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166|回复: 0

味精到底是什么?那些吓人的致癌传说是真是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0-9-2015 09: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0928001878.jpg


在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各种都市传说中,味精是具有许多「危害」的一种。这些「危害」在不同的版本中不尽相同。许多人「相信」味精有害,除了这些吓人的传说,很重要的原因是认为它是「化学工业品」。这些传说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有很多人以「我家从来不用味精」作为健康的标榜,而国外一些加工食品也把「无味精」作为卖点。


20150928001885.jpg
最早的味精是从海带汤里发现的(图/hanyu365)

人体能够体验到的基本味道之中,有一种叫做「鲜」。亚洲人很早就用各种高汤作为调味品,来增加食物的「鲜味」,比如鸡汤、骨头汤、海带汤等等。1908年,池田菊苗教授采用水提取和结晶的方法,从海带中分离出麸胺酸,一种新型的调味品,并将其味道命名为鲜味(umami)也就是现在的「味精」


最初的味精是水解蛋白质然后纯化得到的。现代工业生产采用某种擅长分泌谷氨酸的细菌发酵得到。发酵的原料可以用淀粉、甜菜、甘蔗乃至于废糖蜜,使得生产成本大为降低。这个过程跟酒、醋、酱油的生产是类似的。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原料」。如果把酒、醋和酱油当作「天然产物」的话,味精就应该也是天然产物。如果因为发酵和纯化是工业过程,而把它当作「化工产品」,那么至少白酒也应该被划为「化工产品」。


谷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之一,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但是,被束缚在蛋白质中的谷氨酸不会对味道产生影响,只有游离的谷氨酸才会呈现谷氨酸盐的状态,而产生「鲜」味。在含有水解蛋白的食物中天然存在麸胺酸钠,比如酱油是水解蛋白质得到的,其中的麸胺酸钠含量在1%左右,而乳酪中还要更高一些。有些水解的蛋白质,比如水解蛋白粉,或者酵母提取物,其中的麸胺酸钠含量甚至高达5%以上。还有一些蔬菜水果,也天然含有麸胺酸钠,比如葡萄汁、番茄酱、豌豆,都有百分之零点几的麸胺酸钠。这样的浓度,比起产生「鲜味」所需的最低浓度要高多了。


针对味精安全性的研究很多,没有发现过它能产生危害。只有个别动物实验发现在「大剂量」下,对于某种非常敏感的老鼠有产生神经毒性的可能。不过所需要的大剂量远远高于人类食物中可能使用的量,也没有进一步的后续研究。


美国FDA、美国医学协会、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组(JECFA)、欧盟委员会食品科学委员会(EFSA)都进行过评估和审查。JECFA和EFSA都认为味精没有安全性方面的担心,因此在食品中的使用「没有限制」。美国FDA的一份报告认可「有未知比例的人群可能对味精有所反应」,但是针对整体上的味精,他们赞同JECFA的结论。


关于味精的一种著名传说是加热会变成致癌物焦麸胺酸钠。这个反应在化学上是成立的,不过并不值得担心。首先,这个反应很慢,在烹饪的时间内,转化率微乎其微。更重要的是,焦麸胺酸钠本身也没有危害,所谓「致癌」纯属谣传。只不过,焦麸胺酸钠不再具有鲜味而已。


那么为什么有人总觉得吃完加过味精的食物,会感到口干舌燥?其原因为味精含钠,就像盐一样吃多了会口渴。





http://www.chinatimes.com/photo-app/20150928001868-2608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8-2-2025 09:39 PM , Processed in 0.124002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