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Nightreelf

佛典故事: 519樓,祝愿诸位同修大德们: 新年快乐,福慧双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5-10-2007 09: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藏結集

  佛滅度以後,諸弟子恐怕佛說的法日久失傳,又怕有人攙入異見邪說,所以有結集的組織。

  結集的法,是多數的比丘組織一會,推一人昇座,眾人發問,使其答復,再問會眾證明不錯,就記載出來,定為佛典。但是結集並非一次,各經說法所以不同。大概的情形,可分三說:一是王舍城外七葉窟,五百阿羅漢結集,阿難誦經,優波離誦律,富樓那誦論,大迦葉為上首,名「界內上座部」;未及入窟的,尚有多人,也組織結集,婆師婆為上首,名「界外大眾部」。這是小乘的結集。文殊、彌勒二菩薩,將阿難在鐵圍山昇座,說出菩薩、聲聞、戒律三藏,是大乘的結集。金剛手菩薩、阿難尊者,又記出金、胎兩部大經,這是秘密結集。

‧摘錄自‧《佛學常識課本》李炳南老居士編著

[ 本帖最后由 Nightreelf 于 27-3-2009 04:4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3-10-2007 09: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經常禮敬年高德劭的人,四法增長:
長壽、美貌、幸福和力量。 (偈 16)

  從前,有兩位隱士共同居住在一起,並且一起修習苦行多年。後來,其中一位還俗,並且結了婚。當他的兒子出生後,他們夫妻兩人便帶著兒子去拜訪仍在苦行的隱士。這隱士看見他們時,對他們說:「願你們長命百歲!」但卻對男孩不說任何好話。他們十分困惑,問隱士為何對孩子保持沉默。隱士告訴他們這孩子只能再活七天,雖然他無法拯救孩子,但佛陀可能有辦法。

  他們就帶著孩子去找佛陀。當兩人向佛陀頂禮問訊時,佛陀也只說:「願你們長命百歲!」而無言以對他們的孩子。佛陀知道男孩來日無多,為了防止孩子夭壽,佛陀吩咐他們在家門前搭起帳蓬,然後把孩子放在蓬內的床上。佛陀也派遣幾位比丘前去唸誦「護經」(註)七天。第七天,佛陀親自來到帳蓬,天神們也來了。這時候,一隻惡魔也在門口等待機會要奪走男孩的生命,但眾多天神繼續來臨,惡魔只好後退,讓出位子給天神們,結果,它只能站在離男孩很遠的地方。那天晚上,比丘們徹夜唸誦護經,男孩也因此獲救。第二天,男孩被人家從床上抱起來向佛陀致敬意,佛陀對男孩說:「願你長壽!」有人問佛陀,這孩子能活多久,佛陀說一百二十歲。因此人們就稱呼這孩子為亞育瓦達那(意思是長壽的孩子)。

  男孩長大後,和他的朋友和信徒在國境內到處參訪。有一天,他們抵達祇樹給孤獨園時,園裏的比丘們認出他來,比丘就問佛陀說:「有沒有辦法使眾生長壽?」

  「尊敬崇仰老者和智慧與德行兼備的人,可以讓人得到長壽、美貌、幸福和力量。」


註:
「護經」是宗教偈語或經,如《慈經》或《寶經》,常常被唱誦以求保護,防止受傷害。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 本帖最后由 Nightreelf 于 27-3-2009 04:5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0-2007 09: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萬里決疑

  唐大隋禪師,有僧問:「劫火洞然,這個壞也不壞?」   答云:「壞!」   僧云:「恁麼,則隨他去也?」   答云:「隨他去。」   其僧疑之,尋師參扣,遍歷山川,至於萬里。
  贊曰:「古人為毫釐礙膺,不肯自瞞,必求決擇痛快而後已,何復以途路為勞?所謂一句隨他語,千山走衲僧者,正指此也。今俾尋師訪道,則跬步而攢眉;逐利趨名,則萬里而輕舉。行八旬,過百邑,遐哉,高風不可睹已!」


