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Nightreelf

佛典故事: 519樓,祝愿诸位同修大德们: 新年快乐,福慧双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4-12-2007 09: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幸福是什麼

諸佛出生在世間令人喜悅,佛法在世間弘揚令人喜悅, 僧伽和合令人喜悅,比丘持戒令人喜悅 。 (偈 194)



  一群比丘在討論「幸福是什麼?」的問題。他們明白不同的人對幸福的解釋也不同,所以他們說:
  「有人認為擁有國王般的財富和榮耀就是幸福。但有人則認為感官樂趣才是幸福,更有人認為得嚐美食才是幸福。」

  正當他們在討論時,佛陀來了。佛陀明白他們討論的話題後,說:
  「比丘們!你們所說的那些喜樂無法使人解脫苦。在這世間上,幸福的來源是:佛陀出現世間,聽聞奧妙佛法的機會和比丘們和諧相處。」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4-12-2007 09: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精誠感戒


  晉道進,張掖人。詣曇無讖律師,求受菩薩戒,讖不許,令七日懺悔。懺畢再往,又大怒不許。進退而竭禮懺,經三載,一夕夢釋迦文佛親為授戒。明往見讖,欲言所夢;讖遙賀曰:「子已得戒矣!」自是道俗從進受戒者千餘人。
  晉朝道進法師,張掖人,去拜請曇無讖律師求授菩薩戒,讖律師不答應,教他回去懺侮七天再來。於是進大師回去竭誠禮懺七日七夜,第八日再詣讖大師求戒,讖大師又大怒不允許。進大師於是回去再竭誠禮拜懺業,經過了三年,有一天夢見釋迦文佛 (=釋迦牟尼佛)親自為他授戒 (其夕同止十餘人皆感夢如進所見,載高僧傳)。翌日去拜見讖公,想說出自己的夢境,還未走到,讖老遙賀道:「你已得戒了!」於是道俗從進大師受戒的達一千多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2-2007 09: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懺獲妙音


  晉法橋,少樂轉讀,而乏音聲,於是絕粒懺悔。七日為期,稽首觀音,以求現報。同學苦諫不聽,至第七日,覺喉內豁然,索水飲之,自此經聲徹里許。
  晉朝中山帛法橋法師,年少時喜歡詠誦經典,但缺乏宏亮的聲音。於是絕食懺悔七天,每天禮拜觀世音菩薩,祈求現世獲得好音聲的果報。同學都苦勸他不要這樣,他還是不聽,竭誠拜懺,到第七天,感覺喉嚨內空洞開朗,要水來喝下,從此以後,他的聲音嘹亮清徹,誦經時,一里多外的人都可以聽到他的聲音。

‧摘錄自‧《緇門崇行錄淺述》明‧蓮池大師作/吳錦煌居士述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2-2007 09: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性

   真性是眾生本有具足的萬德萬能,所以叫做「本性」。但是從無始以來,染了虛妄,蓋住本體,具足的德能,就不能顯現了。

   虛妄名曰「無明」,這是比喻。性如鏡子,本來光明,染了塵垢,就掩蔽了光。塵垢就是鏡子的無明,虛妄就是真性的無明。

   為什麼真性無始就有虛妄?這還得另舉一喻:金是從礦裏出的,卻是無始就與塵沙混雜;真性染虛妄,也是這箇道理。

   鏡子去一分塵垢,放一分光明;去十分塵垢,放十分光明。真性去一分虛妄,顯一分德能;去十分虛妄,顯十分德能。可知為善為惡,是真性染淨的關係;超昇墮落,也是真性染淨的關係。

   礦金經過熔煉,汰去塵沙,以後自不再為塵沙混雜;真性經過修持,斷絕虛妄,以後自不再被虛妄染汙。


‧摘錄自‧《佛學常識課本》李炳南老居士編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2-2007 09: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領悟佛法的人才是婆羅門

不因髻髮或種族出身而決定誰是阿羅漢。
理解四聖諦和正法,內心清淨的人,
才是真正的婆羅門。 (偈 393)

