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749|回复: 7

中国名家---- 气功、武术、医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2-11-2006 10: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大中和他的导气法

作者:龚蓬 郑樾红
关键词:陈大中 针灸家 导气法
    陈大中教授是上海地区针灸名家,他独创的导气疗法,曾为针灸同道和中西医界所称道。最近陈老以88岁的高龄不幸去世,使针灸同仁深感哀痛和惋惜。为了表达我们的悼念之情,并使导气疗法这一宝贵的医学成果不致失传,兹撰本文作一简要介绍。

    1974年陈老在英国某科技杂志上看到一篇介绍红外摄影的文章,其中讲了一个有关中国气功的传说:一位婆婆因长期患病,日夜呻吟不休,她的儿媳曾练过气功,一天用两手按压在婆婆身上,婆婆感到非常舒服,便渐渐入睡,等到醒来,病就消失了。陈老和家人讨论了这个传说,认为这可能是气功感应在人体经络穴位上起了作用,于是产生了导气疗法的思路。

    但练气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因此陈老与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电生理教研室及上海医疗器械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密切合作,创制了第一台“导气治疗仪”。该仪器产生一组每秒1500周的正弦波和一组每秒150周的方波,并用方波的积分去调制正弦波,得到一组复合型脉冲波形。该波形既不易使人疲劳,也不会对人体表面灼伤。导气治疗仪产生的作用,仅类似于无线电技术中的“载波”,并无刺激发生器的效应。

    陈老认为,中医的气与现代医学中的生物场是异名同义,气是人体各部分生物电讯号及其他能量的体现。导气疗法是把健康人的正常外气——生物电频谱输入到导气仪中,经调制放大后输入到病人相应的经络穴位上,使这一健康之气与患者经络中的内气相耦合,矫正病变的生物电频谱,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因为人体穴位是低电阻点,故将穴位作为生物电信息的出入口。

    具体治疗方法是:将导气仪的阳极安置在患者病变部位的相应穴位上,阴极握在导出者(健康人)手掌中,导出者另一手掌按压在患者的辅助经穴(如劳宫穴)上。每日1次,每次30分钟,6次为一疗程。陈老指出,导气法疗效的高低与导出者的体质强弱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与男女性别无关。导出者(健康人)以年轻力壮为理想。如果导出者以前患过与患者相同的疾病,那么他就不能作为导出者,对于经2次导治后未见疗效者,则当另换1位导出者。

    导气仪的第一次使用是对一个危重病人的抢救,在大会诊时陈老提出了使用导气仪的建议,得到了上级有关领导的支持,结果治疗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在以后5 年多的时间里,在四省一市十二个医疗单位的7000余人次的临床试验中,导气疗法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甚至对一些疑难病症亦有奇效。

    1980年4月19日陈老收治一位41岁的男性病人,胃镜窥查为胃癌Ⅲ型;胃刷找到癌细胞,诊断为BOWMANN型未分化癌;胃肠钡餐造形显示:胃窦部僵硬,胃腔缩小,大弯切迹、胃窦大弯受压成弧型,呈弥漫性、浸润性胃癌。陈老为其作导气疗法,取中脘为主穴,胃俞为辅穴,每日一次。治疗若干次后,泛恶呕吐、消瘦神疲等症状开始逐渐缓解,恶病质症亦消失。9个月后作钡餐摄片复查,肿块明显缩小。触诊已摸不到上腹部隆起的硬块。血沉亦由初诊时的52mm/小时,下降到16mm/小时。以后,症情显著好转,逐渐恢复正常,每餐能进肉类若干,米饭三两左右,已无泛恶呕吐等症状,病情终于已得到了控制。

