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921|回复: 5

用教理去验证大乘佛教是否真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2-11-2021 12: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乘佛教是『后人从原始佛教发展出来的?』 这个论述简直无聊。我个人是不认可印顺法师的看法,虽然他是学问渊博。
对于大乘佛教的真伪,我只对大乘佛教的教理感兴趣。其他所谓的从原始佛教,慢慢演变成大乘佛教,中间经过方等,般若,唯识之类的理论演变,什么空,什么有,非空非有,我都没有兴趣。研究这些根本就是浪费时间。

我比较喜欢研究教理。真正的大乘佛教教理是什么?这就是我的兴趣所在。很多年过去了,我已经掌握的大乘佛教的教理。不过我并没有系统化的发言。现今很多大师讲大乘佛教,然而并不能很系统化的讲学。所以大乘佛教整体来说什么东东,很多人都搞不清楚。

很多人认为大乘佛教讲来讲去就是 念佛,净土,念咒,念经。空,自性,悟,佛性等等。整体来说是什么?没有人知道。

我已经知道系统化的大乘佛教体系,但是我还没有把理论发表。谷歌也很难看到我完整的理论思想,因为还没有发表。
如果我发表了,大家就知道大乘佛教的理论体系。就算有争议也没有人敢争议。这个我可以保证。。因为很难辨赢这个理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11-2021 04: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結果有人學佛學了多年,還在為雙11的一點點折扣怨天怨地怨蝦皮!
多可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1-2021 04: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半神半圣亦半仙 全儒全道是全贤
脑中真书藏万卷 掌握文武半边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11-2021 09: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信吗?大乘佛教经藏虽然庞大,可是却能够“一理而贯之”? 这一理而贯之不是上帝,或者是一贯道。这一理就是空,而空的另一面就是万事万法。
明白这个道理,佛教每一个阶段,从声闻,独觉到菩萨乘,或从阿含期,方等期,般若中观期到唯识或圆教,都是一理而贯之。然而这一理并非是只念念佛偈就算数,比如『一切唯心,万法唯识』,或是禅宗的名句『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之类。我不喜欢用短短佛偈,就装着自己解开大乘佛法。

我是想用上万甚至几万个字去解说大乘佛法,而且里面的内容不会重复,不会讲些无关痛痒的小故事充数。全部都是大乘佛教的道理。这其实不容易做到。比如说【楞严经】从头到尾都鲜少有重复内容,而且逻辑辩证很多。然而【楞严经】有并没有带出全部大乘佛教的内容。简短的【大乘起信论】虽然做了很大的概要,却同样没有带出圆觉具体思想。

如果认为大乘佛教的道理,就是凭着『空性』,『唯识学』,或禅宗公案,或【坛经】【金刚经】就妄想解开,这个人是不懂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如同我之前所说,就是从法无我开始的。在达到法无我之前,是先到人无我境界。人无我就是声闻圣者的境界,在此之后才到法无我。为什么呢?法无我当然可以用理论来理解,人无我也是。可是如果不证得人无我,空有理论却是凡夫俗子。大乘佛教也是。空有理论而没有证得法无我的境界,终究是凡夫俗子,并非是真正的大乘菩萨。

法无我如何证呢?就是从人无我按部就班到法无我,简单的说就是破五蕴。【心经】讲的照见五蕴皆空的境界就是证到了那个所谓『空性』『真心』『实相』。这不是人无我的境界,而是法无我的境界。

五取蕴破了就是到法无我的境界。然而到了境界,却还不是一切智。最上文都说了,空的另一面就是万事万法。迈向最究竟的无上正等正觉前进,就肯定能了知万事万法。这中间没有神秘,都是累积过程,证得种种三昧境界,了知因果等等。这其中当然就是有很多道理了。并非是几个佛偈带过。

写个几万字十万字,甚至超越我们人类可以想象,几百万几千万颂都是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1-2021 10: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27-11-2021 10:22 AM 编辑
renkrenp 发表于 27-11-2021 03:05 AM
你是可以怎样佛法的。

我没有读过好多经书、故事……甚至其他书本,但不只「金刚经」,就连「地藏菩萨本愿 ...

佛经一定是可以读得明白的,不然就不会流传到世上。但是佛经里面的境界,凡夫俗子读了也只能望门兴叹,如斯而已。【楞严经】的内容是一定可以读明白的,但是里面的境界,比如破人无我之类就不是凡夫可以想象。

为什么人们读不明佛经呢?可能是障碍,可能这个人不够专注,可能他不善于思维的辩证,又可能他不够客观公正,一开始就被误导。比如说印顺法师,他博学多才,精通经论,可是他就是往『原始佛教演变』这方面是思考大乘佛教。最终得出来的结论,无论是『大乘非佛陀直接说』还是『大乘是原始佛教演变而来』,都是没有把大乘佛教教理弄清楚明白。

大乘佛教的教理,简单来说就是两大类别 : 慈悲 和 智慧。

慈悲的部分就是: 大悲咒,地藏经,念佛,净土法门,放生,诵经之类。利己利他。慈悲的部分内容都是浅白的。慈悲也没有什么深入内容可言。
智慧的部分就是:般若,唯识,止观之类。内容深入难明。

以前我学习大乘佛教的时候,所学所实修都是慈悲的部分。所以觉得大乘佛教好像入门很简单,功用却被吹嘘得很大。但是后来搞清楚了才知道,功用很大的是智慧的部分,而慈悲当然也很不可思议,但是慈悲是慈悲,智慧是智慧。慈悲净土法门就是很不思议,念佛往生之类,可以不经阎罗王审判,直接超生。不过这类内容就是如此,没有说法理。

智慧的部分就讲了很多法。如果智慧和慈悲混着,那么就会眼花缭乱不知所云。一些人不能理解大乘佛经就是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1-2021 10: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佛经我发现并没有讲得很透彻。人类的智慧有限,所以大乘佛经提及智慧的部分,很大可能只是入门简介。讲得太多人们反而无法承受。
【楞严经】被很多人追捧的理由,就是这部经深入浅出,从第一卷到最后一卷内容都不同,鲜少重复,而且都按部就班的教学。然而就算是如此教学,也不是说得很细腻。【楞严经】可以说是大乘佛经之中少有说得细腻的经典。我所看过的大乘佛经,部分看起来就是讲得不够细腻,所以很大可能只是入门简介。然而入门简介这类的佛经,真的被菩萨演绎出来,就是庞大的体系。比如【瑜伽师地论】等等。

以前我读到声闻的『论藏』,读着繁杂和庞大的术语,会被声闻乘的内容所惊呆。当时看到大乘经典,来来去去就是空,般若,念佛,诵经,真心之类。读着大乘经,虽然看到一些术语却是零零散散。这就是说『声闻论藏』比『大乘论藏』,前者内容庞大系统化,后者则『内容略显不足』。直到后来接触更多大乘佛经之后我才知道自己错了。

大乘佛教知识搞个入门简介都不太容易,更何况是内容体系?因为很多内容都超越我们的认知了,所以被没有显露出来。已经显露部分内容的,比如【瑜伽师地论】,其实只是大概。

我们凡夫能学习到就是这么多。哪天我们成为菩萨,学习的就是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5-4-2024 02:20 PM , Processed in 0.05359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