  有一位婆羅門的苦行者認為,既然佛陀稱呼弟子為婆羅門,那麼他出生時就是婆羅門,佛陀應該也稱呼他為婆羅門。心中有這種想法後,他就前去見佛陀,並向佛陀說明他的看法。

  佛陀不認同他的意見,佛陀說:「婆羅門,我不會因為任何人編結頭髮或者出生為婆羅門,就稱呼他為『婆羅門』。只有完全了解四聖諦的人,我才稱之為『婆羅門』。」



--------------------------------------------------------------------------------

阿羅漢沒有精神煩惱 (註)
斷除所有的貪欲、瞋恚、驕慢和虛偽,
如同芥子滑落針鋒的人,
我稱之為婆羅門。 (偈 407)

  摩訶槃特尊者在弟弟周利槃特出家為比丘時已經是阿羅漢了。他的弟弟周利槃特天生愚笨,因為某一前世時,他作弄一名非常愚笨的比丘, 所以今生他甚至在四個月內都無法記住一句偈語。摩訶槃特尊者因此建議他不如還俗。

  後來,有些比丘針對摩訶槃特尊者對待弟弟的態度請教佛陀:「阿羅漢是否仍然會發脾氣?他們還有沒有精神上的煩惱如瞋念呢?

  佛陀向他們解釋:「比丘們,阿羅漢沒有像貪欲和瞋念等煩惱。摩訶槃特尊者對待弟弟的態度是想幫他的忙,而不是瞋念。」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2-2007 09: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誓師子座

  劉宋竺道生論涅槃經闡提皆當成佛,舊學法師以為邪說,擯之。生誓曰:「若我所說,不合經義,願現身惡報,實契佛心,願捨命時,據師子座!」
  遂往吳郡虎丘山,豎石為徒。講涅槃經,至闡提有佛性處,曰:「如我所說,契佛心否?」石皆點頭。已而,涅槃後品至,果稱闡提有佛性。後於廬山講涅槃甫畢,眾忽見麈尾墮地,端坐而逝。
  贊曰:「聖人之言,有辭缺而意圓者;涅槃之論闡提是也,亦何俟後品之至?蓋達人會理,拘士執文,又不獨闡提一端而已。而生公正見不搖,堅如金石,死不違誓,輝灼古今,嗚呼,壯哉!」

  南朝劉宋京師龍光寺竺道生法師,講論涅槃經時,說惡知見無善根者最後亦可成佛。(涅槃經佛性品云:「何等名為一闡提耶?一闡提者,斷滅一切諸善根,本心不攀緣一切善法,乃至不生一念之善。」) 那時只有北涼曇無讖法師譯的大般涅槃經四十卷,還未有劉宋慧嚴法師等續譯的三十六卷涅槃經。一般舊學法師都認作邪說,排斥他。生大師於大眾中發誓道:「如我所說,不合於經典的義理,甘願今生就受惡報;如我所說切實契合佛心本意,但願臨命終時,能坐在說法的獅子座上捨報!」

  於是到吳郡虎丘山,豎立石頭當作徒弟,向它們講涅槃經,講到闡提有佛性處,說:「我這樣說,符合佛心嗎?」石頭都點頭。不久大本涅槃經就傳到南京,果然講闡提有佛性。後來在廬山精舍講涅槃經,剛講完,眾人忽然發現他手中的拂麈落在地上,大師端坐正容而圓寂了。

  讚道:「聖人的言論,有些雖文辭不足,但意義圓滿通融;像涅槃經論闡提有佛性就是一個例子。又何必等到大本涅槃經來到呢?通達的人道理融會貫通,迂腐的人固執文句表面的意思,不只是闡提佛性這一件而已;佛經上有很多是這樣的。而生公正知正見不動搖,如金石一般堅固,臨命終果如誓言據師子座,高明照耀古今,真偉大啊!」

‧摘錄自‧《緇門崇行錄淺述》明‧蓮池大師作/吳錦煌居士述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0-12-2007 09: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煩惱

