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Nightreelf

佛典故事: 519樓,祝愿诸位同修大德们: 新年快乐,福慧双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9-2009 09: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捨棄小小樂,可以獲得更大的樂,
那麼智者應捨棄小小樂,追求至善的樂。(偈 290)


这句话如果是针对我这种凡夫来说的话,“小小樂”应该只是世间的“欲”。满足欲望并不能带来快乐。
如果再向上说的话,我想小小乐应该是“正受”,“至善的樂”应该是“自他两利”的意思



抄經的方法

至誠恭敬,一筆一劃,工工整整的;又必須仔細校對,避免錯誤 。。。做人也是要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5-9-2009 10: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面蛇身的餓鬼

惡業雖然不會立刻成熟,如同牛奶不會瞬間凝結,
但惡業不離愚人,時時燒炙愚癡的人,
如同灰燼覆蓋下的活火炭。(偈 71)



  大目犍連尊者有一次與勒叉那尊者一起到舍衛城化緣。途中他看見一件奇怪的東西,他只是笑笑而不語 (註) 。回到精舍後,他向勒叉那解釋他之所以笑,是因為看見一隻人面蛇身的餓鬼。佛陀也說,在他究竟證悟,成為佛陀當天,也親眼目睹這隻人面蛇身鬼。佛陀說,很久以前,有位辟支佛,人們若要到他的精舍,必須先通過一處田疇。這田疇的主人卻害怕人們來來往往精舍會破壞田疇,就放火燒燬精舍。辟支佛只好搬到別的地方去。辟支佛的信徒知道這件事情後,非常憤怒,就毆打田疇主人致死。也由於惡業的關係,他往生成了人面蛇身的餓鬼。

  佛陀總結的說:「惡業雖然不立刻報應,但作惡的人終將自食惡果,沒有人能逃避惡業的報應!」
(註)諸佛和阿羅漢微笑時,不表示幽默,而是為了啟發與他們同行的人發問。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9-2009 10: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麼經典最殊勝?

汝問何經最好,不知一切大乘經,均好,汝能一一受持否。既不能遍持,則即長持金剛、心經、彌陀經、大悲咒,皆無不好。但須志誠恭敬,則功德大。否則或有功德,或有罪過。以心不虔誠,或致褻瀆故也。又須以念南無阿彌陀佛,為終日常修無間之功課。則以如來萬德洪名,薰自己之業識心。久之久之,自可心與佛合,心與道合矣。


    有人問印光大師:「什麼經典最好?」大師說:
  「你問什麼經典最好?一切大乘經典都好,但是你能一一受持嗎?既然無法一一遍持,那麼專心受持《金剛經》或是《心經》、《彌陀經》、《大悲咒》等任一種都很好。但原則是必須至誠恭敬,如此才有大功德。否則受持經典變成有時有功德,有時有罪過。因為心不虔誠,變成褻瀆佛經,如此受持經典則招罪過。又必須以念『南無阿彌陀佛』為終日常修不間斷的功課。以如來萬德洪名,常薰自己的業識,久而久之,自然可以心與佛心合而為一,心與佛道合而為一。」


‧摘錄自‧《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印光大師的啟示》釋見文編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9-2009 10: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惡業雖然不會立刻成熟,如同牛奶不會瞬間凝結,
但惡業不離愚人,時時燒炙愚癡的人,
如同灰燼覆蓋下的活火炭。(偈 71)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却不知道自己做了错事,那才是最可怕的。。。



什麼經典最殊勝?
现在的人喜欢搞多样化,偶尔还要说别人修持的不如法;
可以说偏离了中道,而且也失去了自己珍贵的东西还不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9-2009 1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誘惑比丘的妓女

林野寂靜處,世人所不愛;
阿羅漢遠離欲樂,歡喜安住林野寂靜處。(偈 99)



  有一位比丘得到佛陀給他的禪修題目後,到一處老舊的花園去禪修。當他正在禪修的時候,一位生性多疑的女子也來到這裡。卻見四下無人,只有一位比丘結跏趺坐,就想到:「我要使這比丘心思迷惑!」她於是走到比丘面前,反反覆覆地把自己的內衣退下,穿上;弄散頭髮,四處搖曳再予以繫好;而且鼓掌,放聲大笑。因為她的放浪形骸,使得這比丘全身思緒起伏,激盪不已。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他迷惑了。


