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623|回复: 0

梦参老法师开示五眼圆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0-10-2016 1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10-10-2016 11:15 PM 编辑

摘自:真如禅寺·梦参长老金刚经讲座(8-6)

金刚经:“须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须菩提。於意云河。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须菩提啊,于意云何?佛又对须菩提启示,说你怎么想的?
   
每个问号都如是了,但问题还没说,它是倒装句,印度的文法跟我们中国文法不一样啊,他是先说,比如我们说你吃饭没有,他不这么说,他说你饭吃没有?这话是一样意思,我们说你吃饭没有,这是我们的通说了,你在其他的民族,他问你饭吃了没有,客词变主词,这是跟我们语言文字上有所这么颠倒的。
   
所以说每一段都是于意云何啊?事情没说啊,先说你怎么想,完了跟你说这个问题你怎么样看法啊,就这样意思啊。于意云何?说你怎么样看?如来有没有肉眼。如来是人,降生人间,跟咱们一样的啊,身体一样的啊。那须菩提当然答复说,如来有肉眼否?如是,世尊。说你有肉眼,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否?说你怎么想的啊?如来有没有天眼?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否?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否?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否?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这叫五眼圆明,佛具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那咱们一切人是不是也是五眼呢?一样的啊,咱们也有五眼。为什么我们看不见极乐世界啊?我们没有佛眼,因为迷了。咱也没有天眼,迷了。只有一眼,肉眼。其他的四眼呢,不能自见哪。因为啥呢?俺们是在迷了!本来我们也跟佛一样的,如果我们把迷心除掉,心不迷了,五眼圆明,大彻大悟的人,他一开悟,明白了。五眼圆明也有单修的,肉眼,只能通达一件事。
   
我们在五台山有个老道友,他跟那个在美国的寿冶老和尚啊,都在五台山广济茅蓬同住的,寿冶老和尚在美国回来,在上海下了飞机,完了以后,到五台山上去看他这位老道友,因为这位老道友还在广济茅蓬住。寿冶老和尚以前是广济茅蓬的和尚啊,他去看他这老道友,老道友就说,你哪天在上海下的飞机,都谁到飞机场接你去的,你在美国买飞机票的时候有点困难,费了好多手续买到了。他说这点事你都知道了。他说我都看见了。他就是得了神通了,五眼圆明。那你平常谁知道啊?穿得烂兮兮的,在那禅堂自个儿猥琐琐地,有时侯一天吃一顿饭,有时候一顿饭也不吃,人把他当个老修行,当他一表现,大家都以为他圣者了。这一圣者啊,第二天他就圆寂了。要不是圣者呢,还可以多活两天,因为这一表露啊,活不成了,自己就走了。说在我们修道当中,这种情况都有,我只是举这么个例子做证明而已了。这个在我们修道者当中,不怎么样,不是说了不得了,这叫了生死了?证了涅磐了?还远得很。和尚,这类的和尚很多,隐而不露,因为这个距离佛道非常远,并不是这就成了,这就开个天眼,或者是哪一门他一门深入,有点成就了,他不能表露,一表露赶快就得走路,再另换个身体吧,就这样意思。
   
所以佛问须菩提,如来是五眼全具足的,是不是这样子的?那须菩提说当然是这样子了。如果没有迷心,全是悟心,那你就五眼圆明,因此,佛是见一切众生都有佛性的啊。一切众生不只包括人类,畜生类,凡是有情众生都能成佛,都能成就,因为一切众生与佛同体,跟佛无二无别的。所以佛生起大悲心度一切众生,这叫同体大悲,所以佛度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把这个迷掉的,迷了就失去了,并不是丢了,迷了,迷了不是失掉的,迷失掉的。因为佛成道之后,看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有佛性就是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啊。为什么流落六道,轮转苦难呢?所以起了这种怜悯大悲心。佛有这种天眼,从肉眼而到天眼,完了第三种是慧眼。慧眼不开,愚痴,愚痴没有智慧,没有智慧,慧眼当然开不到了。说我们对一切法执着,所有一切法执着,就把法眼迷掉了。要义是对一切法,明白一切法为心所现,那就法眼,法眼开了,如果把烦恼的思惑无明惑除掉那就慧眼普照,这就五眼圆明,佛是五眼圆明的啊。所以一切众生,佛见众生,不见众生相,什么意思呢?佛的随众生所见因为佛是究竟悟者,知道众生是把一切事物看成如幻如化,如梦泡影,到我们金刚经最后的时候,解释的时候,一切诸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你观一切法就这样来观,众生即非众生。但是我们凡夫呢,是肉眼,见内不见外,隔着一张纸我们就看不见了,有遮盖就没有,就见不到了,余他的四眼都不灵通啊!因此这个五眼的时候呢,详细分析呢,这是属于名相了,很多,这就不讲它了。