  唐朝益州大隋法真禪師,有位僧人請問他:「劫火來,時大千俱壞 (語出仁王般若經),這個本性壞也不壞?」
  法真大師回答:「壞!」
  僧人說:「既然那樣,真如本性不也隨世界破壞消失去了嗎?」
  法真大師回答:「對!隨它消逝去。」

  這個和尚懷疑這句話 (既然劫火來時,這個亦壞,那麼歷塵劫修行成道的又是什麼呢?),於是到處尋師參訪,遍歷各大山川叢林,至於萬里之遠。

  讚道:「古人為了絲毫疑難梗在心胸,就不肯自己敷衍了事,一定要問個明白,茅塞頓開才痛快,才罷休。那裡計較路途跋涉的辛勞呢?所謂一句『隨他去』的話,學僧就因之走遍千山萬水,就是指的這個道理啊!現代的出家人,叫他去尋師訪道,只要走幾步路就皺眉頭了;反之追逐名利的事,須走萬里路也是輕鬆愉快的跑。像趙州和尚八十猶行腳,如善財童子遍歷百城煙水,參五十三善知識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告善財童子言:『善男子,若欲成就一切智智,應決定求善知識,善男子,求善知識勿生疲懈,見善知識勿生厭足,於善知識所有教誨皆應隨順,於善知識善巧方便勿見過失;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國土,名曰勝樂,其國有山,名曰妙峰,彼有比丘名曰德雲……善財童子聞是語已,歡喜踴躍,頭頂禮足,繞無數匝,殷勤瞻仰,悲泣流淚,辭退南行,……如是展轉經由一百一十餘城,恭禮五十三員真善知識,最後於普賢菩薩毛孔剎中,次第得普賢菩薩諸行願海,與普賢等,與諸佛等,乃至不可思議解脫自在,悉皆同等。』詳見華嚴經六十二至八十卷),這些艱苦卓絕的行持,距今彷彿很遠很遠,再看不到有這樣的人了。」

‧摘錄自‧《緇門崇行錄淺述》明‧蓮池大師作/吳錦煌居士述著

[ 本帖最后由 Nightreelf 于 27-3-2009 04:5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0-2007 09: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數量

   合計須彌、鐵圍兩山環抱的大小星球,及七山八海,下自空輪向上,一直到色界的初禪天為止,這名「一箇世界」。以這樣一箇世界的橫豎範圍為標準,集合一千箇世界,上至色界二禪天為止,名「小千世界」。再以小千世界的範圍為標準,集合一千箇小千世界,上至色界三禪天為止,名「中千世界」。再以中千世界的範圍為標準,集合一千箇中千世界,上至四禪天為止,名「大千世界」。因此數中有小千、中千、大千的分別,所以有三千大千之名。

   這樣的三千大千世界,非止一箇,是無量無邊說不窮盡。這無量無邊大千裏的六道眾生,也是說不窮盡。但是世界是不斷「成、住、壞、空」的遷流,眾生也不斷「生、住、異、滅」的演變。

‧摘錄自‧《佛學常識課本》李炳南老居士編著

[ 本帖最后由 Nightreelf 于 27-3-2009 04:5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0-2007 09: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世幸福

今生喜悅,來生也喜悅,造作善業的人今生與來世都喜悅;
他(她)們滿心喜悅地察覺到曾經作過的善業。 (偈 16)

  曇彌是舍衛城的佛陀信徒。他很有德行,並且非常喜歡布施。不論平常的日子或特殊的節日裡,他都大方地布施食物與其它必需品給修行人。事實上,他是舍衛城裡眾多佛教徒的領袖。他有很多兒女,也像他一般,具有德行,並且喜好布施。

  曇彌老了快要往生的時候,請求僧伽在床邊為他唱誦神聖的經文。正當比丘們正在唱誦大念處經時,他看見六匹來自六天,佈置莊嚴的馬車前來邀請他,他告訴他們稍等一會,以免打斷經文的唱誦。但比丘門卻以為他要求停止唱誦,就停下來,並且離去。

  過了一會兒,曇彌告訴他的兒女,有六匹馬車正在等他。他決定選擇兜率天的馬車,並且滿懷幸福和信心地往生。有德行的人今生和來世都滿心喜悅 。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 本帖最后由 Nightreelf 于 27-3-2009 04:5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0-2007 09: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作不食

