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道教,为什么老子的道学有人说是道家而不是道教
道教里面的情性合一是什么东西?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11-2015 0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谷神不死是谓之何物?
地理学有先后之别,人身的修行亦有先后之行?
|
|
|
|
|
|
|
|
发表于 24-11-2015 10:3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祈s 发表于 24-11-2015 01:19 PM
谷神不死是谓之何物?
地理学有先后之别,人身的修行亦有先后之行?
这里的道教是民间信仰和民间法教是方便法门,这里的大大也不懂得百日筑基,十月怀胎,三年育乳,九年面壁。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11-2015 12: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俺是白来了?易兄对这些应该有研究吧?
俺什少阅读老子的道德经,今看了一些感觉老子不是普通人(太伤脑筋圣贤)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
|
|
|
|
|
|
|
发表于 25-11-2015 08: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11-2015 09:13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唔留手 发表于 25-11-2015 08:19 AM
谢谢吾兄
俺对地理虽然了解一二。但对老子的修身可以说迷惑
因为这些与地理学有很多相似之处
修真之道,穷理尽性至命之学也。故欲尽其性,必先穷其性之理;欲至其命,必先穷其命之理。能明其理,则真知确见,而不为假者所惑,可以尽性,可以至命。否则不穷其理,是非罔辨,邪正不分,入于旁门曲径,着空执相,非是修真,乃是务假。”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11-2015 09: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所说的后其身而身先
这句话令人深思,而如此的言论又与佛家相似的明性见空
俺们人或万物都是身受父母之精华所生,因先天而后天
老子言后其身而身先,不就是了尽后身所处的世界而身先
|
|
|
|
|
|
|
|
发表于 25-11-2015 12:5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祈s 发表于 25-11-2015 12:38 AM
那俺是白来了?易兄对这些应该有研究吧?
俺什少阅读老子的道德经,今看了一些感觉老子不是普通人(太伤 ...
南怀谨老先生的书适合您看,南师精通儒家,道家和佛家,南师的老子他说有您要的,您可以上劝学网看,我们这里的书店找不到南师的书,可以试去kl的书店找。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11-2015 0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动物为了生存不得不与万物竞争
更何况是人,因为自生而不能长生
天地能长生而不自生,天。。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11-2015 09: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性命双修 玄之又玄(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一、先穷性命之理,后了性命之功
刘一明认为,修道就是“穷理尽性至命”。此过程分为知和行两个基本的步骤,致知力行缺一不可,两者为修行之一体两面,但在顺序上,是知先行后,即先穷性命之理,后了性命之功。对这一原则,刘一明曾在多处加以论述:
“修真之道,穷理尽性至命之学也。故欲尽其性,必先穷其性之理;欲至其命,必先穷其命之理。能明其理,则真知确见,而不为假者所惑,可以尽性,可以至命。否则不穷其理,是非罔辨,邪正不分,入于旁门曲径,着空执相,非是修真,乃是务假。”
可见,刘一明在修道的知行关系上强调知先行后,强调理论认识对修行实践的指导作用。这与刘一明出身书香世家,自幼熟读经史有关,也与其自身的修行经历有关。刘一明自己之修行体会及其理论表述很多是从读丹经子书引发而来,自称“三教经书,无不细玩,丝毫理路,无不搜求,未尝一日有忘。”刘一明悟道后,将自己的修行经验总结上升为先知而行,“先穷性命之理,后了性命之功”的修行原则,自是顺理成章。
那么,刘一明所要穷究之理是些什么内容的道理呢?广而言之,举凡世间一切学问道理,即所谓物理、天文、战阵、术数、医卜命相、三教之学等等,皆在研习之列,倘一事不明,即一事有迷。但作为宗教家,其主旨不是解释后天现实世界,而是探讨先天超越世界,探讨如何“直入无上至真之地”。作为道教学者,刘一明所要穷的理自是“道”之理。按唐君毅先生对道析出六大层面的含义是:道体、道原、道理、道用、道德、道术。从道原到道术的五个层面,又可以合成“道相”。“道体”乃指不可道不可名的“常道”,以今之语辞表达,即是“终极存在”。“道相”不外是道体之直接、间接的彰显发用或入道之路,系可道之道。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11-2015 0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后言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那是所有稍微有研究道理的人都会自然的
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这些也是道理的延续,
所谓先知理后行,穷数理则穷究地理天理的影响,知其因果
而不是人为。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知而后行,这就是穷理尽性回环先天
|
|
|
|
|
|
|
|
发表于 27-11-2015 05: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11-2015 06: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性?为什么要尽性?
性。。个性,人性,天性,性爱,异性
牛性奴性?兽性?
|
|
|
|
|
|
|
|
发表于 27-11-2015 08: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0-11-2015 12: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修身修真,即是由后天的人生逆行
人生在世后与女人交媾生后代,所谓因性叫的行为流传后人
而古人的尽性无非是了尽后天回归先天,所以就有了尽性,禁止性交的行为
修真就好比修死的一样道理差不多,
穷其命而至命之理。可惜。。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事情
如果有家室的人要修真恐怕难了
不吃饭?。要做仙咯。。。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12-2015 1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我们受父母所生,身为后人。在这个世界为了生存所做一切的努力皆为后天的努力
为了生存与天地万物的竞争,身上一无是处皆是后天
感受,一切情感皆为后天。一切念头情感都是后天而且着像
只有两样东西在我们身上是为先天,不为后天身躯所控制的
先人有言一是心跳,二是呼吸。
当然当停止心跳和呼吸时就是挂了归天,回归先天的意思。
身外其身故身存。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12-2015 09: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为天地之始,有为万物之母
顺行而生,有如母亲生养后代。
过去俺以为老子所说的这样两句话是
生与死之道,但先贤言之有与无之道。
但在地里学来说的确是生死之道,于类万物
但与自身修行的角度来看,又与死有点差距
俺以为老子才会与无来代替死之道。
那道教与佛教有何分别?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12-2015 04: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祈s 于 5-12-2015 04:34 PM 编辑
无为到底是什么东西,其实老子所指的即是八卦里面其中的一个卦像
坤卦数始于一,无为之数天地之始。洛书数始于一有为而顺生,因一而生二之数后天坤卦。一先一后之卦
所以为什么洛书称之为后天,也是天地所生万物。
因父母而有后来子息后人,天地自然之现象。
而逆行是怎样的?
一样从先天坤卦之数一开始,逆行
一之数逆行九之数,因先天坤卦实为地逆行至先天乾卦九数为天
先有天后地,乃是顺行,因有地行向天逆行也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12-2015 04: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图可解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12-2015 04: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祈s 于 5-12-2015 05:26 PM 编辑
天地万物有顺行与逆行
顺生万物,有父母而后有子息,乃是人生,天伦之乐,繁育后代生生不息
故道教并不禁止后人为了修道而禁止凡人的一切行为,繁育后代乃是天地之道
自然的行为,可惜现代的人为了得道用尽一切办法来达至,禁止性欲,不婚。
绝后,终生孤寡。
一些人什至抛妻弃子就是不过为了修炼真果,成圣人。?
又不知有多少人多少个家庭因此被受伤害了。而且也有违天地之道,夫妇之道
圣人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古人云五百年圣贤出,那是
每相隔五百年必有一个圣人出世,而不是说修炼了就可以做圣人。
所谓的圣贤,其思想哲学影响后人的一切而且千古不变才算得上是圣贤。
就如文王西伯侯后天八卦,老子的道学。孔子的儒家。甘地等等。佛教释迦牟尼,耶稣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