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fcthow

创价学会(SOKA GAKKAI)算是佛教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2-2011 10: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1-2-2011 10:45 AM 编辑

你可能问错人吧,去正式的管道问问吧

http://www.sgichn.org/chs/buddhism/buddhism_chs.html
http://www.sgichn.org/chs/related/related_ch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1-2-2011 10: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21# 好和坏


    创价没有三宝,佛法僧,只有佛宝,法宝,所以没资格成为佛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011 10: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1-2-2011 11:02 AM 编辑

回复 523# jackson2009

      

      日莲宗(系)的三大密法,日莲宗体系当中的的核心部分:
  本门的本尊:经题“妙法莲华经”((法华)大曼荼罗)——佛宝、定(定学);
  本门的题目:称念“南无妙法莲华经”——法宝、慧(慧学);
  本门的戒坛:持奉“南无妙法莲华经”——僧宝、戒(戒学)。

    杨曾文教授北京龙泉寺讲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e98b90100i8ut.html     
    学诚法师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uecheng


    在大乘的定义,在家或出家的菩萨道修行者的团体就是圣者僧迦 arya sangha -僧迦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011 10: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jackson2009


      日莲宗(系)的三大密法,日莲宗体系当中的的核心部分:
  本门的本尊: ...
清池 发表于 11-2-2011 10:51 AM



    笑话,经题=佛宝?看到经题就可以忆念起佛陀的殊胜功德?那么你看我的名字,jackson2009,你忆念起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011 10: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24# 清池


    贴几个教授,法师的博客又怎样?许多日本法师都可以娶妻生子,修欢喜大法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011 1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25# jackson2009


        在大乘的定义,在家或出家的菩萨道修行者的团体就是圣者僧迦 arya sangha - 僧迦宝

        这是大乘的正解,人家佛学博士和佛教各大师们对佛教的正统学作和认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1-2-2011 11: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1-2-2011 11:17 AM 编辑

回复 526# jackson2009


    人家只拿的是大乘菩萨戒/道,又没有拿小乘声闻戒/道, 在大乘菩萨戒上没有冲突到。
    (汉地的出家人是先拿小乘声闻戒,才后拿大乘菩萨戒)

    汉传在汉地失传的法脉(天台,华严,三论,真言,等)全保留在日本佛教界,
    当今那汉地出家人也不是正在从日本佛教界拜师才能拿回法脉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011 11: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27# 清池


    怪不得创价会做出摈弃僧伽的举动,原来你们认为法华经就是教各位在家居士,做"僧",过后可能会出现佛了...不出奇,看几时罢了,日莲都可以称自己为佛了...还有什么做不出的?接下来会有更多佛的...

末法,白衣上座,真的没有说错...再次印证佛陀所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1-2-2011 11: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jackson2009


    人家只拿的是大乘菩萨戒/道,又没有拿小乘声闻戒/道, 在大乘菩萨戒上没有冲突 ...
清池 发表于 11-2-2011 11:11 AM



    有什么用?日本许多出家人,可以穿金戴银,可以娶妻生子,破戒破完....一边抱着女人,一边谈大乘佛法?还可以穿西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011 11: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29# jackson2009


    汉地的法鼓山的僧众也不是一样拿日莲宗的法华法脉,到日莲宗的佛教大学上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011 1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31# 清池


   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011 1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1-2-2011 12:27 PM 编辑

回复 530# jackson2009


    没有拿小乘声闻戒,哪来的破戒 ??

    你有没有去看何是菩萨戒的内容?



