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548|回复: 2

李白也是韩国人?无耻可笑的棒子教授又找出“铁证”,向联合国提出申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8-4-2017 07: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韩国学者称李白是韩国人,日本网友是这样评论的

  《韩国日报》日前刊登一篇文章称,据韩国首尔大学历史系教授金秉德考证,李白是韩国人的后代,文章经转载引起网络一片热烈讨论。韩国“驻台办事处”以新闻稿的形式指出,称经该部查证,李白确实是韩国人,而且李白的直系先祖就是高句丽的贵族,这样算来这位中国文学史上鼎鼎大名的诗仙李白莫名其妙就变成了韩国人。

  《韩国日报》爆料说,金秉德除考证李白是韩国人的后代外,还计划向联合国有关机构提出申诉,抗议中国歪曲历史,剽窃韩国文化,并申请将唐诗列为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文一出,各家媒体纷纷转载引起网络一片热烈讨论,有学界听闻则十分愤慨,称“太离谱”、“谬误之至”。

  而台湾有平面媒体18日也引述《韩国日报》内容。不过,据台湾每日新闻报道,韩国“驻台办事处”得知此后立刻发表新闻稿,并与台湾方面展开热烈讨论。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韩国人剽窃中国文化的种种恶劣行径,下边我一一整理列举:孔子是韩国人;朱元璋是韩国人:国父孙中山是韩国人;筷子是韩国人发明的;浑天仪是韩国发明的;端午节是韩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炎帝、黄帝的神话实是源自韩国;西施是韩国人;李时珍也是韩国人;韩国曾经打败李世民的东征大军并射瞎李世民的一只眼睛。

11.jpg

  前段时间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教授郑在书日前称中国炎帝、黄帝的神话实是源自韩国,孔子、西施、李时珍也是韩国人,这样的言论让我们这些文明古国的中国人情何以堪啊!中国神话起源于韩国,这个结论本身就是韩国‘神话’!这些年来韩国学者论证国父孙中山韩国人,美女西施、神医李时珍也早被划入“韩国籍”,也同样引发了网友的强烈质疑。

  一、中国神话起源于韩国???

  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教授郑在书主张,《山海经》中提到的炎帝、蚩尤、夸父及风伯等东夷系的神均在高句丽古墓壁画中出现,很多中国神话传说都是源自“东夷系”,炎黄的神话来自韩国。这样荒谬的言论一出现郑在书迅速成为韩国的网络红人,韩国的民众迅速就这个问题进行热火朝天的讨论,最终,这些韩国的愤青觉得韩国的文化迅速成为亚洲文化的始祖。

  二、西施和李时珍是韩国人???

  不少韩国人认为东北、山东、河北、浙江是韩国人的故居,文化发源地,因而西施也成了韩国的“文化名人”,是韩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韩国的草药材市场,《本草纲目》被视作重要文化遗产,而李时珍也被韩国学者考证为“高丽人”。

  看到这里我真的非常无语。

  三、孔子是韩国人???

  韩国学者提出孔子是韩国人的说法,引得国内舆论纷纷谴责、怒骂、嘲笑,但韩国人还是坚持孔子就是韩国人,还列举了很多所谓的证据进行据理力争,看到这里我就呵呵了。韩国学者列出孔子是韩国人的理由很奇葩,说是根据司马迁的名著《史记》记载,箕子,商纣王的叔父,封于箕,名胥余,是中华第一哲人,因其品行高尚,被孔子誉为殷商“三仁”之一。在商周政权交替与历史大动荡的时君就是箕子的亲戚微子,而孔子是宋国贵族后代,也就是所谓韩国祖宗箕子的后代中,因纣王无道,受到政治迫害,箕子“违衰殷之运,走之朝鲜”,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率五千商朝遗民,东迁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民众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史称“箕子朝鲜”。为朝鲜半岛最早建立政权的是商朝贵族箕子。西周宋国的第一个国君就是箕子的亲戚微子,而孔子是宋国贵族后代,也就是所谓韩国祖宗箕子的后代了。但是据此便说孔子是韩国人,却是错误的。箕子移居朝鲜成了朝鲜人,不能因此说并未移居韩国的箕子的后辈也成了朝鲜人,孔子也不会变成了朝鲜人。但韩国人却依然就这个问题据理力争,坚称孔子是纯正的韩国人。看到这里我就无语了。目前,韩国学者有打算将几百年历史的传统祭孔大典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这就是赤裸裸地剽窃中国文化。

  四、筷子是韩国人发明的???

