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hGay

鲜为人知的槟城历史事迹[20/10更新:槟城义山]{求助资料:1983年的光大失火事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2-9-2006 07: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Gay 于 22-9-2006 06:59 PM 发表
槟威大桥兴建时期,有谁知道说兴建中的大桥曾经倒塌吗?


有这样的事??我也想看看!

谢谢你提供这样多的资料!



昨天跟朋友讲起513事件,他竟然告诉我不懂。可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9-2006 10: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知道

什么历史

书本没有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9-2006 1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好哦!!

可以知道很多槟城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9-2006 07: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這是我收集到一些有關木寇山與箂特Francis Light的資料:

Pulau Jerejak木寇山;地名源自當時住在島上的漁民,早年這座小島比起其他馬來西亞的島嶼,雖然不是很有名聲卻有很濃厚的歷史背景;Francis Light 1786年登陸檳榔嶼前最先登陸木寇山.後來這座362ha面積富有歷史背景的小島因為島上12/06/1969年建了扣押所後而成了大多數人們唯一印象的”魔鬼島”.

其實木寇山的歷史不止這些......先告訴大家最早的歷史背景:

英國海軍上將Arthur Wellesly 在1797年曾建議箂特Francis Light 在Fort Cornwallis外在島上另建海軍基地以保衛對岸新鎮Jamestown;即現在Bayan Lepas.但後來因為島上傳染病Malaria的因素而計劃停頓而沒有進一步發展.


後續.....





[ 本帖最后由 Kaiti 于 23-9-2006 08:03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9-2006 08: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移民隔離中心

箂特登陸檳榔嶼後為了開發新殖民地,各地新移民潮開始移居到檳城島上.但是為了大量移民湧入和防範傳染病的傳播問題,1910年特別把木寇山列為新移民隔離中心.凡是要登陸檳榔嶼的新客一律先被安置到木寇山列為新移民隔離中心接受健康檢查,通過後才被允許登岸.後來在1930年代殖民地政府在島上東區又建了一所150張病床的肺結核/痳瘋檢驗醫院.直到1960年代搬遷到雪蘭峩州Sg. Buluh為止.


島上唯一為痳瘋病人設立的佛教寺院.


1950年代檳城洪福寺住持本道法師探望痳瘋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9-2006 08: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寇山勞改營

馬來西亞中央政府在513種族流血暴動後; 12/06/1969年在島上建勞改營專門扣押涉及513事件的扣留犯.至到後期又改為專門扣押涉及毒販和私會黨的扣留所至到1993年8月份搬遷到柔佛Simpang Ranggam和Muar扣留營為止也成為了吸毒者的勞改營.
木寇山勞改營在1981年發生過唯一的一次內部扣留犯暴動的全國大新聞,扣留所內大約100名扣留犯因被延長扣留期而制造了那次的暴動,他們焚燒牢房,試圖逃離扣留所.但最終還是被控制和把逃出扣留所的囚犯捉回.




洪福寺法師在島上向扣留犯弘法

根據法令漁民不准在木寇山勞改營在島上的海域200米內作業主要是避免涉及接應扣留犯逃離的事發生.不過在1988年1月和5月份也曾經發生過在扣留所外工作的吸毒扣留犯集體逃亡事件.也加快了政府搬遷扣留所的決心.





木寇山扣留營搬遷後,中央政府把島的主權交回給州政府.州政府一度想大事發展木寇山成為旅遊景點,甚至有人建議開賭場.但都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直到了前幾年木寇山才正式開發成今天的"Jerejak Resort & Sp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3-9-2006 01: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aiti 于 23-9-2006 07:28 AM 发表
這是我收集到一些有關木寇山與箂特Francis Light的資料:

Pulau Jerejak木寇山;地名源自當時住在島上的漁民,早年這座小島比起其他馬來西亞的島嶼,雖然不是很有名聲卻有很濃厚的歷史背景;Francis Light 1786年登陸檳榔嶼前最先登陸木寇山.後來這座362ha面積富有歷史背景的小島因為島上12/06/1969年建了扣押所後而成了大多數人們唯一印象的”魔鬼島”.