    广州医学院的一位内科医师,1981年2月8日,因阵发性头痛和高血压而住入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作超声检查,发现右上腹有一肿块,质硬,直径约 12厘米,与右肾分界不清。触诊,亦检得右上腹有5×6×3厘米肿块,质硬,触之能诱发血压突然升高及头痛。尿儿茶酚胺测定,高达207微克/23小时。此后作剖腹检查,确诊为嗜铬细胞恶性肿瘤,但因广泛浸润粘连,无法切除。术后回病房作对症处理,病情逐步恶化,出于不得已,请陈老用导气法治疗。陈老让患者爱人给其导气,食纳渐增,开始可以起床活动。一个月后复查尿儿茶酚胺,仅为0.66微克/24小时,束腰皮带已减少了4英寸。再度请手术医生作触诊检查,腹块明显缩小,几乎不能扪及。两个月后安然出院,携带“导气治疗仪”返广州休养,继续进行导气治疗,每天导气一次,不用任何特殊药物。1983年底作 B超检查,见尚有4×3×2厘米的肿块,但较过去已大大缩小。1984年患者来沪复诊,主诉一般情况好,能背30~40市斤米上四层楼。由此可见,导气疗法对恶性肿瘤亦有一定疗效。

    陈老领导的课题组还曾对61例慢性腹泻病人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结果有效率达91%;cAMP的上升与cGMP的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P<0.001)。对其中的肠功能紊乱、菌痢后遗症等疗效尤佳。陈老又与其他科研人员合作进行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导气前狗的肠蠕动平均间隔为3~5分钟,导气后延长为25~35分钟。该课题获1985年上海市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成果二等奖。

    另外,陈老还用导气法对小儿下肢瘫痪、食管裂孔疝引起的呕吐等症进行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导气疗法对幼儿还具有保健作用。导气疗法不必打针,勿需服药,安全无痛,经济简便。导气仪携带方便,病人不必出门,只要在自己病床上就能得到治疗,故深受病人的欢迎。

    导气疗法对导出者(健康人)的生物场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一位病人,10年前曾患严重菌痢,但未彻底治愈,此后大便不成形,每天3~4次。陈老予以导气疗法,以其爱人为导出者。导治10次后,患者大便渐渐成形,大便次数亦逐步减少,而其爱人也诉,通过导气,她的便秘也被治好了。又如陈老领导的课题组观察到,正常人将气导给白细胞偏低的病人后,正常人的白细胞明显下降,而病人的白细胞则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是因为健康人体的场是足够的,而丧失的“正气”又可从自身不断得到补充(这和输血相类似,血的输出对供血者有一定的影响,但很快可以得到恢复),导气治疗仪又可减小病人生物电对导出者的影响,因此本疗法对健康人无明显副作用。陈老及其课题组对导出者进行了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导出前后相比,cAMP、cGMP虽然有所下降,但无明显差异,就证明了这一点。

    导气疗法的成功引起了学术界对其理论意义的思考。笔者设想,人是一个生物体,其中具有各种能量。除热量以外,已被发现并被公认的有:生物电(如心电、脑电、肌电、神经电……)、生物磁、生物光等等。这些能量必然会产生各自相应的生物场,如电场、磁场等等。健康人的生物场和病人的生物场肯定是不一样的,而场和场之间又可互相产生作用。健康人的场强大到足够的程度,就可影响病人的场,逐步纠正其失常的状态,并进而影响到内脏、器官等各种组织,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导气疗法的原理,除了能量的直接传递以外,场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视的。场能的传递可能也是科学气功和特异功能的产生机理之一。针灸临床上可见到晕针的 “传染”、针麻的“晕场”等也可能与此有关。导气疗法是对针灸医学的一个贡献,我们相信,历史将会记住陈老的这一业绩,并给予相应地位的。

上海市中医医院 龚蓬
安徽巢湖半汤山地质疗养所 郑樾红
指导: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刘立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2-11-2006 10: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历代名医临终遗言

作者:杨卓寅
关键词:历代名医 遗言
    翻开中国医学史,历代有不少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名医,他们毕生勤勤恳恳,治病救人,造福群众,直至年老病危临终之际,仍立下遗言,谆谆告诫亲属和门人,要继承他的遗志,完成他的未竟之业,仁言利溥,语重心长,堪为后学楷模。兹据文献记载,选录数则,以飨读者。

    苏耽

    西汉时,桂阳(今湖南省郴州)人。汉文帝时得道,人称“苏仙”。临仙去时,谓其母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橘树,患疫者,与井水一升,橘叶一枚,饮之立愈。”后果然,求水叶者,远至千里,应手而愈(据《列仙传》)。后世医林传诵的“橘井泉香”一语,即源于此。

