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第二

長老偈白話文翻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7-12-2020 06: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偈集

第二品

十七  陀娑長老偈

小傳:
名Dāsaka,生於舍衛城,給孤獨長者的一名奴隸兒子,他被長者安排成為寺院的看門人。長者滿意他的工作便讓他自由,並建議他出家。出家後他變得懶惰,常常吃了東西後就睡覺。在佛陀開示時,他昏昏欲睡地坐在人群的角落。佛陀為了教化他說了此偈,他精進修止觀而成阿羅漢。他回憶起佛的教誨,又重述了此偈。



偈陀17
貪食不知節而成為嗜睡者,
浑浑噩噩的躺臥在床上睡覺,
如同被飼養的肥豬,
那個愚鈍的人一直重覆回來母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8-12-2020 05: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第二 于 15-12-2021 09:18 PM 编辑

一偈集

第二品

十八  辛伽拉的“父親“长老偈

小傳:
名Siṅgālapitu,生於舍衛城一個富裕家庭,她婚後得子名辛伽拉Singäla。他也被稱為辛伽拉的父親。後來出家修行,佛陀教導他白骨觀。有一天長老住在鱷魚山恐怖森林裡(susumāragire bhesakaḷā)*(1),一位樹神守護他並預測長老即將獲得修行成就說了以下偈頌,為感謝樹神的激勵,又重復了此偈。

偈陀18
已成為佛陀的繼承者,
比丘住於恐怖林中,
獨自一人修習白骨觀,
他的白骨觀想遍覆全大地,
我想他將很快的把欲貪舍斷。

*(1)古義為尸牧摩羅山恐怖林、鬼林,相傳是因為有一食人魔bhesaka住在此林中而有此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12-2020 03: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第二 于 21-12-2020 03:36 PM 编辑

一偈集

第二品

十九  拘羅長老偈

小传:
名Kula,舍衛城婆羅門種。青年時隨佛出家,但在修行上無法培育定力。有一天去鎮上托缽,他看到人們通過挖掘渠道引導水流。在鎮上,他看見弓箭的製造者是如何將箭頭固定在箭杆上,然後在他離開時,看見戰車的製造者正在刨光車軸,輪胎和輪軸。他從這三件事得到啟發,說出以下偈頌:

偈陀19
水工能引導水流,
造箭者拉直箭杆,
木匠能夠雕木塊,
善行者能調御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2-2020 03: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偈集

第二品

二十  阿逸多長老偈

小傳:
名Ajita,舍衛城城宰相之子。經集彼岸道品阿逸多問經(Ajitamānavapucchā)就是長老所問,當時有一位名叫巴婆利(Bavarī)的苦行僧被一騙子詛咒頭裂七塊,巴婆利憂心忡忡然後遣他的弟子詢問佛陀有關什麼是頭和頭裂之義。佛給予滿意的解答,於是長老隨佛出家,修觀成阿羅漢說出此偈:

偈陀20
我不怖畏死亡,
也無活命的欲求,
我將捨棄這積聚物(身體),
有正念正知(的活著)。

第二品攝頌:
幼犢,大犊,林犊與尸婆,  “登徒子”達那,毘羅吒獅子陀娑,辛拉的“父親“,拘羅阿逸多,以上十長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12-2020 06: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第二 于 24-12-2020 06:17 AM 编辑

一偈集

第三品

二十一  尼拘律陀長老偈

小傳:
名Nigrodha,舍衛城婆羅門種。有一天在祇園精舍,他看到佛陀相貌莊嚴對佛陀產生信心,追隨佛陀出家,並獲得六種神通。他說出這偈頌來表達他所獲得的修行最高成就:


偈陀21
我無害怕恐懼,
我們的大師確實深諳不死,
找不到那怖畏的痕跡,
因為這是諸比丘的修行之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2-2020 07: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偈集

第三品

二十二  質哆伽長老偈

小传:
名Cittaka,王舍城一富有婆羅門家庭出身,当佛陀在竹林精舍說法时,長老聞佛說法生起信心,因此追隨佛陀出家。他嚴持戒律,然後进入了茂盛的伽蘭林Karaṃvī,并修得禅定。通过不断发展的洞察力,他很快就証得阿羅漢。僧眾問及林中情景,他以是偈回答。


偈陀22
美麗的孔雀,擁有湛蓝的颈和鳳冠
在伽蘭林聲聲作鳴,
伴隨著涼風的吹拂,
它們(鳥聲和涼風)喚醒了熟睡者起身禪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6-12-2020 06: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偈集

第三品

二十三  瞿舍羅長老偈

小傳:
名Gosala,出身於摩偈陀一富有家庭,長老認識首楼那億耳[迦旃延的弟子],首楼那出家時,他心想:「如果擁有那樣廣闊的土地的人選擇出家,我為什麼不呢?」。出家後,他尋找一個合適的地方,居住在離家鄉不遠的地方。他的母親每天為他提供食物,給他稀飯,蜂蜜和糖,並在丘陵的竹叢下的受用,此偈講述了這一過程。

