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519|回复: 0

疫情胶着中,东盟怎么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2020 0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疫情胶着中,东盟怎么办?
这次让全球天翻地覆的新冠肺炎,到目前似乎进入了胶着环节。新冠肺炎除了给全球带来巨大伤害外,倒更像是一场“虚假资讯派对”。各种疫情阴谋论满天飞,又因阴谋论引发的指责声沸沸扬扬。众多关于疫情的假新闻,使人们应该对疫情严阵以待时,却被虚假资讯所误导而贻误战机,东盟亦同样面临真假难辨的困局。

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效并已开始复工复产,大部分城市已经恢复社会秩序,东盟诸多国家学习中国防控模式也取得相当成效。中国政府并对马来西亚主动提供援助,通过官方和民间多渠道了解马方抗疫需求后,及时向马方提供医疗物资,并派出医疗援助队,这让大马民众对战胜疫情充满希望。

反观美国,疫情发展不但没有让人们在黑暗的隧道中看到曙光,更让美国民众担心陷入更加失控的状态。不必讳言,对美国来说,指责中国已经成了特朗普政府对自身抗疫不力的“甩锅”手段。由于美国疫情的扩大和死亡人数的不断增加,特朗普面临来自民主党和舆论的越来越严厉的批评和问责压力。根据民调显示,其总统选情已亮红灯。

为摆脱此种不利局面,特朗普将继续选择打中国牌,并将日益严峻的疫情诿过于中方,更是会刻意恶化中美关系作为自己的选举策略。因此,美国作为全球老大,其选举政治很有可能扭曲全球民众的抗疫方向。

美国政治对中国病毒来源地越来越频繁的指控,亦会置中国于不利处境,包括引发更多国家效彷美国对中国发起索赔。但从严格的国际法法理来说,索赔一旦进入诉讼程序,将会遇到极大法律障碍。美国和西方追责索赔的道义支撑力度并不够,倒让人容易联想到西方是在联手对付中国。若非法官出于“政治正确”而判中国败诉,法律将很难支持此类索赔诉求。

而一旦中国败诉,一方面索赔国家很可能无法顺利获得赔偿;另一方面,索赔将破坏“主权国家豁免”原则,这将导致各国为自身利益,而肆意篡改构建国际规范的行为。这无疑将加速世界的「丛林化」的混乱,使世界大国发生战争的概率大增。

中国在疫情初期,因疫情来势凶猛,在防止疫情扩散或许有瑕疵,但不妨回顾一下当时国际社会对中国应对SARS疫情提出批评时的做法。当年时任副总理吴仪亲自出席世界卫生大会,她在发言中没有回避中国的责任,而是向各国代表鞠躬致歉,赢得了与会代表的掌声。吴仪女士当年的敢于面对的风范,的确值得现时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借鉴。

对中国而言,也许某些国家将一些未经证实的假设做了已经成为的现实。但要相信多数国家,包括很多西方国家是明事理的,整个东盟更是明白选边伤害中国的结果。

毕竟新冠病毒是一种新型病毒,开始要识别它很难,由此造成的一些应对失误是可以理解的。中国的“说服解释”虽然面临一些困难,但还是应该苦口婆心做下去,以取得大多数国家理解。

鉴于这次大流行病的严峻程度和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正如一些顶尖医学专家警告的,或许它将在今年冬季卷土重来,并有可能持续二到三年。倘如此,对人类特别是贫困和医疗资源不足的国家,将构成沉重打击,届时处于全球经济热点的东盟也不能独善其身。
因此不管病毒是否来源中国,疫情最早发生在中国是事实,中国应接受国际社会的病毒溯源调查。但这个调查要顾及中国的感受,必须要有中国的医学专家参与。

事实上,世界卫生组织两名调查病毒起源的专家于十天前抵达中国。世卫突发卫生事件执行主任莱恩(Mike Ryan)称,二人目前正在当地隔离中,将在隔离结束后开始与中国多位科学家一起工作,与中方同行就病毒溯源进行科学合作交流。

既然疫情已经成为全球的大流行病,并演绎成人类福祉的全球性问题,东盟各国应该在在新冠疫情仍未受控下,在控制疫情蔓延上通力合作,而不是各自为战。

目前,恢复东盟国家的生产生活及正常社会秩序已成当务之急。车有车道,马有马路,东盟各国应避免将此疫情沦为政治博弈的工具,尤其避免和南中国海等问题相关联,以尽快使东盟走出这次新冠病毒的阴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9-1-2025 05:43 PM , Processed in 0.116784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