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78|回复: 0

陸大學生考研究所趨理性 專注技能提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2-2025 1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大陸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達到388萬,創下歷史新高。然而,根據澎湃新聞網報導,開始有越來越多的畢業生在考研和就業之間,更理性地權衡性價比,根據自身條件選擇適合的發展路徑。

西安文理學院會計專業大四學生吳熙(化名)放棄考研,選擇備考公務員考試與求職。她表示:「學習能力一般的我,考研壓力太大,特別是外語這一塊。與其掙扎,不如集中精力準備國考和找工作。吳熙說,他們班考研的人數比往屆少,尤其對考名校沒有信心的同學,備考後放棄的很多。也有其他同學認為:「考研需要很早準備,對自己條件和職業目標都要有清晰認識。盲目考研可能是浪費時間。」

並且大陸有些學校的研究生學制延長至三年,經濟與時間成本增加,令許多人重新考量讀研的必要性。特別是大陸專碩學費普遍較高,住宿也不再提供,讓一些學生面臨高昂的租房支出。中國石油大學學生劉歡認為,三年碩士學習耗費時間精力,但就業優勢未必顯著。有些用人單位更看重本科(大學)學歷,這讓讀研的回報率顯得不高。

企業對高學歷的需求也在減弱。北京一家互聯網公司人力資源主管表示,公司更注重實習經驗和專業技能。「相比於研究生,本科生的求職期望更貼合企業需求。」

畢業生開始更注重技能提升,而非單純追求高學歷。也有人覺得工作幾年後再決定是否讀研,可以更清楚職場需要什麼。中國傳媒大學就業創業指導中心老師杜迪建議學生,應較為注重大學階段的實習經歷和就業規劃,避免盲目追求高薪或地點。務實地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是降低焦慮的重要方式。

同時,大陸大學生也開始探索靈活就業與新興行業機會。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陳忠雲認為:「面對就業壓力,學生應跳出傳統行業束縛,尋求更多元的職業可能性。」專家指出,考研不再是「標配」,越來越多學生傾向「按需讀研」。上海同濟大學教育評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表示,未來更多學生將在工作幾年後再選擇深造,這不僅有助於學生更清晰地規劃個人發展,也促使各大學加快研究生教育改革,優化課程設置,讓研究生教育更加契合市場需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2-8-2025 02:29 AM , Processed in 0.098389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