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65|回复: 20
|
[武侠]天涯一剑
[复制链接]
|
|
楔子
华山,玉女峰。
峰顶站着一名中年道士,全身沐血,身上剑伤超过六处,右手持着一把三尺长剑,左手握紧剑决,瞧这架势犹如箭在弦上。
他对面站着一名中年汉子,衣着华丽,双手负背,一幅轻描淡写的模样。
他叹了口气,对着那道士摇了摇头,从衣囊中摸出了一罐金疮药。
‘现在反清复明大业尚需道长这等人力,我这里有罐家传金疮,你就敷了它下山去吧。’说完把那灌药抛了过去。
那道士接了那药,叹了口气,道‘阁下所言非虚,论武功本道确实不是你的对手,若再出手只会徒然送命,既然如此,本该留下有用之躯用心报国;但弑父之仇不报,大丈夫何能立足于天地间?’说完将那药抛下万丈深渊。
那汉子道‘其一,你再动手也绝难报父仇;其二,我确实杀了霍文,但其中另有隐情,它日时机到了,我定当给道长一个合理交待。’
道士左手一握,右手剑随之向前刺去,道‘多说无谓!’
那汉子随着展动轻功,只是不断左右回避那道士的剑招,而不还手。那道士一剑快过一剑,不断围绕那汉子周身大穴刺去,奈何对手轻身功夫远在自己之上,始终连对方衣角都碰不着。
这时偏巧遇仲春多风,华山地面偏湿,一遇风即易起雾,故之向来有春季皆有雾华山之奇景。两人身影翻飞,一攻一守,随着雾气渐浓,从远外观去,倒像是两名神仙在天上舞剑。
那道士强攻了百余招,呼吸渐渐不顺,一来因为雾气太重,空氣稀薄;二来他周身皆伤,这下把本来已经止血了的伤口再度扯开。那汉子看出那道士若再继续出手,很快便流血过多而死,便道‘道长,这雾气过重,瞧不清方向,不如大家先歇手,等雾气过了再分高下。
其实那汉子自幼便与华山长大,对这里一草一木皆熟透于胸,纵使闭上双眼也明了方向,这般说法只是给那道士一个下台阶。
那道士又岂会不明此节,只是他想自己这世人大概都没办法报父仇了,不如今天战死于此,还能对天地有个交待。想到此节,他双脚一跃,浑身拔起,双手前送,一招‘鲤鱼跃门’刺向那汉子。那汉子万料不到对方在大雾之中竟会出此下策,忙向旁闪开。
这一下,那道士就变成自投山渊。半空中无从借力,那道士自知必死无疑,叹了口气,随即便闭上了双眼。
[ 本帖最后由 yoyo_owen 于 29-3-2009 11:06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5-2-2009 0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楼主请改正下错字。
他对面站着一名中年汉子,衣着华丽,双手负背,一幅轻描淡写模样。
他叹了口气,对着那道士摇了摇头,从一囊中摸出了一灌金疮药。
轻描淡写的后面是不是应该加个“的”字呢?
‘现在反清复明大业尚需道长这等人力,我这里有灌家传金疮药,你就敷了它下山去吧。’说完把那灌药抛了过去。
是弑吧。
‘道长,这雾气过重,瞧不清方向,不如大家先歇手,等武器过了再分高下。
想到此节,他双脚一跃,浑身拔起,双手前送,
一招‘鲤鱼跃门’刺向那汉子。
这里有个空格。
都是在下的愚见,LZ请多包涵。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2-2009 0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er 于 15-2-2009 02:43 PM 发表 
嗯。。。楼主请改正下错字。
轻描淡写的后面是不是应该加个“的”字呢?