    庞安时

    字安常。北宋时,蕲州蕲水(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是北宋神宗、哲宗年间的著名医学家,对脉学、本草、《伤寒论》颇有研究。据《宋史·方技传》载:“年五十八而疾作,门人请自视脉,笑曰:‘吾察之审矣,且出入息亦脉也,今胃气已绝,死矣!’遂屏却药饵,后数日,与客坐语而卒。”

    李东垣

    名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金·真定(今河北省保定市)人。金元四大家之一。晚年,收罗天益(谦甫)为徒,年七十二,“临终,(将)平日所著书,检勘卷帙,以类相从,列于同前,嘱谦甫曰:‘此书会汝,非为李明之、罗谦甫,盖为天下后世,慎勿湮没,推而行之。’(见《东垣试效方·东垣老人传》)后来,罗天益著《卫生宝鉴》,其内容全面继承了李杲之学。

    朱丹溪

    名震亨,字彦修,学者尊之为丹溪翁。元·婺州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县)人。金元四大家之一。年七十八,“濒卒,无他言,独呼嗣汜(他的侄儿)谓曰:‘医学亦难矣,汝谨识之!’言讫,端坐而逝。”(见宋濂·《丹溪先生墓志铭》)

    李时珍

    字东璧,号濒湖。明·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著《本草纲目》,伟大的医药学家。年七十六,预定死期,为《遗表》授其子建元,其略曰:“臣幼苦羸疾,长成钝椎,唯耽嗜典籍,历切编摩,纂述诸家,心殚厘定。伏念本草一书,关系颇重,谬误实多,窃加订正,历岁三十,功始成就。”(见《白茅壶集·李时珍传》) 嘱咐其子于其死后将书稿献给朝廷,早日出版,以广流传。先生死后三年(公元1596年)《本草纲目》首次在南京刻印问世(世称‘金陵版’),先生的遗愿终于实现。

    叶天士

    名桂,号香岩。清·江苏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杰出的温病学家之一。他认为学医必须好学敏求,博览群书,否则就会误人。年八十,临终时,戒其子曰: “医可为而不要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见《清史稿·列传》)

    王升

    王孟英的父亲。王孟英,名士雄。清·浙江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杰出的温病学家之一,他说:“其尊人弥留之际,执孟英手而嘱曰:‘人生天地之间,必期有用于世,汝识斯言,吾无憾矣!’”(见《王氏医案·周序》)

    陈修园

    名念祖,号慎修。清·福建长乐(今福建省长乐县)人。举人出身,精通医学,著述甚多。据《医学实在易·卷三》载:陈元犀(修园之子)说:“道光三年,家君年七十一岁,于三月初旬,在胁之旁,生一疮疖,……痛时竟如刀割,……日夜不得安枕,水米不得沾牙者十余日,犀不得已,急务后事,忽于中秋夜半略醒,…… 每早晚可进一茶杯,精神甫定,即命犀曰:‘我数年所著之书,尚未完备,即霍乱吐泻二条,必须重补,三年前患此症而死者,十有八九,其实皆死于药,……’命录仲景理中汤,孙真人治中汤,一以正群言之失,亦以见古人立法之纯也。”可见先生在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补正他的著述,这种精神,难能可贵。

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6) 杨卓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1-2006 10: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燕市奇人马礼堂 (己故,享年90岁)