偈陀23
我在竹林中,受用蜜糖和米粥,
能夠純熟把握諸蘊的生滅,
我將向山丘上行去,勤修於遠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6-2021 07: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偈集




第三品



二十四  蘇乾陀長老偈

小傳:名Sugandha,出生於佛陀時代舍衛城的一個富裕家庭。出生的時候帶著香氣,他的父母說:「我們的兒子帶著他的名字出現了!」他們稱之為Sugandha(香氣)。當他長大後,由於聽了Mahàsela長老的開示後出家,在七日內證得阿羅漢果並背誦了這一偈:


偈陀24
出家過了一個雨季,法義善美的眼見者;
我已證得三明,佛陀的教導已被我實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1-6-2021 10: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第二 于 21-6-2021 10:54 AM 编辑

一偈集

第三品

二十五 難提亞長老偈

小传:名 Nandiya,意为「幸福」。生於迦毗羅衛城的佛陀時代,長大後,跟隨阿那律尊者一起出家並很快就證得了阿羅漢。他與阿那律,金毗羅一起住在東竹林。有一天魔羅想要讓長老感到恐懼,於是以一種可怕的形態出現。長老對魔羅說:「你能對那些超越你領域的人做些什麼?到那時,你將遭遇失敗和毀滅。」,並說了以下的偈頌

偈陀 25

心經常如光輝般明淨,
並且(他的梵行)已經來到結成果實,
攻擊像那樣的比丘,
你這黑暗的(魔羅)將遭受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6-2021 10: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第二 于 28-6-2021 10:41 PM 编辑

一偈集

第三品

二十六無畏長老偈

小傳:名Abhaya,本為頻婆娑羅王子,耆那教領袖 Nigantha曾讓他問佛陀兩難問題,但佛陀卻給予了令人滿意的解答,他由是皈佛出家,終修成羅漢。

偈陀26

從那出身於太陽族的佛陀,
聽聞那已被善說的言詞後,
我能看穿(那些精妙的事物背後的)微妙真諦,
就如同一支箭穿透了一根頭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6-2021 09: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第二 于 23-6-2021 09:21 PM 编辑

一偈集

第三品

二十七 羅摩沙伽吉亞长老偈

小传:名Lomasakangiya,意译为“四肢柔软”。出生於釋迦王宮的迦毗羅衛城。他身體纤弱,頭髮漂亮,所以被稱為Lomasakangiya。有一天他尋求母親的許可以便可以出家,他的母親對他說:「我的兒子,你很纤弱,你要如何出家?」,为说服母亲,说了此偈

偈陀27

羽穗草、蘆葦草、
岩蘭草和燈心草,
我以胸口(將它們)推開,
心專注於遠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6-2021 07: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長老偈白話文翻譯

一偈集

第三品

二十八 閻浮村之子長老偈

小傳:名Jambugamiyaputta,出生在佛陀时代的瞻波(Campā)城,是一位名叫閻浮村(Jambugamiya)居士的儿子。他出家不久並且正在適應出家生活,住在南憍薩羅國的娑雞多(Sāketa)漆黑林里。然後他的父親想「我不知道我的兒子是否仍然按照僧團的指導致力於他的生活?」並寫下以下的偈頌來考察他:

偈陀28
      
你是否樂衷於衣著?
你是否嗜愛裝飾品?
是否那戒的芬芳,
是由你散發出來,而不是其他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6-2021 10: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第二 于 26-6-2021 10:24 PM 编辑

一偈集

第三品

二十九 哈利達長老偈

小傳:名Hārita,出生在舍衛城一婆羅門家,他的父母幫他娶了門當戶對的女子。有一次,他深愛的妻子被一条黑蛇咬死了,痛苦不堪,最後出家修道。他去村里托缽時,看到一个弓箭师正在把箭杆弄直。然后,他想:「这弓箭师能把沒用的事物拉直成為有用的箭;为什么我不能調正我的心呢!」。他激发了内观,這時佛陀出現在他的上方,對他說了此偈

偈陀29

端正自己,就像弓箭師矯正弓箭,
當你的內心變得正直時,
請你粉碎無明,哈利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6-2021 10: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偈集

第三品

三十 鬱帝迦長老偈

小傳:名Uttiya,出生于舍衛城,是一位婆罗门之子。為了尋找不死而出家修道,後來皈依佛陀成為出家弟子。由於持戒不純而無有成就,因此請教佛陀,佛陀教誡他持戒來淨化自己的內心。這唤起了鬱帝迦的洞察力,但在这个过程中他病倒了,並說了以下的偈頌

偈陀30
過去我生病的时候,
正念在我心中升起,
現在我又病倒了,
這不是我放逸的時候。

攝頌:
尼拘律陀,質哆伽長老,瞿舍羅長老,蘇乾陀,難提亞,無畏長老,
羅摩沙伽吉亞,閻浮村之子和哈利達,鬱帝迦聖者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6-2021 1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第二 于 30-6-2021 11:32 PM 编辑