  唐百丈海禪師,住百丈山絕嶺,每日力作,以償其供。或勸止之,則曰:「我無德以勞人。」眾不忍,藏其作具,因不食。遂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語。
  贊曰:「德如百丈,而猶曰不欲以無德勞人,況我輩乎?或謂住持者宜弘法利生,雖日享千金,役百夫,何病焉?而瑣事力作,非所謂知大體。噫!百丈建叢林,立清規,為萬世師法,豈慮不及此?今若是,凡以愧天下之涼於德而豐於祿者也。」



  唐朝洪州百丈山懷海禪師,住在百丈山絕頂嶺上。他每天辛苦地工作,來供養自己及僧眾。大眾不忍心,勸他不必工作,他就說:「我的德行不足以勞動別人來養活我。」大眾仍不忍心讓他工作,於是把他的工具藏起來,不讓他工作,百丈大師卻因此而不吃飯。沒辦法只好又還他工具,讓他工作。因此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名言出來。

  讚道:「德行像百丈大師那樣,還說德行不足不敢勞動別人,何況我們呢?或許有人會說:當住持的人宜專弘法,利益眾生,雖然每日花費千金,使役百人,也沒什麼關係,反而辛苦地去作瑣碎的事,這就不識大體只顧小節了。唉!百丈大師建叢林,立清規,作萬世典範,難道他沒有考慮到這點嗎?他這樣做,是用來令那些薄於德行,而豐於衣食享受的出家人感到慚愧啊!」

‧摘錄自‧《緇門崇行錄淺述》明‧蓮池大師作/吳錦煌居士述著

[ 本帖最后由 Nightreelf 于 27-3-2009 05:0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3-10-2007 09: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

   「世」是去來今,「界」是方位,這是豎說時間,橫說空間,也就是說天地的意思,更表明天地原是遷流變化無常的。世界先以須彌山為中心,最下層是空輪,層層向上是風水金等四輪體,金是指含金質的固體地形。

  從地面向上,至須彌山之半,是第一層天。至山頂為二層天,再往上有四層天,因這六層天,都有男女飲食之欲,所以稱是「欲界天」。再向上有十八層天,分為四禪,只有莊嚴形色,所以名為「色界天」。再向上還有四層天,不著形色之相,所以名為「無色界天」。

  須彌山四方有四箇大星球,有八箇中星球,有數萬小星球,前人稱名曰「洲」,外圍層層有七山八海,更有鐵圍山為外廓。

‧摘錄自‧《佛學常識課本》李炳南老居士編著

[ 本帖最后由 Nightreelf 于 27-3-2009 05:4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0-2007 09: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製作禮物的布施者

時時保持醒覺,日夜勤勉修學,
並且志向涅槃的人,息滅所有的煩惱。

  一天夜晚,女奴璞娜仍在為她的主人樁米,但實在太疲倦了,所以就稍為休息一會 兒。這時候,她瞥見達帕尊者帶領一群剛才聽完說法的比丘回到個人的房間去。她看見 他們這麼晚仍然未睡眠,心中想著:「我是因為太可憐,必須一直工作,才會這麼晚還 未得安憩。他們那些修行人為什麼也這麼晚還不休憩呢?也許他們其中有人生病或者他 們有什麼困擾吧。」

  第二天清晨,璞娜把一些米浸在水中,然後拿來做糕餅,做完之後,她帶著這些粗 糙的糕餅,打算到河邊去吃。路上,她看見佛陀正在化緣,她心中嘀咕著:「前些日子 我遇見佛陀時,手上沒任何東西可以供養,但當我有東西可以供養時,又遇不著他。今 天,我遇見他,碰巧手上也有這些糕餅,但不知他可願意吃這麼粗糙的糕餅嗎?」佛陀 明白他的心念,就接受他的糕餅,並且要阿難在地上舖席墊,佛陀就坐在席墊上,進食 璞娜供養的糕餅。進食後,佛陀為璞娜澄清心中的疑惑:「妳沒有時間睡眠,因為妳必 須努力工作。至於比丘們,他們必須經常保持醒覺、正念現前,所以才晚睡。不管什麼 身份,人都應保持醒覺,正念現前,不可怠惰。」

