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念弥陀

至诚顶礼感恩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开示 ~'~ 海贤老和尚是末法念佛修行证果最好的榜样!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1-4-2014 1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開示:我們用什麼方法把散亂心、雜念、妄念清除掉?

所以布施破慳貪,持戒破破戒,忍辱破瞋恚,能忍不會發脾氣,不再有怨恨惱怒煩,都從忍辱裡頭成就的,精進度懈怠,智慧度散亂。

在這個地方我們反過來想,心要是散亂,你就沒有智慧,你就生煩惱。所以心浮氣躁是大病。

現在年輕人心浮氣躁的多,我在國外看到這些大學生,心定不下來,妄念、雜念太多了,所以接受教育的能力大幅度的下降,這是我們看到很難過的一樁事情。特別是聖賢教育,一定從恭敬當中得來的。

印光大師常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沒有誠敬心,聖賢來教你、佛菩薩來教你都沒用處。

我們用什麼方法把散亂心、雜念、妄念把它清除掉?淨宗裡面就是一個方法,一向專念。你這一生只有一個方向,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親近阿彌陀佛。

這一生當中非常單純,我活在這世間為什麼?就為這樁事情。

我真信,真的求願往生,用清淨真誠心念這句佛號,時時刻刻希望這個佛號不間斷。初學的時候免不了間斷,間斷不怕,一覺悟了趕快續上。

你這樣子,二、三個月之後,間斷的時間愈來愈少,持續的時間愈來愈長,這就是進步,這個就是好現象。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六七集) 2012/4/2  檔名:02-037-0267
http://edu.hwadzan.com/yplay/cwT0CemcMD4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1-4-2014 12:59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3-4-2014 01: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開示:正修是念佛,助修還是念佛

這個地方要建立信心,我們對阿彌陀佛有沒有信心,就在這兒看;對極樂世界有沒有信心, 也就從這看;對自己能不能往生淨土,信心也從這裡看。

我勸一些同學,我告訴他,我這一 生是怎麼過的,一生沒有負面的想法。毀謗我的人,我尊敬他,障礙我的人、陷害我的人, 我統統尊敬他。

夏蓮居老居士說過兩句話,他說「病久方知身是苦」,久病才知道身苦,「 魔多反使道心堅」,道心堅固。

毀謗的、障礙的、陷害的那是魔,魔多了,道心堅固是如如 不動,我還得感謝他,他堅固我的道心。所以我感恩,我沒有怨恨。思想只要是正面的就好 ,外頭就能隨緣,緣有很多是負面的,但是不太礙事還可以,都可以隨緣。

真正礙事,那我 們就迴避,不要跟他鬥爭,我們學忍讓,讓步、躲避;也就是絕不跟別人起衝突,內裡面沒 有怨恨,外面沒有衝突,和睦相處。

大乘經裡頭佛說,「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 心」。

魔不願意見我們,我們迴避一下,看他來了,躲過去,好!不能發生衝突,我們身心 永遠保持健康。

所以身如果染病了,「廢修聖道」,這就障道,妨礙你修行。

念佛是所有法門裡頭最殊勝的 ,生病,真的其他的修行方法都沒辦法,念佛可以。口不能念,能聽,放佛號聽佛號,只有 這一門能不斷,睜開眼睛看佛像。

所以生病躺在床上,佛像掛在他腳的那頭,讓他睜開眼睛 就能看到佛像。能聽到佛的聲音,阿彌陀佛的佛號聲音,看到佛像,好!提起他的正念,不 要讓他胡思亂想。

真正治病,那就是全心全力觀佛、念佛,沒有任何妄念,不要想自己的身 ,也不要想自己的病。只想佛像、只念佛號,沒有雜念、沒有妄想,他的病很快就好了。為 什麼?境隨心轉。

身體得病是負面思想造成的果報,現在我從根上把它轉變,負面的思想完 全清除掉,統統放下,保持一個佛念,別的善念也都不要想。

善行、善事隨緣,有人做我們 隨喜,我們做的就是念佛,正修是念佛,助修還是念佛。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七五集) 2012/4/6  檔名:02-037-0275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3-4-2014 02:00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4-2014 12: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開示:成佛難在不肯放下

佛法修學的祕訣就是看破、放下,看破幫助我們放下,放下幫助我們看破,這兩個方法相輔相成,從初發心到如來地,沒有別的。

你能夠聽到大乘,你就相信,你就覺悟,你能夠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一下放下,你就成佛了,很快,凡夫成佛理論上講一念,一個念頭。

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了榜樣,他在三十歲那年在菩提樹下打坐,半夜從定中出定,看到空中的星星,把妄想分別執著全放下,叫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就成佛了。

好像不難,難在我們不肯放下,為什麼不肯放下?事實真相沒搞清楚、沒看破。

在中國唐朝六祖惠能大師,這禪宗的,他跟釋迦牟尼佛一樣,也是聽五祖忍和尚說法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放下了。

他比釋迦牟尼佛年輕,釋迦牟尼佛是三十歲,惠能大師是二十四歲,這一放下就見性,就成佛了。

一個在印度,一個在中國,為我們示現,為我們做個榜樣,告訴我們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們學佛,我們修行,這麼多年來,沒有把事實真相看破,所以不肯放下。

