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343|回复: 8
|
超級抗藥菌|美國CDC:一種超級耐藥菌感染個案急增 對所有抗生素近乎無敵
[复制链接]
|
|
|
本帖最后由 dalap 于 28-9-2025 10:20 AM 编辑
超級抗藥菌|美國抗藥性腸桿菌病例急增 幾乎所有抗生素無效

美國疾控中心(CDC)在最新一期《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警告示警,一種超級抗藥性細菌NDM-CRE導致的感染正在急劇增長,2019年至2023年間美國病例數目增逾460%。
綜合外媒報道,NDM-CRE屬於碳青黴烯類抗生素抗藥性腸桿菌(CRE),NDM指新德里金屬 β-內酰胺酶,這種酶可以產生酵素,破壞抗生素的基因,因此治療選擇非常有限。
美國CDC於亞特蘭大市的總部。
REUTERS圖片
美CDC資料顯示,NDM-CRE造成的肺炎、血液感染、尿道感染和傷口感染等症狀極難治療且可能致命。
2020年美國通報約1.27萬宗CRE感染病例,造成1100人死亡。由於醫護人員在治療CRE感染時,可能沒想到是NDM-CRE這種抗藥性細菌,若選用無效的治療方案,將導致惡菌在醫療機構及社區快速傳播。CDC建議醫療機構保持警惕,若確診CRE感染後,應立即進行碳青黴烯酶分型檢測,確保患者獲得有效治療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9-2025 10: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在新一期美國《內科學紀事》報告說,一種超級耐藥菌NDM-CRE導致的感染正在急劇增長,2019年至2023年間美國的感染病例激增逾460%。
新華社報道,NDM-CRE屬於耐碳青黴烯類腸桿菌科細菌(CRE),此類細菌對多種抗生素具有耐藥性。NDM指新德里金屬-β-內酰胺酶(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擁有這種酶的細菌對幾乎所有現有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導致治療選擇極其有限,感染相關的致殘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
原文網址: 美國CDC:一種超級耐藥菌感染個案急增 對所有抗生素近乎無敵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 ... utm_medium=referral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9-2025 10: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在新一期美國《內科學紀事》報告說,一種超級耐藥菌NDM-CRE導致的感染正在急劇增長,2019年至2023年間美國的感染病例激增逾460%。
新華社報道,NDM-CRE屬於耐碳青黴烯類腸桿菌科細菌(CRE),此類細菌對多種抗生素具有耐藥性。NDM指新德里金屬-β-內酰胺酶(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擁有這種酶的細菌對幾乎所有現有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導致治療選擇極其有限,感染相關的致殘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
原文網址: 美國CDC:一種超級耐藥菌感染個案急增 對所有抗生素近乎無敵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 ... utm_medium=referral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9-2025 0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ow do you get NDM?
NDM-1 and other resistant bacteria spread from person to person through contact with contaminated hands or items. It is produced by bacteria containing the resistance gene
感染相關的致殘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 |
|
|
|
|
|
|
|
|
|
|
发表于 28-9-2025 0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9-2025 04: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夢魘細菌」、超級真菌感染 在加州攀升
具抗藥性的「夢魘細菌(Nightmare Bacteria)」感染率,近期在加州各地大幅攀升。與此同時,被視為「治療嚴重感染最後防線」的抗生素,也面臨可對其產生抗體的超級真菌威脅,加州健康防禦拉警報。
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和加州公共衛生廳日前報告指出,抗藥性「夢魘細菌」的感染率,在美國各地和加州飆升;與此同時,一種真菌超級細菌,也正在加州蔓延,南加多縣的感染報告數量增加。
CDC表示,「夢魘細菌」病例五年內在全美上升近70%。加州衛生廳的數據則顯示,今年1月至7月間,全州已通報數百例感染。而幾年前,這種細菌在加州非常罕見。
而且加州目前是面對雙重挑戰,一方面是帶「NDM基因」的超級抗藥性細菌感染病例上升;另一方面,致命真菌「Candida Auris(耳念珠菌)」在南加迅速蔓延,常見的抗真菌治療,對其幾乎無效。
加州衛生廳表示,2022年9月至2025年5月,加州共報告1萬1711例超級真菌感染,包括南加多個縣接到數千例耳念珠菌感染病例報告。2017年1月至2025年5月,洛杉磯縣報告5745例耳念珠菌感染,橙縣的病例為3575,聖伯納汀諾縣1254。
目前與耳念珠菌一起威脅加州的,還有另一種超級細菌:耐碳青黴烯類腸桿菌科細菌(CRE), CDC日前的報告指出,這種細菌對多種抗生素均有抗藥性,而碳青黴烯原本是治療嚴重感染的最後防線。來自29個州的檢測與通報顯示,2023年共發現4341宗碳青黴烯抗藥性感染,感染率從2019年到2023年的增幅為69%。
CDC報告作者之一的Maroya Walters醫師表示,這代表過去被視為常見且易於治療的感染,例如泌尿道感染,可能會變成難以根治的慢性病。
洛杉磯加大(UCLA)的研究員稱,這種細菌還可能導致嚴重疾病或正接受手術或其他侵入性治療的患者感染。 2015年,UCLA醫院有超過100患者接觸這種超級細菌,這可能是造成兩人死亡的原因。
有專家認為,新冠疫情期間抗生素使用激增,可能助長細菌的抗藥性。專家同時指出,CDC目前的數據,可能僅呈現部分情況和住院重症病人情況,加州、佛州、紐約州與德州等人口大州的實際感染數字「可能被低估」。
|
|
|
|
|
|
|
|
|
|
|
发表于 28-9-2025 06: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9-2025 07: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9-2025 08: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多重耐药性真菌,2009年首次在日本发现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是一种多重耐药性真菌,2009年首次在日本发现,因其对多种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两性霉素B)的高耐药性(部分菌株耐药率高达98.7%)被称为“超级真菌”
其危害包括:
高致死率:血流感染病死率可达30%-60%,尤其威胁免疫低下人群(如ICU患者、糖尿病患者)
强传播性:易通过医疗设备(如呼吸机、导管)和环境表面传播,引发院内聚集性感染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