  马礼堂,原名马步周,一九O五年于河北省河间县马户生村。河间地处沧州地区,自古以来习武成风,直到清末,各村尚都设拳场,名师高手辈出。著名的绿林英豪窦尔墩所在的窦庄,距马户生村只有二十里。此外,还有许多江湖好汉,如草上飞李宠,小霸王苑华周等,也都是河间人。<
  在家乡习武风气的影响下,马礼堂自幼喜欢舞枪弄棒。他七岁时父亲去世,为了不受欺负,不到十岁,就开始向单刀李占魁学少林潭腿,向名拳师周凤歧学习华拳。到十三岁时,又随表叔、威名响震海内的拳师张兆东(又名占魁)学习形意、八卦。<
  马礼堂学艺十分刻苦,晚上练功每天到半夜,所以终于练出了一身好功夫。大约在一九二三年左右,有一天马礼堂去舒城赶集,遇见一个拳师领着一伙徒弟在集上闲荡。他们见一女子在卖草帽辫,便走过去调笑。女子见他们不怀好意,便说:“我不卖了。”那拳师动手动脚,嘻皮笑脸地说:“不卖可不行,我要买你脸蛋儿,你的脸蛋儿值钱!”马礼堂正在一旁,见他青天白日调戏妇女,十分气愤,上去就打了他一个耳光。拳师挨了打,立时火冒三丈,挥拳就朝马礼堂打过来,十几个徒弟也一拥而上,马礼堂见他们人多势众,几步就跃到了一条水沟边上,这样便没有后顾之忧。等拳师追了过来,马礼堂接住他的拳头,打了没有两个回合,突然用腿一扫,扑通一声,将拳师扫到水沟里去了。那十几个徒弟纷纷拥上,马礼堂施展出全身解数,上边拳如流星闪电,下边腿似铁帚扫地,一场恶战,十来个人又被他踢到了沟里。由于平时这伙人仗着有些功夫,又有势力,常在集市上胡作非为,所以围观者见他们挨打,无不拍手称快,纷纷称赞马礼堂是“铁腿”。从此“马铁腿”的名声不胫而走,许多人找上门来拜师学艺武,于是马礼堂开始收徒教习武艺。当时他只有二十二岁。<
  一九三一年,经张兆东介绍,他拜著名拳师郭云深的得意弟子、河北大学武术教授、河北省武术馆长刘卫祥为师,学习形意拳。经过刘卫祥的指点,他的拳路更紧凑、刚劲,富于实战性了。此外,他还向太极名家刘彩臣学习太极拳,向南北大侠杜心五学习推手。 <
  翌年,他考入华北大学教育系。不久,他组织了“华北武术研究会”,会址设在北京西隍城根李王府东院,聘请孙禄堂、尚云祥、刘彩臣、恒寿山、许禹生、张策、郭树棠等名家担任导师,研究和倡导武术。此期间,马礼堂尚喜作诗文,在学校组织过“椟玉诗社”,出版过《椟玉诗集。目睹“九一分”之后东北沧陷,他感慨赋诗:“泪洒山河半壁残,雄心未死发冲冠。公家黍熟私家食,商女袍温织女寒。傀儡登场凭线索,娇花弄媚依栏杆。误民误国曾知否,多少英雄血变酸。“后来,他因组织“出关杀敌救国团“和散发抗日传单,受到国民党当局搜捕,被迫逃往济南。 <
  马礼堂到济南投奔山东国术馆教务长,我党地下党员田振锋。当时田正主办武术刊物《求是月刊》。他一方面在省立高中教书,在青年会教剑术,在国术馆教形意拳和国术教育课;另一方面帮助田振锋办《求是月刊》。他以志然为笔名,大力提倡国术革命。提出打倒是已非人的师承门派观念,揭穿武术神秘化,反对武术舞台化。为了使武术能够强民强族,在抗日救亡发挥作用,他主张,武术一要强健身体,二要技击胜敌。他深入钻研拳术理论,在《求是月刊》上发表了许多国术论文。<
  马礼堂的主张,得到了广大进步武术家的赞同。为了推动国术革命向深发展,一九三五年马礼堂又发起组织了“健康实验学社”和“技击实验学社”。海内知名武术家,如上海的徐政一、郝颖元,武汉的徐震,南京的姜容樵,山西的贾蕴高,北京的孙伯曲、果鸿儒,东北的李天骥等,纷纷响应,不远千里,奔赴济南,共商国术革命大计。参加学社者达数百人众,可谓盛极一时。<
  为了研究技击,马礼堂组织武术家和技击实验学社的成员,一天三遍,练习推手和散打。他以身作则,不管和谁对垒,总是首先叫对方进攻。因他精通华拳、形意、八卦、太极,武艺精熟,功力超群,所以攻防能力强,也不怕挨打,故大家都称誉他是“坦克车”。<
  可是,他们的研究,也遭到一些保守拳师和唯美论武术家的反对,矛盾越来越尖锐,最后引起了一场“国术大论战”。马礼堂采取因势利导的办法,通过争鸣,提高大家对国术革命的认识。并出版了《国术论战》、《国术革命札记》。通过论战和交手比试,许多老拳师由反对转为佩服,由佩服进而交往,逐渐和马礼堂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马礼堂倡导的这场国术革命,震动了全国武坛,他在武术界的威望越来越高。革命老人徐特立曾填词赞扬他这一段武术生涯,上阕写道:“昔年文武,曾小齐鲁。踏遍关山难伏虎,哀怨于今莫吐。”但是他的爱国立场和进步主张却触怒了山东军阀韩复渠。韩派人到处抓他,他只好离开济南,逃亡到南方。<
  芦沟桥事变以后,他到南京找到我党负责人周恩来、叶剑英同志。党把他派到豫北,担任战地服务团第一中队长。一九三八年,他又转战太行山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戎马偬倥中,他仍不忘健身习武,曾两次到陈家沟,与当时名家陈宝聚、陈敬中等研究陈氏太极拳,到深县程廷华和李存义的故里研究形意拳。 <BR>   <BR>  一九四O年,他转战到苏皖边区,不幸在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中被捕入狱。凡入狱者九死一生,他写诗明志:“民生国计终谁属,不到成功誓不回。”直到一九四六年四月,国民堂当局根据毛泽东同志在旧政协会议上提出的要求才将他释放。<
