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08|回复: 0

巨型牡蠣入侵澳洲水域 或攜帶疾病威脅本地物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9-9-2025 09: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dalap 于 9-9-2025 10:02 PM 编辑

巨型牡蠣入侵澳洲水域 或攜帶疾病威脅本地物種

















[color=var(--td_theme_color, #4db2ec)]
近江牡蠣和本地牡蠣體型對比。

【本報布里斯本訊】澳洲現在除了正在應對的火蟻、瓦螨和鯉魚等生物安全問題的經濟和環境成本,巨型牡蠣近江牡蠣(Magallana ariakensis)這一外來海洋害蟲正悄然擴散,當局呼籲公眾協助確定其分布範圍,以防其入侵澳洲大部分海岸線。
近江牡蠣在多國被廣泛養殖,生長迅速,性別轉換能力強,體長可達24厘米,最快15個月就能長到可捕撈大小,兩到三個月可達性成熟,悉尼巖牡蠣需三年,是雄性先熟的雌雄同體生物,繁殖力強,能迅速擴散、增長種群。
在澳洲,近江牡蠣被列為生物安全物質,禁止捕撈、作魚餌或食用,違法者將被罰款。昆州生物安全局培訓誌願者識別它,發現疑似目擊情況需記錄位置並拍照上報。
當局認為,近江牡蠣是隨海外船只潛入昆州東南部。2023年6月,布里斯本島運河系統首次發現它,昆州生物安全局(BQ)推測其至少三年前就已抵達。此後,Moreton Bay的河口地區,如布里斯本的Kedron Brook和Boggy Creek等地,都檢測到了該物種。
目前新州尚未報告發現,但監測工作至關重要。因其常被藻類覆蓋,難以確定全面擴散程度。
昆州生物安全局沃爾森稱,這種牡蠣體型巨大,殼呈片狀,內殼無小脊,有紫色至黑色疤痕,附著在基礎設施上,占據淺水和泥濘溪流,可能攜帶疾病,威脅本地貝類,與本地物種爭棲息地,還可能污染設施。該局呼籲漁民轉移地點前,對船只等設備檢查、清潔和幹燥。
2024年8月澳洲農業資源經濟科學局(ABARES)建模預測,除部分地區,近江牡蠣可能侵染澳洲大部分海岸線。成年個體能耐受0至35攝氏度水溫,幼蟲在兩到三周內能在20至30攝氏度水域存活。
澳洲入侵物種委員會表示難估其長期環境影響,高級政策顧問布斯稱它或引入新病原體。
布斯說,澳洲生物安全投入未跟上步伐,現在正面臨引入新物種的生態風險。
不過,昆州牡蠣養殖者協會認為,鑒於牡蠣養殖業面臨諸多挑戰,澳洲當局應測試其水產養殖潛力。協會主席羅布森稱,若它對疾病有抗性,能適應氣候變化,可能會成為養殖選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5-9-2025 02:23 PM , Processed in 0.11240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