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理应“大大方方”庆祝,但台湾却显得“别别扭扭”。疑因日本“友邦惊诧”,台军删掉了“国防”战力展示的“纪念抗战”字眼。如此纪念,在台日籍教授也看不下去了。台湾政治大学民族研究所日裔教授藤井志津枝(中文名傅琪贻)接受中评社专访时表示,对日抗战(1937至1945)8年期间,1940年后、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就已经准备战败如何收拾残局;从中日谍报战的史料也很明显看出蒋介石会赢;而且日本确实是战败,有些人不愿承认败仗,才不断运作用“终战”字眼。 目前多使用中文名的傅琪贻现年66岁,原名藤井志津枝,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住在台湾40年,说得一口流俐的中文,长期研究台湾原住民、抗战期间蒋介石与日本关系、中日关系等研究,现为政治大学民族系教授、文化大学日研所教授,台湾日本综合研究所研究员,日本文教基金会执行长。 ![](http://i.guancha.cn/news/2015/07/06/20150706092749675.JPG)
傅琪贻表示,日本确实战败,不应凭感觉讲“终战”。中评社 倪鸿祥摄 台湾对于抗战一直有两种说法,蓝营称为抗战胜利,绿营则称“终战”。傅琪贻表示,台湾有人称“终战”70周年而非“对日抗战胜利”,使用“终战”的意涵主要是指战争是自然的结束,可是日本战败是事实,这不能否认,而且战败的趋势从1940年后就很清楚,日本军方在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就已经在准备如何收拾战局,有些人不愿承认败仗,所以台面下一直运作使用“终战”字眼。 她指出,台湾有些年轻人视野很窄,谈到“终战”与“败战”,顶多会思考“败战”认为不好听、负面表达,不好吧,所以没有价值观,就盲目接受,凭感觉看问题、讲话,缺乏依照事实判定的训练,不愿意面对现实,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她说,她长期研究抗战8年蒋介石与日本的关系,发现蒋介石年轻时留日,对日本有感情,但七七事件蒋立场很清楚,就是结合共产党共同抗日。
http://www.guancha.cn/politics/2015_07_06_325748.shtml
PS:台日友好重于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