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01|回复: 15
|
柔南暴雨 - 以科学的角度, 你学到了什么!
[复制链接]
|
|
百年来罕见的暴雨! 想问问这里谁对极端气象,水利有研究的. 来讨论讨论你对这一次暴雨的见解吧! ... 为何政府治水, 花费了如此时间精力, 还是没把问题解决.我本身是一个气象研究者,专注暴雨/风暴研究. 对! 是一门及冷的科学领域,也想听听外门的意见! 对自己的研究可能有帮助. 也想认识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
[ 本帖最后由 斷羽鳥 于 20-12-2006 10:50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1-12-2006 12: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斷羽鳥 于 20-12-2006 22:47 发表
百年来罕见的暴雨! 想问问这里谁对极端气象,水利有研究的. 来讨论讨论你对这一次暴雨的见解吧! ... 为何政府治水, 花费了如此时间精力, 还是没把问题解决.我本身是一个气象研究者,专注暴雨/风暴研究. 对! 是一门及 ...
我只知道。。
排水系统的问题。。
(我是平凡人吧料!!) |
|
|
|
|
|
|
|
发表于 21-12-2006 12: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12-2006 03: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1-12-2006 09: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哦!蔡智恒念水利哦! 。。。 不过这次的水灾,我可以说一句就是和排水系统关系不大。因为酱的雨量350mm/day不管下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的角落都会水灾的。我比较关心的是, 350mm/day这种不寻常的暴雨是否和大尺度气候迁移有关。更重要的是这种暴雨的数量会不会在未来逐渐增加。 |
|
|
|
|
|
|
|
发表于 21-12-2006 08: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風向是個問題吧?只是我個人的小小意見.
陸地上沒有過這麽樣的暴雨不代表海面上沒有.
不過我只是門外漢哦.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2-12-2006 0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ai 于 21-12-2006 08:35 PM 发表
風向是個問題吧?只是我個人的小小意見.
陸地上沒有過這麽樣的暴雨不代表海面上沒有.
不過我只是門外漢哦.
对啊!。。。有些区域海面上的确是有如此的雨量。350mm在其他地区也发生过, 有些更离谱。不过在柔南就不寻常。风向当然重要,但是想想是什么驱动风力的?。。。 |
|
|
|
|
|
|
|
发表于 22-12-2006 0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根豦科學分析證明了:
人往高處爬
水往底處流
是對的。![](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hy.gif) |
|
|
|
|
|
|
|
发表于 22-12-2006 09: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影響風向的有很多原因吧?
氣流流向,對流,地球自轉,季節變換...
有糾正嗎?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3-12-2006 0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馬拉棧 于 22-12-2006 01:42 PM 发表
根豦科學分析證明了:
人往高處爬
水往底處流
是對的。
不太对哦! ... 这不是科学, 这是立志学! ... 哈哈哈! 因为科学是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 有些人不但没往高处去, 还向下跌呢! ... 水往底處流? 现实中, 我看过水往高处流.科学中, 深海中的水, 可向上流向海面, 路上的水淌受热, 水蒸气向上流. 啊那馬拉棧 老弟, 你说呢?
原帖由 bai 于 22-12-2006 09:41 PM 发表
影響風向的有很多原因吧?
氣流流向,對流,地球自轉,季節變換...
有糾正嗎?
没有糾正! 只有加上几句. 基本上整个系统就是 "海-空" 两方耦合系统 (加上陆地, 就有3方)! 只要其中一方改变, 其他一方也会跟着改变.
说说基本的气象学.在研究气象/气候学里,最重要的一个字是"尺度" - Scale. 这又可分为时间尺度与空间尺度两种.这里不谈时间尺度,就谈空间尺度吧.基本上分为,大,综观,中,小尺度.
因为,地球自转,不但带出黑夜白天,也带出一个称之为柯氏力的 secondary force. 加上海陆分化,就在地球表面上产生几个大尺度高压/低压区,带出所谓的大气流环,由很多个大气旋,喷流组成.这是整个大气的状况. 如果我们在只看一个特定区域,如整个东南亚,这里的气流向和季候风有着莫大的关联,随季节变化改变,气象特点包-寒流,寒潮等等.由比较大区域因子控制,是为综观.如果在往区域里zoom,控制因子就好比,比较细腻的山脉地形,区域对流等等.这是中尺度.小尺度呢?在zoom一点,解析度达几个km,控制因子有比较细腻的地形,地区开发等等.
通常呢,在雪隆区如果傍晚雷雨后闪电水灾,人们就会怪罪地方发展啦,改变地质等等啦!这些全都是小尺度问题.像这次的柔南暴雨,那是综观/中尺度的问题. |
|
|
|
|
|
|
|
发表于 23-12-2006 06: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球引力磁场,现在是受到太阳磁场异常变动。
根据本人调查,旅行者给出的答案是,北方的气候比往常来得迟寒。
10月中旬,北京上海一带至少还保持在21c~30c 夏日气温。
二,臭氧层受到太阳异常的反应影响。
三,气侯异常。
强大的太阳风除了会影响气候,甚至就连人工制造的电子设备,如卫星,通讯,电流,都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和破坏。
赤道的气候,便得与往常有些不同,有些时候他的根本并不在于我们,而是我们的老祖宗~~~~太阳。
广义上说罢了。 个人解释罢了。![](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hy.gif) |
|
|
|
|
|
|
|
发表于 23-12-2006 07: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柔南暴雨是综观及中尺度的问题,
不如先说说综观因素吧?
气流流向的改变造就了这次的灾难,
那么什么因素影响了气流改变呢?
若说中尺度问题的话,
果然还是因为发展不平衡咯? |
|
|
|
|
|
|
|
发表于 23-12-2006 10: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报 纸 写, 有 三 个 原 因...
是 风 向, 尔 二 尼 诺, 拉?? 现 象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4-12-2006 03: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我本人来说,人为气候突变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今务必回答的问题是,这种全球性的改变,会对我们本区域中/小尺度的气候/气象造成什么样的变化。全球暖化,地球上每个角落所承受的冲击不一直。有些地方气温异常飙升, 有些地区又寒冬连连, 有些地区连年干旱, 有些又暴雨成灾。最近阅读了一篇科研报告,指出在我国,特大暴雨的发生率有下降的趋势。我不太能够接受,因为我手上有的数据并不是酱的。
其实这样的一个云系统, 每年东北季侯风季节时都有的。问题是为什么这次会如此异常而已。一个简单的问题,往往在科学里需要一个很systematic很仔细的回答。koko_kok:报子说你就信啊?作为一个科学者, 要学会独立思考,听人说不如相信自己的数据。 |
|
|
|
|
|
|
|
发表于 24-12-2006 09: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斷羽鳥 于 24-12-2006 03:59 PM 发表
对于我本人来说,人为气候突变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今务必回答的问题是,这种全球性的改变,会对我们本区域中/小尺度的气候/气象造成什么样的变化。全球暖化,地球上每个角落所承受的冲击不一直。有些地方气 ...
其实,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气象跟气象预测都依据自己的数学模型去砌出来的。相信自己的数据并没有说明什么。事实终归事实……
我手上没有什么数据……只知道最近的气象,一日不如一日。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6-12-2006 10: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aiko 于 24-12-2006 09:48 PM 发表
其实,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气象跟气象预测都依据自己的数学模型去砌出来的。相信自己的数据并没有说明什么。事实终归事实……
我手上没有什么数据……只知道最近的气象,一日不如一日。
这里有谁搞模式的吗? 任何一样模式都可以, 多交流交流!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