行大方便名为大悲胎藏生曼茶罗。
想要修习成就大悲胎藏生曼茶罗,就要从法身佛三密开始。这些都不在这里谈论。
|
|
|
|
|
|
|
|
|
|
|
发表于 14-5-2010 0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密在汉地以矢传了,只有在日本的真言东密 和天台台密
人家也不传承 回给你, 你讲也是白讲了。
人家的合格密教师是登记在网上的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5-2010 0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密在汉地以矢传了,只有在日本的真言东密 和天台台密
人家也不传承 回给你, 你讲也是白讲了。
人家 ...
清池 发表于 14-5-2010 01:41 PM 
孤陋寡闻。 |
|
|
|
|
|
|
|
|
|
|
发表于 14-5-2010 0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5-2010 02: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答:
佛法是世间还是出世间?
佛法不是世间也不是出世间。假如说佛法是世间,又如何能出世间。假如说佛法出世间,世间又岂有佛法?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5-2010 12: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贴24小时,回贴的人近乎零。
两天前阅报无意看到一则广告, 怡然金刚大阿闍梨来马为信徒灌顶,旁边还有李居明三个大字。呵呵,想不到李居明这个所谓的风水师,所谓的改运专家,所谓的玄学新奇名词与概念发明人竟然升级为密宗上师,真是可喜可贺啊。
无聊之余就搜寻怡然金刚,得到悟光大师的【即身成佛观】,原文如下:
宇宙之大,其縱無限無際,其橫無量無邊。
其體性括為六大,其理無量故,其智亦無量。
諸法與法相由其因緣而顯,由其因緣而隱,斯乃六大體性之絕對力所使然;各有基因,非無中生有,此為法界體性靈體之如來功德,理智不二之活動現象,幽顯不異,現象即實在之當體,其活動即法佛之三密作業。
眾生即法性之顯現故,隱顯無常,眾生在無常中受法佛之三密支配下顯現眾生之三業,眾生迷故執著現象之好惡,凝固聚成五蘊流轉生死之境界,由其苦樂不同而成十界。
迷即六道,悟即四聖,人悟此即轉識成智,與法身大日瑜伽,即成大日之永恆生命。
由理觀悟入理具成佛者有之。
由加持而入我我入,即成如來功德以成佛者有之。
二觀圓滿故顯得成佛。
即入佛位後,或修習中,體佛之道,行佛之行儀,發大普賢行願,大作佛事,接引救濟群生,悟入佛之知見。
煩惱名迷,悟為菩提,菩提煩惱乃如來三密之功德。
迷則三密化為眾生三業,悟則三業變三密,其體不異不二,入此境界以鑄造大日之人格,轉四威儀事業為功德事業。
運命之成敗介迷悟之間身心不二故。
迷而作惡業,影響精神之固執,使精神影響物質,精神運入苦境,物質羅病,煩惱叢生,好惡全在一心之迷悟所致,一心乃運命之神也。
以凡夫之身心,令其頓悟,或修成佛之十六德,於此身即身成佛之道,唯在密中有之,此乃三德秘藏之法門也。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5-2010 12: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稍微修饰下【即身成佛观】使之文句通顺,再加些个人解释就成了本楼的所谓主题文章。呵呵呵呵!