  這時候,佛陀在精舍裡,心中記掛著這位比丘禪修的進展,就透過天眼而看見那女子的邪惡行為正困惑著該比丘。佛陀透過神通向該比丘說:「比丘!追尋快樂的人所流連的地方沒有喜悅可言。沒有激情的人所聚集的地方則充滿喜悅!」佛陀並且放光,示現在比丘面前,向他說法,這比丘因此證得阿羅漢果。
   
‧摘錄自‧
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9-2009 11: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對治妄想?

妄想起時,只一個不理,便不會妄上生妄。譬如小人撒賴,若主人不理,彼即無勢可乘。若用剛法抵制,彼亦以剛法從事。若以柔法安慰,彼必謂主人怕他,又必益加決烈。二者皆損多而益少。只置之不見不聞,彼既無勢可乘,只得逡巡而去。


起了妄想的時候,不要理會它,這樣才不會妄想加上妄想。譬如一個小人來某家撒賴,如果主人不理他,他就無可奈何;如果用強制的方法抵制他,他會比你更強悍;如果好言好語對待他,他以為主人一定很怕他,會得寸進尺,更加猖狂。無論軟、硬的方法,都只有損害,沒有益處,最好的方式就是隨他去,不要理會他,他看無機可乘,自然就會離去了。對治妄想也是如此,妄想來時,不要理會它,它自然會息滅。


‧摘錄自‧《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印光大師的啟示》釋見文編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5-9-2009 10: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誘惑比丘的妓女   
林野寂靜處,世人所不愛;
阿羅漢遠離欲樂,歡喜安住林野寂靜處。(偈 99)


古代人的福报比较大;现代人淋到雨都生病了~
俗话说:欲望是无底洞;满足欲望不如放下欲望来得好~

如何對治妄想?

妄想起時,只一個不理,便不會妄上生妄。譬如小人撒賴,若主人不理,彼即無勢可乘。若用剛法抵制,彼亦以剛法從事。若以柔法安慰,彼必謂主人怕他,又必益加決烈。二者皆損多而益少。只置之不見不聞,彼既無勢可乘,只得逡巡而去。

听过一个故事说,打坐时候如果不要妄念是不可能的;好像喝茶只要茶水不要茶叶那样~
对人对事对物都需要随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9-2009 08: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嫉妒心重的女人折磨女傭

不要造作惡業,造作惡業的人,將來必定受苦;
應該造作善業,造作善業的人不受苦。(偈 314)




  從前,有一位嫉妒心重的婦女和丈夫住在舍衛城。她發現丈夫和家中的女僕私通,而異常憤怒。有一天,她將該女僕綑綁起來,割掉她的耳朵和鼻子,並且關在房間裡。然後,她陪同丈夫到祇樹給孤獨園。他們出發後不久,這女僕的親戚來他們的家,發現女傭被綁著關在房間裡,就將她鬆綁,並帶她到給孤獨園去。這女僕向佛陀敘說女主人對她的所作所為,她更站在群眾中間,讓大眾親眼目睹她家女主人的殘酷手段。佛陀因此說:
  「不要犯惡行,以為不會為人所知。私下秘密犯下的惡行,一旦為人發掘,會招致更大的痛苦和哀傷。但善行可以悄悄的做,善行只會帶來幸福,而不是哀傷。」
  這善妒的女主人承認她的惡行,並努力去除嫉妒心。後來,她也確實明白佛法。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9-9-2009 08: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見到異相的心態

