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367|回复: 1

智慧的风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4-9-2005 12: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流云在天

  轻车如箭,一路疾驰,忽觉有得得的马蹄声从烟云漫漫的岁月深处缓缓敲来,湿漉漉的晨风也溢出了一丝丝古典的醇香。

  历历青山如画,隆中已然在望。

  自来襄樊30余载,或飘然独行,或偕亲伴友,或披着如烟的柳色,或迎着漫天的雪花……我一次次怀着深深的景仰走进隆中,也一次次带着巨大的满足回到我自己的生活。

  走进隆中,让心灵随着双脚一起移动,让思绪随着目光一起飞行。

  走进隆中,就是走进一段色彩斑斓的历史,就是走进一个智者成才的氛围以及他辽阔的精神空间。在这林壑清幽之地,任是石上的一片青苔,也足以让你获得深深的感悟;任是草间的一声虫吟,也足以牵动你纷纷的思绪。这是因为,你的心随时都可能感受到诸葛先生的呼吸,你的脚随时都可能踏向他留下的足迹,你的目光随时都可能融进他无处不在的身影……

  诸葛先生也是走进隆中的,当然,怀着与今天的人们绝然不同的心情。

  “诸葛大名垂宇宙,隆中胜迹永清幽”。面对着这副绝妙的楹联来回味历史,你会感到似乎有某种神秘存在于天地之间。不妨细思之,如果不是由于中国政坛上一次剧烈的震荡,历史会不会出现诸葛先生这个伟人?隆中会不会成为一处名传天下的胜迹?

  但一切又都似乎是顺理成章的。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刀兵四起,战乱迫使少年的诸葛亮随着叔父从故乡山东来到相对平静的襄阳。

  在襄阳城中度过几年后,他的叔父故去,他便来到隆中结庐而居。一边躬耕,以期从泥土里获得谷米,满足生存的需要;一边苦学,以期经世致用,实现他的鸿鹄之志。这时他年仅17岁,按今天的说法,正值人生的花季年华。

  布衣蔬食,雪案萤窗,还有那质朴的泥土、鼓噪的蛙声、舞动于风中的绿色生命……既记载着他的辛勤,也砥砺着他的意志;既影响着他的思维,也陶冶着他的情操。

  集诗人、学者与一身的郭沫若曾为隆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诸葛隐居隆中时,躬耕自食,足与陶渊明先后媲美。然陶令隐逸终身,而武侯则以功业自见,盖时会使然。苟陶令际遇风云,未必不能使桃花源实现于世,如武侯终身隐逸致力于诗,谅亦不逊于陶令也。”

  郭沫若先生的这一假设很有意思,他是从另一个角度赞许了诸葛亮的才华,肯定了他积极的人生态度。因为诸葛亮绝不是一个消极避世的隐者,也不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农人,当然不会沉醉于“戴月荷锄归”的田园诗意而陶然自得,更不会只为吟出一句好诗而“捻断数茎须”。

  少有俊逸之才、英霸之气的诸葛亮怎么可能终身隐逸、老死林泉呢?为济世救民而发奋攻读的他,时时沿着这缀满野花的田间小径,走出茅庐,走出隆中山,去吸吮山外的新鲜空气,去研读社会这部活书,以拓宽视野,增长才干。他走进一处处高人学者的门庭,向他们虚心求教;他走进一个个志同道合者的院落,与他们抵掌而谈。

  他简陋的草庐也渐渐产生了“磁场效应”,朋友们经常在这里聚会——当然这决不是散发着酸腐气的“文人雅集”。夜渐深,一群青年才俊却谈兴正浓,他们不谈风月,不谈女人,不谈金钱,而是探讨着经世致用的学问,追踪着瞬息万变的风云。三杯清茶化作如江河直下的滔滔雄辩,一壶淡酒浇灌出闪烁着理性光芒的真知灼见——这是一个“沙龙”,充满了思辩的色彩;这是一片沃土,生长着思想的森林。

  被襄阳大名士庞德公喻为卧龙的诸葛亮自然是这批青年才俊中的佼佼者。

  一次次信息的交流,使他对四海风云了然于胸;一番番思想的碰撞,更使他准确地洞察了时代的走向。

  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丰富的学识渗入了与生俱来的灵气,优越的“生态环境”提升了思想的高度。秀雅的隆中山终于托起了一个震古烁今的智者!

  走过花季的诸葛亮虽然已进入历史的视野,但他并不急于“推销”自己 ,而是仍在隆中“躬耕待时”。除了在田间劳作、在灯下攻读,他还是常常步入空林,坐石抱膝,长吟不已。在这抱膝亭前,今天的游人也许会这样猜想他当日的心境:是否也有几分怀才不遇的焦急呢?

  我却以为,抱膝长吟这一举动,恰是说明了他心境的宁静,因为只有对自己充满了信心的人,才有寄情山川的好兴致,才有与自然对话的大气概。

  他是在等待一个人。

  其实,以他当时已经拥有的知名度,他完全可以找到一个相当不错的饭碗,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为什么非要等这个人不可呢?