其實木寇山的歷史不止這些......先告訴大家最早的歷史背景:

英國海軍上將Arthur Wellesly 在1797年曾建議箂特Francis Light 在Fort Cornwallis外在島上另建海軍基地以保衛對岸新鎮Jamestown;即現在Bayan Lepas.但後來因為島上傳染病Malaria的因素而計劃停頓而沒有進一步發展.
原帖由 Kaiti 于 23-9-2006 08:07 AM 发表
新移民隔離中心

箂特登陸檳榔嶼後為了開發新殖民地,各地新移民潮開始移居到檳城島上.但是為了大量移民湧入和防範傳染病的傳播問題,1910年特別把木寇山列為新移民隔離中心.凡是要登陸檳榔嶼的新客一律先被安置到木寇山列為新移民隔離中心接受健康檢查,通過後才被允許登岸.後來在1930年代殖民地政府在島上東區又建了一所150張病床的肺結核/痳瘋檢驗醫院.直到1960年代搬遷到雪蘭峩州Sg. Buluh為止.
原帖由 Kaiti 于 23-9-2006 08:52 AM 发表
木寇山勞改營

馬來西亞中央政府在513種族流血暴動後; 12/06/1969年在島上建勞改營專門扣押涉及513事件的扣留犯.至到後期又改為專門扣押涉及毒販和私會黨的扣留所至到1993年8月份搬遷到柔佛Simpang Ranggam和Muar扣留營為止也成為了吸毒者的勞改營.
木寇山勞改營在1981年發生過唯一的一次內部扣留犯暴動的全國大新聞,扣留所內大約100名扣留犯因被延長扣留期而制造了那次的暴動,他們焚燒牢房,試圖逃離扣留所.但最終還是被控制和把逃出扣留所的囚犯捉回.

洪福寺法師在島上向扣留犯弘法

根據法令漁民不准在木寇山勞改營在島上的海域200米內作業主要是避免涉及接應扣留犯逃離的事發生.不過在1988年1月和5月份也曾經發生過在扣留所外工作的吸毒扣留犯集體逃亡事件.也加快了政府搬遷扣留所的決心.

木寇山扣留營搬遷後,中央政府把島的主權交回給州政府.州政府一度想大事發展木寇山成為旅遊景點,甚至有人建議開賭場.但都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直到了前幾年木寇山才正式開發成今天的"Jerejak Resort & Spa".


非常感谢你提供这么多详细的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9-2006 0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8 AhGay 的帖子

順手拈來罷了;希望可以幫忙到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0-2006 11: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檳城發生罷市事件

一九六七年十月廿一日及廿二日在檳城舉行的第十三屆勞工黨全國代表大會標誌著自一九六四年以來,勞工黨醞釀的政治改變已到來。自那時起。示威遊行成為間斷性的運動。除了一九六五年二月十三日在吉隆坡為抗議領袖被逮捕的示威外,最嚴重的是一九六七年十一月廿四日在檳城發生的“罷市”事件。起因於抗議英磅貶值累及我國貨幣貶值。

政府不能容忍左派離開議會鬥爭而走向街頭鬥爭,乃採取行動阻止。林建壽就是在事發後被政府逮捕的其中一人。在被扣留廿八天後,林氏獲得釋放。

其實,從歷史記錄中顯示,在一九六四年大選後,勞工黨的路線已有了明顯的改變,所謂“議會外的鬥爭”便是展開示威遊行,較大規候的示威有一九六五年的抗議領袖被捕,一九六六年抗議美國總統約瀚遜訪問馬來西亞,一九六七年的配合五一勞動節的遊行及一九六七年底的抗議貨幣貶值等等。

東姑指共產黨已滲透勞工黨,逮捕行動乃不斷展開。一九六七年十二月十日,馬華總部也發表文告,列舉所收隻的卅四種標語,指證共黨滲透若干反對黨。

一些評論也指出:“一九六五年之後,社陣在中國文化大革命思潮和紅衛兵運動思潮的衝擊下,黨內分成多倜派系,互相批鬥。互相劃分界線,歷數年之久。”“勞工黨成立後直到一九五七年獨立,是一個民主社會主義非種族性組織,但後來變成華人組織。”

勞工黨有許多支部被查封,終於在一九六九年前夕宣佈“杯葛”大選。而在這之前,雖然後來被釋放的林建壽有意重組勞工黨,也被東姑形容為好事(89),但沒有良好的響應,勞工黨終於在無聲無息中自我停止活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0-2006 03: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轉貼一篇相關文章:http://www.thefreemedia.com/index.php/columns/2729