佳礼这么多所谓”得道者“,竟然没有人对此文章有所怀疑。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5-2010 12: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慧生起,一切牛鬼邪神皆难逃吾之法眼。“
即有智慧,还会着小毛神棍的道吗? |
|
|
|
|
|
|
|
|
|
|
发表于 15-5-2010 12: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5-2010 01: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信徒太感性
das 发表于 15-5-2010 12:49 AM 
现代大乘人掉进了由现代大乘人集体创作的共同大乘思维意识的陷阱之中。这个思维就好象滚雪球那样纳入一些正见邪见,各个见解参杂在一起而越滚越大。雪球越大,参杂的事物越多,信徒们更加无法分辨其中真伪与真正的价值。
今天我告诉了他们雪球之外的知识,明天他们就会把这个知识放进他们的雪球里面,雪球就慢慢变大了。然后迷惑就会越来越深,新进的人越难辨别是非黑白。
大乘佛学不是他们所谓的雪球知识。 |
|
|
|
|
|
|
|
|
|
|
发表于 15-5-2010 01: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5-5-2010 01:13 AM 编辑
网上问一问日本高野山真言宗的阿闍梨不就知道, 他们传承给外人是哪极别 
真言宗并没有「金刚」阿闍梨名位!在日本高野山没有,本宗高雄五智山光明流也没有。
在日本高野山要修学阿闍梨,一般可循三个途径:
1、新别处(圆通寺),修学四度加行四个月,可得得度——受戒——传法阿闍梨灌顶。
2、专修学院(宝寿院),修学一年四度加行,可得得度——受戒——传法阿闍梨灌顶。
3、高野山大学加行道埸(大菩提院),修学四个月,可得得度——受戒——传法阿闍梨灌顶。
香港大概有四十多人得灌顶成为「阿闍梨」。
得此「名位」者,应以「阿闍梨」为修学真言宗的开始,而非结果。
得「阿闍梨」名位之后,应更加努力学习真言宗义理,以免祗懂仪轨事相,貽笑大方。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5-2010 01: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问一问日本高野山真言宗的阿闍梨不就知道, 他们传承给外人是哪极别
清池 发表于 15-5-2010 01:04 AM 
真言宗关我什么事? |
|
|
|
|
|
|
|
|
|
|
发表于 15-5-2010 01: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芬姐2 于 15-5-2010 01:50 AM 编辑
回复 1# 素还真
这么喜欢别人回你的帖?
既然如此,本人就来捧场,不谦虚了。本人再免费丢个佛理给你这种人
开悟后,心中流露出来的智慧才称为 “个人心得”
你写的东西是从一些唐密的书里抄过来的,你不过是个抄书者,PUI ! ! |
|
|
|
|
|
|
|
|
|
|
发表于 15-5-2010 02: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孤陋寡闻。
素还真 发表于 14-5-2010 01:47 PM 
你才孤陋寡闻
你 1 楼说的是密宗大乘
敢问你得了 唐密/东密大藏密部大灌顶没?
敢问你得了 胎藏界和金刚界密部灌顶没?
敢问你得了 藏密大威德金刚不畏四灌顶没?
敢问你得了 藏密吉祥喜金刚不共四灌顶没? |
|
|
|
|
|
|
|
|
|
|
发表于 15-5-2010 02: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言宗关我什么事?
素还真 发表于 15-5-2010 01:07 AM 
真言宗就是密宗,你1楼写的东西就是真言宗的东西,你自己还不知道
怎么不关你事?
你真糊涂,佛理真差劲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5-2010 08: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15-5-2010 09:08 AM 编辑
自古以来密乘行者有谁即身成佛?
密宗的见和行都是由果位的观点出发。佛法的中心问题是如何清除一切痛苦的根由——烦恼和达到解脱圆满的觉位——涅pan或菩提。前期的小乘佛法以彻底断除烦恼的办法来达成涅pan解脱,后期的大乘佛法则对烦恼是否一定要用断除的方法才能达到解脱有新的看法。认为烦恼的本性与菩提并无差别,二者区别只在“迷”和“悟”之间,那么,如果将烦恼转为菩提岂不是比“断”更好吗?因此就有转识成智和即心是佛的见解,而且更进一步说烦恼即菩提,众生即佛。因此,产生了果之乘的密乘法。
一念之差,由迷入悟,烦恼菩提,一体两面,本无差别,两不执着,超凡入圣。
这类理解,在现代对凡人无有益处。有者以为单凭想象就足以降伏烦恼,其实不过一时隐藏。当受到攻击就情绪失控,强烈反击就自认在降魔除妖。待情绪恢复,心灵一时平静就以为自己毫不动摇,成圣成佛。实则在自欺欺人。
三乘佛法不以想象而得。迷与悟的差别,也不是靠想象去证知。
|
|
|
|
|
|
|
|
|
|
|
发表于 15-5-2010 09: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贯道横行,说明了汉传佛教自身基础不强,不能提供华人社会一个有深度信仰。。。
真佛宗,陈建民以及坊间滥用密教名义,大批信徒趋之若惊只说明了华人社会即便是汉传佛教界对于密教密法认识浅陋。。。
阿闍梨岂是你自己说是阿闍梨就是阿闍梨?或者人家封个阿闍梨,就具备阿闍梨资格?呵呵
学大乘法(学密法必然朝向大乘,没得商量),若不发菩提心,对众生生起甚深慈悲心,一味高谈话论,如何趋入大乘,遑论密乘,呵呵。。。
见从高降,修从地起。。。
很多人学佛学大乘确是
修从高降,见永在地,
哀也,悲也。。。。
不发菩提心,慈悲心,无以成大乘;不入大乘,谈密法,与魔无别。。。。既身成魔倒是可能性大些 |
|
|
|
|
|
|
|
|
|
|
发表于 15-5-2010 11: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素还真
大家不回你帖,是因为照旧例,一接不到你要说的;你就不说了.