   本性光明名「覺」,無明蓋住名「迷」。無明愈蓋愈厚,本性愈迷愈深,這樣就失了自在,稱作「煩惱」。其實無明與煩惱不是二事,無明是說因,煩惱是說果。

   煩惱有「根本」與「隨起」的分別。若按《百法明門論》來說,根本煩惱,共有六種,這是應該先知道的。一名「貪」,就是貪愛五欲六塵,不肯暫捨。二名「瞋」,就是有不如意的事,便發怒氣,或是憎惡。三名「痴」,就是昏昏迷迷,不明事理。四名「慢」,就是自高自大,輕慢他人。五名「疑」,就是對於實事實理,猶豫不定,似信非信。六名「邪見」,就是顛倒邪正,謗無因果。

   因為這些煩惱,迷住本性,以後起心動念,皆是煩惱來用事,自然多造作惡業,長受苦的果報。

‧摘錄自‧《佛學常識課本》李炳南老居士編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2-2007 09: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拯救無知的農人

惡業是造作之後會後悔的業;
惡業是當接受業報時,使人涕泗縱橫的業。 (偈 67)

  有一天,幾個小偷在空曠野地分贓。分贓之後,他們就離開了,但卻疏忽地留下一袋子的錢。

  當天早上,佛陀用神通觀察世間時,發現在那空曠地附近耕作的一位農夫會在當天領悟佛法, 因此在阿難的陪同下前往該地。農夫看見佛陀時,向佛陀問訊,然後繼續耕作。這時候,佛陀看著裝滿錢的袋子向阿難說:
   「阿難!看啊!那隻奇毒的蛇。」
   阿難也回答:「世尊!是啊!真是隻劇毒的蛇。」
   說完後,佛陀與阿難就繼續上路。

  農夫聽完佛陀與阿難的對話後,就去檢查是否真有毒蛇,結果發現是一袋子的錢。他拿起袋子,並把它藏起來。這時候,被搶的人也追捕小偷到空地來,他們順著農夫的腳跡找到農夫和錢,就將農夫痛打一頓,並把他抓到國王那裡去,國王也判他死刑。

  農夫因此被解送到墳場去,準備受刑,但農夫一直呢喃著:
  「『阿難啊!看那毒蛇。』『世尊!是啊!真是隻劇毒的蛇。』」

  行刑的人聽見農人一路上都重複這些話,十分困惑,就把農夫解回,交給國王,並報告這件事,國王猜想農夫可能想請佛陀作證。就帶著農夫去找佛陀,佛陀因此向國王說明整件事情的經過,國王聽完後,說:
   「這農夫若不祈求佛陀證明他的清白,早就被殺了。」

  佛陀如此回答國王的話:「智者不做會令人後悔的事 !」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12-2007 09: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廢戒懺悔

  齊僧雲,住寶明寺,以講演著名。
  四月十五日,臨誦戒時,白眾言:「戒乃人人誦得,何勞數聞?可令一僧豎義,使後進開悟。」眾無敢抗,遂廢誦戒。
  七月十五日,眾集,忽失雲所在,四出追覓,乃於古塚中得之,流血被體。問其故,則云:「有猛士執大刀厲聲呵云:『僧雲!爾何人?斯敢廢布薩,妄充豎義?』即以刀劊我身,痛毒難忍。」
  因扶掖還寺,竭誠懺悔;經於十年,至心盡敬,依式布薩。臨終之日,異香來迎,欣然而逝。時咸嘉其即世懲革云。
  贊曰:「今時尚經論而輕戒律,二千年來,半月誦戒無復有舉行者,予不揣興廢墜於山中,人猶未之信也!果報炳然,於雲公有徵,願覽者思之。」


  六朝時南朝齊鄴下寶明寺僧雲法師,住持寶明寺,以講經說法出名。

  有一次四月十五日,將欲誦戒的時候,他對大眾說:「戒律人人都會讀誦,何必誦這麼多次?可以叫一個人闡釋演繹,讓後來的人,懂得戒律的本義就好。」大眾沒人敢反對,於是不再誦戒。