接手書,知日誦精勤,欣慰無似。所言黑影,非佛菩薩之影,亦非怨親對頭所現之影。以佛菩薩既現,必明了能見其面目等。怨家當現其可畏之相。此影殆宿生有緣之孤魂,冀其仗念佛誦經之力,得以超生善道耳。當為伊於課誦回向後,又專為回向。令其消除惡業,增長善根,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則於彼有益,庶不負現影一番苦衷。又凡修行人,要心有主宰。見好境界,不生歡喜,見不好境界,不生畏懼。能如是,則所見境界,皆能作助道之緣。否則皆作障道之緣。又凡修行人,俱宜以至誠恭敬為本。以慈悲謙遜為懷。心之所存,身之所行,雖不能完全與佛相應,必須努力勉勖,以期其不違佛心佛行。則可謂真修行人,真佛弟子矣。


  有一位居士,因為每天精勤誦經,有一次在誦經時看到了一個黑影,因而請示印光大師,這黑影是佛菩薩現身,或是怨親債主現身?大師開示說:
  「你所說的黑影不是佛菩薩的影子,也不是怨親債主所現的影子。因為如果是佛菩薩所現的相,面目一定能夠看得清清楚楚;如果是怨親債主,就會現可怕之相。這個影子可能是跟你宿世有緣的孤魂,希望能藉助你誦經的功德善力,讓他可以超生到善道。你應當在誦經回向後,再專門為這個眾生回向。令他能消除從前造的惡業,增長善根,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西方。這樣對他才有利益,不辜負他在你面前現黑影的一番苦衷。
  凡修行人要能夠主宰自己的心,見到好的境界不生歡喜;見到不好的境界,也不必恐懼。如果能不執著、分別,所見到的任何境界,就都能夠變成幫助我們修道的助緣;如果心裡產生了執著,任何境界就變成障礙我們修道的惡緣。
  凡修行人應該以至誠恭敬為本,以慈悲謙虛為懷。心裡所想的,身體所做的,雖然不能完全與佛相應,但仍必須努力勉勵自己,希望自己能做到不違背佛的心意及教導,這樣才可以稱為是真正的修行人、直正的佛弟子。」


‧摘錄自‧《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印光大師的啟示》釋見文編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9-2009 09: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為了塔而爭吵的比丘

一切眾生皆畏懼刀杖,一切眾生皆恐懼死亡,
將心比心,人不應該殺害或教唆殺害他人。(偈 314)



                                                             有一次,一群比丘在祇樹給孤獨園中清洗一座塔,企圖佔有該座塔,但半途卻被另一群剛到的比丘打斷清洗的工作。
  「我們比你們年長且資深,你們最好尊敬、禮讓我們;我們要佔有這座塔,沒有人可以阻擋我們!」後來的比丘們告訴正在清洗塔的比丘們。
  但正在清洗塔的比丘們卻抗拒後來比丘們不友善的干擾,不屈服於他們的要求,所以就被他們鞭打,直到疼痛不堪,大聲喊叫。
  當佛陀知道這件騷動的事件,並且明白彼此之間的爭吵後,訓誡他們,並制定比丘不准傷害其他比丘的戒律。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9-2009 09: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亂世中如何免難

當此時世,除念佛念觀音外,別無良法。無論老幼男女皈依不皈依,均勸念佛念觀音。雖不能吃淨素,當以少吃為主。庶可於危險中無危險也。世界大戰,世無一人安樂。被人殘殺者固苦。殘殺人者,現在亦極苦,來生後世欲做犬馬牛羊亦不可得。惜舉世皆是癡人,同以殺人殺物為志事,而不自知其惡因已種,惡果自相隨而來。此一類可哀孰甚。祈慧察。


  有一位居士請教大師面對當今亂世,如何免難?大師作了以下的開示:
  「處於現在的亂世,除了念佛、念觀音之外,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無論男女老幼、有沒有皈依,都要勸他們念佛、念觀音。雖然不能夠吃全素,也應該要少吃葷腥,這樣才可以在災難中化險為夷。
  世界大戰如果發生,世間上沒有一個人可以得到安樂。因為被人殘殺很苦;殘殺別人更苦。不但現世不好過,來世墮入惡道之中更加苦迫,來生可能連投生為狗、馬、牛、羊都還求不得。
  可惜世間人大多愚癡,共同以殺人、殺眾生為志事,不知道自己已經種下了惡因,不好的果報將隨之而來,這樣的人,真的是很可憐!處於亂世之中,要用智慧觀察,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可以做。」


‧摘錄自‧《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印光大師的啟示》釋見文編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0-2009 11: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ightreelf 于 19-9-2009 08:14 AM 发表
不要造作惡業,造作惡業的人,將來必定受苦;
應該造作善業,造作善業的人不受苦。(偈 314)
...