是弑吧。
这里有个空格。
都是在下的愚见,LZ请多包涵。
多些你的注意,在下感谢万分。 |
|
|
|
|
|
|
|
发表于 15-2-2009 03: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2-2009 08: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2-2009 09: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2-2009 09: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2-2009 09: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咯,我爱武侠风,吹起来吧。大家加油加油 |
|
|
|
|
|
|
|
发表于 15-2-2009 09: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2-2009 1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功至延平
寿至砖城
永曆四年,清順治七年。
閩南延平王府,一年轻将军凭栏观星,脸现忧色。
一书生少年突然跑了进来,一见将军便马上跪下
‘臣陈永华,拜见延平郡王,愿吾。。。’
未等他把话说完,延平郡王已经一手把他扶起
‘我说过多少次,你我别来这一套,事情办得怎样?’
那将军乃延平郡王郑成功,年仅二十六,因隆武帝赐姓朱,又称国姓爷,是反清义士中的佼佼者。眼前少年书生名陈永华字复甫,乃军中智谋之一,年仅十六岁,深得郑成功重用。
陈永华整了整衣衫,回道‘汪道长成功拿下郑联的人头,郑彩知道后吓得屁滚尿流,施琅大将军伺机出兵夺取了厦门和金门,臣已经对那里的守兵晓以大义,他们大多愿意追随王爷。’
‘好啊,复甫,你是当今的卧龙先生,也是我们成就大业的关键石。’
陈永华笑了笑道‘王爷夸奖了,这一次若不是汪道长武功高强,配合施琅大将军领军有方,再加上王爷的威严气势,臣再聪明也是枉然。’
郑成功捋了捋胡子‘复甫,你是我军的军师,依你之见,下一步应该如何?’
陈永华挽了挽袖,观察了案上的地图‘王爷,现在我军当以厦门和金门为根据地,以取漳州为下一个目标。’
‘漳州?’延平郡王看了看地图,‘明日一早,你随我入城安抚百姓,顺便将这想法说与其他将军再作打算。’
‘臣领命。’
次日清早,郑成功就与陈永华分乘两匹马,带着几位家丁入金门城。一路上,百姓分站道路两旁,纷纷抢看国姓爷天威。
‘复甫,这些百姓先为重税压苛,后为李闯掳掠,兼之清兵入关,已经苦不堪言,你一定得为我想个办法让他们好好休养生息。’
‘臣紧遵王爷之命。’
入城不多时,就看见三骑马迎面而来,当先一人一见郑成功,即可跳下马来‘臣施琅未知王爷到来,未曾远接,还望王爷饶恕。’
郑成功也忙跳下马来,扶起施琅,又向其余二人拱手道
‘多亏几位奇能,金门厦门才能顺利拿下。’
当先那人乃郑成功麾下第一大将军施琅,身后两人分别是兵部侍郎王忠孝,以及武当弟子汪清笙。
[ 本帖最后由 yoyo_owen 于 16-2-2009 06:56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6-2-2009 01: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欢你的政治融入武侠
我本来也想这么做,可是对历史没有概念...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2-2009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下五人一起进金门府开了席,大家分宾主坐好,以郑成功坐首席,施琅与王忠孝坐主宾位,汪清笙坐副主陪,陈永华坐下首次陪位。
席间,郑成功举杯过顶,道
‘几位辛苦了,在这里,我敬各位一杯。’
王忠孝干了一杯,道‘王爷言重了,为国为民,匹夫有责。’
郑成功拱手道‘王大哥说得好,这一役之所以这般成功,除了因为施将军领军有方之外,汪道长和复甫的策划亦功不可没。’
陈永华和汪道长一起拱了拱手道‘王爷言重。’
施琅道‘王爷说得对,这因材施用乃复明的关键,汪道长和陈军师皆乃王大哥所推举,王大哥真该继续为复明大业寻找良材。’
郑成功拍了拍掌,道‘施兄弟跟我想到一块去啦,我正想请王大哥于厦门金门这里开馆招贤,为我复明大计罗致人才,不知王大哥意下如何?’