一切众生同于诸佛菩萨心性之体,就是生命的根源。他说这个里头有五种功能,所以叫做五眼。第一种是肉眼,就是与我们一样的,是父母所生的肉眼,也就是我们现在的眼睛。肉眼能看见物质世界,我们一切的感觉、知觉,都经由它而来。这个肉眼跟心是连带一起的,所以很多的经典,心与眼同论,在讲到心的道理时,先提到眼。眼睛是心的一个开关,所以心与眼关系非常密切。...现在佛问,一个成了佛的人,有没有普通的肉眼?那当然有,肉眼就是看物理世界这些现象的。第二种是天眼,我们普通人几乎是没有的。天眼的能力是超乎物质世界,譬如说看到鬼魂,看到天神,甚至于看到其它的世界。现在人讲的千里眼,是根据道家的传说而翻译的。天眼能够看到欲界系统里面的东西,包括太阳、月亮,其他星球等的人事;也可以看到银河系统外面的东西,这是属于真正的天眼。有些人打起坐来看到些影子啊,星光点点啊,认为是天眼,那个不是的。...佛法里有修天眼的,也有修十只眼的方法,前面、后面、头顶、心里头、喉咙里头,都有眼睛。当然,这与普通眼睛不一样,而是像摄影机、录影机一样,能够照射东西罢了!...天眼不是多长出一只眼睛来,是肉眼的本身,起了另一种功能。得天眼通的人,也与我们普通人一样,但他自然会看到多重的世界。...再进一步是慧眼,慧眼也离不开肉眼,也是通过父母所生的肉眼而起作用的。所谓慧眼就是智眼,是戒、定、慧的功力显现;因为修定而发慧。这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慧变成了力量,成了慧力,才有这个智眼 ...法眼又是什么眼呢?慧眼观空。而能够真正认识自性空、空性的体,就是法眼。法眼观一切众生平等,非空非有。第五种是佛眼,佛眼不只是平等,而是观一切众生只有慈悲,只有慈爱。慈悲是两个观念组合起来的佛学名辞,慈是父性,代表男性的爱,至善的爱;悲代表了母性至善的爱,慈悲是父母所共性的仁德。是至善,无条件,平等,所以叫大慈大悲。佛眼看来,一切众生皆值得怜悯,所以要布施众生,救众生,这也就是佛眼的慈悲平等。真正学佛依法修持而有所成就者,本身一定具备了这五眼。如果说,世界上有人顿悟而成佛,立地就转而具有这五种功能的话,那么他所证的佛法,大致就是对的;如果在理论上认为自己悟了,而这个五眼功能没有发起,那是自欺欺人之谈。——南怀瑾老师,《金刚经说什么》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
   
佛说法的时候经常拿恒河来作比喻。恒河在印度,翻译成“天上来”。说恒河的水呀是天上来的了啦。都拿恒河作比喻。恒河水不是天上来的,哪里来的呀?珠穆朗玛峰流下来的。因为这股水从珠穆朗玛峰流下来,经过西藏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江并没有流入中国,从西藏就流到印度去了,到印度就叫恒河。在我们中国的长江,那名字很多了,就一条河的长江名字很多。拿这个作证给大家说,长江是在青海离玉树大概一千五百多里,这个地区是没有人烟的,新疆,青海,甘肃几个省的中间,荒原,地下冒出来的水,这股水名字很多,流到青海境就叫通天河。通天河流到下流就叫金沙江。金沙江嘛流到西藏地区经过云南叫怒江。怒江经过四川叫嘉陵江。嘉陵江流到重庆,重庆流下来就是长江。长江流到南京呢就不叫长江了。它名字很多,一条河呀都有这么变化,那么这条恒河呢是从珠穆朗玛峰流下来经过雅鲁藏布江流到印度就叫恒河,翻译为“天上来”。这你按地理讲呢它在恒河里,是说从我们西藏的雅鲁藏布江流下来,这个沙呢非常细,其实是面粉一样的。佛说法经常拿这个恒河来比喻,其沙很细。恒河沙很多很多细如面粉,谁能把恒河一个河的沙子算清楚呢?谁也算不清楚。那么佛拿这个作例子了,拿这作比喻了,显法的。
   
