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879|回复: 8

真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1-2022 11:37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位网友写信息给我说,她和另外几位朋友之前是很用心去听一位大乘佛法的师兄讲解佛法,但是,自从上了(内观禅修课程)之后,发现这位师兄所说的佛法很多都是假的,毫无实际的,所以心里很不满………
另外一位网友写信息问我:(Jack,我想学原始佛法该如何学起?开始应该看那一本书)?
这里有二个问题要回答的;
(1):我通常会回答他们说:(先去上课,参加内观禅修课程,不要沉迷在网络、光碟、佛教书籍里,说句实话,这里面很多都是假的,当你上多几次课程之后,你自然会分辨那一些是真的,那一些是假的,那一些是在图书馆或网络里抄袭别人的资料?那一些是真正体悟到实际的经验?
就像我们真正的跳进水里游泳,当我们真正懂得游泳之后,我们自然就会分辨那些是只站在岸上比手画脚的人,那一些是真正懂得游泳的人。
(2):学佛首先要看那一本书?
答案是 = 先看(印度佛教思想史),先把整个佛教历史过程理解清楚,才不会误将后期的假佛法当着是佛陀教义,在盲修而不自知。

其实,我们学佛选择老师是否正确,不必问谁,问问自己最清楚。
问问自己一年到晚我们到底在这位老师身上学到什么?
这些老师真的把我们教导得智慧提升吗?
真的让我们觉醒问题吗?
真的引导我们脱离生死吗?
或只是教导我们不停的布施、不停的捐款,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学到?
或只是听他在宗教催眠,说了许多毫无根据的神话故事,这是佛陀的教义吗?
这些都是最基本的问题,如果学佛连真假虚实都无法理解清楚,该怎样学?那不是在自欺欺人?在瞎子摸象?在花钱买安慰吗?

从佛法角度来看,人的存在模式可以分为四类;
大部份人都是属于第一类:
不了解什么是觉醒?
不了解觉醒表示这个人活在自己的妄想中,他觉得他所追求的都是真的,总认为这个世间的名利、地位、权势都是真的,这类人因为妄想而产生很多的框架,要控制别人又要预防别人。其实,这种人活得很苦,而且他不知道这个世间一切的都是假有,是暂时性,却想尽办法不择手段,争权夺利,万万没有觉醒到只有一切的造作业力才是真的,所作所为有如猛兽,弱肉强食、贪得无厌,最后只会落得在痛苦轮回中,冤冤相报何时了?
觉醒是一盏明灯,让我们踏上离苦之道。

第二类;
是学识水平不高,但是活在自然的生态中。
例如:一些农村人学历不高,他们不会受社会文明干扰,思想单纯,可以活得很自然,不知道什么叫做人心险诈,但是,他们也不算是觉醒之人,因为学识水平不高,反省能力不够,仍然是活在自己的妄想里。
例如:农村人比较迷信,也很容易被骗,很容易被骗就表示觉醒不够。

第三类:
头脑觉醒的人,但并不是指佛法所说的觉醒,而是这类人头脑灵活,所谓的(聪明人)。例如:很多的知识分子,或对佛法有相当研究的医生、律师、教授,甚至佛学研究生、佛学教授、僧人…………等等。他们总是用头脑在修行,他们误以为学佛就是用头脑在学,在经典里不断的研究,收集了很多的佛学知识或理论来辩证,他们不理解,其实学佛是要自己去体悟各种的妄想与痛苦,才能觉醒,才能超越,因此他们缺乏了亲身经历的一部份,在修行道上虽然学识很高,但是却毫无实际,因为实际情况与头脑的妄想往往就是兩回事。

第四类:
是真正觉醒之人,他们不仅觉醒还活在自然法则中,他们不会去违反自然法则,懂得让身心在有欲与无欲之间穿梭摆荡,不会刻意压抑自己,也不会被欲望牵制,而等到时机成熟时,超越这一切欲望的层次。
真正的修行不只是头脑的觉醒,而是生活上符合自然法则、自然状态,头脑不会有太多的妄想和框架,凡事应顺自然,活得自在,佛陀说的中道很简单,只要我们懂得跟着中道走就对了。

学佛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钱,也不需要办超度法会、拜慚 、念佛号、感概捐款…………等等,这些都是自欺欺人,自我麻醉的宗教洗脑与仪式,只要我们不再造恶业,先学会凡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经是对自己今生累积善业作出最大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2-1-2022 02:2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an_c 于 12-1-2022 02:40 PM 编辑

星云大师
大乘佛法的圓滿修行

在大乘佛法裡面,人要得度,有六種方法,即所謂之「六波羅蜜」(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從表面看來,讓人感覺到大乘佛法好像沒有什麼微妙之處,也是跟世間庸俗的事情一樣,就是叫人要懂得分享、守法、勤勞、忍耐、專注、靈巧……這些事哪裡還要佛陀來指導?實際不然,佛陀指導的是不一樣的,茲說明如下:

