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Nightreelf

佛典故事: 519樓,祝愿诸位同修大德们: 新年快乐,福慧双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3-10-2010 09: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彌陀要解(20)

「何謂不可思議功德?」

答: 不可思議,略有五意。一,橫超三界,不俟斷惑。二,即西方橫具四土,非由漸證。三,但持名號不假禪觀諸方便。四,一七為期,不藉多劫多生多年月。五,持一佛名,即為諸佛護念,不異持一切佛名。此皆導師大願行之所成就,故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又行人信願持名,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故亦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摘錄自‧《淨土十要》彌陀要解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問答擷錄》成時法師節要‧李圓淨居士增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3-10-2010 09: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自食惡果的人

雖然身穿黃色袈裟,
但卻造作惡業,又不能調御身口意的人,
終究會因造作的惡業而墮落地獄。(偈 307)


  大目犍連尊者有一次與勒叉那尊者一起下山。他們在路上遇見幾隻狀況悲慘的惡魔。回到精舍後,大目犍連尊者當著佛陀的面,告訴勒叉那尊者,說他親眼看見有五隻受苦的惡魔,身子為火所炙燒。佛陀也說:「在上一尊佛陀時,這五隻惡魔都是出家比丘,但對修行不感興趣,而犯下眾多罪行,也因此,他們在地獄受苦。今生他們也變成受苦的惡魔,來償還他們的餘罪。」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0-2010 09: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日 (2)

  現者國家危難,已至千鈞一髮之際。余以為今日治國,須標本兼治。兼治之法,最善莫過於念佛喫素,戒殺放生,而深明乎三世因果之理。

  現在世界之劫運,吾人所受種種災難,皆是過去惡業所招,以致感受現在苦果。

  故知此惡業者,即過去惡因之所造成也。欲免苦果,須去苦因。過去已種之苦因,念佛懺悔,乃能消去。現在如不再種苦因,將來即能免受苦果。

  何謂苦因?貪瞋痴三毒是也。何謂善因?濟物利人是也。若人人明達因果之理,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災害自無從起矣。

  唯今人不明因果之理,私欲填胸,無惡不作,祇知自己,不知有人。詎知利人即是利己,害人甚於害己。


  現在國家的危難,已經到了千鈞一髮的地步。我認為今日治理國家,必須標本兼治。兼治的方法,最好就是吃素念佛,戒殺放生,及深深的明白三世因果的道理。

  現在世界上的劫運,和我們所受到的種種災難,都是過去所造的惡業所招來的,以致於感受到現在的苦果。

  所以我們知道現今的惡業,就是過去的惡因所造成的。因此想要免除苦果的話,就必須要去除苦因。過去所種下的苦因,要念佛懺悔,才能夠消去。從現在開始如果能夠不再種苦因的話,將來就能夠免受苦果之報。

  苦因是什麼呢?就是貪心、瞋心和痴心這三毒。善因是什麼呢?就是救濟動物、利益他人。若是人人都能明白通達因果的道理,就會所有的惡事都不去做,所有的善事都會去做,這樣災害就不會起來了。

  然而現今之人,不明白因果的道理,私人的欲望充滿了心胸,什麼惡事都做,只知道有自己,不知道有別人。他們那裡懂得利益別人就是利益自己,傷害別人更甚於傷害自己呢! 。

‧摘錄自‧《五方便念佛門》附錄:"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印光大師述/凡夫 白話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0-2010 10: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字珠璣篇--印光法師法語精選(37)

◎ 當恪守淨宗列祖成規,持齋念佛,改惡修善,知因識果,植福培德;以企現生消除業障,臨終正念往生;庶不虛此一生,及親為如來弟子耳。

◎ 但當志心念佛,以消舊業。斷不可起煩燥心,怨天尤人。

◎ 念佛要時常作死墮地獄想,則不懇切亦自懇切,不相應亦自相應。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隨緣消業第一妙法。