至于[遑论密乘]...
素大不是要说密乘;是要[臭]密乘学者不是吗? |
|
|
|
|
|
|
|
|
|
|
发表于 15-5-2010 11: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5-5-2010 11:45 AM 编辑
大乘宗派如天台, 日莲, 密教, 真言, 华严,法相,禅, 诸宗,在意识形态上多重视一元的现实努力。
但古时的小乘和净土宗就有多重视二元的意识形态,在秽土和净土/在生死和涅槃-之间设置一个隔离的空间,
厌离秽土/生死,欣求极乐/涅槃 -
这种否定现实的成佛方法必然会导致人们无视今生今世,丢失人生的尊严。
故斥为“舍圆好偏”“就权忘实” |
|
|
|
|
|
|
|
|
|
|
发表于 15-5-2010 04: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5-5-2010 09:58 PM 编辑
佛经上所讲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
佛教讲的道理,虽然最终的目的是‘出世’的,但它和‘入世’的精神并不抵触。
( 所谓‘出世’并不是脱离、逃避世间,而是改造这个世间,重建这个世界 )
佛法就是显用出世法的智慧,来善作入世法的救度
人間正行是即世間而出世的,出世而不礙世間,是即人而成佛,成佛而不礙為人的淨化與救度
法華經:「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無非使令眾生開示悟入佛智知見。」
- 人人成佛之願景。遠契佛陀出世的本懷
华严经:「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日莲上人「法不自弘,人弘法故,人法共尊」
太虛大師「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四悉檀- 就是佛陀用以成就、教化众生的四种法门;
由于这四种法门(四悉檀)是针对众生的根机与需要而设,因此能遍施一切众生
1.世界悉檀:即佛陀随顺世间之法而说因缘和合的道理;也就是以世间一般的思想、语言、观念等事物,说明缘起的真理。例如,人是由五蕴诸法假合而成,故非实体。但是一般世俗的见解,认为人的存在是真实不虚的,佛陀乃说适合世俗之法以随顺众人,令凡夫喜悦而得世间之正智,因此又称为「乐欲悉檀」。
2.各各为人悉檀:即佛陀应众生个别之根机与能力,而说各种出世实践法,令众生生起善根;也就是先观察众生禀赋的优劣和善根的深浅,然后再随机说法,建立对方的信心,善根滋长,因此又称「生善悉檀」。
3.对治悉檀:即佛陀针对众生的贪、瞠、痴等烦恼,应病而予法药。譬如对多贪众生说不净观,对多瞠众生说慈悲观,对散乱众生说数息观,对愚痴众生说因缘观,对多障众生说念佛观。对治悉檀为灭除众生烦恼与恶业之教,以其能断众生诸恶,因此又称「断恶悉檀」。
4.第一义悉檀:佛以善巧方便,依第一义来诠明一实中道之理,令众生断惑证理。佛陀为了破除一切论议语言,直接以第一义诠明诸法实相之理,令众生真正契入教法,故又称「入理悉檀」。
智度论(龙树):“有四种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为人悉檀,三者对治悉檀,四者第一义悉檀。四悉檀中总摄一切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皆是实相无相违背。”
法华玄义(天台大师):“南岳师例大涅槃,胡汉兼称,悉是此言。檀是胡语,悉之言遍,檀为施。佛以四法遍施众生,故言悉檀也。”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