《回顾历史,展望将来--马来亚劳工党斗争史问题交流会》

马来亚劳工党在60年代到70年代初,积极的参与了新马人民反帝反殖、争取国家独立的民族民主运动,并在宪制斗争的领域里,轰轰烈烈进行过无数次的艰苦斗争。然而,在60年代后半期,马来亚劳工党却因面对反动政权的残酷镇压与摧残,而在我国宪制斗争的舞台上消失了。

柔州的一些前劳工党人、社会工作者、文化工作者以及前政治扣留者,从70年代以来,沉寂了几乎30年后,终于和一班有着冲天干劲、非常努力地在柔州各地推动争取民主人权工作的在籍或已毕业的大学生结合起来,在2001年9月9日组成了《人民之友工委会》进行工作,发挥了些微影响和作用。

为了唤起更多的曾经献身于我国民族民主运动的左翼人士,特别是前劳工党人或其支持者,希望他们能够总结经验、重新出发,也同时为了让年轻一代能够认识历史,吸取教训,更好地推动争取民主人权的工作,工委会曾在成立后不久,发出一份《关于马来亚劳工党斗争问题的4点讨论提纲》,原想随即在人民之友的组织范围内展开研讨活动,之后发觉有些人不尽同意这样做,而把它暂时搁置起来。关于马来亚劳工党斗争问题的4点讨论提纲如下:

1.马来亚劳工党在五、六十年代领导群众斗争,最后走向抵制1969年大选,你肯定它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吗?

2.为何说,"抵制1969年大选的决定和行动,在实际上等于是放弃议会斗争"?你认同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3.如果你肯定"抵制1969年大选是正确的",又认同"抵制1969年大选的决定和行动,在实际上等于是放弃议会斗争",这样不是自相矛盾吗?为什么?

4.有人说:"劳工党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马来亚劳工党斗争史》结论说,当劳工党被吊销注册,而结束宪制政党的政治角色之后,它无法也并没有可能完成它最后所提出的历史使命。你认同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读史可以知兴亡、明事理。"作为一个人权组织成员,无论是年老一辈或年轻一代,不分先后继续为我国民主人权而奋斗,我们都希望可以从马来亚劳工党所走过的道路、他们所面对的困扰,以及从他们所领导的斗争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得到一些宝贵启示。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物的发展,我们队伍里外许多人开始对过去的历史和它所遗留下来的问题,加以关注和进行反思。尤其是在《历史的另一面》编辑委员会,在今年初出版了《林清祥与他的年代》一书以后,一些年轻社会工作者才认识到,在50至60年代,新马人民的反帝、反殖的宪制斗争有过一段轰轰烈烈的历史,从而提问,这样庞大的队伍为何在70年代以后散涣了?30年的断层问题如何解决?今后斗争何去何从?

因为马来亚劳工党是我国民族民主运动,在50至60年代宪制斗争中的一个重要政治组织,它有20年的斗争历史,有过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它在60年代后半期面对反动统治的残酷镇压与摧残,而在我国宪制斗争的舞台上消失了。它的历史使命有没有完成?它最后所走的道路,是对?是错?劳工党人在组织被摧毁以后的最后表现,是好?是坏?劳工党消失之后,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治运动,是前进?还是后退?这些问题,都值得人们思考研究。

马来亚劳工党党史工作委员会在2000年出版的3部劳工党史册即《马来亚劳工党斗争史》、《马来亚劳工党文献汇编》与《马来亚劳工党历史图片集》,以及柔佛州劳工党党史篇委会出版的《走过的历史岁月画册》和劳工党槟州分部史料图片集工委会所篇写的《历史的放歌-马来亚劳工党槟州分部史料图片集》,是最直接的第一手材料,为我们对有关问题的思考研究,提供了最方便的条件。