王忠孝听后大笑,从衣囊中取出一纸摊开来,大家一看,上书储贤育胄四个大字。王忠孝道‘昨日老夫彻夜未眠,想着如何向王爷要求开馆招贤,并想好储贤、育胄两名,供王爷选择。’
郑成功笑了笑,道‘不必选择,金门开储贤馆,厦门立育胄馆,两馆皆有劳王大哥奔波了。’
王忠孝忙起身领命。
汪道长也起身拱了拱手,道‘其实老道武艺平凡,中原江湖中比老道强的更是多不胜数,如若王爷准允,老道明日动身入中原,为王爷罗致更多人才。’
郑成功道‘此事就有劳王道长了,我还有个不情之请,复甫年纪尚轻,我希望他可以跟随道长入中原见识见识。’
陈永华忙道‘臣愿陪同王爷身边,为王爷效力。’
郑成功笑了笑,道‘我接下来会带同施将军一同下缅甸接圣上来金门入主,路途危险,你一介书生就不必跟随了。’
施琅道‘届时臣追随王爷南下,金门厦门由谁来守?’
郑成功回道‘由我两位叔叔郑芝莞与郑鸿逵分守两城,王大哥为辅守。’
王忠孝和施琅齐道‘臣等领命。’
郑成功又指了指永华,对汪道长道‘复甫天性明睿过人,相信属练武之才,若道长不弃,可以指点一二,进入中原才不致受人欺负。’
汪道长笑了笑,道‘此乃王爷赐宝于老道,老道求之不得。’
陈永华忙跪下道‘请师父受徒儿一拜。’
汪道长也不相扶,让他叩足三个响头,方扶他起身
‘从今以后,你乃武当派传人,属近之辈,念圣上仍于南边,故赐名南;从此你的江湖名称乃陈近南。’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2-2009 0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3-2009 02: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众人举杯一起祝贺汪道长收了个好徒弟,也祝贺陈永华拜了个好师父。
王忠孝解下身边佩剑,送给陈永华,‘这把虽称比上什么好剑,但杀过不少胡虏,算是把忠肝义胆的剑,你就带着它去中原吧!’陈永华忙拜谢接过。
郑成功干了杯中酒,从怀里拿出一封信交给汪道长,道‘西宁王于云贵一带势力渐大,如若我们一东一西一起夹击清狗,复明大业方指日可待。此有约兵书一封,望道长亲手交给西宁王。’
汪道长忙慎重接过信,道‘老道领命。’
众人正待再饮,突闻街道上有人高唱: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
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此乃南宋抗金英雄辛弃疾写的词,内容沉痛悲壮,在场人士个个均知反清大业路难行,却偏行不可,与当年辛弃疾写词时的心情不谋而合,均忍不住叹了口气。
郑成功与众人走到凭栏一看,见是位老者正提二胡卖唱,那老者唱完一曲即停,手中二胡却还拉着曲子。郑成功清了请嗓,配着曲子唱了起来: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
此乃岳飞的满江红,岳飞与郑成功皆年少起事抗击外敌,故其悲壮不负原唱,众人听了均觉血脉沸腾。
老者一曲拉完,站起来向众人鞠了个躬,指了指郑成功,道‘汝乃当今英雄,可叹可惜,生不逢时;功至延平,寿至砖城。’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3-2009 12: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郑成功欲待再问,汪道长向前弓了弓身,道‘二师兄,别来无恙吧?’