  細細思量佛陀的話後,璞娜深深理解佛法。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 本帖最后由 Nightreelf 于 27-3-2009 05:5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6-10-2007 06: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那律陀比丘和女天神

阿羅漢的諸漏已盡,不執著飲食,阿羅漢以解脫為修行的目的,解脫即是空、無相。
阿羅漢的行境如鳥飛過天空,無跡可尋。 (偈 93)


  阿那律陀比丘有一天在找尋廢棄的布料來做袈裟,因為他的舊袈裟已經破損不堪了。女天神闍鄰尼──他前世的妻子看見他正在找布料,就找了三塊好布料,放在垃圾中比較明顯的地方。阿那律陀因此找到這三件布料,就帶回精舍。佛陀和眾多比丘也回到精舍,一起幫他縫製袈裟。

  這時候,闍鄰尼也化身成年輕的女子,到村子來。當她聽說佛陀和比丘也來到精舍,協助阿那律陀縫製袈裟時,就鼓吹村民用美味的食物供養,結果供養的食物比實際需要的超出很多。其它比丘看見多餘的食物,就說:「阿那律陀應該要他的親朋和信徒供養足夠的食物就好了。當然了,他可能想要炫耀他有這樣多的信徒!」

  佛陀勸誡他們:「比丘們!不要以為阿那律陀向他的信徒要求供養米粥和其它的食物。他什麼也沒有要求。今天早上,這些過多的供養,是一位天神鼓吹的結果。」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 本帖最后由 Nightreelf 于 27-3-2009 05:5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10-2007 06: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卑己苦躬

  宋僧藏,遇仁祠則禮,逢碩德則禮;僧俗施拜,俯僂而走。當眾務也,屈己猶臧獲焉。見人故衣,潛加浣濯,或與縫紉。至炎暑夜,脫衣入草莽中,蚊蚋虻蛭唼齒流血,而恒念彌陀佛號,雖巧歷者不能算數矣!
  贊曰:「溫陵有言:『苦身而作,安坐而食,曲躬而禮,逆立而受。』苟非有己利之德,為害非細,此老其免夫!」



  宋朝僧藏法師,看到僧寺就禮拜,遇到大德就作禮,出家或在家人對他禮拜,他就很謙虛地彎腰低頭而走開。每當要作大眾的事務時,都把自己當作眾人的奴僕,賣力地幹活,看到人家的破舊髒衣,有時會偷偷地幫他洗乾淨,或加以縫補。到了炎熱夏天的晚上,就把衣服脫掉進入草叢中,讓蚊蚋虻蛭等蟲子咬吸血液,以身血布施。而且常念阿彌陀佛聖號,佛號不斷,就是精於算數的人也無法計其數目。

  讚道:「溫陵大師 (宋朝泉州寶勝院戒環大師,溫陵人),他有一句名言:『出家僧呀!人家辛辛苦苦的工作,他卻安安穩穩的坐著進食;人家彎腰曲膝的敬禮,他卻站在那裏受拜,如果不是已了生死的話,這種罪過可大啦!』可是像藏老這樣的為人,大概沒有問題了。」

‧摘錄自‧《緇門崇行錄淺述》明‧蓮池大師作/吳錦煌居士述著

[ 本帖最后由 Nightreelf 于 27-3-2009 05:5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10-2007 06: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界分內外

   三界本來無常,在內的眾生又被一切煩惱纏縛,不得自由,不斷生死,所以稱三界為「火宅」,稱眾生為「凡夫」。

   凡夫共分六類:1. 天,2. 人,3. 阿修羅,此三強稱曰「善道」,因著雖處火宅,尚享有小安樂;4. 畜生,5. 餓鬼,6. 地獄,此三直稱曰「惡道」,只是受苦罷了。