  出狱后,马礼堂来到郑州。正值国民常中统头子陈沣岭任河南省国术馆馆长,网罗所谓“五虎”徐文炳.马礼堂组织爱好武术的同志刘舜臣、张海峰、陆文源等成立“中州国术研究社”,立即得到名家赵振尧、温敬铭、陈昭丕等的大力支持。继续倡导国术革命,进行健康实验、技击实验,每星期日推手、散打,揭穿了徐文炳、郭详明鼓吹他们艺高技绝的骗人把戏。<
  解放前夕,马礼堂到南京参加我党的地下工作。当时威震一时的八卦掌名家、一贯道道长孙锡坤,住在邓府巷的一座小洋楼里,依仗权势,骄横跋扈。这天,河南大学教授汤化府、郝为祯之徒雷仲山,路经南京,便相约去会会。马礼堂早闻孙十分高傲,欣然答应,于是三人一齐来到孙府。孙锡坤目中无人,三人请他走几个式子看看,他不肯走,坐在沙发里一味吹牛。汤化府提出跟他推一推手。孙身材高大,体重足有二百多斤,而汤又矮又小,当然不是对手。接着雷仲山站起来跟他推,也没能取胜。孙不由狂妄地哈哈大笑。马礼堂看在眼里,十分气愤,压着火气说:“咱俩推推吧!”孙锡坤也不屑地嘿嘿一笑。两人搭上手,马礼堂感到对方双臂很沉。他心想:看来孙还确有点功夫,万不可小觑。这时,孙突然一个转身掌,到了马礼堂身后,接着又一招掖掌。直朝马胸侧击来。这一掌十分狠毒,如被击中,功夫稍差就会伤及内脏。说时迟、那时快,马礼堂左手顺势一领,右手一招虎托掌,正打在孙的小腹上。只见孙踉跄几步,砸在一个圆桌上,人桌俱倒,立时脸色煞白。汤化府讥讽道:“你不认识吗?这位就是有名的“坦克车”!”,说完,三人扬长而去。 <
  马礼堂认为,气功和武术是一家,武术家之上乘者,都以练气为真。不论内家、外家,气功不得真传,则难以登峰造极。正如武谚所云:“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他曾写诗阐述自己对这一真谛的看法:“气功武术本一家,可惜后学习练差。内外合一含奥义,艺高体健气伸发。”所以马礼堂从少年时代起,习武之处,还兼练气功和学医术。一九三O年,他到清末老状元刘春霖家去,遇见清未进士、时已年过百岁精通气功的普照老,向他学习了儒家气功“六字诀”、“洗髓经”以及坐、卧、立、行诸法。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潜心研习,又结合我国传统武术健身方法,和中医理论,终于创编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养气健身功法。同时又根据太极拳理对生理病理的作用,结合气功精华,又创编了二十三式太极气功。实践证明,马礼堂的这两套健身法,确是祛病延年的健身良方。 <
  解放初期,他担任全国工商联中医顾问、万寿山中央干部疗养院特邀医师。他以高明的医术,结合养气功,为徐特立、南汉宸、黄炎培、陈叔通、许涤新、李烛尘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治愈了缠身多年的痼疾。陈叔通生前曾填调赞誉他:“燕市有奇人,儒侠在一身,歧黄钻习更无伦……”<
  后来,由于马礼堂给彭德怀看病而遭受牵连。在十年动乱中,他被轰回老家河间,直到1979年落实政策才返回北京,这时他已是年近八十的人了。<
  坎坷的遭遇并没有使马礼堂消沉,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发展气功事业上。他每天三点起床写书,五点到公园教功,白天奔波于文化部、外交部、以及大专院校和机关工厂等单位辅导,晚上七点以后,还要帮助所住大楼的邻居们练功,不到12点不能就寝。他常常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而且还有求必应,有问必答,不要任何报酬。他说:“子去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知老之将至。”我愿在自己的晚年,将自己所学,尽量贡献出来,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八二年十月,马礼堂同倪异畔、白云等养气功爱好者组织了“中山健身会”,在中山公园、北海、紫竹院等公园建立辅导站,将收入捐赠给中国儿童少年福利基金会。康克清同志曾为马礼堂题诗道:“你给小苗浇泉水,为了鲜花早日盛天,待到满园飘起芳香,花儿会记住你的关怀。”马礼堂自己也定诗言志:“日夜奔忙为病人,敢将哀老告艰辛,忘餐废寝妻儿谪,驱逐瘟神乐满心!”<
  教练养气功的同时,马礼堂对武术事业仍如五十年前一样热心。电影《武林志》开拍后,剧组聘请他担任技术顾问,他欣然同意。他不顾北京盛夏的炎热酷署,亲临拍摄现场,忙起来中午都顾不上休息。马礼堂在指导何大海的扮演者李德玉时,指出他打的五行崩拳劲不整,原因是发劲时气没往下沉。他边说边亲自示范,一连打十几下崩拳,虽是八十高龄,打起来仍是动作刚劲有力,迈步铿锵有声。练完,还让他们往自己身上试试功力。李德玉经过他的热心指点,进步很快,他演用崩拳将俄国大力士助手毕契卡打下擂台的那场戏时,崩拳打得干净利索,迅猛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1-2006 10: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济人救世------真气运行法宗师李少波教授 (尚健在,年96)