众人一听,立即醒悟,原来眼前此人正是汪道长的师兄,人称‘神算铁胡’康清风。他对武功兴趣不大,偏好名理术数和音道,每每到那里都是先唱歌后批命,故人称神算铁胡。曾经有江湖中人向他挑战,他竟批评对家名号取坏,会引杀身之祸;最后挑战作废,那人反倒依他之言改了个名号。
康清风微笑捋了捋胡须,双脚一登,众人眼前一花,经已一个轻身上了楼阁。
众人见他轻功了得,不由得暗暗佩服,郑成功整了整衣袖,拱手道‘久闻康大侠大名,今日得见,实感欢喜。’
康清风忙拱手还礼。
汪清笙携了陈永华向前,要他跪下拜礼,道‘二师兄,这是我新收的徒弟,叫陈近南。’康清风端详陈近南的脸半响,微笑道‘不错不错,资质挺好。’说完从怀里摸了本书出来,‘二世伯没什么见面礼,我们学的是道家武功,最讲究内家息法,这本书中记载的乃一套气功功法,初练之无甚特效,久习之对内力极好。’陈近南道谢双手接过,上面写着‘八段绵’三字。
汪清笙知道八段绵乃上等气功,心下暗喜,道‘二师兄不知何事由长沙市来到金门?’
康清风回道‘这事得从头说起。。。
大约一个月前,我夜半难眠,大概是因气候闷热,我胸口感到郁闷烦躁;便提了二胡走出院子,欲拉胡解闷。刚走出院子,突见一人从对面屋顶跑过,竟没发出丝毫声响,形同鬼魅;要不是亲眼所见,我根本就不可能察觉。当时我心下好奇是哪个高人,便展开轻身追向那人。那人就这么一直往前跑,我就一路在后边追,这一追就从长沙市一路追到长沙市外的一间古庙方停。
那高人停下脚步,缓缓转过身来,看了看我,道‘阁下是谁?为何一路跟踪?’
说来惭愧,我一直还对我的轻功感到自负,竟然被对方察觉。我端详了对方一下,是个三十开外的汉子,方头大耳,满脸虬髯;好个正气凌然的样子。
我当下拱了拱手,道‘在下武当康清风,方才见阁下轻功了得,佩服异常,故欲瞧瞧到底是何方高手;不知阁下可否告知在下?’
他瞧了瞧我的面貌,拱手回礼,道‘原来是神算铁胡康大侠,失敬失敬,在下华山宋庆,因心中烦躁,故夜行解闷。’
当时他身穿夜行衣,说是解闷太也欺人;但想他必有难言之隐,当下也不追究。‘原来是宋少侠,相请不如偶遇,可否交个朋友?’
宋庆当时笑了笑,走了过来,‘康大哥名满天下,小弟早想拉拢拉拢,来来来,到舍下小酌几杯。’ |
|
|
|
|
|
|
|
发表于 29-3-2009 01: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oyo_owen 于 15-2-2009 02:12 PM 发表 
那道士强攻了百余招,呼吸渐渐不顺,一来因为雾气太重,氧气不足;
氧氣這個字眼不太適合出現在武俠小説吧~?
以前的人應該不知道人類需要空氣中的氧氣來呼吸吧~?
“氧氣不足”換成“空氣稀薄”。。。
你覺得怎樣~?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3-2009 11: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0-3-2009 01: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宋庆莫看他年纪轻轻,不论天文地理,易经卜卦,乐理琴术,样样皆晓;我们就这样聊着聊着,不想天已大白,竟丝毫没有睡意。
我心中赞叹这后生可畏,便想跟他交个莫逆,‘宋兄弟不知跟华山掌门沈宇宪如何称呼?’