  七月十五日解夏自恣日,眾僧集會,忽然不見雲大師,大家四出尋找,最後在離寺三里多的古墓中找到他,見他遍身流血,問是什麼緣故?雲大師說:「有一個兇猛的大漢手執著大刀,厲聲呵斥我說:「『僧雲!你是什麼人?膽敢廢除佛制半月誦戒(誦戒能使比丘懺除業障,安住淨戒而使善法增長。)的戒律,妄自作主談玄立義?』說完用刀割我的身體,痛楚不堪。」

  於是大家攙扶他回歸寺裏,自那天開始雲大師竭誠懺悔,過了十年,至心誠敬,依照每半月誦戒規則,從不間斷。臨命終那天,有異香漫佈,欣悅地往生了。當時的人都讚賞他現生現世能受到懲戒,而改革自己的過錯。

  讚道:「目今崇尚經論而輕視戒律,二千年來至今,沒有一個寺廟半個月誦一次戒的。我不自量力,在我居住的山寺中,復興這個已廢棄沒落的戒律(即雲棲寺每半月誦戒),還有好多人仍不信這一件事的。唉!因果報應,昭彰明顯,從雲公我們就可以得到證明,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人要三思啊!」

‧摘錄自‧《緇門崇行錄淺述》明‧蓮池大師作/吳錦煌居士述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2-2007 09: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涅槃

   「涅槃」譯為圓寂。「圓」是一切德能圓滿;「寂」是不生不滅,萬緣寂靜。

   本性原自清淨,這名「本覺」;染了無明,變成「不覺」;發菩提心,稱作「始覺」;證得涅槃,是「究竟覺」。

   證涅槃後,即得「常、樂、我、淨」四種淨德。脫了出胎、入胎輪迴生死,纔是真的常存;既不生死又具德能,纔是真的安樂;離開四大和合假相,獲到佛性自在法身,纔是真的我體;從後不受欲塵,及一切煩惱的染污,纔是真的清淨。

   得到真我真樂,這就是「圓滿」;得到真常真淨,這就是「寂靜」。

‧摘錄自‧《佛學常識課本》李炳南老居士編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2-2007 09: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尊敬佛陀的方法

已經領會寂靜獨居安樂的人,
已經領會法義而喜悅的人,
不再恐懼,而且遠離邪惡(見)。 (偈 205)

  有一天,佛陀宣稱四個月後,他就要證入般涅槃。聽到這件消息後,很多尚未證果的比丘感到很傷心、很沮喪,茫茫然不知道該怎麼辦。他們就緊緊跟隨在佛陀的身旁。但提裟尊者決心要在佛陀入滅之前證得聖果,所以並沒有整日跟隨佛陀,反而到僻靜的地方去精進禪修。

  其他比丘不了解提裟尊者,就向佛陀說:「世尊!提裟尊者似乎並不尊敬您,他只曉得做自己的事,而不知來世尊身邊聽法。」

  提裟尊者說:「我只是加緊努力精進,以便在世尊般涅槃之前能證聖果而已,這也是我未到世尊身邊的唯一原因!」

  聽完提裟尊者的解釋,佛陀說:「比丘們!所有敬愛和尊重我的比丘應該效法提裟尊者。比丘們!鮮花供養並不表示尊敬我,只有精進禪修才是。」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2-2007 09: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夢中易首

  劉宋求那跋跎羅,中天竺人。任緣遊化,至京都,譙王欲講華嚴等經,而跋跎自忖未善宋言,旦夕禮懺,求觀音加被。忽夢白衣人持劍擎人頭來,問曰:「何憂?」具以事對。其人以劍易新首,豁然驚覺,備曉華音,於是開講,大弘佛法。
  南朝劉宋京師中興寺的求那跋跎羅(此云功德賢),中印度人,隨緣雲遊度化眾生,到了京都。後來丞相南譙王鎮守荊州,請師一同赴荊州,安止辛寺。譙王想請大師講華嚴等經,而跎大師自思量華語不太通曉,不克勝任,於是日夜禮懺,求觀世音菩薩加被。有一天晚上忽然夢見有一個白衣人,手提著劍,拿著一個人頭來,問大師說:「您老有什麼擔憂的事?」跎大師把這件事完全告訴他,那人用劍砍掉跎大師的頭,安上這個新頭。大師豁然驚醒過來,就完全通曉華語音義,於是開講諸經,大弘佛法。