(一)布施:佛教初成立時,佛陀在南、北印度行腳,在恆河兩岸間弘化。為了讓民眾更深刻了解法義,佛陀常舉恆河為例。像《金剛經》裡佛陀舉出,即使有人因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而得福甚多,但都還是在有相、有限、有數上去計算的,真正的修行是要能可以做到三輪體空的無相布施。凡是讀過《金剛經》的人,就知道佛陀心包太虛的胸懷,他常教導弟子,「布施要無相,度生要無我」,這是一種民胞物與、天下一家、物我兩忘的大乘佛法。

所以說到布施,究竟是給人呢?還是給己呢?如果說是給人,善財難捨;如果想到布施不但是給人,也是給自己;彼此共榮互利,你還會執意慳吝嗎?就如農夫種田,你播種了,當然就會有收成;所謂捨得、捨得,有捨就有得。

佛門經常普遍講說布施的意義。淺顯地說,信徒以財物布施供養教團,教團裡的比丘、比丘尼,則以佛法布施給信徒,所謂「財法二施,等無差別」,佛陀一再強調二者平等無別,這也可以說是佛法殊勝之處。

不過,除了錢財布施、佛法布施之外,重要的還有一個「無畏布施」。所謂無畏布施,就是給人不要有掛礙、不要有恐怖,如慈母保護嬰兒,如國家保護人民。我們能給全人類不要有所畏懼,能過幸福安樂的生活,那才是更難得的布施。

在布施中,固然有很多不如法的布施,有的內懷執著,有的心存偏見,有的貪圖名利,有的要求回報……這許多情況在各種經文裡也都有過說明。不過,布施在佛法裡面,有一個最偉大的意義,即:「施者、受者,等無差別。」

我們布施給人,不要只是想自己能得到多少功德,其實接受的人,也和布施的人有同等的功德。等於現在我們請人吃飯,人家應邀而來,吃過以後,我們還要對他說「感謝您的光臨」、「感謝您的友誼」、「感謝您遠道而來接受我的邀請」。別人吃了我們的飯,我們還要感謝他。所以佛法對施、受之間微妙關係的闡述,可謂發揚到了極點。

(二)持戒:說到持戒,一般人都覺得恐懼,認為持戒對自己太過束縛。我們再來提問一句:持戒究竟是束縛?還是自由呢?

我們稍微深思一下就知道,持戒是防非止惡,你能可以做到,則戒不但不是束縛,而且還是自由。等於我們遵守法律,哪裡會有刑罰之苦呢?我們看,今天在全世界失去自由,被關在牢裡的受刑者,他們都是因為犯下五戒、不守法治而受法律制裁,才會有束縛之苦;如果他們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酗酒、不吸毒,哪裡會有牢獄之災呢?就像火車要在鐵軌上行走才安全,飛機在空中飛行也有一定的航道。佛陀當時就已經把人生的路線,指示得非常清楚。

例如:佛陀的戒律東傳中國以後,要正式成為一名出家人,需受三壇大戒:初壇沙彌、沙彌尼要受「攝律儀戒」,就是講究行住坐臥的威儀;到了二壇比丘、比丘尼,就要受「攝善法戒」,要能可以做種種的善事,要積極的去教化和度生,為社會服務;如果說想再受菩薩戒,不管是在家的信者,或者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就要進一步受持「饒益有情戒」,所謂「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真正做到像《金剛經》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才是最究竟的持戒。

(三)忍辱:在修行途中,與我們關係更為密切的,就是修忍辱波羅蜜。忍氣吞聲、忍苦忍難,忍受別人的責怪,忍受別人的批評,往往讓我們覺得非常吃虧;所以一般人對忍飢忍餓、忍苦忍難,都還能堪受,但對於忍一口氣,卻感到心不甘願,尤其受到委屈、冤枉的時候,就覺得非要與你抗爭不可。

其實,忍辱,不是一般說的忍飢寒飽餓、忍笑罵諷刺,或怯弱讓步、吃虧受氣;佛陀所提出的忍,是一種力量;面對外境的稱、譏、毀、譽、利、衰、苦、樂,你能擔當多少,就看你忍的力量有多大。

忍,也是一種承擔的智慧,一種寬容的慈悲。你能忍,必定對這件事情知道它的來龍去脈、因緣果報,故能看得開、想得破,所謂「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想,海闊天空」。

對於忍,大家可以深思一個問題:忍,究竟是吃虧?還是討便宜呢?