你放下多少就等於你看破多少,你看破一分放下一分,看破十分你放下十分,看破百分你放下百分,肯定的。

沒放下說明你沒看破,你還迷在這個世間,世間受這些苦難叫冤枉,為什麼?它不是真的,是假的。

《金剛經》上佛說得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是真的。換句話說,放下是對的,放下是正確的,不放下錯了。

所以說你本來是佛,你現在要想作佛不難。你本來不是佛,那作佛就很難,他本來是佛,想作佛有什麼難?就不難了。

真想作佛,你看阿彌陀佛給我們開了方便之門,真不難,只要你真正相信有極樂世界,真正相信有阿彌陀佛,真正想到極樂世界去,我發願我要到極樂世界去,我要親近阿彌陀佛。

用什麼方法?一心專念。我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之外一切雜念統統放下,讓自己心裡頭只有一尊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你到極樂世界去很快。

多長的時間?《彌陀經》上講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七日,你就去了,功夫好的一天就行了,不難。

這是因為什麼?你本來是佛,你現在真想作佛,那還有什麼困難!難在哪裡?難在這個世間拉拉雜雜的事情,特別是情執你放不下,你難在這裡,放下就是。

不放下還要搞輪迴,不放下還得過苦日子,要想離苦得樂,放下便是,你看這個法門多簡單,多麼容易。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五0集) 2012/3/24  檔名:02-037-0250
http://edu.hwadzan.com/yplay/6zXLe6R1jfY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7-4-2014 01:09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4-2014 02: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開示:念佛法门是“无上深妙禅”,难信能信非普通人,这上上根人

【解】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由上可见,念佛法门实是无上深妙之法,唯有上根方能直下承当也。

这说净宗法门之微妙,它是阿弥陀佛所行的境界,谁能理解?十方一切诸佛如来能完全明了,等觉以下都没有办法究竟明了。

由上可见,念法法门确确实实是无上深妙之法,释迦牟尼佛在《大集经》里面赞叹的,念佛法门是“无上深妙禅”,这是释迦牟尼佛自己说的,唯有上根方能直下承当。

所以这个法门,一切诸佛都说是难信之法,难信能信那就不是普通人,这上上根人。

古德也常说,修这个法门完全在直下承当。你能直下承当,你决定能成就。谁能直下承当?上上根与下下根。

上上根跟下下根,在净土法门里划上等号,为什么?上上根人彻底明了,他可以直下承当,一丝豪不怀疑;下下根人他根性钝,他什么也不知道,你给他说这个法门,他没有怀疑,他就直下承当,接出来之后,他一生就念到底,他的成就跟上上根没有两样。


现在我们看到了来佛寺的这三位大德,海贤老和尚的老母亲,海庆跟他自己都没有念过书,都不认识字,一生就念这一句佛号,你看三个人的成就,往生的时候多潇洒、多自在,说走就走了,预知时至。

母亲走八十六岁,在走之前,亲自下厨房包饺子给大家吃;吃完之后,她在旁边椅子上坐下来,双腿一盘,告诉大家“我走了”,就真走了。

诸位看这个老和尚光碟,这里头有报告,你就清楚了,八年之后,老和尚想给他母亲改葬,把坟墓打开,棺材盖打开,人没有了,棺材里面只有几颗钉棺材的钉子,人不见了,所以大家怀疑:是不是菩萨化身?这个事情不是假的。

他们家庭贫苦、清寒,老母亲年老的时候,兄弟也都不在了,老和尚把她接到寺庙里面来供养,所以,决定没有盗墓这种事情发生,它什么都没有,这尸首怎么会不见了?

在佛门历史上,葬了以后人没有了,我们只听说一个记录——达摩祖师。

达摩祖师走的时候是下葬,葬下去之后,过了几个月,有一个人从西域回来,在新疆那边回来,告诉大家,他在那边看到达摩祖师,说达摩祖师一只脚穿草鞋,另外一只脚是打赤脚,算算时间,正好是达摩祖师入土的那几天。不可能!坟墓在这边,把坟墓挖开叫他看,棺材一打开,里头有一只草鞋,那跟他的讲的没错,他一只脚穿草鞋,还有一个只脚打赤脚。

达摩祖师游戏神通,留下这么一桩事情,我听说这样的事情。在其他宗教里头也有,有发生过,应该不是假的

下下根人,他老实,他为什么有那么高的成就?我们常常讲“善根、福德、因缘”,《弥陀经》上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什么是善根?老实、听话、真干,这是善根,他具备这个条件;而且又能够真信、真愿,肯念这一句阿弥陀佛,这人有福,不认识字。

来佛寺这三位大德,都不认识字,都没念过书,没有学过经教,一生就是一句阿弥陀佛,海贤老和尚二十岁出家,师父什么也没教他,就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嘱咐他一直念下去,他念了九十二年,一百一十二岁往生。

九十二年念到什么成就?我看这个光碟,大概看了有二三十遍,我的眼目当中,他是“理一心不乱”,相当于禅宗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也就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那个境界,他达到了。

几时达到的?我的估计应该在四十岁左右,为什么?具足这样的福慧不容易,非常难得,老实,没有怀疑;听话,师父教他这句佛号,他就念到底,这个心专一了;真念,这样的念佛人,有三年的功夫,必定证得功夫成片。