在今年初,工委会决定,以研讨马来亚劳工党斗争史问题,作为柔州人民之友庆祝今年国际劳动节活动的中心内容。为此,我们邀请了《马来亚劳工党斗争史》执笔人朱齐英,特地为我们的这项活动,而写一篇《劳工党抵制大选及其历史使命》的工作论文;他也同时提供给我们,他的另一篇已交给《人文杂志》编辑部,题为《劳工党的民族民主斗争》的论文。同时我们也征求了《马来亚劳工党文献汇编》编者陈剑虹同意,将他去年4月在槟城发表的一篇题为《乘风破浪:槟州劳工党激进化的过程(1963-1969)》(原文题为 RIDING THE STORMS:RADICALISATION OF THE LABOUR PARTY OF MALAYA ,PENANG DIVISION,1963-1969)英文论文,由工委会找人译为华文。我们将朱齐英和陈剑虹两人共三篇论文,合在一起,专印成册,分发出去,作为人民之友和有心人士研究和讨论有关问题的主要文件。

工委会决定,在即将来临的5月4日,在新山举办一项主题为"回顾历史,展望将来--研讨马来亚劳工党的斗争史"的交流会,广邀全国人民之友和有心人士集会讨论、抒发己见,作为我们今年庆祝国际劳动节的主要形式和内容。我们希望看到,更多人能够大胆的针对有关问题和工委会提出的4点讨论提纲,发表他们的真知灼见;更希望看到,会有许多人针对朱齐英或陈剑虹的有关见解,发表他们同意或者是不同意的看法和论点。我们这样做,为的是引起更广泛的讨论、更深入的思考、更精辟的见解,从而为我们今后争取民主人权的斗争找出正确的方向和路线。

我们认为,不管是谁的意见,只要言之有物,就是'一家之言',但是,我们不要只看'一枝独秀';我们必须鼓励'百家争鸣',我们更要看到'百花齐放'。这是我们工委会处理上述以及其他工作或任何问题的立场和态度。


以下這是和勞工黨相關的書籍:

馬來亞勞工黨文獻匯編
The Labour Of Malaya 1952~1972: Selected Documents
http://www.mentor.com.my/localpb/local_S/130013.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0-2006 1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aiti 于 2-10-2006 03:36 AM 发表
轉貼一篇相關文章:http://www.thefreemedia.com/index.php/columns/2729

《回顾历史,展望将来--马来亚劳工党斗争史问题交流会》

马来亚劳工党在60年代到70年代初,积极的参与了新马人民反帝反殖、争取国 ...



谢谢你和我们分享这么详细的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06 1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PENANG的历史有很多小小的事件, 我只知道什么事但不知道内容.........T.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0-2006 08: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我才知道原来在八十年代光大曾经发生过大火..感到有点惭愧!

这还要归功于槟城网友们在槟城论坛 » 【槟城贴图区】(第2页)所分享的经典照片。

请问一下,这里有谁可以提供当年1983年光大所发生的那场大火的相关资料,
例如伤亡人数,起火原因,损失数额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006 09: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去游览了其他论坛,看到了很有趣的这些资料..关于槟城义山的~
义山存大马华人历史的证据


在槟城,广东暨汀州公冢的名称最早见於道光8年(1828年),当时所立广东省暨汀州府绍安县捐题购买公司山址的石碑,迄今依旧存於广汀第一公冢。

由这块石碑可发现参与的各府县名称,说明这是组织的最初成员。不过,山上说明是1801年立的《墓道?》及山上历年发现的18世纪末墓碑之多(其中目前尚可见到的最早石碑是下葬於乾隆乙卯(1795年)的香山人曾延贤之基),这一切说明有关墓地早在1828年之前已存在。现在地契固然显示,当时有关的地段被分别为不同的地契、为槟榔屿英殖开拓人莱特的遗孀所拥有。

可是,墓碑也证明当时的广东籍人士已各自把乡人的坟墓葬在这地方的不同地带(注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山上1798年戊午立的“粤东清显祖兴潜叔公奕郑公府君墓”据说是一座衣冠冢。这座坟也一度是槟城顺德会馆同人自会馆成立之前的集会象徵,被当成“总坟”祭礼、多次重修(注四)。

这冢可以是一个说明当年南来环境恶劣,生死难卜的例证。此外,族人为出国逝世後无法寻尸安葬的族人安魂,按中国内地“设衣寇冢”的形式埋葬,亦是一种大陆丧葬文化与信仰心态移植本国的例证。

实际上,在槟城,源自闽省的先民,在广东暨汀州公冢之外,另有本身设立的公冢。一些源自福建的宗族或大家族也依照中国家乡的习惯,在槟城福建公冢范围内,或在其他地区,设立宗族或家族墓园。