李少波小传
李少波教授于1910年出身在河北省安平县。自幼体弱多病,后患有矽肺和肺结核等不治之症。遂师从祖父学习“吐纳导引、行气摄生”之术,勤学苦修;并兼攻《黄帝内经》、《勿药元诠》、《道德经》、《易经》等中医及易学经典,接触针灸而自医。由此,不但疾病痊愈,并由病而医,由医入道,毅然离乡西去川陕秦陇寻道,先后得老子养生秘诀,华山陈抟老祖睡功“五龙蛰法”,黄石公《素书》等医道至理。后李教授兼学中西医,先后在陕南、甘南藏区、兰州、北京等地行医,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医道至理颇受群众好评。历任甘肃省中医院针灸室主任医师、真法治疗室主任、甘肃中医学院真气运行研究所所长,省第五届政协委员,中国民医协会真气运行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少波教授真气运行研究所所长等数十职。先后入选《中国名医列传》、《当代世界传统医学杰出人物》、《中国世纪专家》、《中国传世通鉴》、并被甘肃省政府授予“名中医”的荣誉称号。

李少波教授经过一生的中医真气运行学术潜心研究和探索,渐悟医源于道,体察到宇宙万物,无不从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这一浑元真气(生命能量)的规律,而保全自身,形神长存。经数十年的实践探索,反复临床观察、科学研究总结,最终创编出一套增强生命活动、旺盛真气的“真气运行法”。著有《真气运行法》、《增订真气运行法》、《真气运行论》、《真气运行学》等专著,形成了完整的“真气运行”学术体系。有关专著及成果先后荣获甘肃省卫生厅临床验证科技二等奖、全国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三等奖、全国优秀图书奖等诸多奖项。

在多年行医实践中,李少波教授深感采用中西施治某些疾病疗效不佳,并体悟“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学” 医理思想。于是真法作为一种特殊医疗保健方法在甘肃、广东、江西、浙江等省份医疗系统及其它领域内被重点推广;同时,李教授还把真法带到新加坡、印尼、马来等东南亚国家,影响遍及东南亚、澳洲、北美洲、欧洲等地区。时至今日,已有数百万人从中获益,为全世界民众防治疾病、开发智慧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生品德高尚、恬憺无为的李少波教授业已九十六高寿,但鹤发童颜、精神矍烁,一心无法割舍毕生追求的真气运行事业,希望广大同仁能矢志不移地继承其发扬祖国传统医学,推广真气运行法的弘愿,使更多的民众受益,提升国民的身体素质和精神修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1-2006 10: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刘茂林大师简介