功夫成片是什么境界?心里面除了阿弥陀佛之外,妄想、杂念都没有了,在这个境界,往生就自在,想去就去,想留就留,生死自在了,这功夫成片,没有得一心不乱。

如果继续不断再三年,一定能念到“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是什么?清净心现前了,我们这个经题上“清净、平等、觉”。“清净”得到了,“清净心”是阿罗汉、辟支佛所证得的,这叫“事一心不乱”,往生生方便有余土。

那再过个三、四年,他能提升到“理一心不乱”。“事一心”是得三昧,“理一心”是开悟了,就是禅宗说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到这个境界,那他要往生,直接就生实报庄严土。

因为我们知道,他具足这个条件——老实、听话、真干;同时接受师父的教诲,他真信,一点怀疑都没有,真愿意往生,一句佛号念到底。

摘自上净下空老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38集 2014年4月26 日讲于香港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21/211495.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9-4-2014 02:19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5-2014 1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開示:不念阿弥陀佛叫真可惜!

再者,念一尊阿弥陀佛等於一切诸佛如来统统都念到,为什么?因为一切诸佛都念阿弥陀佛,所以念阿弥陀佛就是念一切诸佛,一尊佛都没有漏掉,这个不可思议。

一切诸菩萨都仰慕阿弥陀佛,所以念阿弥陀佛也就念一切诸菩萨了,一尊菩萨也没有漏掉,这是不可思议功德。

所以不念阿弥陀佛叫真可惜!还要搞别的,搞其他的那些经论法门、诸佛菩萨名号,那是什么?让给没有福报的人去念的。

古来真正开悟的,「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那些诸佛菩萨的名号让给别人去念,什么原因?就是他们的善根福德没有圆满,没有透出来,对於这个第一法门、无比殊胜的法门,他不能接受,他有业障,所以他喜欢念其他的经典,喜欢念其他的佛菩萨名号,也好,种种善根。

所以这个法门是对根熟众生而言,善根真正成熟了,他这一生决定要作佛了,他不是作菩萨,是作佛的,是对作佛人所说的。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六二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03-0262
http://xf.jzfjw.cn/news/11265.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7-5-2014 11:51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5-2014 12: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開示:极乐世界是真正稀有

为什么所有这些众生,五逆十恶,毁谤佛法,到极乐世界都变乖了,都变好了,什么原因?我们老祖宗说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阿弥陀佛天天教。

你在极乐世界想不听课、想逃学,你没地方逃,为什么?它六尘说法,无论到哪里统统都在说法,树也说法、水也说法、鸟也说法,它什么都说法,你能逃得掉吗?

不愿意到讲堂,到树林底下,树林底下所有树木都给你说法,所以妙极了!这是什么?这是科学,高等科学,我们现在科学家做不到。如何能叫风吹树叶,听起来是说法的声音,流水是说法的声音,鸟叫是说法的声音,它全说法,你没地方躲。

极乐世界没有日夜,没有晚上,它那个世界是光明世界,每个人身上放光,所有物质现象统统放光,它不需要日月,不需要灯火,人身是法性身,居住的世界是法性土。

所以讲法性我们前面读过,性是什么意思?性是不变的意思。就是人你生到极乐世界是化生,他不是胎生,不是说从小孩慢慢长大,不是的。

一到那个地方,身体就跟阿弥陀佛一样,像一个模子做出来的一样,里面没有男女,都是一样的身,这都是阿弥陀佛观察十方世界得来的。

人的身相,凡夫的身相业力变的;到极乐世界业力没有了,弥陀一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那个身相就跟佛一样永远不变,寿命长远,他没有老,就是生老病死没有。

我们这个世间有求不得、有怨憎会、有爱别离,那个地方全都没有,五阴炽盛,这是法相里头才有,法性里头没有五阴炽盛。

这个世界是美好到了极处,四土平等;十方世界没有一个世界是四土平等的,同居土、方便土、实报土跟常寂光土,没有平等的。极乐世界四土平等,所以一生一切生,这是真正稀有。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一九五集)2012/2/16 檔名:02-037-0195
http://xf.jzfjw.cn/news/12532.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9-5-2014 12:30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6-5-2014 01: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開示:為什麼說愈想愈錯?

不能有心緣相,聽懂了就明白、就懂了,不要去想它,愈想愈錯。為什麼說愈想愈錯?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他們講經說法全是從自性裡面流出來的。

自性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自然流出來,我們想就錯了,愈想愈錯。不懂?不懂不要緊,不懂就讓它過去。

中國古人讀書,「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為什麼?一千遍的時候你的心定下來了,定能開智慧,智慧一開就懂得了,這是必然的道理。

所以不要去勉強,不懂,苦苦的去思索它,這個不可靠的。縱然想到了,也未必是真的,可能是扭曲了。

我們年輕的時候,早年學講經,看註解看不懂,怎麼辦?把經註放下,拜佛,拜上個二、三百拜,豁然就明白了。用這個道理可以,用真誠心,求三寶加持,不去想它,管用!這個法子我們常常用。

離這三種相,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這就是聞經聽法悟解。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九九集) 2012/4/18  檔名:02-037-0299
http://edu.hwadzan.com/yplay/_McM6zWyOoQ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6-5-2014 01:28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14 01: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開示:如來是誰?

《華嚴經》上佛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他怎麼不平等!