   總起來看,眾生煩惱未盡,生死不斷。被業力牽引,此道死,彼道生,往來奔馳,似車輪般旋轉不息。偶生善道,雖享小樂,也是暫時不究竟的。

   若能除盡煩惱,就能脫離六道,超出三界,斷了生死,不生不滅,這樣名曰「界外聖人」。共分四類:證小乘果的是聲聞、緣覺,證大乘果的是菩薩、佛。

‧摘錄自‧《佛學常識課本》李炳南老居士編著

[ 本帖最后由 Nightreelf 于 27-3-2009 05:5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1-2007 04: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行不辭勞

  宋圓照本禪師,師永安昇公。昇道價重,叢林歸者如雲。本敝衣垢面,操井臼,典炊爨以給之,夜則入室參道。昇曰:「頭陀!荷眾良苦,亦疲勞乎?」
  本曰:「若捨一法,不名滿足菩提;必欲此生親證,其敢言勞?」
  贊曰:「掌眾務而不礙商略古今,典炊爨而不妨入室參道。今沙門袖手受供曰:『吾辦道者也,彼行務者也。』是何其與古異也?」

  宋朝東京慧林圓照宗本禪師,年十九依姑蘇承天永安道昇禪師出家。昇公道風遠播,來叢林依止修持的人很多。本大師穿舊破衣,頭面污垢,作汲水、舂米、煮飯的事來供養大眾;晚上則入禪堂講堂參道。

  昇公對他說:「苦行者!你負擔眾人的事務,實在很辛苦啊,會不會疲勞呢?」

  本大師說:「一個修行人若捨棄一件利益眾生的事而不去力行,就不叫圓滿的菩提心了;我想這輩子親身體驗這件事,怎敢說疲勞呢!」

  讚道:「忙著做眾人的事情而仍不妨礙談論古今的學問,管理廚房炊事,而仍能入室參道,是多麼艱苦卓絕的事。今出家人,休閒不做事而接受信徒供養,說:『我是專修道的人,那些是做事的人。』唉!怎麼和古人相差這麼遠呢?」

‧摘錄自‧《緇門崇行錄淺述》明‧蓮池大師作/吳錦煌居士述著

[ 本帖最后由 Nightreelf 于 27-3-2009 05:5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1-2007 04: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乘說法

   凡夫有善道兩種成就,聖人有界外三種成就,合起來看,共分五類,皆稱證果;不過有「究竟」、「不究竟」的分別,所以統叫作「乘」。

   只守五戒不失人身,能行十善可得天身,這是不究竟的「凡果」。明四諦證聲聞果,觀十二因緣證緣覺果,這比凡果得稱究竟。修六度固然是菩薩,必由這個階段纔能證得佛果,這是最究竟的「聖果」。

   為什麼還說不究竟的法,這是為眾生根器不同,不得已的方便。
一、利根的聽到聖果教義,固能開悟,鈍根的就不了解,只好為說方便,免他再墮三途。
二、有的聽了能解,卻沒勇氣承當,也只得先說方便,引他前進。
三、聖果義既不了解,或是不肯承當,這等眾生自是很多的,若不別開方便,那就把眾生為善的路塞絕了。

   這五乘有一比喻:人乘比幼稚園,天乘比小學,聲聞乘比初中,緣覺乘比高中,菩薩乘比大學。這是夠什麼程度,方能入什麼學校。佛法更是要觀察根器而說,不然就不契機了。

‧摘錄自‧《佛學常識課本》李炳南老居士編著

[ 本帖最后由 Nightreelf 于 27-3-2009 06:0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1-2007 04: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彌和前世母親的精靈

從前,我的心四處攀緣,
但現在我已經調御內心,如同馴象師制服求偶時期的象。

   有一天,眾多比丘要求左奴沙彌背誦一些經文,背誦完後,左奴虔誠的說:「願以背誦神聖經文的功德與父母共享!」這時候,他前世母親的精靈正好聽到他的背誦和話,她非常高興,立即高聲說:「親愛的兒子,我多麼高興能分享你的功德,你做的太好了,真是好孩子!」由於左奴的緣故,天神和其他精靈更敬重她,聚會時,都優渥禮遇她。