勤苦發解

  梁道超,吳郡人。見旻法師學解冠海內,心欲企之;輟寢忘味,以夜繼日。夢有人言:「旻法師,毗婆尸佛時已能講說,君始修習,云何可等?但自加功,不患不隨分得解。」遂勤劬苦至,頃之洞徹。
  南朝梁揚都靈基寺道超法師,俗姓陸,吳郡人。見旻法師 (註) 學問義解海內無雙,心極向往,想要學得和他一樣,於是奮發用功,廢寢忘食,日以繼夜。有一天夢見有人對他說:「旻法師在過去毗婆尸佛時已能講經說法,您剛學佛修行,怎能和他相等?只要努力用功,不怕不隨著自己的根器而有所解悟和成就。」於是刻苦耐勞,用功修行,不久終於大徹大悟。

註:「見旻法師」:請參考清素之行第一《不作齋會》揚都旻大師

‧摘錄自‧《緇門崇行錄淺述》明‧蓮池大師作/吳錦煌居士述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2-2007 09: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

   無明蓋住本性,是由覺入迷,名「起煩惱」,從此就入了生死苦海。本性要求解脫,是由迷轉覺,名「發菩提」,仗此能達到涅槃樂岸。

   了知煩惱是性的賊,必借菩提來充門衛。但是防賊不是偶爾的事,總要隨時加以警覺,稍一疏忽,賊就會衝進來。菩提也須時刻發心,若稍懈怠,煩惱就來纏縛本性。

   煩惱是本性從來的冤家,菩提是本性原有的能力,卻是地位相反,互不相容,各有各的相當力量,雙方交爭的勝敗,全在發展力和相續力。菩提若不住的發展相續,自然能斷除煩惱;煩惱若不住的發展相續,也會挫毀菩提。

‧摘錄自‧《佛學常識課本》李炳南老居士編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12-2007 05: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帝釋敬重摩訶迦旃延尊者

諸根寂靜的人,如善御者馴服的馬匹;
沒有我慢和欲漏的人,諸天也仰慕。 (偈 94)

  有一次,結夏安居結束日,正是月圓的日子。帝釋率領眾多天神前往毘舍佉興建的 東園鹿子母講堂向佛陀頂禮問訊。僧伽中地摩訶迦旃延尊者因為在遙遠的阿槃提結夏安 居,所以尚未返回精舍。其他人就為他保留了空位子。當帝釋以鮮花和素香向佛陀頂禮 問訊時,看到保留給摩訶迦旃延尊者的位子,他說多麼希望尊者也在精舍裡接受他的禮 敬。這時候,摩訶迦旃延尊者突然出現,帝釋歡喜異常,立刻獻上鮮花致敬。

  比丘們對帝釋崇仰摩訶迦旃延尊者的舉動大受感動,有些比丘則認為帝釋偏心。佛 陀就向他們說:「天人敬重所有克制欲樂的人。」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12-2007 05: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癘疾獲瘳

  齊僧遠,住梁州薛寺。不修細行,隨流飲啖,忽夢神人切齒責曰:「汝出家人,如是造惡,何不取鏡自照?」
  曉而臨水,見眼邊烏黯,謂是污垢;舉手拭之,眉隨手落。因自咎責,痛改常習,敝衣破履,一食長齋,昏曉行悔,悲淚交注。經一月餘,夢前神人含笑謂曰:「知過能改,可謂智人,今當赦汝!」驚喜而覺,流汗遍身,面目津潤,雙眉復出。遠身經二報,信知三世不虛,自後竭誠奉法,曾無退墮,遂為名僧。


  南朝齊梁州薛寺僧遠法師,住持梁州薛寺,不顧威儀細節,喜隨世俗人飲酒吃肉,放蕩不拘。有一天忽然夢見一天神憤怒地責斥他說:「你是一個出家人,這般為非作歹,像什麼樣子,何不取鏡子自己照照?」