我們的不平等是因為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再說得粗淺一點,我們有自私自利,我們有名聞利養,我們有五欲六塵,沒放下,這就不平等。

這些東西全是假的,不但這些都是假的,連身體都是假的,你要真了解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就會把它放下。一放下平等了,真的一點都不假,平等之後你看一切眾生都是佛。

我們念阿彌陀佛的人,看所有一切眾生全是阿彌陀佛,平等心看一切眾生。這是不是我故意把他看成佛?不是的,他本來是佛。

為什麼?全是阿彌陀佛自性現出來的。自性是一個,現阿彌陀佛,也現一切眾生,所現的一切法裡頭都是虛妄,所以它都是平等。

為什麼?相有性空,事有理空,怎麼不平等!

不平等是我們自己產生一個錯誤觀念,不是外頭理事不平等,是我的妄想分別執著造出我對於一切法看法不平等,是這麼回事情。

真平等沒有染淨、沒有善惡、沒有禍福、沒有是非,這是事實真相,萬法一如,入萬法一如就入如來家。

如來是誰?如來是自己,不是別人。

我們了解這個事實真相,自己對自己生慚愧心,我怎麼會落到這種程度?慚愧心生起來了,自己就得發憤我要回頭,回頭是岸,這一回頭就見性了。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一0集) 2012/4/26  檔名:02-037-0310
http://edu.hwadzan.com/yplay/WucDVNyIlMI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1-5-2014 01:18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9-6-2014 01: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開示:認識寶中之寶

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那麼好,從來沒有聽說有災難?到達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煩惱斷掉了,業障消掉了。業障裡頭有善、有不善,不善的業是罪業,善的業是福報,統統消掉。

然後享受的是什麼?享受的是圓滿的性德,這個多自在!圓滿的性德所變現的,就是極樂世界講的無量莊嚴。

極樂世界的人的身體,金剛不壞身,永遠不會生病,而且每個人跟阿彌陀佛的相貌一樣。阿彌陀佛是典型、是模範,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好裡頭有無量光明,光明裡面現無量諸佛菩薩,到十方世界度化眾生。   

所以這個經要學,這個經是寶!你今天得一萬億美金,比不上這部經。這部經,千萬億、萬萬億、無量無數財寶都不能跟它比,沒人知道。

這個經的理論、方法、境界你要懂了,就是方老師講人生最高的享受。
活在哪裡?生活在《無量壽經》裡頭,生活在《無量壽經》就生活在極樂世界裡頭。

世間一切法是生滅法,這個法是不生滅法,哪個重要?這個東西重要。今天香港,這個地方有第三次的世界佛教論壇,邀請我,我不參加。

為什麼?這寶!學這個東西重要,跟大家分享重要,那個不重要。這個東西沒有人認識,寶中之寶。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哪部經第一?這個第一,沒人曉得。

修行,寶中之寶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沒人知道,所以他不肯念;如果他真知道,一天到晚這句佛號不離口。   

這個世間有沒有聖人?有。哪些是聖人?都是你瞧不起的阿公阿婆。你看,他們一天到晚拿著一串念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他好像又痴又聾又無知,你問他什麼他都是阿彌陀佛。

那是什麼人?那是等覺菩薩。如果這個道場有一、二個,這個道場不衰,這個道場是正法道場。這個人決定往生,而且品位肯定是實報莊嚴土上輩往生。

什麼?他雜念沒有了,他沒有懷疑、沒有雜念,心裡頭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他什麼都沒有。無論你跟他講什麼話,他笑咪咪的看著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灌到你耳朵裡去,他沒有第二句話。

你跟他講,也不知道他聽了沒有,反正他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這還得了!那阿彌陀佛,聲聲阿彌陀佛,一句阿彌陀佛就是這一部《無量壽經》,就在這一句阿彌陀佛裡。

不但是一部《無量壽經》,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就在這一句阿彌陀佛,圓滿了;再給你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的一切法,也在這一句阿彌陀佛裡頭,這還得了!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0九集) 2012/4/26  檔名:02-037-0309
http://edu.hwadzan.com/yplay/CAXFiSBTfk0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9-6-2014 01:35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6-2014 0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開示:我們今天問問自己,真信了嗎?

成佛這個事情,很難。但是遇到淨土,這個很難的就變成不難了。但是淨土,易行難信,你不肯相信。

真正信淨土,這真叫太難太難!那我們今天得問問自己,真信了嗎?

是真信了。有沒有疑惑?還有。可見得不是百分之百的信。一絲毫的疑情,都很有可能造成臨命終時往生的障礙,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一定要下定決心,把這個疑根拔除,我們往生就有保證。

疑根怎麼拔除?也要求阿彌陀佛加持。
自己要真幹,阿彌陀佛加持的能量跟自己的能量成正比例,我們有一分的信心,佛加一分;我們有十分信心,佛就加十分;我們有百分信心,佛 就加百分。

你能得到佛加持能量多少,看你自己修了多少。這麼看來,自己修是比什麼都重要。

節錄自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九0集)  2013/2/22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7-6-2014 02:39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6-2014 0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開示:開經偈所說的,「百千萬劫難遭遇」,彭際清居士所說的,「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一日」,我們遇到了。

開經偈所說的,「百千萬劫難遭遇」,彭際清居士所說的,「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一日」,我們遇到了。

遇到不認識就沒法子,認識之後趕緊抓住,我這一生決定成就。萬緣放下,一心皈依這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不得了!這真正是寶,遍法界虛空界沒有能跟它相比的,這個寶。