一偈集

第四品

三十一迦巴勒长老偈

小傳:名Gahvaratīriya,出生在舍衛城的婆羅門的家庭,取名为Aggidatta。长大後目睹佛陀雙神變產生信心,跟隨佛陀出家,居林野之地。他的親友以林野蚊蟲多勸說他回到城中,長老對他們說了此偈

偈陀31

被群蚊所盤繞叮咬,
在阿蘭若處,廣大的森林裡,
就如戰場上在前方作戰的大象(被敵人包圍攻擊),
一個人應以正念來忍受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6-2021 1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第二 于 30-6-2021 11:34 PM 编辑

一偈集

第四品

三十二 蘇比亞長老偈

小傳:名Suppiya,意譯為”善愛“。出生在舍衛城為首陀羅看墓人。在聽了他的朋友娑婆迦長老(Thera sopāka )的開示之後,從在家而出家。當他證得阿羅漢果時,說了此偈

偈陀32

我將以衰老換不老,
以燃燒換取止息,
(獲取了)最高的寂靜,
離束縛的無上安穩。*(1)


*(1)yogakkhemaṁ anuttaran或譯為無上瑜伽安穩,涅槃的同義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7-2021 09: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偈集

第四品

三十三 娑婆迦長老偈

小傳:名Sopāka,出生在舍衛城一贫穷女人家。在他出世時其母難產但孩子未死,死後带到墓地,准备火化時有一非人將火熄滅把孩子救出。非人化為人形將嬰兒交看墳人,看墳人將此嬰兒與生子蘇比亞一起養大,七歲時隨佛出家,佛陀教導他修習慈心禪。長老依照指導很快証得禪那,再依據禪那培育洞察力並証得阿羅漢,說了此偈


偈陀33

猶如(慈母)會愛護,
她心愛的獨子,
如是願一切有生命者,
無論在何處,皆安好。*(1)

*(1)這首偈與【慈愛經】裡的「猶如母親以生命護衛自己獨生子,亦當如此對待一切眾生,讓他陪養無量的(慈)心」意思相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7-2021 01: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第二 于 8-7-2021 01:13 AM 编辑

一偈集

第四品

三十四 婆師耶長老偈

小傳:名Posiya,出生在舍衛城一位非常富有的家中,是僧伽摩子長老(Sangāmaji)的弟弟。長大後結婚生子。不久之後,他加入了僧團,獨自住在森林里,成為了阿羅漢。有一次,他到舍衛城拜訪佛陀,再回去他的俗家。他的前妻供養他,但長老見她想引誘他,便匆匆離開。*(1)

偈陀34


已了知之智者不靠近這(婦女),
無論現在還是任何時候,
我從村裡來到林野,
從那(林野)再回到俗家中,
我從那起座後,已悄悄的離開。

*(1)在法句經345偈說:「智者明白鐵、木、或麻所作的束縛不算是堅固,對珠寶、裝飾、兒女或妻子的貪愛才是真正牢固的束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7-2021 1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第二 于 31-1-2022 10:35 AM 编辑

一偈集

第四品

三十五 薩曼若卡尼長老偈

小傳:名Sāmaññakāni,是外道遊行者之子,在見到佛展現雙神變後加入了僧團,後來他通過禪那證得阿羅漢果。長老有一外道遊行者朋友名叫Kātiyāna,他以居士的身份認識長老,他一貧如洗,問法於長老如何做可以獲得今世和來世的幸福。長老說了此偈

偈陀35

欲尋求幸福之人,彼行持此道,
(行者)聲譽被称道,名聲傳於四方,
那正直*(1)的八支聖道,
為了不死的獲得而修持。

*(1)Ujuko nāma so maggo, abhayā nāma sā disā; 「彼道名為正直,其方向名為無畏」—諸天相應46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7-2021 0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第二 于 31-1-2022 10:36 AM 编辑

一偈集

第四品

三十六 鳩摩子長老偈

小傳:名Kumaputta,母名kuma,故得是名。生於佛陀時代的阿槃提,在 Veḷukaṇḍa 鎮的一個家中,他被稱為難陀。他的母親在經典中被稱為難陀母親nandamātā(如增支部4.176,6.37,7.53經)。聽聞舍利子說法後出家,修觀成阿羅漢。他看到其他比丘表現出對於身體的有過度需求,長老為了闡明出家人該有的德行說了此偈

偈陀36

所聞者善,行為也是善的,
住於無家總是美好的,*(1)
求問於義,善巧於行,
這是無有一物之沙門法。*(2)

*(1)「如野鹿般無著地行,比丘們無住所地住」—林相應第4經,

「具念者出家,他們不樂於(有)住家,他們捨棄各處的居住場所,就像已經放棄了沼澤的野雁」—法句經第91偈蘇錦坤譯
*(2)出家人的修行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9-3-2024 08:29 PM , Processed in 0.08701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