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076|回复: 0
|
一个中国人说的 复杂的南海局势之钓鱼岛真相(二)
[复制链接]
|
|
本帖最后由 chinared 于 15-7-2016 01:05 AM 编辑
在讨论中,朋友们很自然地联系到东海的钓鱼岛(日本称尖阁群岛)问题上,问我怎么看。
图:钓鱼岛区域形势图
我认为,钓鱼岛不可能按照中国的要求解决,说白了,就是不可能成为中国的领土。我的理由有三点:
1、从历史依据上看,国际上一直承认钓鱼岛属于琉球群島。
琉球群島在历史上是独立国家,明清时期它与中国是一种朝贡关系(清朝时期它同时也和日本是朝贡关系),就如同当时的朝鲜、越南,但绝非中国某些军事家宣称的琉球群島曾属于中国。明治维新後日本出兵占领琉球群岛,改置沖绳县。
二次大战后,美国决定把台湾归还中国,罗斯福恨透了日本,主动提出把琉球群岛包括钓鱼岛交给中国,当时的中国政府没有接受,也没提出钓鱼岛,失去了最好的机会。后联合国授权美国托管琉球群島,包括钓鱼岛,当时的民国政府也没有表示异议。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本来可以推翻前面政府的决定,在美国托管琉球群岛的问题上特别是钓鱼岛提出领土主张,但毛泽东也没向美国提出钓鱼岛问题。
2、最关键的在于“实际占有”。钓鱼岛现在控制在日本手里,1970年从美国手中接收后,“实际占有”很快满50年。按照国际惯例,如果有争端的岛屿,被某国占领五十年后,其主权归占领国所有,也就是国际认可的“时效取得”。我不认为在这“时效即满”的8年里,中国会收回钓鱼岛。
3、1949年后中国政府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态度,1992年2月25日,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正式将钓鱼岛岛列入中国领海范围。但没有考虑用武力收回。
毛泽东时期,中国不提钓鱼岛主权争议。1953年,琉球人民反对美国把琉球变成美国的军事基地的斗争风起云涌,《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琉球群岛人民反对美国占领的斗争》,明确指出:“琉球群岛散布在我国台湾东北和日本九洲岛西南之间的海面上,包括尖阁诸岛(本文注:钓鱼岛)、先岛诸岛、大东诸岛、冲绳诸岛、大岛诸岛、土噶喇诸岛、大隅诸岛等七组岛屿……”,间接等于承认钓鱼岛属于琉球群岛。从中国编订的53年、58年、60年、67年、69年版本的地图来看,大多数都是标记为“尖阁群岛”、“鱼钓岛”。对中日界线的标记也明显为日本所有。这些史实的披露对中国确实有些难堪。1953年和1970年,美国分两次将原来琉球群島的领土(包括钓鱼岛)移交日本。1972年中日建交,周恩來表示:钓鱼岛的问题沒有必要涉及。它和恢复邦交相比,就算不了什么问题。
图:1969年中国地图
邓小平时期,主张“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1984年10月,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邓提出:“一个办法是我们用武力统统把这些岛收回来;一个办法是把主权问题搁置起来,共同开发,这就可以消除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此后,我国便将“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当作了处理南海及钓鱼岛问题的方针。从逻辑上分析,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提法:“搁置争议”就是搁置主权,岛屿在人家手里,你不争议,人家何乐而不为?还有,如果真是自己的领土,干嘛和别人共同开发?这不等于自己否定了自己的主权吗?实际上这是小平的智慧之处,因为岛屿控制在人家手里,不打仗是要不回来了;打仗后果严重。因此你可以认为“主权在我”,我也可以认为“主权在我”,咱们不要争了,共同开发资源,也就是我能进入到你控制的岛屿周围开发。这叫以退为进,暗渡陈仓,目的就是开采资源。
总之,毛、邓都是率兵打过仗的人,但却都不愿意把钓鱼岛权属问题闹大,影响两国的关系,更不愿为此动武。
以后的江时代,钓鱼岛比较平稳,台湾海峡却波涛汹涌。到了胡时代,台湾海峡平稳了,南海及钓鱼岛开始波涛汹涌。虽然最高领导人从来没有率领军队打过仗,也提不出更高明的方案,但是却出现了态度忽硬忽软的现象,“核心利益”的提出与放弃最有代表性。另外,2008年我国开始派渔政船到钓鱼岛附近巡视,军机、军舰也曾出现在钓鱼岛海域,似乎比前面的领导强硬,使局势变得紧张;但让你看不明白的是对民间保钓行为却压制极为厉害,保钓船一律不得出海,似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最有代表性的是被愤青们视为爱国英雄的冲撞日本巡逻舰的中国船长詹其雄回到国内,不但没有收到英雄礼遇,相反被监禁在家,不得会见媒体,取消话语权,渔船也被没收。
我对持强硬态度的朋友们开玩笑说:“你们要不信,可以试试申请在北京或广东举行‘保钓游行’。我敢肯定,不但不会被批准,还会挨公安部门一顿臭骂。”
如果中国政府要正式声明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国,首先要对当年蒋介石和毛泽东代表的中国政府的态度作出法理解释,然后要提出法理根据,并采取措施。
朝鲜及中印战争的真相 朋友家的时事讨论会(三)
时事讨论会最热烈的主题是有关战争问题,即中国在南海及东海会不会用武力解决领海争端?如果打起来,战争的结局如何?
主张用武力解决问题的朋友对战争充满信心,依据是:1、只有用武力才能夺回被他国占领的岛屿;2、国内主张教训小日本、越南以及菲律宾的呼声极为强烈,政府不得不考虑民意;3、我国的经济实力及军事实力远大于这些国家,打胜绝没有问题;4、美国经济衰退,伊拉克及阿富汗战争使其元气大伤,美国无力为了这些国家的利益而做出牺牲;5、朝鲜战争已经让美国领教了中国的厉害,绝对不敢和中国为敌。
我说,大家提出的问题,可以归为三大类:一是如何评估中国政府用武力解决领土纠纷的意志;二是如何评估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三是如何评估战争的后果。
一、理智回顾1949年以后我们参加的各次战争。
我对朋友们说,既然是讨论战争的前景,就要像军事家一样,把不切合实际的“事实”和对内宣传的“调子”抛弃掉。根据你们对战争前景的盲目乐观以及对我国1949年后的“战史”的了解的局限性,我谈一下我所知道的情况和看法。
二次大战以来,和自己周边国家发生边界战争最多的国家就是中国,例如对印度的边界战争、对苏联的边界战争、对越南的边界战争和海战等,加上介入朝鲜战争以及对金门的炮击,中国可以说打遍了左邻右舍,四面树敌,这在全世界是极为罕见的。
这些战争的共同点就是中国主动发起进攻,采取突然袭击。中国对这些战争的夸大宣传,导致了国内部分民众对领导这些战争领袖极度的崇拜以及对战争的狂热心态。
我的观点很明确:1949年以后,我国发动的四次对外战争,都是不必要的。从军事上看谈不上辉煌;从战略上看都是失败的。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