   但左奴長大後,卻對修行生活不滿意,而想還俗。便回家向今生的母親表明心意。他母親費盡唇舌,勸他不可半途還俗。但他心意已定,他母親只好答應吃完飯後,給他世俗的衣服。他母親就忙著去準備餐飯,這時候,左奴前世母親的精靈在心中想著:「我一定要想辦法,阻止他離開僧伽。」這精靈就附在左奴身上,使他在地上打滾,並且喃喃自語。他今生的母親嚇了一跳,鄰居們也都過來要求精靈安靜下來。不料精靈卻說:「這沙彌要離開僧伽,還俗,果真如此,他就無法解脫了。」說完後,精靈就離開左奴的身體,左奴也清醒過來了。

   他發現母親滿臉淚痕,鄰居也聚集在他身邊,就問他們究竟發生什麼事。他母親告訴他剛才發生的事情,並且說:還俗是非常愚蠢的事。左奴明白自己的錯誤,就回到精舍,受具足戒,成為僧伽的正式一員。

   佛陀也為了幫助左奴證得究竟涅槃,而告誡他:「比丘!無法制服心,使心不四處飄浮的人,無法證得究竟法喜。所以控制你的心念,一如馴象師馴服大象一般。」 左奴正念現前地奉行佛陀的教誨,終於證得阿羅漢果,更嫻熟三藏。後來,更是宣說佛法的優秀比丘。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 本帖最后由 Nightreelf 于 27-3-2009 06:0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1-2007 03: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死而復生

若長命百歲,但不知非緣起法的涅槃,
不如一日一夜徹底明白非緣起法的涅槃。

  吉離舍瞿曇彌是舍衛城的人,因為身材苗條,所以人們稱呼她吉離舍瞿曇彌。後來 ,她嫁給一位年輕的富翁,也生了一個兒子。但她的兒子卻在剛學會走路時因故去 世了。她為此痛苦逾恆,就抱著兒子的屍首,到處請求人家,能不能救救她的兒子。人們 認為她已經瘋了,但有位智者,看見她可憐的樣子,就決定送她去見佛陀。

  這位智者告訴她:「妳應該去見佛陀,他有妳想要的藥,去吧!」她就去請求佛陀 給她可以救活兒子的藥。

  佛陀知道她心思紊亂,便答應救活她的兒子,但要她先到村子裡,去找從未有親人去世的人家要一些芥子來。她心想有救活兒子的希望,一下子興奮過頭,沒能仔細思量佛 陀話中的含意,就挨家挨戶的問。每戶人家都很樂意幫助她,但她就是找不到一戶從沒有親人去世過的人家。天色漸漸向晚時,她才明白不只她有親人過世,而且,她也知道 死去的人比活著的人還多。她的態度因此變了,不再執著於兒子的屍首,她也明白佛陀 已經教導她最珍貴的道理:有生就有死。

  她埋葬完兒子後,就回去告訴佛陀,找不到一戶從沒有親人去世的人家。佛陀說: 「瞿曇彌!妳不可以錯誤地以為只有妳的兒子喪生。現在妳已經明白,眾生都會死亡。 眾生欲望尚未滿足之前,死亡就奪走人的生命。」

  吉離舍瞿曇彌明白生命的變化和無常之後,決定放棄世間的生活,便請求佛陀允許 她加入尼僧團。佛陀就送她去尼僧團,並要尼僧團接納她成為比丘尼。

  她非常勤奮,經常正念現前,察覺自己的修行職責,並且精進修行,去除煩惱。

  一天夜晚,她點燃油燈,並且在距離油燈不遠處坐下,然後集中心念,觀察火燄。 她發現火燄明滅不斷,這時她心中如此想到:「一如火燄明滅不斷,世上一切眾生也都 如此,生滅不斷(有人生,有人滅),只有證得涅槃的人才不會生滅。」

  這時候,佛陀在祇樹給孤獨園透過神通,明白她的修行進展,就放光,勸誡她繼續 觀想諸法無常,並且說:「若長命百歲,但不知無為法的涅槃,不如一日一夜徹底明白 涅槃。」聽完佛陀的說法後,她就證得阿羅漢果。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 本帖最后由 Nightreelf 于 27-3-2009 06:0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1-2007 03: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急參急悟