佛陀真实的道理却很多人怀疑

原帖由 Nightreelf 于 19-9-2009 08:15 AM 发表
接手書,知日誦精勤,欣慰無似。所言黑影,非佛菩薩之影,亦非怨親對頭所現之影。以佛菩薩既現,必明了能見其面目等。怨家當現其可畏之相。此影殆宿生有緣之孤魂,冀其仗念佛誦經之力,得以超生善道耳。當為伊於課誦 ...

希望诸位能专为自己的有缘众生念经咒回向

原帖由 Nightreelf 于 26-9-2009 09:19 PM 发表
一切眾生皆畏懼刀杖,一切眾生皆恐懼死亡,
將心比心,人不應該殺害或教唆殺害他人。(偈 314) ...

正法时期都发生这种事情,末法的现在更是糟糕

原帖由 Nightreelf 于 26-9-2009 09:20 PM 发表
當此時世,除念佛念觀音外,別無良法。無論老幼男女皈依不皈依,均勸念佛念觀音。雖不能吃淨素,當以少吃為主。庶可於危險中無危險也。世界大戰,世無一人安樂。被人殘殺者固苦。殘殺人者,現在亦極苦,來生後世欲做 ...

很多人相信轮回相信因果,却不喜欢素食。。。
如果真的知道全球80%以上的农作物都是被我们圈养的动物吃掉的话,希望大家为环保而吃素,感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0-2009 04: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善覺王阻擋佛陀的去路

不論逃到天空、海中或山洞,人都不免一死。(偈 128)


  善覺王是提婆達兜的父親,也是佛陀的丈人。他基於兩個原因對佛陀十分反感,第一、佛陀拋棄他的女兒耶輸陀羅,捨棄世間,第二、他的兒子提婆達兜認為佛陀是他的對頭。
  有一天,他知道佛陀要來化緣,就喝醉酒,擋住佛陀前來的路。當佛陀和比丘前來時,他拒絕讓路,反而派人告訴佛陀:「我無法讓路給佛陀,因為佛陀比我年輕太多了。」這時候佛陀和比丘發現路被擋住了,就轉回頭。他卻又派人秘密跟隨佛陀,看佛陀怎麼說,然後回報給他。
  佛陀轉身的時候告訴阿難:「善覺王因為拒絕讓路給佛陀,已經造下惡業,不久就要受到業報。
  當善覺王知道佛陀的預測時,誓言採取特別的預防措施,以證明佛陀的話是錯誤的。他要求他的侍衛加強保護,執勤時要更機警。
  佛陀知道善覺王的措施時說:「比丘們!不管善覺王是否住在尖頂高塔,高高的天上、海洋或山洞,他都無法逃避所作惡業的業報。」
  七天後進餐的時候,善覺王鍾愛的一匹馬不知何故受到驚嚇而大聲嘶鳴,並且憤怒地踢腿。王聽見馬驚惶的聲音時,忘了要格外小心的事,而想要親自去照顧愛馬,就往門外走去,但卻跌落樓梯而摔死了,並往生惡趣。
  不管多麼努力,愚蠢的善覺王仍然逃避不了所作惡業的業報。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0-2009 04: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月經來時可以禮佛嗎?

女人從十二三歲,至四十八九歲,皆有月經。有謂當月經時,不可禮拜持誦,此語不通情理。月經短者,二三日即止,長者六七日方止。修持之人,必須念念無閒,何可因此天生之小恙,竟令廢棄其修持乎。今謂當月經時,可少禮拜(宜少禮,不是絕不作禮也。)念佛誦經,均當照常。宜常換洗穢布。若手觸穢布,當即洗淨。切勿以觸穢之手,翻經,及焚香也。佛法,法法圓通,外道只執崖理。世人多多只信外道所說,不知佛法正理,故致一切同人,不能同沾法益也。


  女人從十二、三歲到四十八、九歲,都有月經。有人說月經來的時候不可以禮拜持誦,這種話是不通情理的。月經期短的人,二、三天就停止了;月經期長的人,六、七天才會停止。修行人必須念念不間斷的修持,怎麼可以因為這種天生生理上的小病,而荒廢、放棄自己的修持呢?