諸位今天到香港來訪問,參加這一會沒有白來,你們是念佛很久,不知道寶,不曉得這寶貴,今天你就知道了。知道了我相信跟我一樣,每一分鐘、每一秒鐘都不能讓它空過,叫分秒必爭,這一句佛號決定不間斷。

我們的歸宿,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我們的老家,阿彌陀佛是我們的大家長。

佛在經裡講得很清楚,「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這是說什麼?我們跟西方極樂世界是倫理的關係,是一體、是一家,阿彌陀佛是我們自性彌陀,極樂世界是唯心淨土,是自己的心性,不是別人的。

所以極樂世界真的是老家,一點都不假,阿彌陀佛真的是親人,別看錯了,比父母還要親切。想回去哪有回不了的道理?只是自己迷惑顛倒,把老家給忘掉了,他才對這個不關心。

真正明白了解,決定要回頭,決定要到極樂世界,親近彌陀佛,一生圓滿成就。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一四集) 2012/4/28  檔名:02-037-0304
http://edu.hwadzan.com/yplay/8RGMygZ7rd8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4-6-2014 01:34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2014 01: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開示:淨業怎麼修?

淨業怎麼修?斷惡修善不著相,斷惡不著斷惡的相,修善不著修善的相,這就叫淨業。

淨業就是清淨心,清淨心是起作用的,在日常生活當中。譬如飲食,每天都吃飯,吃飯,這個菜好吃,喜歡它,那個不好吃,挑剔。

這是什麼?這你就造業了,你統統把它放在心上去了。

吃飯管吃飯,絕不放在心上,這個人不造業。飯菜,什麼都平等的、都好,沒有一樣不好,不起分別、不起執著,一口一口的飯都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修淨業。

工作、處事待人接物,這最難的人事環境,這個人我喜歡他,那個人我討厭他,這往生極樂世界去不了。

怎樣才能去得了?要像阿彌陀佛一樣,阿彌陀佛對一切眾生都尊敬、都愛護,都像愛自己一樣。幫助他們、成就他們,不要眼睜睜的看到他搞六道輪迴,這就是前面講的大悲心,大慈大悲。

念念幫助別人,成就別人,自己真的是萬緣放下。萬緣放下,不受染污,沒有是非善惡,心裡頭絕不放這個東西。但是你不能不明白,你要連是非善惡都不認識,那你是白痴。

極樂世界沒有一個是白痴的,個個都是高等智慧,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動,這才是真的成就。   

所以修清淨心,在日常生活當中求。住在這個世界,要把這個世界當作旅館,不是我的。這世界裡頭什麼東西,一樣東西都不是我的,包括身體都不是我的,你才真放得下!

真正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人到無求品自高。這才是彌陀弟子,這才是修淨土的行者。

我們真想到極樂世界,從現在起我就真幹,我懂、知道多少我就做到多少,我天天在學,天天在加功用行。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二七集
) 2012/5/7 檔名:02-037-0327
http://edu.hwadzan.com/yplay/AxZofhvp8xg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7-2014 01:53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7-2014 01: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開示:真正的修行

修行在哪裡修?念經是不是修行?不是。聽教是不是修行?也不是。每天念佛磕頭是不是修行?也不是。

那什麼叫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為。行為很多、很雜,佛把它歸納為三大類,身、口、意。

身,你所造作的這是行為,口的言語是行為,意的起心動念是行為。
如果身所造的,口所說的,念頭所想的,都還有自私自利,都還有名聞利養,都還有貪瞋痴慢,這不是修行。

我們聽經、研究經教、念佛,要把不善的心行把它念掉,這叫修行。

眼見色、耳聞聲動了個念頭,喜歡動了貪心,不喜歡就動瞋恚心,這都是錯誤的行為。

怎麼個修法?用這一句名號,貪心才起來,南無阿彌陀佛,把貪心換掉,用這個佛號把貪心換掉;瞋恚心生起來,一聲阿彌陀佛,瞋恚心換掉,這叫真正修行,這叫真正會念。你念這個佛號很管用,把你的煩惱、習氣、業障全念掉了   

如果我們念佛、聽經、學教,與我們的煩惱業障不發生關係,這都白念了,這不是修行,是假的,不是真的。

你錯誤的念頭、錯誤的言論、錯誤的行為,並沒有修正過來,這樣修學法,修一輩子也沒用,到最後還是要搞六道輪迴。

六道輪迴很麻煩!我們還要非常認真的去體會。六道輪迴裡頭冤冤相報,我今天騙人,來生人騙我;我害人,來生有人要害我,沒完沒了,生生世世,苦不堪言。

報復不是報復得恰到好處,都是過頭,那你就曉得一世比一世嚴重,一世比一世殘酷。這是事實真相!都搞清楚、都搞明白了,一定要用真實心,說誠實語。

我已經想通了,我已經搞明白了,我來生不再搞六道輪迴,我決心到極樂世界去,這個世間統統放下,這才能去得了。   

我在前面講過,放下從哪裡放起?我告訴大家,從你拿那個手機擱起,先把手機放下,丟掉。這個東西多麻煩,叫你從早到晚你心定不下來。

發明手機固然是有一點方便,利少弊多,搞得一個人一生心都定不下來,這是他害的。他可以發明,我可以不用它,這個權自己有,我不用你。

學佛人真正要清楚,就是要修清淨心,要修清淨的言語,要修清淨的行為,三業清淨念佛就相應,這才能保證你往生。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二八集) 2012/5/9  檔名:02-037-0328
http://edu.hwadzan.com/yplay/NKDHcrysAt4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0-7-2014 01:56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7-2014 1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開示:佛的名號完全代表性德

