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69|回复: 0

綠進沙退!內蒙庫布其治沙模式從死亡之海走向綠色奇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8-9-2025 10: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十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16日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開幕,「庫布其模式」正從中國走向世界。

目前,庫布其沙漠治理率達到40%,入黃河泥沙量由2700多萬噸降至400多萬噸。在生態修復同時,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實現跨越式進步,沙區農牧民通過流轉土地、參與「三北」工程和太陽能產業等方式參與治沙,共建美好家園。

庫布其沙漠官井村,歷經近30年治沙努力,村民馮慧回憶:「以前風沙大時,連院牆都砌不起來,一砌就被沙子埋掉,連房子都保不住。那時根本沒有路,車子進不來。」惡劣生態環境讓村民生活極其困難,每家只有二三畝旱地,主要種植玉米和馬鈴薯勉強維持生計。

「過去風沙大,種的莊稼經常被沙子掩埋或刮走,現在植被多了,風沙小了,地下水也有了。」馮慧說,生態環境改善吸引村民回遷。近些年,越來越多外遷村民選擇回到家鄉發展,目前全村已有192戶400多人。治沙不僅讓官井村生態環境顯著改善,而且村民也有收益。生態改善後,村民得以大規模種植玉米,僅此一項就為馮慧一家帶來10餘萬元(人民幣,下同)年收入,此外,出售沙柳種苗和草方格材料等,每戶年均增收約1萬元。

在庫布其沙漠北緣,成千上萬塊深藍色太陽能板如魚鱗般整齊鋪展在金黃色沙漠上,形成蔚為壯觀的「太陽能長城」。截至目前,鄂爾多斯市在「太陽能長城」治沙帶建成太陽能規模超1000萬瓩,實現太陽能治沙約80萬畝,專案全部建成後可實現太陽能治沙面積逾200萬畝。在太陽能板下面陰涼處,種植多種治沙作物,實現「板上發電、板下治沙、板間種草」立體化發展模式。

「庫布其模式」成功並非偶然,而是中國在長期實踐中探索出的科學治沙路徑。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副祕書長武向良指出,這一模式堅持「消滅東段、南部圍堵、封禁西部、鎖邊北緣、中部切割」的治理策略,通過工程建設與生物措施相結合,「林草藥」三管齊下,封育、飛播、造林三措並舉,最終實現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治理成效。

「庫布其模式」成功實踐,不僅改變一片沙漠命運,更為世界荒漠化防治提供寶貴經驗。2014年,聯合國環境規畫署將庫布其沙漠生態治理區確立為全球沙漠「生態經濟示範區」。2017年,在《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上,庫布其沙漠治理作為中國防沙治沙成功實踐被寫入聯合國宣言,成為全球防治荒漠化典範。

面向未來,「庫布其模式」將繼續在全球荒漠化防治中發揮重要作用。正如與會國際專家所說:「庫布其不僅是中國的綠色奇蹟,更是世界的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9-9-2025 05:24 AM , Processed in 0.10589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