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alao66 于 2-5-2019 02:23 AM 编辑
習近平五四講話又讀錯 贍養瞻仰分不清

習近平接二連三的讀錯字,網絡引起的反應比較強烈。這兩次致辭出錯,一次是在有點“萬邦來朝”意味的“一帶一路”峰會開幕式上,把“精湛細膩”錯讀成“精甚細膩”,隨後官媒發送的新聞稿中,又把此處改為“精謹細膩”,以掩飾習近平念錯講稿的事實;五四一百周年,習近平特意在四月三十日提前致辭,十分重視,結果把“老人贍養”,錯讀成“老人瞻仰”,分不清“贍、瞻”二字。還有人指出,把“迸bèng發”讀成“並發”。尤以“贍、瞻”不分引發的反應最多 習近平五四百年講話關注青年老人,顯示大家長對子民的關懷,可惜又讀錯了,而且錯的不輕,把贍養老人讀成瞻仰老人。從中央電視台視頻看,錯的比較嚴重。他這句話是這樣說的,“…婚戀交友老人贍養等方面的操心事…”,關鍵是習近平把贍(shan)養讀成“瞻(zhan)仰”,而且兩個詞意思差遠了。贍養指子女照顧老人生活,提供必要的生活條件;瞻仰:更多用來對死者或者廟宇表達崇敬之情。漢語詞典對此有條解釋:“仰望,恭敬地看:瞻仰遺容;瞻仰人民英雄紀念碑”。有網民因此很不滿,指“把活人咒成死人”,“你瞻仰不等於我們也得瞻仰,老人還在跳廣場舞呢!”還有人用前兩天出的那個錯來“讚揚:“講得真是精甚哇”。 視頻網絡飛傳,網民炸鍋了,有的說:“博士又出新詞了!”“梁家河的學問深不可測啊”,有的說以後生僻字,形近字都不敢讀了,念什麼不一定,怎麼都要看習皇的意思,漢字改革迫在眉睫啊。“ 還有人問:“社科院、清華、北大、復旦相繼成立了習近平語言藝術研究中心,是特么研究神馬的?”
但是出點子、發問釋難解疑的也不少,綜合如下: 習近平讀錯字真的重要嗎?有點吧,畢竟他是強國的主席。 習近平讀錯字為什麼那麼讓人吃驚?因為他說自己是讀書人,中外古今,古典現代,無所不讀,而且早年在梁家河插隊時就已讀過許多。 如何解決國家領導人不斷讀錯字的問題?難辦,現在不像過去,報紙截稿了,新華社凌晨發一個緊急通知改字,來不及改的,算作排版錯誤,屬於政治問題。現在視頻橫飛,而且中國是網絡大國,傳播速度快,大家一下子就看到了。 有沒有修補的辦法?幾天前在一帶一路那個講話,官媒試着掩飾“精湛”,結果越描越醜,越不精湛,而且,最後聲音還是合不上。 能不能採取比較激進的辦法?就是定於一尊,按主席說的定,或者乾脆來一個文字改革?或者修訂字典。這會很難吧? 旅美法律學者滕彪評論:”以後‘贍養’讀作‘瞻仰’,憲法都能改,改個字典算個啥?“ 另有網民擔心,即便那樣,也恐怕來不及,誰敢保證習主席不會繼續出錯。總不能修改來修改去吧? 今後怎麼辦? 最簡單的就是不直播,禁止參會者現場錄音,保證對聲音處理後再轉播。但也不能避免萬一,上次那個”精甚“就是官媒做了手腳的,結果事情還是弄得很大,普天下皆知。
果然小學畢業!習近平又鬧笑話 疑似將精湛說成「精甚」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號稱擁有北京清華大學法學博士學位,但毛澤東前秘書李銳曾透露習近平只有小學學歷,以上種種讓這位中共總書記的學識程度顯得撲朔迷離。事實上,習近平屢屢在演講中口誤,最知名的莫過於將「通商寬農」說成「通商寬衣」,而最新的口誤則是近日疑似將「精湛」說成「精甚」。 由中國海外流亡人士所創辦的YouTube頻道「即日視評」,直指習近平在一帶一路論壇演講時講出「精甚細膩」4個字,但縱觀上下文應該是要講「精湛細膩」才對,而且中文裡從來就沒有「精甚」這樣的詞彙。 中國共產黨為了遮羞,連忙聲稱習近平原本要說的是「精謹細膩」,然而「謹」和「甚」也是不同音,網民紛紛狐疑怎麼可能會說錯,中共一怒之下直接在微博封鎖「念錯」與「精謹細膩」等關鍵詞。 由於習近平有「寬衣」的先例,因此「即日視評」對此打趣地說,搞不好習近平說的「精甚」其實是「精腎」,代表著腎臟功能很好而精力旺盛的意思。 台灣網友看到相關消息後也忍不住笑到滿地打滾,直呼習近平真的是「小學程度」、「國小畢業」,而網友除了感嘆「這就是中共最高領導人的知識水平」之外,還有人笑稱搞不好以後中國字典裡的「湛」都被改為「甚」的讀音。
這麼常用的字也讀錯 可見得習包子 小學也是混過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