一般的人說,忍耐是在吃虧。實際上,忍者是討便宜,不能忍的人才是吃虧的。因為能忍,我們就有修養,就有力量,就有智慧。對方是半斤,我不能八兩,因為我能忍,我就超越他的修養、超越他的作為。所以,在各部大乘經典中,都不斷地倡導修習菩薩道的過程,必須重視忍辱波羅蜜。

確實,我們要知道忍的重要。一個家庭裡面,若是人我不和,親如父母兄弟姐妹,彼此相互對立,這個家庭還有什麼幸福快樂可言呢?我們在社會上,斤斤計較,跟人比較、執著,沒有忍耐、沒有修養,還能做人處事嗎?

今天,世界到處鬥爭、戰爭,凶殺案件頻傳,法院裡的訴訟告狀堆疊如山……都是因為大家不能忍一口氣。到最後,有的不能勝過別人,自己就心灰意冷;有的就是勝過別人,卻讓人受苦、受難、受委屈,難道這就是我們想要的快樂嗎?這樣的快樂能持久嗎?

古德說:「唯忍能安。」世界的和平,人民的安樂,更需要大家鼓吹人我互易、彼此忍耐的觀念。能夠忍耐一點委屈誤會、忍耐一點榮辱毀譽,那就天下無事了。

無生法忍 一切法爾如是

在《阿含經》裡面提到,忍,有生忍、法忍、無生法忍,意思是說,我們要生存、要生活在這一個世間上,唯一的智慧力量,就是忍耐。

所謂生忍,就是為了生存,要有智慧認識這個世間的善惡好壞。忍,也是一種接受,不論遇到嬉笑謾罵、功名富貴、好壞對待,你都要能接受,要能擔負責任,要能可以化解。忍者,要有勇氣去擔當苦難,給予別人安樂。

生忍,是為了生存而在人間所醞釀的耐力、勇氣,並從生活、人際關係的歷練裡自我提升,從中淬鍊出面對困難的智慧與力量。因此,人生遇到許多不平等的對待,能不能接受,能不能進步,端看你的智慧,你的力量。

法忍,即所謂的八風不動:生活上的一切,世間上的一切諸法,憂悲苦惱、功名利祿、人情冷暖等,不但不為所動,而且要能真正地認知處理、化解消除,進而轉化昇華。所以,在人間唯有忍,才能認識、才能接受、才能擔當、才能解決。

無生法忍,是更高的不生不滅的境界了;也就是了知一切法本來不生不滅、平等不二,故能達到忍而不忍的最高境界。若能隨處隨緣地覺悟無生之理,則無所謂忍或不忍,一切都是法爾如是。

所以,忍,究竟是吃虧呢?還是討便宜呢?在我近八十年出家的生活中,我深知忍的妙用、忍的力量,忍的功力有多少,成就的事業就有多高。

(四)精進:在菩薩道裡面,不但要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也是一項重要的行持,世間有所謂「勤有功,戲無益」之說,而佛陀則以四種精進,即「未生之惡令不生、已生之惡令斷除、未生之善令生起、已生之善令增長」,教我們:沒有做的善事,要趕快去做;已犯的惡行,要趕快斷除;沒有犯的惡事,要勇敢的克制,不要給他暴發;想要犯的惡行,如貪瞋、嫉妒、侵略別人的心念,一定要克制自己。總之,對於斷惡修善之事,必須要精進、勤勞地去做,不能有懈怠放逸之心。

我們看世間上有許多百萬富翁享受榮華富貴,這固然是他的福德因緣,但大多數也都是憑自己的努力辛勤而爭取得來的成果。普天之下,沒有一個人閒坐家中,天上就會掉下財富、地上就會長出金銀財寶任其享用。俗語說:「黃金隨著潮水流下來,你也要起早把它撈上來。」讀書的人,精進努力,當然會金榜題名;鄉村以農業為生的人勤於工作,秋收冬藏,還怕人生沒有春天嗎?你說,精進究竟是辛苦呢?是快樂呢?

例如衣服髒了不洗,永遠都是髒的;洗過了以後,穿在身上多舒服;地面骯髒了,不打掃乾淨,家裡凌亂,不予以整理,你生活在其中,還有什麼快樂呢?舉世的父母培養兒女、老師教育子女,都是教大家:想要學業進步,事業有成,就得精進不懈。所以精進是辛苦?還是快樂呢?你要想快樂,一定先要勤勞,而後才能得到成果。葡萄園裡面,沒有殷勤的鋤草、施肥,哪裡會有葡萄纍纍的豐收呢?

過去從農業的時代進入到工業的時代,現在到了高度工業化的時代,雖然靠機器人來幫我們工作,但是再好的電腦,還是要人腦去設計、操作;再高超的機器人,還是要靠人去給予它動力。

一個家庭裡,父母兒女要互相精進合作,才能共同創造美滿的家庭;一個團體機關,也是靠大家協力打拚,才能讓事業發展。如果今天普世的人民都能加一把勁,將一點快樂給人;人人都能有此想法,世界還不安樂美妙嗎?