刘茂林,回族,1925年1月6日生,山东苍山县人。上海市气功科学研究会气功师和市康复中心气功师,《康复》杂志特邀气功师,任上海市杨浦区“少林内劲 —指禅”协会名誉顾问,广州第一军医大学气功武术协会顾问,福建厦门武警健身院名誉院长,浙江平阳“少林内劲一指禅”研究会名誉会长,系佛家“禅宗”功法第十八代传人阙阿水之大弟子、掌门传人。
    他出生于武术世家,自幼受父辈武术熏陶,操拳习武,青年时代先后拜武术名家宛长胜、张孝才为师,打下了深厚的武术功底,并学得一手武术推拿、按摩、点穴等治病术。后幸投入名师阙阿水门下,为阙阿水之大弟子。在阙老口述心授、精心教授下,深得此门功法之精髓,精通此门功法。
    数十年他苦练功法,集存功底、钻研、积聚其中之理,将中医针灸、武术推拿、按摩、点穴等与气功之精髓融汇贯通,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气功点穴、导引、布气(包括针灸布气)全身发放外气、隔墙发功、遥距发功等多种诊治疾病术和实践论述。还会开天目、遥测等功法。
    1982年初,上海二军大用红外热像仪测出:他手指发放外气时,指温升高一至二摄氏度,经仪器鉴定此“气”是异于常人的低频涨落调制的红外辐射电磁波,由此,他的50余年深厚功底获得科学论证。
    他在师承阙老《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基础上又创编了一套“少林内劲站桩功”,此功法哲理深奥,简单易学,将“动”“静”溶为一体。
    自1982年他公开推广传授功法以来,在沪、浙、闽、日本等地义务诊治病人,功效令人惊叹不已,海内外一些报纸曾作过报道。据对三万余人考察统计表明:有效率达85%以上,治愈各疑难杂症3500余人。治愈肺癌、结肠癌、胃窦癌,此三例癌症患者均为中西医院治疗无效而不作任何治疗,单用气功医术治愈的。对晚期扩散性癌症止痛率达100%;各类型复发性重症肝炎治愈率达93.3%,癫痫治愈率达100%;其他治愈的有脑血栓、不孕不育、脉管炎、气管炎、肺病、糖尿病……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0-2007 07: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养功创始人

刘贵珍,男,1920年生于中国河北省威县大寺庄,1945年参加工作,
1956年开始担任北戴河气功疗养院院长,1984年12月27日病逝。

  刘贵珍在自己的著作中介绍他1945年参加工作后:“我患有严重的胃
溃疡病,长期胃病的折磨,又引起失眠。在解放区医疗条件较差的情况下,
经介绍跟本乡刘渡舟老师(一位农民)练内养功,诚心诚意地练了一百零
二天,我的胃溃疡病好了,其它症状也随之减轻。”刘贵珍学会内养功治
好了自己的病后,又将这种方法教给别的患者,这些患者也获得疗效。这
个情况逐渐得到了邢台地委、唐山市委以及河北省卫生厅的重视和支持。
后来,由河北省的卫生厅厅长组织,他们在一起商定,将刘贵珍的锻炼方
法和前述多种称呼的锻炼方法统一叫做气功。刘贵珍在他的著作中写到:
“古代流传下来的导引法、内养功、吐呐法、内功、深呼吸、静坐呼吸养
生法等,虽然名称不同,均属于气功之前身。”又说:“‘气功’这个词
概括了静坐、吐呐、导引、内功等修练方法。因为气功运用于防病、治病,
故名为‘气功疗法’。”