须菩提呀就象恒河里的所有沙,佛说是沙还是说不是沙呀?都是。世尊也说是沙。恒河沙就是恒河沙。佛拿这个作例子,佛要问须菩提的意思不在这里,拿这个作比喻。于意云何?说你怎么想?一个恒河所有沙,把一沙一粒都作为一恒河,这恒河有好多,是诸恒河所有沙,再把所有的恒河沙,一个恒河,一沙作一恒河,再把这些个恒河所有沙变成世界,一沙一世界,佛世界如是,拿这个作例子讲。佛的世界有好多,就象恒河沙这么多,宁为多不?这世界多不多?光恒河沙就说不清楚了,再变成世界呀?所以须菩如实答复:“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而所国度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一个恒河沙一沙一世界,又变成一个恒河,完了这些个沙数的恒河都把它作为佛的世界,这个世界无量啊。如恒河沙中所有的沙,佛世界就如这样多,该算多了吧?甚多。须菩提说呀,就是这些个恒河的都说不清楚了还说恒河的沙呀?众生若干种心,这么多的世界的众生,众生无量无量啊,这个众生他们所有的心如来悉知,如来全部知道。

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如来说诸心,第一个是遣,心即非心,非心即是心,这是一个遣一个立。
   
这么多众生,这么多众生的众生心如来都知道。如来是从体上知道的,每个众生的体如是,于是众生心如是,因为心即非心,是名为心,这个道理,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的道理,是一个含义。什么意思呢?解释这个。所以者何?为什么佛这样说?须菩提呀过去心不可得,心过去了,过去就没有了,你还得得到吗?咱们众生所以说看不破,放不下,本来过去的事儿他还回想,经常想,本来没有了,他还要想,这就叫放不下。现在心呢?现在心不可得呀,前念失掉后念来了,早晨的心,跟中午的心不一样啊,不是早晨的心了,也不可得,现在的心现在不住,咱们上课时候的心跟现在不一样了,下了课的心又不一样,心是随时变化,变化非常地快,所以说过去心已得不到,现在心它不住,念念不住你也得不到,未来心还没有来呢,你又怎么知道呢?这个意思就是说现在未来俱不可得,过去的消失灭了,未来的还没有生起呢你怎么知道?现在的不住,念念不住,为什么?心的虚妄分别,这些心都是虚妄分别啊,究竟以何为心呢?过去的心是我的心,过去没有了那你心不也没有了?说现在心是我的心,现在不住,前念失掉了后念又起了,未来的心,未来还没有来呢你又怎么知道?过去心不可得是妄念,前念的妄心已经过去了,你要追呀追寻呢,你找不到的。现在心不可得心无相,心有什么形象呢?咱那肉团心哪,那不是心,那是妄,妄想的心,妄心,真心无相的,怎么样来见,怎么样来见真心,如果你见到了,那开了悟了,这就开悟就是这样意思。未来心,未来心不可得,本来就没有,心无所有,那我们这心是什么呢?无量劫来的习气呀!不是你的心呐!过去就不会再生了,这就《金刚经》说的三心了不可得。那这起个什么名字呢?佛,你要成佛了,你把你三心修得一念不生,万法皆空,什么都没有了,三心了不可得,这就叫佛,这个意义很深的。什么叫佛呀?无心道人,修道成就者了,三心了不可得。



感谢老法师开示。愿以分享此文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回向无上菩提,回向西方净土,回向四众和合,回向正法久住。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21岁人。。。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0-6-2024 11:06 PM , Processed in 0.083051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