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aaron_mlk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真的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6-2022 10: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當下可能無法完全的證實其真實性,但是因果業報的觀念,卻能鼓勵善行善念,鼓勵道德行為,為世間帶來善的力量。智者知道善行與善念會為眾生帶來甜蜜的果實。

就如在河口設置魚網的人,會對河裡的魚帶來不幸,帶來厄運。那些質疑或者強調沒有善惡果報的人,如同設網人為世間的眾生帶來不利、帶來不幸、帶來痛苦、帶來災厄。

樓主的問題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句話到底是真實的嗎?

而我會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主張為世間帶來利益,這句話是真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6-2022 04: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逍遥上仙 于 7-6-2022 05:09 AM 编辑

有些人前世坏事做尽,恶报太大,今生就算他再世为人,为人和善,做很多好事,可是前世恶报要还清了,善报才会出现。

依稀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故事。

有个乞丐很善良,他把行乞到的钱财拿来造寺庙,人人都称赞他的善举。

寺庙造好以后,偏偏这个乞丐接二连三发生意外而死亡,人人都不解为何造庙是大功德,乞丐却遭遇不幸。

当时,有个开了天眼的和尚大德,就给出了解释。

原来这个乞丐前世坏事做尽,原本要做几世的乞丐而且不断发生意外。

由于他把乞讨的钱造寺庙了,功德很大,于是老天让乞丐提前把恶报还清了,现在已经升为天人享福报了。

现在,你该明白了为何有些人明明做了很多善事却没有好报,只是当事人的恶报太大了,等到还清了,善报就会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6-2022 05: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逍遥上仙 于 7-6-2022 05:33 AM 编辑

这个故事也能助你解惑。

https://www.zhengjian.org/node/76873
破家行善换来九子皆亡 为何?

【正见网2011年08月25日】

人汪道鼎说:菱湖的文简公王以衔,他的祖父某翁本是当地富豪。某翁成年结婚后,妻妾连生九子,却都顽钝愚笨
。乾隆某年大歉收,百姓人人菜色,某翁罄尽家财赈济乡亲,救活饥民无数,而某翁家道也因此中落。

不久,某翁长子染病身亡。不到一年,九子相继夭折,无一存活。某翁夫妇悲愤怅惘,如痴似狂。某翁家一向供奉观音菩萨,某翁于是写一封信在观音菩萨像前烧化,向菩萨诉苦,词句非常哀怨。

当天晚上,某翁夫妇梦见观音菩萨开示说:“你之前所生九子,是九魔,都是败家子。因为你家祖上有隐恶,天降九魔让它们来败你家。因为你倾家赈济,阴德浩大,上帝特地下令收回魔鬼,另降文人来振兴你的后代。如果你能够更修善果,二十年后,文曲星会降生你家。不要自怨自艾。”两人的梦一模一样。于是某翁夫妇更加兢兢业业行善积德,扶危救困不敢懈怠、唯恐不及。

不久,某翁的妻妾数人先后有娠。几年之间,某翁又得了五子,五子长大后都读书能写文章,在儒林小有名气。再下一代,王以衔大魁天下,中了乾隆六十年状元,官至尚书,其弟王以楮中了当年会元。王家书香不绝。

种善因得善果,行善终有善报。人一出生,就被茫茫红尘迷住了双眼,往往容易发出“好人没好报”、“神佛不管我”的念头,因此自怨自艾。这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切莫因为一时的消沉埋没了你敬佛向善的慧根、动摇了你修德为善的正念。“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坚持善良,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根据清代汪道鼎《坐花志果果报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6-2022 11: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假的!

其实做人最重要过得了自己那一关!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6-2022 12: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凡是都一体两面,有时你觉得你的发心是善良的,但是在别人眼里你却是在造孽
比如有些人去喂流浪狗,他以为他在做善事,但是其实他是在制造更多流浪狗繁衍问题
比如有些人买动物放生,他以为他在做善事,但是其实他的放生地点错误 会导致原本的生活环境出现了天敌,导致其他动物物种死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6-2022 06: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来接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8-6-2022 06: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aron_mlk 发表于 5-6-2022 07:05 PM
你说,“没有恶因叫什么恶报?”

你的理解恐怕有一些错误

恶报原为佛教语,谓行恶事而自食其果,后泛指坏的报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6-2022 06: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弥陀 发表于 8-6-2022 06:06 PM
恶报原为佛教语,谓行恶事而自食其果,后泛指坏的报应。

大哥,请你看完整一点,那句话后面还有一句,就是“后泛指坏的报应”,意思是,无论我们做的

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要后来我们得到不好的报应,就可以被称为是“恶报”

这就是“后泛指坏的报应”这句话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6-2022 06: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8-6-2022 06:45 PM 编辑
aaron_mlk 发表于 8-6-2022 06:29 PM
大哥,请你看完整一点,那句话后面还有一句,就是“后泛指坏的报应”,意思是,无论我们做的

是好事还是 ...