历史上,在同一个地区,不同籍贯语系的社群同葬在一座义山,或是各社群集团采用分山或同山分区埋葬先人,各别拥有主权的方式,也足以说明在不同时代,地区上不同的社群势力可能经历的整合或分派。义山面积大小及规划的方式除了表现文化的差别之外,也反映了各势力的消长。

以槟榔屿为例,广东暨汀州公冢之外,福建人在1805年之前也另外建有本身的公冢(注五),讲客语的福建诏安人先是参与广汀的购地,後来则加入福建公冢,而又有另行购地之举(注六)。这正说明地区上势力的分别与整合。

公冢的组织结构出现这一类变化,也可作为帮群社会在不同时代分分合合、势力消长的一个佐证。


威省

在籍贯意识浓厚的19世纪,某一些义山的命名,不是以籍贯命名,而且在其捐款碑上也不见出现一个以上的籍贯社群联名,或是由当地一个籍贯独自以其名义参与组织和捐款。这样的情形也可能反映了有关社区在帮派时代的人口结构,在主碑时代真实的一面。这说明当时有关地区的人口可能几乎清一色属於同一语系或相同籍贯的人士,又或者基於整片地区都是属於同一个政治实力组织的势力范围,而当地人口亦几乎同一语系,也会出现这种情形。

这类义山包括了槟城州的威省中最早的坟山组织的形式。笔者在1996年考证大山脚皇家山即发现,这里的19世纪坟墓群之间,只有宗姓总坟而不见乡团的总坟存在。统计现场仅存的墓碑之後又发现,扣除了那些宗姓总坟和风蚀者之外,尚有大半是属惠州人的坟墓,其馀少数属潮州人和台山人的坟墓,有些是由义兴公司立碑。由此便能找到一条线索,证明惠州人曾是早期开垦大山脚的主要华人社群。

同样的证据也符合了拿律战争时代,四邑、惠州、潮州人曾团结在义兴会党的事实。再比较1877年高巴三万公冢的“大山脚题缘碑”,更可发现“题缘碑”上的捐款名单。领捐者分别是源自槟城的“义兴祖馆”和“义兴馆”。除此之外,有组织的捐款者就只有在皇家山设立总坟的一些宗姓组织,而没有其他会党或乡团。由此更进一步说明,此地曾是以惠州人为主的纯义兴会党控制区(注七)。

在威南如爪夷等不少地区,当地的坟墓虽无完整的碑记记录与数目,无从作好文字证据,可是,对证当地的历史和至今通行的语言,亦可知当地的居民人口结构,大部份人的祖籍几乎都是源自潮州。因此,这种义山的命名不必强调籍贯之分,也可接受少数社群的死者。只是,义山上的墓碑则强调了各自原乡分别。


华人基督徒坟场

以社会人类学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去看待宗教认同、文化、社会这几个方面,可发现它们并不一定是能互相反映的,而且也可能可以在概念上分别看出,文化经常具有变化的动态性质。一些非华人传统宗教(并非佛、道、民间信仰)的华族信徒,尤其是清代和战前的基督信徒的坟墓更可说是这方面的实例。

在槟城西南区的浮罗天主教坟场和槟榔路的基督教坟场,我们可见到一些坟墓的设计足以作为文化变迁的“化石”。有些坟墓的形状并不是采用西方的墓式,而是传统的华人“墓龟”或“单碑墓”,而且全盘采用了华人墓碑的格式,甚至也保留了墓碑中榜按吉凶字数书写及传统称呼的格局,唯一不同的就是立碑者会在碑的最上部份或左右上部份加上“永生之光”或一个十字架符号,或两者并用。

这说明了在早期的华人社会,华人基督徒的坟墓形状,表达了异质的(Heterogeneous)宗教信仰,向著尚是相当纯一(Homogeneous)的社会文化,寻求互相协调。也许这正是一种可能的解释,说明为何早期少数华人基督徒可在大部份佛、道及民问信仰信徒社会中,与其他人和谐共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7-2008 07: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州政府变天是最新的大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6-2012 0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吗?还有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6-2012 0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要问那个年代的人了 这里好多网友都是那个年代的!他们会进来分享吧。现在还早!。 楼主耐心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9-5-2024 12:40 PM , Processed in 0.05882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