  月經來的時候可以少禮拜(應減少禮拜,不是完全不禮拜),但是念佛誦經,一定要照常。應該常常換洗穢布;如果手碰觸了穢布,應當要洗乾淨,不要用碰觸過穢布的手去翻經書或焚香。

  佛法,法法圓融;外道執著歪理。世間人卻較多信外道所說,而不知道佛法正理,導致不能人人同霑法益。


‧摘錄自‧《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印光大師的啟示》釋見文編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0-2009 10: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善覺王阻擋佛陀的去路           
不論逃到天空、海中或山洞,人都不免一死。(偈 128)

以前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慈悲的佛陀会让毁谤他的人得到恶报;后来才知道了答案。
有兴趣的同修可以自己寻找答案。


月經來時可以禮佛嗎?

佛法,法法圓融

顶礼印光法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10-2009 09: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人為什麼還會遭受橫死?

(居士問)

今有一疑問,請求老法師慈悲開示。
弟子吃素念佛已經多年,因為信佛之人,為十方三世諸佛之所護念,天龍八部,大力神王常隨擁護。往世惡業,亦漸消滅,縱有怨對,不能為害。此乃佛經所說,決非虛語。詎於三月間接到上海舍親處來一訃聞,係一極信佛之張太太,吃素已二十餘年,常到居士林聽經,逢人必勸念佛吃素,心極慈悲行善。不料一日送素菜與某師兄,在馬路上行走,為汽車軋死。後為巡捕房收去,至三日後,其家子孫曉得,始去領歸安殮。余聞悉之下,心中非常驚惶,至今疑惑不解。且佛會中人聞之,亦均不安。故特上書,懇求老法師開導,指示所以然之故,何以臨終如是之苦?究竟可能往生西方否?說個明白,可使大家安心念佛,不勝感德之至。



(印光大師回)
接手書,知閣下於佛法道理,尚未真明。吾人從無始以來,所作惡業,無量無邊。《華嚴經》云:假使惡業有相體者,十方虛空不能容受。須知人之修持,果真誠無偽,便能轉業。轉重報、後報為現報、輕報。


  凡夫肉眼,只能見當時之吉凶事實,不能知過去與未來之因果何如。此老太太多年精修,一朝慘死,或者由此苦報便可消滅所造三途惡道之報,而得生善道。或在生有真信願,亦可往生西方。但吾人既無他心道眼,不敢臆斷謂決定往生與決定不往生也。其可決定者,為善必有善報,作惡必有惡報。為善而得惡報,乃宿世之惡業果報,非現在之善業果報也。

  汝等諸人見此老人得此果報,心中便有為善無福、善不足為之邪見,故致驚惶疑惑。其知見與未聞佛法之人,有何各異?倘深信佛言,決不以此事作此驚惶疑惑之態。以因果之事,重疊無盡,此因未報,彼果先熟。如種稻然,早種者早收;如欠債然,力強者先牽。古有一生作善,臨終惡死,以消滅宿業,次生便得富貴尊榮者。如宋阿育王寺一僧欲修舍利殿,念沂親王有勢力,往募,所捐無幾,憤極,以斧於舍利殿前斷其手,血流而死。即時,其王生一子,哭不止。嬭母抱之遊行,至掛舍利塔圖處則不哭,離開又哭。遂將其圖取下,嬭母常向彼持之,則永不哭。王聞而異之,遂使人往育王問其僧,則即於其子生日,斷手流血而死。彼王遂獨修舍利殿。及年二十,甯宗崩,無子,遂令彼過繼,為皇帝四十一年,即宋理宗也。此僧之死,亦屬慘死,使無常哭不止,見舍利圖則不哭,人誰知此子乃此僧斷手慘死者之後身乎?此事載《阿育王山志》,光於光緒二十一年,拜舍利數十日,看之。