宋庆回道‘他是我的师伯。’
‘师伯?难不成。。。’
说到这时,康清风抬头看了看汪清笙,汪清笙点了点头,道‘没错,除了他,不会有别人。’
当时,宋庆接着我的话‘不错,便是人称杀人如麻成天裘。’他说这话时神情平淡,彷如杀人如麻是个雅号似的。
汪清笙拍了拍陈近南的肩膀道‘这成天裘当年瞒着师傅钻研一套杀人奇功,为了练成此功,华山人家不知有多少人被白白暗算。后来,他师兄沈宇宪偷偷躲于民宅抓拿凶手,总算把他逮到,但,当时他的奇功已小有成就,沈宇宪被他打得奄奄一息,幸好他师傅及时赶到相救,可惜他已逃之夭夭。后来,天下许多英雄好汉都被他杀了练功,终成江湖大害。他师傅知道后气得一病不起,临终时把掌门位子传于沈宇宪,但限他未练成紫霞神功之前,不得找他报仇。
众人听了,都觉他师傅深谋远虑,毕竟贸然找他报仇只会白白牺牲;康清风听了点了点头,道‘老夫三年前曾于庐江一带与多位好手一起围捕他,可惜他武功之高实已超出想象,我的太极剑法只能勉强自保,完全没有空间进袭。后来,还是让他逃脱,但之后换来江湖三几个月太平,看来那一役虽没伤到他体肤,
却让他元气伤了不轻。’
我当时暗暗纳罕,心想那刚才他故意隐瞒之事,说不准就是练此邪功而滥杀无辜,我竟还想跟他交为莫逆。
可能是我掩盖不住我的表情,让他瞧出了心事,他叹了口气,道‘康大哥千万别误会,我拜入成天裘门下时,
还是在华山上的时候,虽然后来我被误导,学了几招血轼掌,但我从来没有杀人练功,也不赞同他的所作所为。这次下山也正是受了掌门师兄之令,到中原探听他的消息。’
我当时心下存疑,决心试试他的武功,须知练这门邪功,初练之时为普通掌法,须得杀了人方能催动其效;而如果他杀过人来练这掌法,出掌时掌心必呈血红色,故称之血轼掌。
我点了点头,道‘方才见了兄弟的轻功,可谓江湖上少有敌手,不知其他武功如何?不如展两手瞧瞧?’他摇了摇手,道‘大哥见笑了,小弟的武功稀松平常的紧,那敢班门弄斧?’
我见他一味拒绝,心下更是起疑,二话不说,右手发出一掌按向其左肩,左手则虚握在左侧;这是太乙绵掌中的高招,虽然对晚辈未免太过,但毕竟其师傅武艺甚高,我这招若留了手,恐怕会吃大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4-2009 10: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他还坐在椅上,我乃前辈,本不该占此便宜,出手便慢了些,还大喝了声要他警戒;谁知这宋庆却如吓坏了似的坐着不动,当我掌心离他左肩尚有半尺时,他的身体竟连着椅子全身后退一丈有余。
‘天山身法!’
汪清笙忍不住喊了出来。
康清风点了点头,道‘没错,当年师傅和天山老怪的那一战,咱们有幸在旁观看,那天山老怪全身移动的怪功一直缠绕在我脑中,所以我敢肯定,那一定是天山身法。
郑成功听后摇了摇头,道‘但,自从天山老怪死后,这天山身法经已失传;他生平最忌别人武艺高于他,故从不授徒,那这宋庆有何来学得天山身法?’
康清风捋了捋须,道‘王爷所言非虚,大家自把故事听下去,才再作定断。’
我当时见了这身法也大为惊讶,当下续使太乙绵掌,右掌还未使老,左拳跟着揉上。
这太乙绵掌非一般掌法,其取源于水的流向,故使出者一旦出掌,对手就会被连绵不绝的掌式围绕;康清风于这太乙绵掌下了将近二十余年功夫,可谓熟透于胸,宋庆单退一丈实不足以逃出其掌围。
他见我左拳逼身,他一个溜身滑向右边,我左拳只是虚招,右掌随即攻他门面,谁知他的天山身法功力不浅,一溜身,已经转到我身后。高手过招,间不容发,我也不及回身,左掌已向背后拍去,右掌接着连拍。这招是太乙绵掌中的穿石劈岭,左右双掌需不断连绵攻击对手;要知水的力量虽小,却能穿石劈岭,靠的就是连绵不断。
宋庆接连闪避了数招,突然大喝‘看拳!’随即展开双拳去架来掌;数招一过,我就知道他使的乃是华山派的破玉拳。当时我的掌法已经施展开来,越打越快;他的破玉拳虽然也练得炉火纯青,却因后发而占了劣势,故只能全力守御。十余招一过,我已看出他的破玉拳实已炉火纯青,门户守的严密之际,实已立于不败之地。我当时心想他继续使拳,便见不得他掌心是否血红;这时他动了内气,只要曾杀人练功,掌心必呈血红,须得诱他使掌。
我连打几招虚招,双脚一登跃上横梁,头下脚上,双掌齐发,使出一招‘瀑布流水’击他头顶。料他轻功再好也一时难以应对这变局,只好以掌相对,届时便能水落石出。他果然呆了一呆,便欲使掌相抵。
陈近南问‘那,他的掌心是否呈血红色?’
