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dalap 于 3-10-2025 11:27 PM 编辑
WSJ:好萊塢不再風光 經濟慘淡如同災難片
華爾街日報2日報導,好萊塢經濟失去昔日風光,蕭條慘淡有如災難片;娛樂圈工作機會流失,商家紛紛關門,居住多年的民眾選擇搬走,身為影劇圈創意主力的中產階級苦苦掙扎。54歲動畫師曼諾菲(Brian Mainolfi)1994年從老家巴爾的摩到洛杉磯闖天下,擔任經典卡通「樂一通」(Looney Tune)動畫大師瓊斯(Chuck Jones)助理,後來參與迪士尼(Disney)「鐘樓怪人」(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花木蘭」(Mulan)等電影製作,在喜劇卡通影集「美國老爹」(American Dad)任職十年,可是從去年以來卻沒有工作。
報導指出,曼諾菲像其他成千上萬影劇圈從業人員一樣,好萊塢經濟走下坡時受到池魚之殃。原本曼諾菲以10萬年薪養活四口之家,現在動用退休存款與孩子的大學存款過日子,住在布班克(Burbank)的他目前在車程三小時外的大學教一堂動畫課,每周賺取工資350元。由於沒有動畫工作,曼諾菲透過工會取得的健保今年底便將結束。
2.5M
1.3K
小心搭配錯 這些食物別一起吃
曼諾菲說,人生當中頭一回必須思考如何尋找繪畫之外的工作,若到年底還是沒有機會,到時候只能去量販店或超市打工。
洛杉磯有著大批追求在電影或電視發展的外地人,其中極少數晉升一線演員或導演,收入以百萬計數。其他工作人員則負責布景、攝影、安排行程,工作機會並不穩定,電影計畫胎死腹中,電視節目常被取消,但專業人才通常在幾個月後就有新工作。
2023年演員與編劇同時展開大罷工之後,好萊塢經濟就開始退步。曾經參與「夜間法庭」(Night Court)等36部電視影集的62歲製作人魏斯彼瑟(Pixie Wespiser)說:「從1989年以來,這是第一年我完全沒戲可拍。」他說,身邊許多娛樂圈從業人員生活困難。
報導指出,好萊塢經濟萎縮的主因在於生產作品變少。自從罷工事件後,電影公司開始大幅減少成本支出。根據追蹤產業趨勢的ProdPro統計,2024年美國拍攝成本至少4000萬以上的電影與電視影集,與2022年相比減少大約30%,到了今年前三季又繼續縮水13%。
某些娛樂產業分析師認為,消費者選擇可能已經出現永久改變,不再青睞專業拍攝的成品,反而喜歡來自YouTube或社群媒體等源源不絕的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