◎ 須自知好歹,修行要各盡其分,潛修默契方可。急急改過,攝心念佛。


‧摘錄自‧《印光法師文鈔》、《印光大師的啟示》釋見文編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0-2010 10: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彌陀要解(21)

「諸方必有淨土,為何偏讚西方?」


答: 有三義,令初機易標心故。阿彌本願勝故。佛與此土眾生偏有緣故。蓋佛度生,生受化,其間難易淺深,總在於緣,緣之所在,恩德弘深,種種教啟能令歡喜信入。能令觸動宿種。能令魔障難遮。能令體性開發。諸佛本從法身垂跡,固結緣種。若世出世,悉不可思議。尊隆於教乘,舉揚於海會。沁入於苦海,慈契於寂光,所以萬德欽承,群靈拱極當知佛種從緣起,緣即法界,一念一切念,一生一切生。一香一華,一聲一色,乃至受懺授記,摩頂垂手十方三世,莫不遍融,故此增上緣因,名法界緣起。此正所謂遍緣法界者也,淺位人便可決志專求,深位人亦不必捨西方而別求華藏。若謂西方是權,華藏是實,西方小,華藏大者,全墮眾生遍計執情,以不達權實一體,大小無性故也。

‧摘錄自‧《淨土十要》彌陀要解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問答擷錄》成時法師節要‧李圓淨居士增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0-2010 10: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作的供養

智者(牟尼)明白自己的前生,明辨天界和惡道,
不再輪迴,證得無上智,
而且一切圓滿的成就,我稱之為婆羅門。(偈 423)


  佛陀有一次胃痛,他就請優波摩尊者前去向天作化緣,要一些熱水。天作很高興有這麼難得的機緣,就供養佛陀熱水和一些蜜糖。回到精舍後,尊者為佛陀準備好熱水,讓佛陀沐浴,沐浴後,尊者又為佛陀準備摻有熱水的蜜糖讓佛陀喝。佛陀喝下以後,胃舒服多了,天作就請教佛陀:「尊者,供養什麼人的功德較大?」佛陀說:「天作,供養不再作惡的人,功德最大。」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3-10-2010 10: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日 (3)

  故余平素常言,因果者,聖人治天下,如來度眾生之大本也。舍因果而談治國平天下,何異緣木而求魚,吾未見其能有得也。 佛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如今生所作所為皆是惡事,來世定得惡果。如今生所作所為皆是善事,來世定得善果。

  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書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其理與吾佛所講因果正同。所謂餘者,乃正報之餘。非正報也。本人來生所享受者,乃所謂本慶本殃也。餘報乃在其子孫,餘慶餘殃,皆其祖父所積而成者也。


  所以我平常經常說,因果是聖人治理天下,如來度化眾生的大根本。不懂因果而談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就像爬到樹上去捉魚是一樣的,我實在看不出會有什麼成就。

  佛說:「想要知道前世的因,從這輩子所受到的果報就看得出來。想要知道來世的果報,從這輩子所做的事情就看得出來。」

  如果這輩子所作所為都是惡事,來世一定會得到惡果的。如果今生所作所為都是善事,來世一定會得到善果的。

  易經上說:「累積善業的家庭,一定會有剩餘的可慶賀之事。累積惡業的家庭,一定會有剩餘的殃禍發生。」

  書經上說:「作善事,上天降百種祥瑞。作惡事,上天降百種災殃。」

  這些道理和佛法所講的因果是相同的,所謂剩餘的,是指正報所剩餘的,並不是指正報。本人來生所享受到的果報,是所謂的原本之慶賀、原本之災殃。剩餘的報應是在子孫的身上,所以餘慶和餘殃,都是祖父所累積下來的。

‧摘錄自‧《五方便念佛門》附錄:"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印光大師述/凡夫 白話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0-2010 10: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字珠璣篇--印光法師法語精選(38)

◎ 人生最苦,是從幼時未遇明師良友,遂至肆意縱情,造諸惡業。

◎ 作狂作聖,只在罔念克念而已。

◎ 當兢兢自守,凡有不好的念頭一起,即便生大慚愧,猶如裸露於稠人廣眾之中,慚愧欲死。如此久久,則壞念頭自然不起矣!