六度萬行   人生圓滿自在

(五)禪定:在六度萬行裡面,固然要懂得這許多做人處事的方法,在菩薩道自度度人的方法中,禪定的修行也是非常的重要。因為我們心裡的不安,主要是受到煩惱的鼓動。心中充滿了貪瞋愚痴、忿恨嫉妒,哪裡能肯對人做一些利益福樂的事情呢?假如妄想貪念不除,自己的身心都無法安住,如何能幫助別人、服務大眾呢?所以,禪定,是安心立命的修行,是一切六度的動力。

佛陀當初在靈山會上拈花一笑,可以說,笑出了世界宇宙的火花,笑出了人生無限的真理,笑出了中華文化禪學裡那許多美麗的語錄篇章。我們問一句,禪是活潑的呢?還是呆板的呢?禪,應該是活潑的,不是呆板的。一般人以為坐禪要眼觀鼻,鼻觀心,要像「老僧入定」般如如不動,否則不容易得道。實際上,打坐只是過程和方法,用來幫助我們生定發慧。禪的真義應該是活活潑潑的,所謂搬柴運水是禪,喝茶吃飯是禪,行住坐臥是禪,語默動靜、揚眉瞬目都是禪。禪,是用一種行雲流水、瀟灑自在的態度來應對萬事萬物,好比兩岸經過了六十多年的疏離,經過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一握手之間,促進了彼此之間的和平,可以說是中華兒女禪心的表現!

(六)般若:一般而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五度是世間法,有了般若波羅蜜,才能成為出世間法,其境界也就不一樣了。所謂「五度如盲,般若為導」,例如布施、持戒,一般人的布施、持戒執相而求,是屬於世間法,有了般若,所有的布施、持戒等,就能離相、離執著、離人我對待、離比較計較,成為出世間法,是一種人生更高的圓滿解脫。

所以我們也要問一句:般若是向內求呢?還是向外求呢?你向外求得科學、哲學等知識,總是世智辯聰,不若向內悟得般若。般若是向內自證的功夫,是透過「正見緣起,了悟諸法空性」所獲得的「內外圓成」的智慧。人生有了般若,就能泯除人我對待,跳脫無明煩惱,達到隨緣自在,任性逍遙的境界。因此,六度萬行字面上看似簡單,其所蘊含的意義卻是很高深的。

在人間佛教的修行裡,每一位信者要想做人健全,就必須提升自己,要求自我能比別人、比過去更好、更高。人間佛教的六度萬行等菩薩道都是我們行為的準則。例如在《維摩詰經》裡,就分別依眷屬、朋友、飲食、衣服、居住、交通、教育、娛樂、資用、修行等十個項目,描繪出人間佛教藍圖的具體內容,即:



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

法喜以為妻,慈悲心為女,善心誠實男,畢竟空寂舍。

弟子眾塵勞,隨意之所轉,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



就是在中國,天台宗的基本經典《法華經》,也宣揚菩薩行是最究竟的一乘法,並有「內祕菩薩行,外現是聲聞」的說法,鼓勵人們要普度眾生、利益人間;其中化城等七喻提到的自心法門、修身法門,勉勵行者不要懷珠作丐,不要藏寶還窮,自己的本性、真如(真如自性),值得我們不時去體會、去發揮。

除了《法華經》外,被敕為「清涼國師」的澄觀大師是七帝的國師,他也勉勵佛子要到處參學,學習《華嚴經》中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而善財童子所參訪的對象遍布了各個行業、階層,如語言學家彌伽、聚沙為戲的數學家自在主童子、嚴刑酷罰的無厭足王、航海家婆施羅、法官無上勝……

我個人也認為,一個青年學子一生沒有親近五十位到一百位大善知識,沒有聽過他們幾句立身處事的教示,是不容易成功的。你說,真正的孤家寡人哪裡能做皇帝呢?你要想地位很高,你必須要有幹部、必須要有群眾、必須要有合作的團隊。所以,在《華嚴經》裡面提到事法界、理法界,到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其實就是要我們在做人處世、應事接物中,了悟法界圓融的真理,享有歡喜自在的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1-2022 02:4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lan_c 发表于 12-1-2022 02:20 PM
星云大师
大乘佛法的圓滿修行


大乘出家人没有禅修只有念佛念咒念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2022 02:5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an_c 于 13-1-2022 07:24 AM 编辑

菩提达摩 ( 大乘佛教修禅高僧 )

菩提达摩(Bodhidharma),南印度人,南北朝禅僧,略称达摩或达磨,意译为觉法,据《续高僧传》记述,南印度人,属刹帝利种姓,通彻大乘佛法,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