  明理之人,任彼境遇如何,決不疑因果有差,佛語或妄。不明理,守死規矩而不知因果複雜,遂致妄生疑議,總因心無正見故也。如所說念佛之人,有三寶加被,龍天護佑,此係一定之理,斷不致或有虛妄。然於轉重報後報為現報輕報之理,未能了知,故不免有此種不合理之疑議也。昔西域戒賢論師,德高一世,道震四竺(四天竺國)。由宿業故,身嬰惡病,其苦極酷,不能忍受,欲行自盡。適見文殊、普賢、觀世音三菩薩降,謂曰:「汝往昔劫中,多作國王,惱害眾生,當久墮惡道。由汝宏揚佛法,故以此人間小苦,消滅長劫地獄之苦,汝宜忍受。大唐國有僧名玄奘,當過三年,來此受法。」戒賢論師聞之,遂忍苦懺悔,久之遂愈。至三年後,玄奘至彼,戒公令弟子說其病苦之狀。其說苦之人,哽咽流淚,可知其苦太甚。便不明宿世之因,人將謂戒賢非得道高僧。或將謂:如此大修行人尚得如此慘病,佛法有何靈感利益乎?

  汝等心中所知者小,故稍見異相,便生驚疑。無善根人,遂退道心。倘造惡之人現得福報,亦復如是起邪見心。不知皆是前因後果,及轉後報重報為現報、輕報,及轉現報輕報為後報重報等,種種複雜不齊之故也。


有一天,印光大師收到一位周頌堯居士的來信,信的內容是這樣的:
  「我有一個疑問,想請求老法師慈悲開示。弟子吃素念佛已經多年。佛經中說:信佛之人,為十方三世諸佛之所護念,天龍八部、大力神王常隨擁護。以前所造的惡業,也會漸漸地消滅,縱使有怨親債主,也不能危害到我們。我相信這絕不是虛妄之言。

  今年三月間,我接到一位親戚從上海寄來的訃聞,死者張老太太是一位非常虔誠的佛教徒。吃素二十多年,常去道場聽經。平日喜歡勸人念佛、吃素,心地非常慈悲,且常作善事。沒想到,有一天她送素菜去給某位師兄,在馬路上行走,卻被汽車撞死。我聽到這樣的消息,心中非常地驚訝惶恐,到現在還是感到疑惑無法理解,就連平日我們一起念佛的居士,聽到這樣的消息,也都感到非常地不安。
  所以我特別寫這封信,懇求老法師開示,告訴我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還有,這位老太太臨終時受到這樣的痛苦,能否往生西方?請求老法師把這樣的道理說個明白,可以使大家安心地念佛,不再懷疑,非常感激您!」

  印光大師閱完來信,提筆回覆:
「接到你的來信,知道你對於佛法的道理,尚未真正的明瞭。我們從無始以來所作的惡業無量無邊。《華嚴經》說:『如果我們所作過的惡業有體積或形狀的話,那麼即使像十方虛空這麼大的空間,都裝不下。』我們必須知道,一個人如果以真誠心去修持,便可以轉業。他可以把後世嚴重的果報轉為現世輕微的果報。我們凡夫肉眼,只能看見現在發生的吉凶事情,不能知道過去跟未來的因果是怎麼一回事。

  這個老太太多年的精進修行,一旦遭到慘死,也許她這個苦報,可以消滅她以前所造過本來應墮三惡道果報的惡業,而轉得生善道;或者如果她在生前,真的相信並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她也可在命終之後得生西方。但是因為我們沒有神通,不敢亂猜測,說她絕對往生西方,或絕對沒有往生西方。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作善必定得善報,作惡必定得惡報。如果作善之人得到惡報,是她前世所作的惡業所產生的果報,不是現在所作的善業果報。你們見到這位老太太得到這樣的果報,心中便有作善事沒有善報,不足以行善的想法,這是錯誤的邪見,所以你們才會覺得驚恐懷疑。這樣的知見,其實跟沒有學佛的人沒有兩樣。