   菩萨戒简介
  大乘菩萨所受持之戒律。又作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反之,小乘声闻所受持之戒律,称小乘声闻戒。菩萨戒之内容为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等三项,亦即聚集了持律仪、修善法、度众生等三大门之一切佛法,作为禁戒以持守之。说菩萨戒之大乘典籍甚多,可综合为梵网与瑜伽二类律典。梵网戒本受戒之作法出于梵网经律藏品,其戒相为十重禁戒、四十八轻戒。不论出家、在家,皆可受持。瑜伽戒本出于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卷四十一,以三聚净戒、四种他胜处法为基准。虽亦道俗通摄,然必先受小乘七众戒而久已成就无犯者,方能受持。古代以瑜伽戒为主,今则盛行梵网戒。天台宗之圆顿戒,即为梵网戒。



菩萨道的精神重在于三聚净戒,是在家和出家都同用的
菩萨戒乃优婆塞(在家男)、优婆夷(在家女)、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比丘(出家男)、比丘尼(出家女)、等七众戒外之波罗提木叉(别解脱戒),(七众通用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011 1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33# 清池


    不淫戒就只是声闻比丘,比丘尼戒?那么日本的和尚就没有这条戒的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011 1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33# 清池


    你的是tosat(鲶鱼,福建话)戒是吗?在家菩萨戒不必以五戒为基础?出家菩萨戒不必以比丘,比丘尼戒为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011 11: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1-2-2011 11:32 AM 编辑

回复 525# jackson2009


    你忆念起什么?


忆念法宝,南无妙法/namas Sad Dharma =  归依正法,归依大乘妙法, 归依佛陀世尊的了义智
法是无始无终的,法宝就等于全三宝。一为三,三为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011 1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35# jackson2009


    你先去拿本正统的菩萨戒来看一看, 不要成外门汉讲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1-2-2011 11: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jackson2009




忆念法宝,南无妙法/namas Sad Dharma =  归依正法,归依大乘妙法, 归依佛陀世 ...
清池 发表于 11-2-2011 11:31 AM



    佛法在创价人看来,原来是3合1咖啡...

眼中只有法宝,佛僧都不恭敬,难怪那么目中无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011 11: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37# 清池


    你拿正统的阿含,三皈依来看看...不要做佛教的叛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011 11: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1-2-2011 12:16 PM 编辑

3合1 = 就是空假中三谛圆融的法理


菩萨戒
http://baike.baidu.com/view/50801.htm

菩萨道的精神重在于三聚净戒,是在家和出家都同用的

菩萨戒乃优婆塞(在家男)、优婆夷(在家女)、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比丘(出家男)、比丘尼(出家女)、等七众戒外之波罗提木叉(别解脱戒),(七众通用地

三聚净戒
菩萨道的精神就是发起上弘下化的菩提心,所以菩萨戒不但有防非止恶的摄律仪戒,更有勤修善法的摄善法戒以及度化众生的饶益有情戒。即:   
1.摄律仪戒:大小乘一切戒律均摄护之,使断绝一切诸恶。 ( 如果先有纳小乘戒,就续用)  
2.摄善法戒:总摄一切诸善功德,修行一切善事。   
3.摄众生戒:又名饶益有情戒。广度无量无边的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   

此三戒称“三聚净戒”,在《唯识论》中对此亦有所说明:“戒学有三:
一、摄律仪戒,正远离所应离法;
二、摄善法戒,正证应修证法;
三、饶益有情戒,正利乐于一切之有情。”
三戒当中,以摄律仪戒为基础,能善摄律仪,即能总摄善法,才能饶益一切有情众生。




菩萨戒简介
  大乘菩萨所受持之戒律。又作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反之,小乘声闻所受持之戒律,称小乘声闻戒。菩萨戒之内容为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等三项,亦即聚集了持律仪、修善法、度众生等三大门之一切佛法,作为禁戒以持守之。说菩萨戒之大乘典籍甚多,可综合为梵网与瑜伽二类律典。梵网戒本受戒之作法出于梵网经律藏品,其戒相为十重禁戒、四十八轻戒。不论出家、在家,皆可受持。瑜伽戒本出于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卷四十一,以三聚净戒、四种他胜处法为基准。虽亦道俗通摄,然必先受小乘七众戒而久已成就无犯者,方能受持。古代以瑜伽戒为主,今则盛行梵网戒。天台宗之圆顿戒,即为梵网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011 11: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统的阿含,三皈依来看看...


在法华经的教理,世尊说他的前四十年只是方便权教,只有到了法华经和大涅磐经,他才讲出他的出世本怀的真实教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6-2024 11:47 PM , Processed in 0.05691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