北魏时,曾在洛阳、嵩山等地传授禅教。当时对他所传的禅法褒贬不一,约当魏末入寂于洛滨。据《景德传灯录》在民间常称其为达摩祖师,即禅宗的创始人。著作有《少室六门》上下卷,包括《心经颂》《破相论》《二种入》《安心法门》《悟性论》《血脉论》6种。还有敦煌出土的《达摩和尚绝观论》《释菩提达摩无心论》《南天竺菩提达摩禅师观门》等,大都系后人所托。弟子有慧可、道育、僧副和昙林等,梁武大同二年圆寂,终年150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2022 03:0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an_c 于 13-1-2022 07:23 AM 编辑

聖嚴法师 ( 大乘佛教修禅法师 )

默照就像一面鏡子,形影自由自在地在面前出現,它卻保持完全靜止。任何方法都能把心安住在當下一刻,但運用默照甚至連當下一刻都能放下。   ——聖嚴法師

默照,是禪宗與大乘佛教中最奧妙的修行之一,
歷史悠久而複雜,可上溯到印度佛教中的止觀雙運,
也與藏傳佛教中的大圓滿、大手印相應。

《無法之法》提供一個獨特的閱讀情境:
跟隨著聖嚴法師的默照指導,我們將穿透文字,
體驗——完全處於當下的覺知狀態。
而法師對於宏智正覺禪師詩偈的開示,
則引領讀者層層深入「默照同時」的修練與實證,
體悟動中有靜、定中有慧的無我智慧。

《無法之法》是聖嚴法師指導「默照」禪修法門之作。「默照禪」是中國曹洞宗之著名修行法門,一度由宏智正覺禪師所弘揚,後來又再度湮沒。聖嚴法師承繼曹洞宗與臨濟宗兩個法脈,自1990年代起,將默照的修行過程重新梳理,並建立簡要分明的次第,希望這個教法能更容易為現代人理解運用,並再次復興。

本書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法師於1998、1999年在紐約象岡主持的兩次默照禪七開示記錄。第二和第三部分是法師對《宏智正覺禪師廣錄》的多則開示。書中法師為修行者澄清許多觀點、方法和實證狀態,因此不僅包含理論的闡釋,更多的是對禪修期間真實情境的回應。法師指出,一旦你放下一切,不讓心住於任何東西,默照的開悟境界就會現前。也因此,默照被稱為「無法之法」,它直接指向每個人本具的圓滿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2022 03:1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an_c 于 13-1-2022 07:20 AM 编辑

宣化上人 ( 大乘佛教修禅高僧  )

禪的境界

四禪的境界

參禪的過程好像讀書一樣,由小學進中學,進大學,進研究所,經過這四個階段才能獲得博士學位。參禪這個法門,亦復如是,分為四個步驟,也就是四禪的境界。簡略述之如下:

初禪名為離生喜樂地。就是離開眾生的關係,得到另外一種快樂。此非凡夫所得的快樂,而是在自性功夫裏邊。到初禪定中,呼吸停止;外邊呼吸停止,內邊呼吸活動起來,好像冬眠一樣的道理,不再贅言。這時,心清如水,明如鏡,照了自性的本體,而知道自己在打坐。

二禪名為定生喜樂地。在定中出生一種無比的快樂,所謂「禪悅為食,法喜充滿。」得到這種快樂,不知道飢餓,所以可以多日不食不飲,沒有關係,但是不可執著。如一執著,前功盡棄,即入魔境,吾人不可不謹慎。二禪的境界,在定中不但呼吸停止,而且脈搏也停止。出定時,又恢復正常。

三禪名為離喜妙樂地,就是離開二禪之歡喜,得到妙不可言的快樂,覺得一切都是佛法,一切都是快樂。三禪的境界,在定中呼吸脈搏停止,意念也停止。這時候,不念善、不念惡,不念是、不念非,也就是一念不生,但不要認為了不起。這僅是一個過程而已,離生死還有十萬八千里。

四禪名為捨念清淨地。在此境界連快樂的念也沒有了,已把它捨棄,而到達清淨無所作為的境界,也就是到了無為而無不為的地步。到了四禪,乃是參禪功夫所必經之路,沒有什麼不得了,不要誤認是證果。如果這樣想,就和無聞比丘犯同樣的錯誤,而墮地獄。