‧摘錄自‧《印光法師文鈔》、《印光大師的啟示》釋見文編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3-10-2010 10: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彌陀要解(22)

「為何彌陀名號得諸佛護念?」

答: 雜亂垢心,雖誦我名而不為聞,以不能生決定信解,但獲世間善報,不得廣大深妙利益,若到一行三昧,則成廣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無生法忍,乃為得聞十方佛名,此亦應爾。故須聞已執持至一心不亂,方為聞諸佛名,蒙諸佛護念。此局義也。通義者,諸佛慈悲,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亦不可思議。故一聞佛名,不論有心無心,若信若否,皆成緣種。況佛度眾生,不簡怨親,恆無疲倦。苟聞佛名,佛必護念,又何疑焉。

‧摘錄自‧《淨土十要》彌陀要解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問答擷錄》成時法師節要‧李圓淨居士增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0-2010 10: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受女人愛戀的男人

放逸,邪淫他人妻子的人必然遭受四種報應:
獲罪(造作惡業),睡不安眠,受人譴責,墮落地獄。 (偈 309)


因此,邪淫不僅造作惡業,也會墮落地獄。
邪淫男女心生驚恐,喜樂短暫,國王也將治以重罪,
所以,人不應該與他人妻子邪淫。(偈 310)

  讖磨既富有又英俊瀟灑,很多女性因此深深迷戀他。這些女性無法抗拒他的魅力。而不自覺地愛上他。讖磨也就和很多女性私通,良心沒有絲毫不安。國王的手下前後三次抓到他與人邪淫,並且把他押解到國王面前。但國王的手下告訴國王說,讖磨是孤獨長者的侄子,國王出於對長者的尊重,每次都只是加以譴責後就放過他。給孤獨長者知道侄子的惡行後,就帶他一起去見佛陀,佛陀向讖磨指出邪淫的罪惡,和其嚴重的後果。從此以後,讖磨就痛改前非,守五戒。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0-2010 10: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日 (4)

  世人不知因果,常謂人死後,則告了脫,無善惡果報,此為最誤天下後世之邪見。

   須知人死之後,神識不滅。如人人能知神識不滅,則樂於為善。若不知神識不滅,則任意縱欲,共產共妻,殺父殺母,種種罪惡,由此而生。

   此種種極惡逆之作為,皆斷滅邪見所致之結果。人人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則天下太平,人民安樂。

   然此尚非究竟法,何為究竟法?是在念佛求生西方,了生脫死。並須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則國運可轉,災難可消。

   蓋今日之災難,皆大家共業所招。如人人念佛行善,則共業可轉,而劫運可消。


  世間之人不知道因果,常說人死了之後,就了脫了,並沒有善報和惡報,這是最誤天下後世的邪知見。

   要知道人死了之後,神識是不滅的。若是人人都能夠知道神識不滅的話,就會樂於做善事。若是不知道神識不滅的話,就會任意放縱自己的欲望,而共產、共妻、殺父、殺母等種種的罪惡,都會因此而產生。

   這種種極邪惡、忤逆的行為,都是斷滅邪見所造成的結果。若是人人都能夠諸惡不做,眾善都做的話,就會天下太平,人民安樂。

   然而這還不是究竟之法,那麼究竟之法是什麼呢?就是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以了生脫死。並且還要盡倫常,防止邪惡之心,心存誠敬。如此一來,國家的命運就可以轉變,災難也就可以消除了。

   今日災難的發生,都是大家共同的業力所招感來的。如果人人都念佛做善事,那麼共同的業力就可以轉變,而災難就可以消除。

‧摘錄自‧《五方便念佛門》附錄:"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印光大師述/凡夫 白話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0-2010 10: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字珠璣篇--印光法師法語精選(39)

◎ 九界眾生,捨念佛法門,上無以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念佛法門,下無以普度群萌。