  次日早晨起來取水盆水自照,看見水中自己影子眼眶黑暗,以為是染到污垢;舉手去擦它,眉毛隨著手擦落地上。一時落得精光。於是引咎自責,痛改前非。穿舊衣破鞋,日中一食,不再吃葷,早晚懺悔禮拜,悲傷落淚。經過一個多月,夢見上次的天神含笑對他說:「知過能改,可說是有智慧的人,現在理當原諒你!」遠大師驚喜得醒過來,滿身大汗,面目光亮滑潤,眉毛也漸長出來。遠大師親身受到善惡二報,誠信三世因果,絲毫不爽,從此竭誠奉行佛法,從不退墮,終於成為名僧大德。

‧摘錄自‧《緇門崇行錄淺述》明‧蓮池大師作/吳錦煌居士述著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1 收起 理由
岁岁平安 + 21 感謝你持續的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12-2007 05: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漏無漏法

  「漏」是向外泄漏的意思。這漏是說的煩惱,不過取一比喻。假如一箇水缾,若有孔洞,那水是要向外漏的。

  漏有四種解釋:
  一、由眼、耳等六根不斷攀緣欲塵,引的生起煩惱,向外泄漏。
  二、煩惱比缾破處,心比注水,只有煩惱,就有漏心。
  三、因起煩惱,正道就會漏失。
  四、因有煩惱,就能漏落生死。

  世間諸法,未知煩惱為害,不思斷除,不問事是善惡,總是有漏的。出世法,就是專斷煩惱,證取涅槃,所以名為無漏的。

‧摘錄自‧《佛學常識課本》李炳南老居士編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7-1-2008 09: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修行的目的

眾生放逸,智者精進;眾生昏沉,智者清醒,
智者超越愚癡的人,就像賽馬超越老弱的馬匹。 (偈 29)

  兩位比丘從佛陀那裡得到觀想的題目後,到森林裡的一處精舍去禪修。其中一位比 丘心不在焉,只知在火旁邊取暖,整個初夜只知向年輕的沙彌談話而浪費時光。另一位 虔誠的比丘則善盡比丘的職責:初夜時經行,中夜時休息,後夜則再度禪修。由於他的 精進和正念現前,所以很短的時間內就證得阿羅漢果。

  結夏安居結束後,這兩位比丘回去向佛陀頂禮問訊。佛陀問他們如何安居?懶惰又 心不在焉的比丘說另一位比丘只是躺著休息、睡覺而浪費時間。佛陀就問道:「那麼你 自己呢?」他回答說自己在初夜的時候,靠在火旁邊取暖,然後就整夜沒睡。但佛陀太 清楚他們兩人安居的情形,所以就對懶惰的比丘說:「你明明懶惰、心不在焉,卻說自 己精進努力、正念現前,而你的同修精進努力、正念現前,你卻說人家懶惰、心不在焉 。你就像羸弱、步履緩慢的馬,而你的同修則是強壯、腳程敏捷的馬。」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1-2008 09: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禮懺延壽

  梁寵法師,年三十八,遇道人法願謂曰:「君年滿四十當死,無可避處,惟有祈誠諸佛,懺悔前愆,或可冀耳!」
  寵引鏡驗之,面有黑氣,於是鬻衣缽,市香供,東抵海鹽光興寺,閉門禮懺,杜絕人事,晝忘食息,夜不解衣。迄年四十,歲暮之夕,忽覺兩耳腫痛,其夜懺達四鼓,聞戶外人言曰:「君死業已盡。」遽開戶,寂無所見;明晨黑氣已除,兩耳生骨。居常禮佛,百拜為限。後有疾不能起,猶於床上依時百過,俯仰虔敬,年七十有四而卒。


  南朝梁揚都宣武寺法寵法師,三十八歲時,遇到正勝寺法願道人,精通相術,告訴寵法師說:「您年滿四十必死,無法逃避。惟有虔誠祈求諸佛,懺悔以前的罪愆,或許可望延長生命。」