  放牛居士,古杭人余氏子,參無門老人,得悟於宋淳祐中。其言曰:「大聰明人,才聞此事,便以心意識領解,所以認影為真,到臘月三十日眼光欲落時,向閻王老子道:『待我澄心攝念卻與你去』,斷不可也。須是急參急悟。」放牛此語,可謂吃緊為人,若真實徹悟者,他平日踏得牢牢固固,穩穩當當,不動干戈,可以八面受敵,無常到來,安閒自如,不慌不忙,不怖不亂,何更待澄心攝念,勉強支吾耶?所謂急參急悟,吾輩當力圖之。



  放牛居士,杭州人,姓余,參學於隆興黃龍無門慧開禪師,於南宋理宗淳祐年間開悟。他有一段話說:「世上聰明的人,才一聽到這個生死大事,便用心意識(文殊問經云:心者聚義,意者憶義,識者現知義。俱舍論云:集起名心,籌量名意,了別名識。密嚴經云:藏是心,執我名意,取諸境界為識)去理解,以為這樣就是認得本來,明心見性了,所以把影子當作真人,正如湖南長沙景岑招賢禪師的偈說:『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來認識神,無始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永嘉玄覺大師也說:『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繇茲心意識。』所以禪宗要離心意識參;如楞嚴經上說:『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要精研妙明,湛靈洞徹才可,不然等到臨命終,眼皮子將合起時,才向閻王老子說:『等等,我澄淨染心收攝妄念後再跟您去。』這就太遲了,千萬不可以啊!『要急急參學,早早開悟才好。』放牛居士這些話,可以說是警惕學人啊!若是真正大徹大悟的人,他平日心地牢牢固固,穩穩當當,所謂八風吹不動者也。不必動干戈,可以四面八方受敵而無妨。無常生死到來,安閒自在,不慌不忙,不怖不亂,何必等待澄心攝念,勉強藉故推託呢?所謂「急參急悟」,我們修行人應該努力去追求它。

‧摘錄自‧《緇門崇行錄淺述》明‧蓮池大師作/吳錦煌居士述著

[ 本帖最后由 Nightreelf 于 28-3-2009 09:42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3-11-2007 03: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因緣果

因緣果
   「萬法因緣生」,這是說一切事的發生,先必有因,再遇見緣,他就發生結果。

   「因」是事的本源,「緣」是一種助力,「果」是後來的結局。由因得果,全是緣的力量,這是值得注意的。

   緣有四種:一、親因緣,二、無間緣,三、所緣緣,四、增上緣。茲舉一喻:「因」比一粒種子;「親因緣」比種子本身的生機;「無間緣」比使種子的生機不斷;「所緣緣」比這粒種子的希望;「增上緣」比風日水雨等;「果」比這粒種子生成結的果實。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與果是不會錯的。這就是說作善定得善果,作惡定得惡果;因果定律,最合科學。不種善因,專去信命運,或是禱天求神,希望得福,皆是枉然。

‧摘錄自‧《佛學常識課本》李炳南老居士編著

[ 本帖最后由 Nightreelf 于 28-3-2009 09:49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11-2007 09: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固執的比丘
如果錯抓孤沙草 (註1),手會受傷,
同理,比丘若造作邪行,也會趣向地獄。 (偈 311)

懈惰,犯戒,修梵行時卻心生懷疑的人
都得不到大善報。 (偈 312)

應當作的事就盡力、堅定地作。
放蕩的比丘,徒然增長欲望的塵垢。 (偈 313)

  有位比丘後悔曾經愚癡地砍伐一些樹木,就向另一位比丘透露他的心聲。但這位比丘卻說:「砍伐樹木不過是極其微小的戒 (註2) 而已,你已經向我表達悔意就好了,沒什麼好自責的。」說著說著,這比丘為了證明自己不把這種小小戒放在心上,就用雙手連根拔取一些樹木。甚至當佛陀告誡他時,他一開始也是桀傲不馴,頑強任性,但是當佛陀說法後,這桀傲頑強的比丘才明白,身為比丘,要克制身、口、意的行為。從此以後他嚴謹地遵守戒律。後來,更因為修習止觀,而證得阿羅漢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11-2007 09: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腳