  假如真正相信佛所說的話,絕對不會因為發生這樣的事,而對佛法產生驚恐懷疑。因為關於因果的道理,是重疊無盡的。今天種下的因還未產生果報,但以前所作的業成熟了,就馬上產生果報了。就好像種稻子一樣,先下種的人先收成;又好像欠債一樣,有權勢、有權利的人可以先討到錢。明白這些道理的人,不管遇到什麼境界,絕對不會懷疑因果有誤,或懷疑佛法不實。如果不知道因果的道理複雜,而產生懷疑,那是因為還沒有具足正確的知見。如你所說,念佛的人有三寶加被,龍天護佑,這是一定的道理,不至於有所虛妄懷疑。然而,把後世嚴重的果報轉為現世輕微的果報,這樣複雜的道理,我們就不可得知了,所以不免有這種不合理的疑惑產生。

  從前印度有一個戒賢論師,德高一世,名震印度各國。但卻因為他以前所造的惡業,所以生了很嚴重的病,他的病讓他非常痛苦,幾乎到了無法忍受的地步,因此想要自殺。後來感得文殊、普賢、觀世音菩薩現身,勸他說:『你從前曾多世作為國王,惱害眾生,本來應當長久墮入惡道之中。現在因為你弘揚佛法,所以以人間的小苦,消滅長久墮入地獄的大苦,你應該忍耐。』不明白前世因緣的人,都會說戒賢論師不是得道高僧,才會生如此嚴重的病!或者有人也會說:『像這麼有修行的人,都會得到這麼嚴重的病,佛法還有什麼靈感跟利益呢?』沒有善根的人,就會因此而退道心;又或者看到造惡業之人,得到善報,同樣也對因果起了懷疑。殊不知其實這都是因為前世所造的因,而後來得到的果報。既然作善的人可以把後世嚴重的果報轉為現世輕微的果報,當然也有些造惡的人會把現世輕微的果報轉為後世嚴重的果報。這些因緣果報都是複雜而難以說明的,祈望你能明察。」

‧摘錄自‧《印光法師續編》、《印光大師的啟示》釋見文編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7-10-2009 1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眾生皆會死

溺愛子女和家畜的人,內心執著貪愛的人,
將被死神捉去,如同洪流橫掃沈睡的村落般。(偈 287)


  吉離舍瞿曇彌因為獨生子去世,心裡哀傷而來找佛陀。佛陀告訴她:
  「吉離舍瞿曇彌呀!難道妳認為妳是唯一喪失兒子的人嗎?眾生都會死的!欲望尚未完全滿足的時候,眾生就會死去。」
  佛陀的忠告使吉離舍瞿曇彌不再悲傷難過。

(註)吉離舍瞿曇彌的故事請參考「死而復生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10-2009 1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樣令果樹不長蟲?

接手書,備悉。汝所附問之事,實為貴地沐佛法之漸。以貴地人以橘為出產,倘能以至誠心持大悲咒,咒淨水一百八遍。然後持此水向橘樹灑之。隨行隨念咒隨灑。其蟲縱有,決不至太甚。倘極其恭敬至誠,當可不生。如不會大悲咒,念準提咒,或往生咒,或心經,皆可。即全不會,但至誠念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一萬聲。(預先供淨水一碗、念畢向樹灑之)去時隨行隨念,至樹處隨行隨念隨灑。倘肯日日常念,或在樹林周圍念,其樹必定茂盛繁實。世間人不知道,唯知利。果能依此,不生蟲,多結果實,則人皆肯念矣。若有蟲,則難令不捕。須令其不生,乃根本解決法。生而不捕,斷做不到。凡事順人情則易從。逆人情則不從。汝先作此法,倘真靈,然後以此勸其一鄉,則一鄉便可通沐佛化。至於宣講,甚好。然須有有工夫之人。若事務煩劇,何暇宣講。欲化導一鄉,宜先從此事起。所謂法不孤起,必有因緣,方能發起也。凡修行人,必要心地好。心地好,再加以恭敬至誠,斷無不靈者。心地不好,又不恭敬,既無有感,何能得應。此事理所必然者,祈慧察是幸。