「又《遊心安樂道》云」,《遊心安樂道》是韓國的法師,也是唐朝時候的,都是在中國留學,大概都是善導大師的學生,他們回國之後也做了祖師。這本書裡頭說,「諸佛名號,總萬德成。但能一念念佛名者,即一念中,總念萬德」。

這一句話說得好,說的是真話,諸佛名號,一切諸佛,在《大藏經》上,裡面有一部經典叫《萬佛名經》,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十方世界,說名號說了一萬二千多個佛名號。在佛門裡面近代過年的時候,寺廟裡頭拜萬佛,就拜這部經,拜萬佛。

其實每個名號都是具足圓滿的德能、圓滿的智慧,所以佛的名號,佛沒有名號,一切萬物都沒有名號,名號是人給他起的,所以假名老子》所說「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這個要懂得。

佛的名號是完全代表性德,自性性德,菩薩的名號代表修德,我們怎樣修因證果。佛的名號代表果德,自性德能無量無邊、無數無盡,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華嚴經》上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你看阿彌陀佛這個名號,不是不能翻,可以翻,不翻是為了尊重。把它翻成中國話,阿翻成無,彌陀翻成量,佛的意思是覺,名號翻成中文,無量覺。我們想想,哪一尊佛不是無量覺?每一尊佛都是無量覺,證得無量覺就成佛了。

所以這是個總名號,所有一切諸佛都可以用阿彌陀,無量覺。用釋迦牟尼這就不行,釋迦牟尼是什麼?這個佛是在我們地球上,對治地球上人的毛病。這是什麼?這是他教學的宗旨,是教學的總綱。

我們這個世界的人缺少愛心,只顧自己不顧別人,所以名字用釋迦,釋迦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能仁,他能仁慈待人,是這個意思,教我們要用仁慈的心對待別人。牟尼是清淨的意思,對自己要清淨,像這經題上「清淨平等」對自己,對別人是一片慈悲,要愛人,所以是這個意思。

這個名號是什麼?就是釋迦牟尼佛在現在這個時代,此時此地教學的總綱領、教學的總方向,是這個意思。

我們懂得這個意思,從名號就曉得,佛住在這個地區,此時此地一切眾生需要什麼,你就曉得,佛在這裡教些什麼就明白了。

釋迦佛一生四十九年所教的,就是仁慈清淨,這名號上表現的。清淨心對待自己,這是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不是地位、不是權威、不是財富,是清淨,清心寡欲,心裡面沒有憂慮、沒有煩惱、沒有牽掛、沒有壓力,你說你活得多自在,你活得多快樂。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四0集) 2012/5/15  檔名:02-037-0340
http://edu.hwadzan.com/yplay/lw-Tk5TznyQ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6-7-2014 01:06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7-2014 1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開示:專念一尊佛菩薩


學佛的人,對外一定是仰慕諸佛菩薩,實實在在說一切諸佛菩薩都是心現識變的。如其禮拜 太多的佛菩薩分心,不如就念一尊佛菩薩。

我在十幾年前參訪蘇州靈巖山寺,印祖的關房我去看了,他關房的面積,整個面積大概就我 們攝影棚這麼大,分作兩間,一半是臥室,一半是他的佛堂,他就在這個小圈子裡頭。佛堂 裡面只供一尊阿彌陀佛,沒有觀音、勢至,就是一尊佛像,不高,大概一尺多高的樣子。一 對蠟台,沒有點蠟燭,沒人住了,一個小香爐、一個引磬、一個小木魚,你看就那麼簡單, 一盞油燈。

牆壁上寫了一個「死」字,老法師自己寫的,提醒自己,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死 就到了,什麼都不想了。

小佛堂乾乾淨淨什麼都沒有,臥室裡頭有書桌,大概老和尚平時答 覆人家的信件都在房間裡寫的,一張床,一個小桌子,也很乾淨。

我們看了,那叫放下!遊url=home.php?mod=space&uid=1968553]@[/url] 個要學習。擺太多東西的時候會動心,會起心動念,什麼都沒有。

我們自己的佛堂只有一部《大經註解》,每天讀誦這一部經,聽講?也聽講這一部經,這個 很好,不再想別的。

人家也問我,我只認定阿彌陀佛,等我到阿彌陀佛那裡去了之後,十方 佛我再去拜他,我再去拜個個菩薩,現在不去;現在去,怕把我往生的事情障礙了。

許許多 多上了年紀的人,全回頭了,真覺悟了!年輕不覺悟,自己年輕力壯,還有時間、還有精力 可以多學一些。到我們這個年齡就覺悟了,後悔,你看年輕如果我就一門,我不就早成就! 不是現在這個樣子。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第五二二集)  2012/9/19 淨空法師主講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3-7-2014 12:07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2014 01: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來佛二聖永思集-海賢老和尚生平紀實

上淨下空老和尚開示:每天看海賢老和尚的光碟三次,看作是《無量壽經》的總結。

海賢老和尚是我們修行人最好的榜樣,我們非常尊重他 、禮敬他。他走,去年走的,一百一十二歲。

一生修苦行,持戒念佛,沒有讀過書,出家之後師父只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他就像鍋漏匠一樣,這句阿彌陀佛沒有任何障礙,工作的時候可以念。