  予單丁行腳時,忍饑渴,衝寒暑,備歷諸苦,今幸得把茆蓋頭,雖不識修行,而識慚愧。雲水乍到,供事唯勤,己身受用不敢過分,蓋謂曾為浪子偏憐客,窮漢起家,惜土如金也。今乍入緇門,便住現成庵院,事事如意,喻似富家兒不諳民間疾苦,縱才智兼人,無賴參訪,而閉門自大,習成我慢,增長無明,亦所失多矣!
  我以前一個人在外行腳參方的時候,常忍著饑餓口渴,冒著寒冷或炎暑,歷盡種種苦難,現在僥倖有了個小茅棚住,雖然我不懂得修行,但懂得慚愧。行腳參訪的雲水僧一到,就對他們很禮貌殷勤地供養服侍,我自己本人的受用不敢過分,實在曾經是流浪在外的人,所以特別憐憫外來的客人;貧窮奮鬥而創業成功,所以雖土也像金子一般珍惜它。現在的出家人一入佛門,便住在現成的寺院,事事如意,不勞費心費力,好比富貴人家,不懂得民間的疾苦一樣,縱然才智超人,不須參訪,但閉門自大,固步自封,日久養成貢高我慢的習氣,增長無明習性,這樣,損失的也不小啊!



艱苦之行第九 總論

  聖王之相傳也曰「無逸」,佛氏之相戒也曰「慎勿放逸」。故求法者,為法而忘軀;利眾者,為眾而忘己。今少年十指不點水,百事不干懷,擎缽則曰「臂酸」,持帚則曰:「腰痛」。蚤夜勤修,則曰:「吾體弱多病」。或語之,則又曰:「愚者用力,智者用心;愚修福,智修慧。」噫!果若而言,非但迦葉以頭陀愚,六祖以碓磨愚,而不捨穿針之福,將無佛亦愚耶?噫!
  聖王相傳相戒的話是「不要放逸」,「逸」是為人君主的大戒,自古都以勤而興國,逸而亡國。書經周書「無逸」一章便是周公擔心周成王初臨政放逸而作的。佛家互相戒勵的話也是「慎勿放逸」。所以求法者,要為法而忘記身軀;利益眾生者,要為眾生而忘記自己。現今少年出家人,十指從不沾到水(指工作),不關心任何事務,叫他拿缽,就說:「臂酸」,叫他拿掃帚,就說:「腰痛」。叫他早晚勤勉修道,就說:「我體弱多病,無法支持。」有時告誡他幾句,他又說:「啊呀!您不知道愚者用體力,智者用心智,愚者修福報,智者修智慧啊!」唉!如果這樣子,不但迦葉尊者修苦行是愚笨的,六祖舂米磨穀也是愚笨的行止;而佛陀不捨為瞎眼比丘穿針補衣之福,豈不佛亦是愚笨的嗎!

‧摘錄自‧《緇門崇行錄淺述》明‧蓮池大師作/吳錦煌居士述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11-2007 09: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果通三世

   因結成果,是有時間性的,分為「現果、來果、後果」。當生成熟的稱「現果」;再生成熟的稱「來果」;多生成熟的稱「後果」。

   這是什麼道理?一是因的遲早力量。譬如一粒瓜種與一粒桃核,同時種在地裏,瓜種是當年生成,可以結瓜的;桃核生出,須經三、四年纔能結桃。二是緣的強弱力量。四種助緣,次第推進,自然成熟的就早些;或是幾種緣不充足,譬如土壤不良,以及風日雨水短了成分,自然成熟的就遲些。

   因果定律,尚有應當知的兩箇要點:一是因果永不消滅,遇緣便起現行。要想不受惡報,必須斷盡煩惱,證得界外聖果,方能免除。二是善惡不相抵銷,分受其報。但是多增善緣,可使惡報由重轉輕;勤杜惡緣,能使善果疾速成就。

‧摘錄自‧《佛學常識課本》李炳南老居士編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5-4-2024 08:03 PM , Processed in 0.06728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