四禪的境界還是凡夫的地位,如果精進向前,證到五不還天的境界,才是證得聖人的地位。但此位尚未了生死,非得超出三界,才能了生脫死。這一點要弄清楚,不可混為一談。

證初果羅漢,不但在定中沒有妄念,就是在行住坐臥中沒有妄想,也沒有執著。到初果的境界,還有七番生死。並不是證到初果,就入涅槃,只是斷了三界八十八品見惑而已。到初果時,無論見到什麼境界也不動其心,所謂「對境無心」,只有道心,專一修禪。外邊境界如何莊嚴,如何美好,或者是美女,或者是俊男,也不動搖其心。這時候不貪財,不貪色,不貪名,不貪食,也不貪睡,一切無所謂。到這種境界,才可以說是證果。證初果的羅漢,走路沒有聲音,因為腳離開地面約有寸高。為什麼?證果人心懷慈悲,深恐踩死小蟲等,所以在虛空走路。

太虛合一豁然貫通

在禪堂裏用功修行,修到上不知有天,中不知有人,下不知有地;天地人都沒有了,東西南北也忘了。這時候,一念不生,就全體現;全體大用,你都會得到。整天打妄想的話,功夫就不會相應,所以要用功到一念不生,行不知行,住不知住,坐不知坐,臥不知臥。行、住、坐、臥都不知道,這時候,所謂「終日吃飯,未吃一粒米;終日穿衣,未穿一縷紗。」這時的你,就和太虛合而為一,能和太虛合而為一,才能豁然貫通,忽然明白過來,這就是頓悟的境界。

頓悟是平時用功,用到相應才能豁然開悟;如果平時不用功,就不會有頓悟。好像小孩子出生之後,天天被薰習,到時候就會說話,他說第一句話的時候,好比開了悟。到時候就會走路,當他邁第一步的時候,也好像開了悟。他怎樣邁第一步呢?因為天天看大人走路,在這種環境薰習之下,自然而然地會走路。我們用功也是這樣,今天用功,明天用功,用來用去,功夫相應了,一念不生,沒有妄想,就會開悟。

這種開悟,或者是今生天天用功修行,時時用功修行,等到功夫成熟時,便開悟了,這是今生用功開悟。這時,有人說,「我看見一個人,他根本沒有用功修行,可是他到禪堂不久就開悟了。這是什麼道理?」這種情形是特殊的。今生他雖然沒有用功修行,可是他在前生是用功修行;不但修行,而且還是時時刻刻在修行,不過,只差一點點沒有開悟,等到今生他遇到這種境界就開悟了。

頓悟雖然是即刻開悟,但仍須靠前生所栽培的善根。好像種田一樣,春天播種,夏天耕耘,秋天才能收穫。如果在春天不下種子,到秋天怎能收穀?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們修道人也是這樣,無論開悟或沒有開悟,都應該勇猛精進,努力向前,希望在最後一秒鐘得到收穫,認識本來面目。

坐禪不要求神通

坐禪不要求神通,或求什麼效果。首先要把身體收拾乾淨,沒有一切疾病。這樣,則任何邪氣都不能侵入你的範圍。你若能常有一股浩然正氣,頂天立地,就自然而然能生正知正見,而所行所作,皆不會不合理,這就是坐禪的好處。

你的心境,能時刻波浪不起,無煩無惱,無是無非,無人無我,在這兒這樣的用功,這即為坐禪之效果。至於參禪的功效,你自己可以去體驗。你可以迴光返照,問問自己,「我是否還像坐禪之前那麼饞嘴?是否還是像以往那樣愛慕虛榮?有沒有把不正當的習氣毛病改了?若遇到不合理、不如意的事情,是不是還是生出煩惱?」假若答案是「是」,那麼,我可以告訴你,坐禪就沒有什麼進步。假若你能把以前的習氣毛病減輕了,在修行功夫上便有點好消息。

你可以自我檢討﹕

(一﹚拿吃東西來說吧!假如你能夠將好的、不好的食物,一樣吃下去,饞食鬼就會被你攆跑了。

(二﹚做事﹕是否凡是對我有利益的事情,我就去做,對我沒有利益的事情我就不去做呢?我是否很懶惰、苟且偷安呢?若是這樣,你的禪定功夫沒有進步。若能改之,凡是對人有利益的事,我都願意去做,關注為眾人服務,對自己小範圍的事,卻不甚去注意。你若能如此,則可以把懶鬼攆跑。

(三﹚假若你能一天比一天精神,不是昏昏欲睡,這樣你就能把睡鬼攆跑了。

你能把饞鬼、懶鬼、睡鬼都攆跑了,這便是坐禪的初步功夫。這麼一來,你的精神、氣質必定與從前大有不同,大變活人,所謂「同一間廟,但不同一個神」。也可以說「同一間廟,但不同一個鬼」;從前是鬼王,現在是菩薩。或者你從前心腸很毒辣,但現在你發菩薩心腸。

魔力令你生退心

各位要知道!修道不是容易的事,你想修道,就會有魔來。這種魔不是從一個地方來的,而是從四面八方來的;有的是病魔,有的是煩惱魔,有的是天魔,有的是人魔,有的是鬼魔,有的是妖魔。魔是從你不認識的地方來的,令你道心不堅固,令你修行不進步,他們用種種方法來誘惑你,威脅你,令你生退轉心,令你無定力而退失道心。