康清风摇了摇头,叹息道‘当时我还未及看清楚他的掌,就有一人闯将进来跟我对了一掌,然后把他提上带走;我接了那掌后勉强平衡身体,然后身体一拔已追出庙外。隐然间看见一中年汉子把他提走,我展开轻功去追,但那人轻功远在我之上,三两下间,已不见踪影。’
王忠孝道‘依道长说来,救他的这人非得武艺高超不可。’
康清风点了点头,道‘没错,这人武功不但高超,还跟宋庆有关,我恐怕他便是成天裘本人。’汪清笙侧头想了想,道‘但,如果他就是成天裘,何以他不出手杀了二师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4-2009 0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康清风道‘没错,如果是成天裘,他大可以杀了我,我隐然间觉得此事深有蹊跷,所以来找师弟你讨论讨论。’
郑成功道‘如此甚好,汪道长正巧欲动身中原,大可乘机除此妖魔,为中原武林太平出一份力。’
康清风拱手道‘谢王爷成全,但反清大业不能拖延,如若三个月内不能除此魔,就应铩羽而归,届时老夫自当全力相助王爷成就大业。’
郑成功拱手回礼,道‘康大侠如能帮我,实乃天下之福。’
当下几人继续宴席,说了几句仰慕的话才散席各自回府。
第二章
初入中原
烈日下,三匹马,马上少年不断回头看。
康清风看了看他,问道‘近南,怎么了?不舍得王爷么?’
陈近南道‘没啦,只是有些担心。’
康清风不解‘哦?’
陈近南道‘现今满清军力散乱,无法兼顾云贵西宁王和福建延平王;所以金门厦门可谓稳如泰山,但,清福建巡抚张学圣乃用兵之才,要是让他知道王爷南下勤王,必定趁机攻打。’
汪清笙道:‘放心吧,。郑芝莞与郑鸿逵两位将军皆乃久战之将,一定守得住金厦二门。’
陈近南道:‘但愿如师傅所言。’
汪清笙道:‘对了,你之前可曾练过什么功夫?’
陈近南摇了摇头,道‘不曾。’
汪清笙道‘我们武当派的功夫乃以内家为本,内家讲究的是练精,气,神;外家讲究的则是练筋,骨,皮。故内家是越练越强,越老越盛;而外家则先盛后衰,到老不盛。为师先传你吐纳运气之功,等你小有成就,再传你一些基本掌法。’当下细细教导他吐纳运气的方法,陈近南资质甚好,一学就会。
陈近南就这样反复在马上练习吐纳运气之功,时至傍晚,他们三人抵达一个小村子。
康清风道‘过了这座村子,就到江西了,我们姑且先住店休息吧。’
汪清笙点头赞成,他们栋了间客栈,把马牵给店伙,给了他一些银两,要他好好喂马便进店住房。
进了房间,汪清笙问陈近南道‘练了几个时辰的气,告诉为师你又感觉到什么?’
陈近南道‘徒儿感到指尖及脚尖发胀,背后如有蚁爬,全身酸麻。’
汪清笙和康清风一听皆感惊讶,须知发胀乃得气之象,而蚁爬乃行气之象;常人一日内得气均已实属罕见,兼之行气更是难能可贵。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