◎ 總要老老實實的念佛求生西方,才不孤負如來說這個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的總持法門。

◎ 知人生多苦,是以篤修淨業,如此之人,方為真佛弟子。


‧摘錄自‧《印光法師文鈔》、《印光大師的啟示》釋見文編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0-2010 10: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彌陀要解(22)

「為何今發願當生!今生!?」

答: 一約一期名今,現生發願持名,臨終定生淨土。二約剎那名今,一念相應一念生,念念相應念念生,妙因妙果,不離一心。如稱兩頭,低昂時等。何俟娑婆報盡,方育珍池。只今信願持名,蓮萼光榮,金臺影現,便非娑婆界內人矣。極圓極頓,難議難思。唯有大智,方能諦信。

‧摘錄自‧《淨土十要》彌陀要解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問答擷錄》成時法師節要‧李圓淨居士增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0-2010 10: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比丘誤會大目犍連尊者

沒有貪欲,了悟四聖諦而沒有疑惑,
並且證得涅槃的人,我稱之為婆羅門。 (偈 411)


  有一次,眾多比丘向佛陀報告說:大目犍連尊者也像舍利弗尊者一樣,仍然執著於世間的一切。   佛陀回答他們說:大目犍連尊者已經是徹底去除貪愛的阿羅漢。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0-2010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日 (5)

一二八滬戰時,念佛之人家,得靈感者甚多。彼自己單修,尚得如此靈感,況人人共修者乎。故知國難,亦可由眾人虔懇念佛挽回也。

   又如觀世音菩薩,以三十二應身,入諸國土,尋聲救苦。如至誠誦觀音聖號,自能得感應。古今得靈感而見諸載記者甚夥,諸君可自翻閱之。

   除普門品中所述外,凡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救度之。應以山河大地橋樑道路身得度者,即現山河大地橋梁道路身而救度之。

   現在之人,發信心者太少,不發信心者太多。若人人發信心,則何災不可消哉?


   一二八上海戰事發生時,念佛的人家,得到靈驗感應的有很多。他們只是自己修行而已,都還能得到這般的感應,何況每個人都共同修行呢。所以可以得知,國家的災難,也可以由眾人的虔誠懇切念佛而得以挽回。

   譬如觀世音菩薩,以三十二種感應之化身,進入各種國土中,尋找求救的聲音而使眾生脫離苦海。如果以至誠心來誦觀世音的聖號,自然能夠得到感應。從古到今得到靈驗感應而記載下來的事跡甚多,諸君可以自己去查看。

   除了普門品裡面所記述的之外,凡是應該以某種身份而得度的,菩薩就會示現某種身來救度此眾生。應該以山河、大地、橋樑、道路身得度的,觀世音菩薩就會示現山河、大地、橋樑、道路之身而救度此眾生。

   現在的人,能發信心的太少,不發信心的又太多。若是人人都發信心的話,又有什麼災難不能消除呢?

‧摘錄自‧《五方便念佛門》附錄:"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印光大師述/凡夫 白話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0-2010 10: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字珠璣篇--印光法師法語精選(39)

◎ 須知佛力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議,眾生心力不可思議,唯在人之能虔誠否耳!

◎ 學佛之人,古今亦有,初則知見甚高,極力自利利他,後則知見闢謬,且引一班人學己邪知謬見,為可悲可痛。究其受病之源,皆因好戴高帽子,致無知識之人,各以高帽子為彼戴。戴之已久,正知正見已失,完全成邪知邪見。縱欲救援,反成按劍,只好任他去。凡好心學佛者,皆當令其立志自省,庶不至成此結果也。

◎ 事事利人,心心省己。


‧摘錄自‧《印光法師文鈔》、《印光大師的啟示》釋見文編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3-10-2010 10: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彌陀要解(24)