(若常念、不必並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念、但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即已、凡怨業病、醫不能治者、及犯鬼犯狐、念之即可解消遣散、凡刀兵水火惡獸惡人等危險、若至誠念之、即有大轉折、若心不至誠、兼有疑惑不信之心、及心存惡念、欲成就惡事者、則無效驗、汝果能真實如是行、如是化導、則汝鄉便可家家觀世音、人人彌陀佛、為佛鄉矣)





  有位居士,家鄉很多人種植橘子,而橘樹容易長蟲,捕捉撲滅會有殺生問題,因此向大師請教該如何作才如法?大師回信說:
  「如果能以至誠心持《大悲咒》水,一百零八遍,然後用《大悲》水,灑向果樹,邊灑邊持《大悲咒》,這樣即使果樹還有蟲,也不至於很多。如果能做到十分的至誠懇切,那麼可以做到沒有蟲。

  如果不會持《大悲咒》,可以念《準提咒》或是《往生咒》或是《心經》,如果全都不會,那麼就至誠念『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一萬聲(預先準備一碗淨水,念完以此淨水灑向果樹),要去果園的途中,一定要邊念聖號,到了果園,灑淨水的時候,也要邊念聖號。如果肯每天常念,或在果園周圍念,果樹必定長得茂盛,果實一定豐收。

  世間人不知道這個道理,只貪圖利益。如果能依照我所說的方法去作,果樹一定不長蟲,果實一定豐收。別人看到了這樣的成果與利益,一定也肯念咒或持觀音聖號。果樹一旦長了蟲,要想大家不撲滅很困難,必須要從如何不長蟲做起,才是根本的解決辦法。」


‧摘錄自‧《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印光大師的啟示》釋見文編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10-2009 09: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比丘爭吵

一切眾生皆畏懼刀杖,一切眾生皆珍愛生命,
將心比心,人不應該殺害或教唆殺害他人。(偈 130)



  祇樹給孤獨園的比丘互毆事件 (註)發生後,佛陀就制定不可互相毆打的戒律,所有的比丘都奉行該戒律。儘管如此,這兩群比丘後來又為了同一座塔再度爭吵。
  但這一次,一群比丘威脅恐嚇另一群比丘,以致於受恐嚇的比丘們因為害怕,而大叫。佛陀知道威脅恐嚇的事情後,更進一步制定比丘不可互相威脅恐嚇的戒律。


(註)請參考故事「為了塔而爭吵的比丘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10-2009 09: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性情暴戾如何改?

  接手書,知宿習深厚,不易消滅。然學道之人,以治習氣為修行第一步工夫。若能克除一分習氣,其工夫方始實得一分。否則有因無果,難得與佛相應也。汝既知性情暴戾,當時時作我事事不如人想。縱人負我德,亦常作我負人德想。覺自己對一切人,皆有愧怍,歉憾無已。則暴戾之氣,便無由生矣。凡暴戾之氣,皆從傲慢而起。既覺自己處處抱歉,自然氣餒心平,不自我慢貢高以陵人。


  有位居士寫信向印光大師請法:「自己性情暴躁,常常發脾氣,該怎麼調伏?」

  大師回信告訴他:
  「性情暴戾是過去世所帶來的習氣,不容易息滅。但是學佛,應以對治習氣為第一步功夫,能克除一分習氣,修行才算得到一分功夫。否則只是修因而沒有產生結果,等於沒有得到修學佛法的利益,沒有與佛法相應。

  既然知道自己的脾氣不好,容易暴躁,應該常常告訴自己:『我事事不如別人;如果是別人虧欠我,也當作是我虧欠別人。』覺得自己對所有的人都有一份虧欠感,自己常感到很慚愧、抱歉。暴戾之氣就會消失,不再生起。

  凡是性情暴戾的人,都是因為心中有傲慢之心,如果能常常對所有人懷著一份抱歉之心,自然能夠心平氣和,不會再貢高我慢,氣勢凌人了。」


‧摘錄自‧《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印光大師的啟示》釋見文編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5-2024 11:11 PM , Processed in 0.06938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