  刘贵珍之所以选择“气功”一词命名而没有选择其它词汇,是因为他
所练的功法属于吐呐类、是以强调呼吸为特征的。这个功法要求吸气后停
住,然后再慢慢地呼气。如果用现在的眼光看,这个功法是要求练功人将
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用呼吸这一个念头取代其它杂念,使练
功人的意识达到入静状态。换言之,呼吸方法主要是吸引注意力帮助入静
的手段,而不是气功的本质特征。然而,极其遗憾的是,刘贵珍并没有认
识到这一点。他在自己的代表作中写到:“为什么称它为气功疗法呢?‘
气’这个字在这里是代表呼吸的意思;‘功’字就是不断地调整呼吸和姿
势的练习,也是俗语说的要练得有'功夫',将这种气功疗法,经用医学观点
加以整理研究,并且用到治疗疾病和保健上去,去掉以往的迷信糟粕,因
此称为气功疗法。”这是刘贵珍给气功下的定义。通过这个定义,我们可
以清楚地看到刘贵珍是将呼吸之气当作气功的本质特征了。这个定义以其
呼吸之气的内涵,硬性地改换了古人调整心理的内涵,造成气功定义出现
第一次严重的历史失误。

  后来,河北省卫生厅委派刘贵珍前往北京,向卫生部汇报了气功。这
个由民间发掘出来的不吃药不打针就能治病的方法,自然也引起了卫生部
的重视。1955年12月19日,在国家研究中医的最高学术机构——中国中医
研究院成立典礼的大会上,国家卫生部对全国一些先进的中医集体和个人
进行了表彰,其中就有刘贵珍领导的唐山气功实验小组。不仅给他们颁发
了奖状和奖章,而且还颁发了三千元人民币的奖金。人民日报、新华社、
光明日报、健康报、工人日报、体育报等多家新闻机构对刘贵珍本人及气
功疗法进行了报导。从而使刘贵珍及气功疗法在全国的影响迅速扩大。全
国各地办气功班,还有许多人涌向河北省参加刘贵珍举办的培训班。在全
国范围内,第一次掀起一个轰轰烈烈的学练气功的热潮。1956年,国家投
资在北戴河创建了第一个气功疗养院,刘贵珍出任院长。同年,国家主席
刘少奇同志专门请刘贵珍同志来北京汇报和传授气功,对他研究气功给予
高度评价和直接给北戴河气功疗养院批示给予物质支持。此后,中央一些
领导同志常请他去教气功。陈毅同志学会气功后,高血压病明显见效。林
伯渠同志学会练功后,高兴地说:“你为老人找了个治病强身、延年益寿
的好办法。”谢觉哉同志则为刘贵珍的《气功疗法实践》一书提词:“气
功疗法,人人可行,不花钱,不费事,可以却病,可以强身,可以全生,
可以延年。”此书先后印刷11次,发行百万册。刘贵珍的重要著作还被译
成日、英、印尼等文字,发行于国外。至此,刘贵珍以很快的速度成为当
时气功领域最有影响的权威人物。当然,他改换错了的气功概念也因此传
向了国内外。直到今天,外国词典和国内的汉英词典中的气功条目还仍然
将气功解释为呼吸锻炼方法,概源于此。

  针对刘贵珍在前人基础上确定的“气功”这个名称,以及他给气功下
的定义,国内的一些著名养生专家当时就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如蒋维
乔先生指出:“现在大家都称‘气功’,其实这个名称并不妥当,不过已
经通行,我也只有从俗了。在古时叫养生法。”前上海气功疗养所所长陈
涛指出:“气功疗法这个‘气’字如果把它看成是人体所固有的神经系统
活动的各种现象,那就容易理解,如果硬说是天地的玄气在人体内起作用,
那就无法从神秘的外衣中解脱出来,成为广大人民的一种治病养生的方法。”
李立知先生更明确地写到:“常常有人顾名思义地把气功理解为练气,于
是专在‘气’字上用功夫,以致发生了各种流弊:比如有的初学的人,为
了‘练气’就强力地做深呼吸或憋气下沉,结果不但影响入静,反而产生
气闷和胸腹疼痛等弊病。所以要进行正确的呼吸只是为了达到入静的一种
手段,而不是为了‘练气’。”然而,这些先生的真知灼见在当时的气功
热中,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从而错过了一次纠正气功定义失误的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1-5-2008 1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有意思的帖子做么没人回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5-2008 12: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华语不太好,有些句子不很明白 要慢慢消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医疗保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9-4-2024 07:37 AM , Processed in 0.07166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