  寵法師拿鏡子照自己的臉面,果然發現臉上有黑氣。於是變賣衣服缽具,買香及供物,乘船東行,直到海鹽光興寺(寵法師初出家剃度之寺),閉門拜懺,杜絕一切人事,白天忘了吃飯和休息,晚上不脫衣服假寐。到了四十歲,年底的一個晚上,忽然覺得兩個耳朵又腫又痛,更加警惕,那天晚上禮懺到四更,突然聽到門外有人說:「您該死的業報已完了。」寵法師馬上開門往外看,四周寂然,沒看到什麼;次日早晨,臉上的黑氣就完全消失了。兩耳生出骨頭。平日每天禮佛百拜,後來生病,無法起床站立,仍然坐在床上,每天時候到了就虔誠俯仰百次作禮,算作百拜,活到七十四歲才圓寂。

‧摘錄自‧《緇門崇行錄淺述》明‧蓮池大師作/吳錦煌居士述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1-2008 09: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眼

  眼比鏡子,能照事物,不但能見,並且能察。有形的物體,見須用眼,這名曰看;無形的事理,觀察須用智慧,這也名看。既統曰看,不問見與觀察,就不妨說是眼的能力。

  五眼是「肉、天、慧、法、佛」等。「肉眼」就是只見有形色的,肉體眼睛,遇暗遇阻,就不能見了。「天眼」不問遠近晝夜,都能見到,是無阻礙的。「慧眼」能看破假相,識得真空之理,不致誤假當真,著迷顛倒。「法眼」是世出世間一切法門,都已徹了。「佛眼」是兼有前四種眼,能以圓融。

  前兩種眼,卻是實用眼睛來看。三、四兩種,就是用智慧觀察。後一種用眼用智,圓融無執。

‧摘錄自‧《佛學常識課本》李炳南老居士編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2008 1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ightreelf 于 27-7-2007 11:19 AM 发表
九、不要隨便批評

孔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如果對佛教一竅不通,沒有研究、沒有探討,就隨便說佛不是大道,這個問題很嚴重。

當年我還沒有出家,剛親近李炳南老師時,李老師在台中辦了一個「慈光圖書館」,我在這個圖書館工作,那時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只有三個人,游居士、雷居士還有我。我的工作是看管閱覽室,游居士管書庫,雷居士管事務。

有一天來了一位先生,到閱覽室看報紙、看雜誌,知道我是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是學佛的,就信口開河,對佛教嚴厲的批評。他是安徽人,也是很虔誠的基督徒,我倒一杯茶供養他。他把佛教說得一文不值,說得趾高氣揚,旁邊看雜誌、看報的人,也都聽他講了兩個小時,我也恭恭敬敬聽了兩個小時。

我的另外兩位同事很著急,怎麼我連一句話都不回他,都不反駁他,好像我們太軟弱了。等了兩個鐘點,我看時間差不多了,我就叫他稍停一下,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他。

他說:「行!有什麼問題提出來。」

我說:「假如我們要批評一篇文章,是不是要先看一下這一篇文章?」

他說:「是!」

我說:「你批評佛教兩個鐘點了,你有沒有看過佛教經典?」他愣住了。

我又說:「我們圖書館每個星期三,李老師在這裡講經,你來聽過沒有?」我這一問就把他問倒了。

我說:「你沒有看過佛經,也沒有聽過講經,你就在這裡胡造謠言,這樣的批評,你不怕這些人笑話你嗎?」我幾句話把他說得滿面通紅,就跑掉了。

最後,游居士跟雷居士齊說:「沒有想到你還有這一招!」我說:「你要是不讓他發足了,那一棒就不夠狠。」我沒有批評他,只讓他知道批評要有批評的正當態度,佛教歡迎你批評。但是,這跟打仗一樣,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你天天來聽經、讀經,把佛教的毛病找出來,你說話就有力量,否則你現在的話是胡造謠言。不過這個人還不錯,大概過了一個星期,他帶他們的牧師來拜訪我,非常客氣,不再批評了,這很難得!

(節錄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15-13-73)


佛陀講經說法,常以因緣故事來旁敲側擊,啟迪大眾,悟佛知見,入佛知見。因此,我們也彙整淨空法師於各次講演中,所引用的公案因緣故事,供養大眾。


這帖好。

請大家尊重大家的宗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7-4-2024 12:56 PM , Processed in 0.073745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