「彌陀聖號如何圓轉五濁?」

答:諸佛功德智慧,雖皆平等,而施化則有難易,淨土成菩提易,濁世難。為淨土眾生說法易,為濁世眾生難。為濁世眾生說漸法猶易,說頓法難。為濁世眾生說餘頓法猶易,說淨土橫超頓法尤難。為濁世眾生說淨土橫超頓修頓證妙觀,已自不易。說此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奇特勝妙超出思議第一方便,更為難中之難。信願莊嚴一聲阿彌陀佛,轉劫濁為清淨海會。轉見濁為無量光。轉煩惱濁為常寂光。轉眾生濁為蓮華化生。轉命濁為無量壽,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摘錄自‧《淨土十要》彌陀要解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問答擷錄》成時法師節要‧李圓淨居士增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0-2010 10: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婆羅門不是世襲的

不能因為是婆羅門母親所生,就是婆羅門(註 1),
如果有種種煩惱,也不過是一位婆羅門(註 2)而已,
只有去除一切執著的人,我才稱之為婆羅門。 (偈 396)


  從前,舍衛城中有一位婆羅門認為:
既然佛陀稱呼弟子為「婆羅門」,那麼他的父母親都是婆羅門,所以,佛陀也應該稱呼他「婆羅門」。他這麼想著,就去找佛陀,說明他的看法。

  佛陀說:「婆羅門,我不因為任何人的父母親是婆羅門,就稱呼那人「婆羅門」。我只稱呼完全沒有煩惱,而且不再執著生命的人為『婆羅門』。」

註1:此處的婆羅門指的是有修持的人。
註2:此處的婆羅門指的是種姓上的婆羅門,與修持境界無關。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10-2010 06: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日 (6)

具人之信心,須在幼小時培養。凡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時,即當教以因果報應之理,敦倫盡分之道。若待其長大,則習性已成,無能為力矣。

  尤重者必在於胎教,孕婦能茹素念佛,行善去惡,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身不行惡事,口不出惡言。使兒在胎中稟受正氣,則天性精純,生後再加以教化,則無不可成為善人者。

  昔周太姜、太任、太姒,相夫教子之淑德懿行,故能成周朝八百年之王業。印光常謂,治國平天下之權,女人家操得一大半。

  良以家庭之中,主持家政者,多為女人,男人多持外務。其母若賢,子女在家中,耳濡目染,皆受其母之教導,影響所及,其益非鮮。


   而人的信心,要在幼小的時候就要培養。凡是做父母的,在子女幼小的時候,就應當教他們因果報應的道理,及克盡人倫本分之道。若是等到子女長大之後再教,則因為習性都已經養成了,就再也無能為力了。

   尤其重要的是胎教,如果孕婦能夠吃素念佛,做善事,不再做惡事,眼睛不看惡濁之事物,耳朵不聽惡劣之聲音,身體不做惡事,口裡不說惡言。這樣使得子女在胎中,就能稟受到正氣,那麼子女的天性就非常的精良純潔。生下來之後,再加以教化,那麼子女就全都會成為善人。

   往昔周朝的太姜、太任及太姒三位女子,由於她們相輔丈夫,教導子女的賢淑品德及美好德行,因此而成就了周朝八百年的王朝大業。印光我常常說,治理國家,太平太下的權力,女人家實在是操縱持有了一大半。

   因為在家庭之中,主持家裡事務的,大多數是女人,而男人大多主持外面的事務。若是做母親的賢慧,子女在家中,耳濡目染,全都受到母親的教導,影響所及,子女受到的利益實在不少。

‧摘錄自‧《五方便念佛門》附錄:"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印光大師述/凡夫 白話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10-2010 06: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字珠璣篇--印光法師法語精選(41)

◎ 若肯取法,即《文鈔》一部,已有餘裕。不肯取法,縱以《大藏經》,也無所益。

◎ 臨終欲不昏沉,必須平常有真行持。平常泛泛悠悠,臨終何能清白。

◎ 菩薩行道,以利人為先。

◎ 修行之人,必須質宜無真實做去,方為實行。


‧摘錄自‧《印光法師文鈔》、《印光大師的啟示》釋見文編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6-5-2024 03:20 AM , Processed in 0.06259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