  韩国人一直坚称筷子是韩国人的专利,并且列举种种伪证证明这个伪命题。实际如何呢?筷子,发源于中国。是中国、韩国、日本、越南等东亚、东南亚地区普遍使用的餐具。

  《韩非子·喻老》言:“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国君,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中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中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筷子是由汉族发明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餐具。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不少,一说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一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还有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的传说。当今社会,筷子的称呼已习以为常,但专家学者在书法、诗词作品和文章中依然称筷子为箸或筯,并没有如《推蓬寤语》所言“忘其始也”。在日语词汇里筷子还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称呼的“箸”。

  五、韩国人渊盖苏文让李世民跪地求饶,还追着李世民进了唐朝的首都长安,李世民还很有诚意的割让了大片土地给高句丽作为道歉的礼物,包括山西省、河北省、山东省???!!!

  我大中华第一明君竟然被韩国人射瞎一只眼睛?太意淫了!高句丽和高丽是两个不同的政权概念。高句丽是中国东北的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它的疆域包括部分今日朝鲜的地区。高丽则是朝鲜半岛上的一个政权,是中国的藩属国。这两个政权处于不同时代。韩国有些人故意混淆二者,目的就是对中国东北提出领土要求。当然这是枉然的。今日中国的朝鲜族不是中国的世居民族。他们是分别在清末和伪满时期两次迁入中国的。前一次是朝鲜内乱的难民后一次则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工具。

22.jpg

  六、朱元璋是韩国人???

  韩国第二大电视台MBC在一个名叫“惊异的神秘”节目中宣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极有可能是高丽全罗南道人。韩国学者在节目中提到的几个证据,显得荒诞不经,惹人发笑。主要证据有三个。

  第一,古籍记载。韩国学者称,在韩国古籍《朝鲜纪闻》中也有很多朱元璋出生在全罗南道的记载。说有一位风水师对朱元璋的父母说,朱元璋想要发迹,一定要去凤阳。韩国学者还称,中国明史学家吴晗的《朱元璋传》可能抄袭了《朝鲜纪闻》,因为《朝鲜纪闻》比吴晗的作品早了几百年。

  第二,韩国学者给出的理由是,民间传说里韩国全罗南道有个名叫朱元璋的小男孩,家里很贫穷,但是灵气逼人,才智出众,被一得道高僧收养,后来高僧指点朱元璋到了元朝末期的凤阳打天下。

  第三,朱元璋身边高丽女子众多,韩国学者这样的逻辑实在非常奇葩,难道动物园管理员身边很多动物,管理员也是动物吗?真实情况是,朱元璋身边的高丽女子是我们的保护国高丽国,也就是韩国进贡给我们的贡品。

  以上荒谬的言论一出,整个东亚都炸开了锅,我们来看看越南和日本网友怎样评价:

  花崎千雪:他国文化の民族は偉く民族ではないと思っている(一个总想着剽窃别国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出息的民族)

  桃沢卯雪:日中関係はよくないけど、中国の古代文化に崇拝し、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中国文化を支持する。(日中关系虽然不好、但是,我们很崇拜中国古代文化,我们支持中国文化)

  琴南铃兰:韓国は典型的な成り上がり、自分の文化はない、漢文化を自国文化とするしかない(韩国就是典型的暴发户,没有自己的文化,只能剽窃汉文化)

  Nguynng:Hàn Quci quá xa ri.(韩国人太过分了)

  Xuan?:V?n hóa và v?n hóa Trung Quc Hàn Qu?c làm sao có th coi nh? nhau.(韩国文化怎么可能和中国文化相提并论呢)

33.jpg

  事实梳理:

  在中华民族古老的神话传说中,炎帝与黄帝是生活在黄河流域两个古老部落的首领,炎帝发明了农耕、推广了用火,黄帝发明了舟、车、养蚕植桑,两个部落齐头并进,使人民安居乐业,共创华夏早期文明。

  孔子更是地地道道的山东人,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被整个东亚文化圈的国家尊奉,被中国后世尊为至圣,万世师表。

  李时珍是明代的湖北人,地地道道的中国著名医学家,代表作为《本草纲目》。

  在这里,我想奉劝韩国人,必须承认正视韩国文化受中华文化的深刻影响,朝鲜李朝时代还尊奉老子为韩国的祖先呢!还尊道教为国教呢!韩国的国旗仍然是太极旗呢!炎帝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神话人物,除《山海经》外,还见于《左传》、《国语》、《楚辞》、《逸周书》、《吕氏春秋》、《淮南子》、《礼记》和《史记》等古代典籍。从时间顺序上来看,炎帝传说的产生最迟始于春秋时期,远远早于高句丽王朝存在的时期(公元前37年至公元668年)。据中国古代史书中记载,“东夷人”是东向望海,中国很早就有蓬莱仙境等传说,可能源自“东夷人”。从生活环境来看,“东夷人”应该是生活在现在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的居民,不会是早期生活在现在中国东北的韩民族祖先。

更多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9-4-2017 10: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如直接说韩国也是中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4-2017 12: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这个国家不想在说什么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5-6-2024 01:02 AM , Processed in 0.059137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