他的工作是苦工,開墾耕地,他一生開墾耕地有一百多畝,每天都在田裡面工 作,所以一面挖土一面耕種一面念佛,他說於念佛不妨礙。

一百一十二歲還上樹,爬到樹上去摘柿子。有信徒到他的小廟來,他就取水果,自己用個小樓梯爬到樹頂上,一百一十二歲 。一生沒有人照顧,自己洗衣服,自己燒飯,自己照顧自己,一百一十二歲。

對這個世間絲毫不沾染,吃的是苦,穿的是補,那衣服都是補丁補出來的,一般人不能忍受他的生活,他過了一輩子。走的時候預知時至,沒有生病,自在往生。往生之後,給他入殮的時候全身柔 軟,比活的時候還要柔軟。

看了這個光碟,就曉得一句佛號功德不可思議。這個老人一生就一句佛號,除一句佛號之外他什麼也不知道。

一句佛號原來就是一切諸佛的名號,一句佛號也就是一切諸佛菩薩所說的一切經教,全在這一句佛號中。

這句佛號必定得生淨剎,圓滿無上菩提,真正不可思議。他是我們現代人,給我們做模範的、做榜樣的,我們要認真向他學習。

海賢老和尚九十二年 ,他表現在外面一副歡喜相、喜悅相。他的勞作一天不休息,相是歡喜相,沒有覺得很累, 沒有覺得很痛苦。

為什麼?工作的時候他沒有我,忘我、無我。有我就累;無我,工作再多誰累?沒有人累。

所以他工作再多,工作量再大,時間再長,絕對沒有疲倦。人家讚歎他身體好,從外表看,不知道身體為什麼好,不知道,那個好就是萬緣都放下就好。你的身體不好,你萬緣一樣也沒放下,道理在此地。

老和尚一生沒有特別保養,沒有吃補的東西,沒有 ,所吃的都是自己種的。我們要細心觀察,要多多的去看,慢慢你就會覺悟,你會體會到。

所以我們看到這個示現,給淨宗學人做最好的榜樣 ,給誰?給我,不是給別人,我們看了直下承當,這就是教我的,與別人不相干。誰看到誰能夠直下承當,他就得利益。我不想別的,我只想往生。

世間生活苦一點好,為什麼?沒有留戀,如果生活太好了不想走。情執很重,財色名利都能夠留住眾生在娑婆世界、在六道輪 迴,你能夠擺脫你才能夠離開,你才能夠得到佛菩薩的加持。

我們在這光碟上看到信息,我們得到很大的安慰,從這個光碟上增長我們的信心,堅固我們的願心。這個碟要看,跟普通往生的人不一樣,別人往生都有病,都有助念,他是什麼都沒有。

學佛的人、念佛的人,所念的功德都從口裡流出去了 。不能包容,不能容忍,喜歡批評,所以念一輩子佛不能往生。

海賢老和尚一生,九十二年念佛,他是累積沒有流失掉,這個功德多大。

我們是一面念一面丟掉了。貪瞋痴慢疑五毒具 足,起心動念很容易、很自然的都想到損人利己,這就壞了,這就造三惡道的業,自己不曉得,有意無意天天在造,功德累積不住。

念佛的時間少,造業的時間長;念佛的力量薄弱, 造惡的力量渾厚,你怎麼能離開三途?說得不好聽的話,你怎麼能離開地獄?全都造的地獄 業。

經有沒有聽懂?沒有聽懂,聽的遍數不夠。為什麼不夠?是用散亂心來聽的,佛是用散亂心去念的,所以聽經、念佛得不到效果。

我們現在改個方法,把海賢老和尚這片光碟看作是《 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的總結。

我勸大家一天看三遍,看一年。看你們華藏衛視肯不肯發心做這點好事,一天播三遍,早晨播一遍,中午播一遍,晚上播一遍。
提倡一年,一天看 三遍,一年就一千遍;一天能念一萬聲佛號,那就三百六十五萬聲佛號,這一年下來決定不一樣,往生極樂世界就有把握,如果三年不斷你決定得生,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8-2014 01:24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9-8-2014 0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淨下空老和尚慈悲開示:念佛的人就是多善根、多福德

「端正身心,端身正意」,就是正心,中國人講誠意、正心、修身、齊家。

但是,誠意正心的前面是看破放下,格物就是放下,致知就是看破。看破跟放下,誰在前誰在後都可以,看破幫助放下,放下幫助看破。

初入門,知識分子一定先看破後放下,善根深厚的老實人,佛教他先放下後看破。人的根性不相同,從哪裡入門不一樣。

《彌陀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佛法裡頭非常重視善根福德。善根福德薄的,難!多善根、多福德從哪裡修?就是念佛,念佛的人就是多善根、多福德。

你自己覺得善根福德不夠,你就拼命去念佛,用真誠心念佛,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它會大幅度提升你的善根福德,真正不可思議,前面我們學得很多。

阿彌陀佛的福報無與倫比,念一句阿彌陀佛,等於念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名號,這是佛在經上說的。

過去,我在台灣出家,台灣的寺院每年的正月,大年初一開始起香拜萬佛,念《萬佛名經》。《萬佛名經》,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十方諸佛,他講了一萬二千多個佛號。所以過年拜萬佛,拜十方萬佛,大概要拜半個月,兩個星期,這個法會才圓滿。

