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家丶国际关系分析师丶国油科技大学兼任讲师及Global Asia Consulting高级顾问 《九点股票》为读者整理成中文稿件,通过专家角度,让我们更了解大马稀土工业的未来。 ![]() ![]()
以下为报告全文: I. 政策明晰丶战略意图与产业方向马来西亚对其稀土产业的发展,已采取了坚定且一致的立场。 政府已反复重申,禁止稀土原料出口的国家政策保持不变,近期与美国达成的协议亦不例外。 这一立场反映了一项长期的战略判断:马来西亚若想从其估计约1610万吨的稀土资源中真正获益,就必须将价值创造环节留在国内。 稀土原矿对国家收入的贡献微乎其微。真正的经济回报在于价值链的中游和下游环节,例如分离丶加工丶合金制造以及钕铁硼磁铁生产。 这些活动能够创造高技能就业岗位,深化工业能力,并以可持续的方式将马来西亚定位在全球科技供应链之中。 马来西亚的发展方向已然明确。关丹的稀土分离厂仍是重要的产业锚点,而近期宣布投资6亿令吉丶预计年产量约3000吨的钕铁硼磁铁设施,则是向下游延伸的明确信号。 这些项目表明,马来西亚的雄心并非空谈。支撑长期竞争力所需的工业基础正开始成形。 II. 马美协议的影响与落实细则的必要性鉴于马来西亚决定维持稀土原料出口禁令,公众对于马美协议能否有效落实存有疑问。这个问题合情合理,需要审慎解释。 该协议鼓励马来西亚成为关键矿物供应方面可靠丶可预测的伙伴,而马来西亚的国内政策则优先考虑在本土进行增值加工。 若能清晰解读,这两者并不矛盾。马来西亚可以在维持原料出口禁令的同时,允许将经过加工或增值的稀土产品——如分离后的氧化物或成品磁铁——在不受新的限制丶配额或禁令约束的情况下出口至美国。 这一解读是可行的,并且符合马来西亚的战略利益。然而,清晰的落实细则至关重要。 “原材料”丶”加工产品”丶”关键矿物”等术语,必须通过官方公布的指南或解释性说明予以精确定义。 这将有助于避免歧义,增强投资者信心,并确保与马来西亚更广泛的产业政策保持一致。 公众辩论和议会监督显示出对此协议的高度关注。这种审视是健康的。透明的实施将有助于确保该协议支持马来西亚的长期目标,同时不损害其政策自主性。 III. 前景丶风险与区域背景从2026年至2030年,只要执行得力,马来西亚的稀土产业潜力巨大。 如果马来西亚能够加强其技术基础,执行高标准的ESG(环境丶社会和治理)规范,并在联邦与州级管辖层面紧密协调,它便能够将自身定位为区域性的加工和制造中心。 然而,有几项风险需要审慎且主动地管理: 监管协调性:自然资源属州政府管辖范畴,因此联邦各部与州政府之间的密切协调至关重要。特别是在非放射性稀土矿方面,标准化作业程序对于避免延误并确保符合国家ESG要求至关重要。 环境与社会保障:公众对放射性丶废物处理和生态影响的担忧是合情合理的。该行业必须坚持透明和严格的环境标准,以维持公众信任,确保其”社会经营许可”。 技术能力差距:马来西亚仍需通过先进的技术合作,以获得具有竞争力的加工和磁铁制造能力。缺乏这些合作伙伴,增值愿景将难以完全实现。 地缘政治波动性:全球稀土市场深受主要大国间战略竞争的影响。价格波动丶法规变更及需求转变可能随时发生。马来西亚必须确保其战略保持灵活性与韧性。 这些风险需置于区域背景下审视。东盟国家正集体努力深化供应链韧性,同时对全球伙伴保持开放。 马来西亚的做法与这一区域努力相一致,旨在吸引多元化投资丶加强技术能力,并建立一个稳定的工业基础,以支持更广泛的东盟目标。 结论马来西亚的稀土产业已处于一个战略十字路口。维持原料出口禁令的决定是明智的,它体现了聚焦于增值增长丶技术升级和长期竞争力的连贯国家战略。 与美国达成的协议可以支持这些目标,前提是实施过程透明丶定义精确,且下游发展得以加速。 如果马来西亚持续投资于技术丶监管协调性和ESG卓越表现,那么它将有望崛起,不仅仅是稀土材料的供应地,更将成为高价值加工和先进磁铁制造的区域中心。 如此一来,马来西亚将增强其经济韧性,并为东盟在全球科技供应链中不断演变的角色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九点股票 9shares.my》提供。 分享您的內容,请与佳礼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