  急功近利,一颗浮躁的心终会被物欲的潮水淹没;淡泊自甘,一个安于清贫的人才能固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因为他很明确,在打打杀杀的天下群雄中,只有这个人才有可能帮助他实现 “匡复汉室,还于旧都”、结束战乱的政治理想,而且他心中有数,一旦时机成熟,这个人一定会出现在隆中的山径上。

  ——诸葛先生的智慧不但体现在对时势的准确把握上、对自身价值的客观判断上,也体现在对人的深刻理解上。

  这个人终于来了,并与他联手演绎了一段流誉千古的佳话。

  三匹骏马三次从小虹桥上越过,走向茅庐,走向一段历史的终结和另一段历史的起点。起起落落的马蹄,宛如12支神奇的鼓棰,擂响了一部惊天动地的《三国志》!

  小虹桥造型大方美丽,而骑马过桥的这个人——刘备,当时正艰难地走在他事业的独木桥上。相传他冒着风雪第二次来隆中时,恰与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在此桥相遇。是时黄承彦正诗兴大发,这位老先生自有他的雅人深致,竟只管自个儿朗朗高吟“骑驴过小桥,独吟梅花瘦”,全然不把向他问话的刘备放在眼里。

  岂止是一派隐士风貌的黄承彦,当时四海之内又有几个人把“兵不过三千,将不过关张”的刘备放在眼里呢?

  女婿的眼光自然要比老泰山高明得多,因为他拥有的是一双未被世俗的烟尘所污染过的慧眼。

  ——落魄的英雄在草堂落座之时,也意味着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他从此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被誉为千古一对的《隆中对》,是诸葛先生智慧和才华的一次集中展示。它所提出的伟大战略构想,不仅让诚惶诚恐的刘备听得如醍醐灌顶,佩服得五体投地,也让历代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从中获得了丰富的启迪。且不说它立论高远,对天下大势的分析鞭辟入里,单是就文章说文章,它亦文采斐然,似鲜花映霞;音韵和谐,若明珠走盘。这令人百读不厌的《隆中对》实在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

  ——且套用郭沫若先生的话来诌一句:倘诸葛先生终生致力于文,谅亦不逊于唐宋诸大家矣!

  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他的才能往往是多方面的,用时下的话说,就是综合素质高,诸葛先生犹是如此。他的满腹文韬武略自不待言,而且他于天文学的造诣亦颇深。更有意思的是,他还精于发明创造,“十连弩”、木牛流马、“孔明灯”……这些十分巧妙的器物都是他的杰作。

  也许有人会说,诸葛亮真是个聪明人。这话不对。生活中的聪明人比比皆是,但智者却不多见。智者,如诸葛先生,一定聪明过人,但聪明人却不一定拥有智慧,特别是那些喜欢卖弄小聪明的人,非但谈不上智慧,而且当归于愚蠢一类。

  ——智慧和聪明根本就不在同一个层面上,聪明仅仅只是组成智慧的一个元素而已。

  因刘备“三顾”,后人便建起了“三顾堂”。这说明了对礼贤下士这一美德,人们是普遍认同的,是高度赞赏的。

  “三顾堂”前有三棵柏树,煞是惹人注目,因为据传说,它们曾拴过刘、关、张的战马。这显然是后人的臆造,不过,作为一个象征物,你完全可以用你的灵心慧眼,透视树中的一圈圈年轮,你会从年轮上看到反复书写的一句话:得人才者得天下。

  ——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培育人才,发现人才,争夺人才……这些流行的语词里其实都闪烁着古人智慧的目光。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伫立于“三顾堂”前,遥想一代智者侃侃而谈的情景,也许你会重新审视“人才”这两个极为简单的汉字。

  诸葛先生就要离开隆中了。临行之前,他的目光一定会深情地抚摸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也许他还会从六角井中汲起一桶水来,再享受一次那份清洌和甘甜;也许他还会来到躬耕田边,看一看庄稼的长势,估一估秋日的收成,并拔去混迹其间的几根稗草……

  我们完全能想象、也完全能理解诸葛先生的这份情感。他在隆中整整生活了10年,10年的时间,对于一个人来说,实在不算短暂,何况这10年是他人生和事业定向的10年,是他从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成长为一代英才的10年——是秀雅的隆中为他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成才空间!这秀雅的山,这澄清的水,这林间的鸟唱,这池中的荷香……也都融进了他明如秋水的眸子里不时闪烁的智慧之光。

  轻轻地摇着洁白的羽扇,诸葛先生沿着隆中蜿蜒的山径走上了他人生和事业的阳关大道,走进了时代的风云。他一路前行,不但走出了了一个奇诡多姿的三国时代,也把自己走成了华夏历史天空中一颗耀眼的巨星……

  虽然自离开隆中后他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但一千多载以来,他的大名是和隆中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隆中,诸葛先生成为了人们心目中智慧的化身:因诸葛先生,隆中成为了人们心目中智慧的摇篮。

  隆中, 难怪你的一花一草都散发着魅力,因为它们是生长在培育了一代智者的沃土上;难怪你的一溪一石都透露着灵气,因为它们曾目睹了一颗巨星冉冉升起的全过程。

  ——隆中,你所拥有的正是一片智慧的风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11-2005 0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隆中的真正所在地有很多争论,有人知道最后的定案吗?我不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12-2024 08:01 AM , Processed in 0.10931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