大大哥,请你看完整一点,那句话前面还有一句,就是 “ 谓行恶事而自食其果” ,意思是,我们做的是恶事才会得到恶报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6-2022 07: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弥陀 发表于 8-6-2022 06:43 PM
大大哥,请你看完整一点,那句话前面还有一句,就是 “ 谓行恶事而自食其果” ,意思是,我们做的是恶事才 ...

我们做的是坏事,才会得到恶报?


我不敢这样认为。

比如说,我之前已经说过,有时候如果你的沟通能力或社交能力不好的话,即使你对别人是一番好意,
但别人都未必会因此而感恩你,甚至搞不好还会因此而讨厌你。

怎么说呢?

举个例子,就好像以前的中国,有一些当臣子的即使是一番好意想要劝导皇帝,但皇帝不但没有
因此而感到高兴,甚至还因此而讨厌他们,以致让那些勇于劝谏的臣子面临杀身之祸。

所以,谁说善就一定有善报呢?

有时候,善也会有恶报,所以,我觉得,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也未必是真实有理的,
很多时候那只是“劝人向善”的一种借口和手段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6-2022 08:4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解释只是说,后泛指坏的报应。
没有提到,做善事会有坏的报应。

你那个皇帝的例子,也不代表臣子做好事,得坏的报应。
只是说明,皇帝干了很多恶行,暴行。

因果报应,是错综复杂的。
善果恶果哪个先到,凡夫俗子哪说得清。

楼主一直强调,行善也会的恶报,难道也认为行恶也会得善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6-2022 10: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8-6-2022 10:50 PM 编辑
aaron_mlk 发表于 8-6-2022 07:02 PM
我们做的是坏事,才会得到恶报?

“ 善也会有恶报 ” 这应是 大大哥 已做了百千万的善事后肺腑之言,听完让人不得不感慨一下!

那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呢?《了凡四训》上讲得很清楚,并且把善分为八对:

一、真善、假善;二、端善、曲善;三、阴善、阳善;四、是善、非善;五、偏善、正善六、半善、满善;七、大善、小善;八、难善、易善。

其中的 五、偏善、正善 可以供上,下参考

善者为正,恶者为偏。纯心利益他人,但却以善心做了恶事,是正中之偏 ;纯以自私自利之心,却恶心做了善事,是偏中之正。这些道理如果了解的不够透彻,往往就会自以为是善事,却未必是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6-2022 06: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弥陀 发表于 8-6-2022 10:49 PM
“ 善也会有恶报 ” 这应是 大大哥 已做了百千万的善事后肺腑之言,听完让人不得不感慨一下!

那什么 ...

“纯心利益他人,但却以善心做了恶事”,请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情,是“以善心做了坏事”?


可以举例告诉我吗?


我认为,如果一个人的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不好的话,即使他是出于一片善意,但别人都未必会感恩他,
甚至可能还会因此而讨厌他。


因为所谓的“好话”,是因人而异的,有时候即使你是真的一片好意,但可能你的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不大好,
所以表达出来的效果,可能会让对方觉得讨厌或生气,所以,我认为“善有恶报”也是有可能的。


就好像以前的那些当官的人一样,虽然他们是一片好意想要劝导皇上,但皇上不但不感恩他们,甚至
还非常讨厌他们,想要把他们杀掉。


所以,请问到底什么是“以善心做了坏事”?


如果遇到了“善有恶报”的情况出现,是不是代表你所做的事情,一定是“以善心做了坏事”?


其实,它究竟是不是一件坏事,我觉得这也可能是因人而异,因为有些人可能不介意你这么说,
而有些人可能心胸比较狭窄,品德修养没有那么好,所以,他就可能会因此而介意你所说的那些东西,
而如果他介意你所说的那些东西的话,那你所说的那些话,是不是代表是“以善心做了坏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6-2022 06: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野草夫 发表于 8-6-2022 08:41 PM
那个解释只是说,后泛指坏的报应。
没有提到,做善事会有坏的报应。

那个网站说,“后泛指坏的报应”。


“泛”,是指“广泛”,意思是说,后来广泛地指是坏的报应。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我相信,它的意思应该是:无论我们做了什么好事还是坏事,最后得到坏的报应。