境界是假是真

坐禪到了相當程度時,就有魔來考驗你的道力如何,或者化現為美貌的男女來引誘你。你不動心便過關,如果動心就墮落,這是緊要的關頭,切記切記!「一失足成千古恨!」境界來考驗我們修道人,我們也要考驗境界是假是真。用什麼方法呢?這方法非常簡單,就是念「阿彌陀佛」,一心不亂、一念不生地念。是假的境界,便會慢慢消失了;是真的境界,越念便越清楚。坐禪人不明白這個方法,有許多人走火入魔,喪失道業;又有許多人認為自己入了魔,而放棄開悟的機會。

修道就有魔

在我年輕的時候,聽人說「修道就有魔。」我不相信,還驕慢地說,「什麼魔我都不怕,妖魔鬼怪我都不生恐懼心!」自己以為沒有什麼關係,哪知道沒有多久魔果然來了。什麼魔呢?病魔。這場大病害得我七、八天人事不省,什麼也不知道。當時自己知道功夫不夠,所以經不起考驗;妖魔鬼怪、天魔外道我都不怕,就怕病魔,還是降伏不了,還是忍受不了。所以修道人,不能說自滿的話,說自己什麼都不怕。如果你自滿,麻煩就來了。

那麼修道人要怎樣呢?要用戰戰兢兢的心情來修道,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時時刻刻要謹慎,要注意,提高警覺,這樣才可以修道。一言以蔽之,「少說話,多打坐。」這是修道的基本大法。

見事省事出世間

修道人的道業有所成就,是誰幫助的呢?就是魔來幫助的。好像一把利刀,是在石頭上磨利的;修道人開了智慧光,也就是魔來幫助你開的。這個魔,應該把他當做護法看,所謂「見事省事出世間,見事迷事墮沉淪。」

有定力不怕魔

你若能覺悟,對境能明白,這就是超出世界;你若不能覺悟,遇著事就迷了,就會墮入地獄。所以修道人不怕有魔,只怕沒有定力。魔是來幫助你,考驗你,來看你有沒有功夫?有沒有定力?你要是有功夫、有定力,無論什麼樣的魔,也不能動搖你。

不緊不慢才成功

坐禪用功不可太猛,也不可不猛;太猛就是太過,不猛就是不及。修道是修中道,也不太過,也不不及,所謂「緊了繃,慢了鬆,不緊不慢才成功。」天天這樣用功,時時這樣用功,也不緊,也不慢,久而久之,功夫就相應。相應之後,就得到不可思議的境界。得到之後,不可太歡喜;沒有得到,也不可太悲哀。如果太歡喜,歡喜魔就來擾亂你的定力,令你一天到晚,嘻嘻哈哈,笑的不自然。問你笑什麼?不知道。不知道而笑,就是發狂,這是狂魔入體。如果憂愁過度,悲哀魔則來擾亂你的定力,令你一天到晚,哭哭啼啼,哭得不正常。問你哭什麼?便說,「眾生太苦啦!太可憐啦!我想度眾生。」你自己度不了自己,怎樣度眾生?這就是悲哀魔入體的現象。

不要被音聲所轉

我們坐禪時不要被音聲所轉,不要隨色相而轉。有人修行很久,有境界了,但執著境界,這是錯誤。應該「聽而不聞,視而不見」,不聞不見,才叫不被境界所轉。

不要有憎愛的心

一切法皆是佛法,哪有可以歡喜的?哪有不可以歡喜的?參禪要在這個地方用功。不要有憎愛的心,要用平常心去用功。好像一池春水沒有波浪,混雜的東西自然下沉於底,水就清淨。參禪亦復如是;沒有妄想,法身現出。這幾句法很重要,希望大家按照這個道理去行,很快便會開智慧。所謂「說的是法,行的是道。」知法不去行道,那是無有是處。

任何境界如如不動

坐禪的時候有很多不同的境界,可以現出來。現出這個境界,無論是善的境界,是不善的境界,都不要太注意它。你太注意,就被這個境界轉;你不注意它,就轉這個境界。坐禪的人有的時候覺得自己猶如虛空那麼大;有的時候覺得自己比一粒微塵還小;有的時候覺得自己這個身,根本就沒有了,不知道到什麼地方去了;有的時候又覺得自己身上很冷的,凍得忍不住;有的時候又覺得,自己這個身體熱得也受不了;有的時候又覺得有一種境界,覺得自己這個身體比金剛更硬更堅固;有的時候又覺得自己這個身體軟如棉花,好像棉花這樣軟;有的時候,全身有一種動力,好像電推動機器一樣;有的時候又覺得大放光明﹕總而言之這個境界是無窮無盡的,不過也不要著到這個境界上。