實際上,你念一句阿彌陀佛全都念到了,哪裡只一萬二千尊佛?不只!佛只是略說而已,舉個例子而已,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舉例而說。

實際上,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每一個佛土都有一尊佛在那裡教化。阿彌陀佛的名號是一切諸佛的總號,念這個佛號,統統都念到了,何必拜萬佛?拜阿彌陀佛多好。

拜阿彌陀佛,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會得三昧,會開悟。拜萬佛不行,為什麼?太多了,拜完了之後都記不得了。所以這個裡頭有竅門,我們要知道。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六五集) 2012/6/6  檔名:02-037-0365
http://edu.hwadzan.com/yplay/UyM9TWQfd4s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9-8-2014 01:35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8-2014 1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淨下空老和尚慈悲開示:什麼叫堅定信心?

像《觀無量壽佛經.上品上生章》上所說的,什麼叫堅定信心?

「上品上生章」裡面,世尊舉個例子告訴我們,今天有個阿羅漢證得阿羅漢果,遇到你,他說他有個很好的法門傳給你,讓你就能夠解脫,出離六道輪迴,你要不要學?你說我謝謝你,我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其他的法門不要了。

一會來了個菩薩勸你,你也如如不動;
最後來了一尊佛,佛勸你也不動;最後阿彌陀佛出現了,阿彌陀佛說,我還有個法門比這個法門還殊勝,讓你立刻成就。你說謝謝阿彌陀佛,我就受持老門道,我也不改。

這才叫真信!這才叫如如不動。
阿彌陀佛來勸你都沒有必要了,要有這樣的信心,堅定的信心,絕對不動搖。

參學,可以看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沒有一個法門動搖他的念頭,這就是念佛三昧,就是自性本定,這智慧非常重要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七二集) 2012/6/11  檔名:02-037-0372
http://edu.hwadzan.com/yplay/RSGnHJR_alY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4-8-2014 01:04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8-2014 01: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淨下空老和尚慈悲開示:我們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自以為懂了

早年章嘉大師教我一個檢驗的方法,就是你學的東西是不是真懂了?我們學一遍以為我懂了 ,學兩遍,我懂得不錯,很多了,不是這個標準。

標準是:你所學的,你有沒有落實到生活 ?落實到生活,你是真的懂;沒有落實到生活,你要反省,你並沒有懂。

這個對我一生幫助非常之大,為什麼?讀書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以為我懂了,叫強不知以為知,這是讀書人的通病,古人也不例外。

這個檢驗的方法對我們就很大的幫助,只要我還沒有做到,我就知道沒有真懂。

譬如我們今天念的這一句,念阿彌陀三字,滅無始重罪;念阿彌陀一佛,成無終福智。我們懂了沒有? 好像是懂,其實沒懂。

為什麼?要真懂,這還得了!我每一秒的時間我都怎麼?我都不肯浪費,那就叫真懂。

一天到晚還雜心閒話,念了幾句佛,幾句佛號,這不是真懂。真懂的時候分秒必爭,決定不會浪費一分、一秒鐘的時間。我這一秒鐘成就我無量無邊的福報,哪有時間跟你講閒話?這真懂。

所以說真幹的人就真懂,不幹的人沒懂。章嘉大師這個教誨對我的利益太大了,就用這句話檢點是不是真的明白、真搞清楚了。

這個經是不是真懂了?我這一次是第十三遍,前面十遍是講《無量壽經》,沒有講註解,這後面三遍是講註解,連經、註解一起講。是不是全懂了?沒有。

為什麼?遍遍都有新的意思出來。說明佛經這個意思無盡無量,你讀一遍,出來一點,再搞一遍,又出來一點,永遠沒有止境的,這是世間典籍沒有的。

它是活的,其味無窮,理事深廣沒有邊際,這個是佛經所以稱之為寶,為什麼?它從自性流出來的。

世間典籍是從阿賴耶識流出來的,從意識流出來的,所以它有範圍,它有邊際、有止境。

如果是現在人的文章,都從煩惱習氣裡面流出來的 ,他的東西一看,一遍就懂了,不要看第二遍,第二遍不會有新意思。

古書百讀不厭,它的有深度。佛經更是沒有邊際,從初發心一直念到成佛都念不厭,有這麼大的攝受力量。

我們現在可以說,搞了這麼多年,沾了一點邊,對它認識了,對它明白了。這古人所謂的,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佛的經典跟世間典籍,我們中國《四庫全書》一比,佛經味道濃。

古人的典籍,特別是經,經史子集,經,真正是百讀不厭。但是佛經,千遍萬遍你永遠不會厭倦,千遍萬遍還有新的意思出來,價值在此地。一定要有誠敬心,要有恭敬心,要有尊重的心,你才能夠體會得到。

心浮氣躁,不但你讀不懂,聽也不懂,甚至於聽到沒有感覺得歡喜,沒有感覺得有受用。一遍聽了,下一次再不聽了,佛經我聽過了,佛經我看過了 ,不值得再看第二遍。

這要用章嘉大師的標準檢驗就明白了,為什麼?你沒懂,法味沒嘗到 。

節錄自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一四集) 淨空法師主講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9-8-2014 02:02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8-2014 11: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4-6-2024 04:03 AM , Processed in 0.06700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