因为作者说,是“广泛地指”,这个所谓的“广泛”,必须注意,如果作者的意思不是指“无论我们是做了好事还是坏事”,
我相信就不能构成所谓的“广泛”,所以,我认为,作者的意思应该是指“无论我们做了好事还是坏事,最后得到坏的报应”,
这就可以被称为“恶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6-2022 1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69.複雜的業報
  有一次,佛陀到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遊化,住在城北的迦蘭陀竹園竹林精舍。而尊者三彌提,那時也在王舍城附近,住在一處僻靜的林間小屋中。
  這天午後,有一位名叫「普達梨弗」的出家外道,正好走到尊者三彌提的住所,就進屋去參訪他,向他提了個問題:
  「三彌提道友!我曾當面聽沙門瞿曇告訴我說:
  『肢體和言語所造的業,那是不實在的,只有意念所造的業,才是真實的。又,有一種禪定,當進入那種禪定時,會完全無感覺。』」
  「普達梨弗道友!世尊不曾這樣說,你不要這樣誹謗世尊,誹謗世尊是一件不好的事。道友!世尊一再教導我們:
  『如果故意造業,而且也付諸行動達成了,那麼,業報是一定有的,若不是在當世,就是在以後的來世。但如果不是故意的,那就不必然會有業報了。』
  至於禪定,確實有一種禪定,當進入時,會完全無感覺。」
  普達梨弗外道不同意尊者三彌提對業報的說法,再三地與尊者三彌提爭辯,尊者三彌提也再三地重申他的看法。最後,普達梨弗外道問:
  「三彌提道友!如果故意造業,而且也付諸行動達成了,那麼,會受什麼種業報?」
  「普達梨弗道友!如果故意造業,而且也付諸行動達成了,那麼必定會受苦報。」
  「三彌提道友!你隨沙門瞿曇出家多久了?」
  「不久,才三年而已。」
  普達梨弗外道心想,才出家三年的年少比丘,就能堅定地為他的老師辯護,更不用說是長老比丘了。雖然他對尊者三彌提的回答,很不滿意,但一時也提不出什麼有力的反駁,就掉頭走了。
  他們兩人的對話,被坐在不遠處的尊者大周那聽得一清二楚。於是,尊者大周那就將所聽到的告訴了尊者阿難。尊者阿難認為此事應當去稟報佛陀,就帶著尊者大周那去見佛陀。
  佛陀瞭解了來龍去脈後,告訴尊者阿難說:
  「阿難!我不記得見過普達梨弗這位外道出家人,怎麼會對他說那些話呢!又,看那三彌提比丘,愚癡而不明究理,普達梨弗所問的問題不明確,涵蓋了好幾種情形,他不分開來回答,卻只以一種答案來回答。」
  「世尊!三彌提比丘也許是依『諸受是苦』的道理來回答的,這有什麼錯呢?」尊者阿難為尊者三彌提辯護道。
  「看!阿難,連你也不明究理!三彌提比丘應當回答說:如果故意造樂業,而且也付諸行動達成了,那麼必定會受樂報;如果故意造苦業,而且也付諸行動達成了,那麼必定會受苦報;如果故意造不苦不樂業,而且也付諸行動達成了,那麼必定會受不苦不樂報
  阿難!如果三彌提能這樣回答,普達梨弗一定被他折服。
  阿難!如果你們能聽如來廣泛而深入地解說業報,一定能更加清楚而獲得法喜。」
  「世尊!現在說正是時候,我們一定會好好記住,好好遵行。」
  「阿難!有人不離殺、盜、淫、妄、……邪見等十惡行,但死後卻生在善報的天上。或有得天眼神通的修行者,正好看到這種情形,就堅定地下了沒有惡行、惡業報的結論,並且執著這才是唯一的真理,這是我不能同意的。我同意有些行惡者死後生天,但卻不同意所有行惡者死後都生天的結論。因為如來知道,為惡但死後生天的人,或因惡報已在當生受完,或因現生所造惡業延後受報,或因前生強大的善報尚未耗盡,或因死時起了與正見相應之善念的緣故
  有人離殺、盜、淫、妄、……邪見等十惡行,但死後卻生在惡報的地獄中。或有得天眼神通的修行者,正好看到這種情形,就堅定地下了沒有善行、善業報的結論,並且執著這才是唯一的真理,這是我不能同意的。我同意有些行善者死後生於地獄,但卻不同意所有行善者死後都生地獄的結論。因為如來知道,為善但死後生地獄的人,或因善報已在當生受完,或因現生的善業延後受報,或因前生強大的惡業尚未報盡,或因死時起了與邪見相應之惡念的緣故
  有人不離殺、盜、淫、妄、……邪見等十惡行,死後生惡報的地獄。或有得天眼神通的修行者,正好看到這種情形,認為確實有惡行、惡業報,這是我能同意的,但執著這才是唯一的真理,這是我不能同意的。我同意行惡死後會往生地獄,但卻不同意所有行惡者死後就往生地獄的結論。因為如來知道,為惡死後往生地獄的人,或因當生的惡行往生,或因前生尚未報盡的惡業往生,或因死時起了與邪見相應之惡念而往生的緣故
  有人離殺、盜、淫、妄、……邪見等十惡行,死後生在善報的天中。或有得天眼神通的修行者,正好看到這種情形,認為確實有善行、善業報,這是我能同意的,但執著這才是唯一的真理,這是我不能同意的。我同意行善死後會生天,但卻不同意行善者死後都生天的結論。因為如來知道,為善死後生天的人,或因當生的善行往生,或因前生尚未報盡的善業往生,或因死時起了與正見相應之善念而往生的緣故
  所以,阿難!業報有四種情況:或有看似已報應,實際上卻還未報應的造業;或有看似無報應,但實際上卻已報應的造業;或有看似無報應,實際上也還未報應的造業;或有看似已報應,實際上也已報應的造業,這就像有些果實還未成熟,但外表看起來卻像已經成熟了的模樣;有的已經成熟了,但外表看起來卻還像尚未成熟的模樣;有的尚未成熟,外表看起來也還沒成熟的模樣;有的已經成熟了,外表看起來也已成熟了的模樣