你要著到這境界上就會走火入魔;你不著這個境界上它就沒有事。在《楞嚴經》上說,任何境界你要是不作善的解釋,像沒有事情似的,那沒有關係;你要是認為自己這個不得了了,有一個什麼好的境界,這就會著魔的。你遇到一切境界,保持如如不動,了了常明這種定力,就能轉這個境界,而不為這個境界所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2-1-2022 05:1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an_c 于 13-1-2022 07:20 AM 编辑

慧思大师 ( 大乘佛教修禅大师 )

慧思大师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第二代祖师,他擅长禅修,他将自己的禅修经验融于著作,有著名的《大乘止观法门》一书问世。他与南岳的因缘很深,他带领徒众来到南岳修习禅定,长达十年,圆寂于南岳。《大乘止观法门》一书虽然是天台宗关于止观的著作,但其中却融摄了许多唯识学观念,如阿梨耶识、三性、三无性等。虽然关于慧思的研究著述很多,但以《大乘止观法门》的唯识观为主题的研究却未见。他是如何把唯识学融摄入他的止观体系?唯识学在他的止观法门中处于何种地位?这些问题应该非常值得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2022 05:2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an_c 于 13-1-2022 07:18 AM 编辑

虚云大师 ( 大乘佛教修禅高僧 )

虚云大师(1840—1959),祖籍湖南湘乡,出生于福建泉州。中国近代四大高僧之一,禅宗泰斗。19岁于福建涌泉寺剃度出家,31岁于浙南天台山得参禅正法,56岁在扬州高寺开悟得证,享寿120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2-1-2022 05: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an_c 于 13-1-2022 07:18 AM 编辑

金乔觉高僧 ( 大乘佛教修禅高僧 )

据《佛教大辞典》记载,金地藏在“唐永徽四年,二十四岁,祝发携白犬善听,航海而来,至江西池州府东青阳县九华山,端坐九华山头七十五载,至开元十六年七月三十日夜成道。计年九十九岁。宋《高僧传》为他立传。”

但据金地藏同代人的青阳隐士费冠卿当年记载:金地藏居住九华山的时间应从开元末年(741)46岁上山计算(在这之前是遍访名山,最终辗转至九华山),金地藏来九华山时,是在化城寺庙不幸焚毁之后,于是只得住在东崖天然的石洞里,生存条件险恶。据费冠卿记载:“唯白土少米,烹而食之”。白土即山上的白色观音土,掺粮煮饭而食。他在艰苦生存的条件下仍然不忘钻研佛经。他平生素爱的四部经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鼓音声陀罗尼经》。因苦于没有抄本,便亲往百里之外的南陵,请人帮助抄经。当时南陵有俞荡等人,十分崇敬这位从海东远道而来求法的大师,分头将四部大经抄写好奉献给他。以后他潜心苦修,“自此归山,迹绝人里”。

在九华山上度过的54年生涯中的前16年里,除天宝初一度至南陵找人写经外,均在九华山极端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度过的。曾经与他相伴的一名童子,因“空门寂寞”,思念家人而离他下山去了(有金地藏“送童子下山”诗为证),此后金地藏孤寂一人居住山洞中。

至德初,青阳人诸葛节等从山麓登峰,发现在深山里有一位大和尚独居东崖石室,闭目禅坐,身旁支着折足的铁鼎,铁鼎上盛着白土夹少米饭食,大家不禁投地号泣,遂为他“募化资用,购置土地,开溪引水,辟土为田,伐木筑室,焕乎禅居”。买下了当年化城旧地建寺请他居住。
后来众多的徒弟投于他的门下,大家就地取材,伐木凿石,依山势而建,不到两年功夫,就建成了大伽蓝。
从此,金地藏的生活得到了一点改善。但在费冠卿的记载中,我们得知金地藏80多岁时仍然和弟子们过着极其贫苦的生活。以至于形容枯槁,但他“面恶心善”,有“枯槁众”之称。

至贞元十年(794)99岁圆寂,这年夏末的一天(农历七月三十日),他忽然召集众僧告别,在他示寂时,“山鸣石陨”、“寺中扣钟,无声坠地”。这虽是神话般的描述,但乔觉大师的圆寂确实不同凡响。他的肉身趺坐石函中,三年后僧徒开缸,见颜状如生,撼其骨节有金锁般的响声,按佛经上所说“菩萨钩锁,百骸鸣矣!”于是,僧徒们便视大师为地藏菩萨的化身。在其曾经居住的南台(神光岭)之上建塔供奉。从此,九华山开辟为地藏菩萨道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8-3-2024 11:54 PM , Processed in 0.07892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