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中阿含第一七一分別大業經》、《中部第一三六大業分別經》。
  二、今日,業力的觀念說來是蠻普遍的,但卻多淪於神秘與渾沌,即使有神通能力的修行者,也不一定有足夠的神通力看得清楚,看得完整,更何況是一般人呢!業報的大原則,雖然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實際上的作用與展現,通常是錯綜複雜、動態變化,不是單純一對一反應,也不一定能立即因緣具足而反應展現的,所以,實際上很難只用做什麼事,就得什麼報,那樣簡單的、僵硬的方式解說,否則或未得其利,先蒙其弊,成為迷信的附和者。修學正見增上的佛弟子,應當把握緣起理則,從經典中多方理解,再從日常生活中修學體證。
  三、「一向問要一向答,分別問要分別答」,這應當是印度當時的問答與論辯原則吧。
  四、故事最後的果實成熟比喻,《中部第一三六大業分別經》無。

https://agama.buddhason.org/book/as/as069.htm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4 收起 理由
aaron_mlk + 4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6-2022 02:40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弥陀 发表于 8-6-2022 06:02 PM
俺来接力了!

加油
看你表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6-2022 04: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野草夫 发表于 9-6-2022 11:47 PM
069.複雜的業報
  有一次,佛陀到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遊化,住在城北的迦蘭陀竹園竹林精舍。而尊者三彌提 ...

山野草夫大大,您好


请问你平时都有上网看佛经的习惯吗?

有什么网站是可以看佛经的吗?可以介绍一下吗?

特别是有翻译成白话文的网站,请问有哪些网站是可以让我们看白话文的佛经的呢?

谢谢你的分享,感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6-2022 09:3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aron_mlk 发表于 11-6-2022 04:48 PM
山野草夫大大,您好



马佛总官网,有佛教课本,经典。
https://www.malaysianbuddhistassociation.org/category/%e4%bd%9b%e5%ad%a6%e8%af%be%e6%9c%ac/

佛光大藏经,辞典
http://etext.fgs.org.tw/

有阿含经故事。
https://agama.buddhason.org/index.htm

上网搜索,白话佛经,白话大藏经不难找到相关资料。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4 收起 理由
aaron_mlk + 4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6-2022 05: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善和恶的业报需因缘成熟才能实现。


比如下贱贫女布施水给阿罗汉,当她还是下贱贫女身份,这福报根本就无法兑现。然而在她命终之后,以此福报生到天上而得到快乐。这因缘只有在她命终转生才能实现。

恶人的情况也一样。今生作恶,今生福报还没耗尽,报应可能就是在来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6-2022 08:02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 发表于 6-6-2022 10:41 PM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當下可能無法完全的證實其真實性,但是因果業報的觀念,卻能鼓勵善行善念,鼓勵道德行 ...

当下就可以证实其真实性了,只要厘清善和恶的意思,善即好,恶即不好,如 :不自律就是不好,就是行恶,不自律的恶报马上会显现,我们所以为的行善只是帮助人,行恶是害人,其实这只是善恶的一部分,助人会产生功德,心情愉悦就是功德,满足感就是功德,心柔软就是功德,面目慈祥博人好感亲近就是功德,所以很多人喜欢当无薪义工,他们最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6-4-2024 04:46 AM , Processed in 0.06222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