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8974|回复: 42

这路名改名,是否恰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5-2015 05: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一则新闻,发生在太平。一个原为 Jalan Panglima Ah Chong 的路名,改为 Jalan Stesen, 又加上爪夷文路名。我想太平这个地方是个古城之一吧,去过几次,印象深刻。那个太平湖美到爆。还有一个中国式亭子。
回到话题。大家认为这路改名是否妥当。这只是一个开端?

报章标题写“又”改名。到底太平区有几条路已经为“国家好的目的”而改名?全国各地又有多少原本代表地方性的路名已经改到不三不四!

这个趋势会“发胀”到你地方去吗?地方政府如果可以把精神力量用在良好的管理制度下该多好。

太平人,请把信息传达给你地方领袖吧。难道太平市议会里没有一个可以代表马来西亚人来说话?太平国会是谁话事?哪个政党握权?




image.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5-2015 05: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改名會弄到大家混亂,找不到地方

爪夷文就沒什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5-2015 05: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教化整个马来西亚才会甘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5-2015 06: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JowY 发表于 6-5-2015 05:48 PM
改名會弄到大家混亂,找不到地方

爪夷文就沒什麼

对路名随意改,人们又要费神,浪费公款。那位 Panglima Ah Chong 是谁?他对太平有什么贡献吗?以我个人意见,不可轻易更改原有的路名。文字方面必须公平对待,如果今日有人用上爪夷问,它日有人要加入中文字和淡米文等等字。那么一个路牌不是太复杂了?如果可以做到像东马这样,在各地方的“历史”命名路后加上一种其他文字(根据各情况),如爪夷文/中文等那么我不反对。而不是抹杀先贤的路名,及其贡献。就好像在吉隆坡,有多少少数民族的先贤路已被“剪短”或已经被完全改名。这对国家发展来说是正确的吗?对于一个严重不敢面对历史(真正的历史,不是His...Story)的国家会得到社会认可吗?犹如一些少数日本政客的行为吧。
请保留旧时已经命名的道路吧。这是马来西亚,多元种族的社会,把国家说好的一个马来西亚呈现出来吧!一个国家需要发展,但不能没有历史文化。说好要教育人民国家历史,可是就连一本历史书都不能编辑好,国家交给你们打理,给你们工钱,把精神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你们可以醒目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5-2015 06: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来西亚好 发表于 6-5-2015 10:26 AM
对路名随意改,人们又要费神,浪费公款。那位 Panglima Ah Chong 是谁?他对太平有什么贡献吗?以我个人 ...

目前有人出来评论吗?
一般上取名字都是背后有故事
现在换名,真的是浪费公款
居民又要更新他们所注册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5-2015 06: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華人路名改為中立名。過一些時候,當人們開始忘記他的原名後,就會改為污桐人的名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6-5-2015 07: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ilLyPanDa 发表于 6-5-2015 06:41 PM
目前有人出来评论吗?
一般上取名字都是背后有故事
现在换名,真的是浪费公款

我想会有吧,报章已经有意放在封面,让那些常常说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人员看了记得纠正一个地方政府的错误。不清楚他们看了会闭一只眼,还是在事情还没有越踩越深难以控制的前立刻采取行动制止?我相信这里必有政治人物或助理或会员会看见或通知他们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5-2015 08: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马来西亚去中国化没什么,又不是在中国去中国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6-5-2015 08: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KetuananMelayu 发表于 6-5-2015 08:01 PM
在马来西亚去中国化没什么,又不是在中国去中国化。

这个路名跟去中国化有什么关系?路名为何会用那个名字?由来是什么?我讲的是抹杀一个先贤人物的记录,渐渐在我国被除去。如果 P. Ramlee 的道路被易名,也将在国家记录里消失,同样的我还是会提出反对意见。当然,那时候不用我先提出来,整个国家都会骂通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5-2015 08: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ilLyPanDa 发表于 6-5-2015 06:41 PM
目前有人出来评论吗?
一般上取名字都是背后有故事
现在换名,真的是浪费公款

Panglima Ah Chong


One Na Tuk Kong was originally a man of Cantonese Hakka family, his name was So Ah Chong (苏亚松). He was the leader of Ghee Hin secret society that founded more than 16 tin mine settlements.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of Taiping named a road after him for his contribution in the economy. In June 1865 he was captured and sentenced to death by local Malay chief of Matang during the Larut war among secret societies, and the Malay chief honored him by calling him Panglima Ah Chong (Commander Ah Chong). After his heroic death, it was said the godship of him was very effective for his worshippers and so peoples of Matang and coastal dwellers built shrines to worship hi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5-2015 08: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食飽飯無屎痾。
路名好好的為什麼要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5-2015 08: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这是哪里取到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5-2015 08: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来西亚好 发表于 6-5-2015 11:56 AM
我想会有吧,报章已经有意放在封面,让那些常常说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人员看了记得纠正一个地方政府的 ...

一般上,政客都会选择做对他们有利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5-2015 08: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KetuananMelayu 发表于 6-5-2015 12:01 PM
在马来西亚去中国化没什么,又不是在中国去中国化。

请你尊重当地的历史,了解后才作回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5-2015 08: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eilong 于 6-5-2015 09:00 PM 编辑

就像jln yap ah loy那样逐渐消失,让人忘记那个地方的历史和有关人物的贡献,这就是肚量小兼种族主义可是又不承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5-2015 08: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yberjaye 于 6-5-2015 09:06 PM 编辑
SilLyPanDa 发表于 6-5-2015 08:43 PM
谢谢分享
这是哪里取到资料?

google
(李永球著《移国:太平华裔历史人物集》(2003年)人物之一)
苏亚松(So Ah Chiang ?-1865)霹雳太平义兴党(属洪门天地会)党魁,马来社会的英雄人物、华人社会的拿督公(神明)。原籍广东惠州(客家人)。或称苏松,通称亚松,马来社会通称Panglima Ah Chong(亚松英雄)。人们通常根据文献上的So Ah Chiang,而把其中文名字讹译为 “ 苏亚昌” 。 “ 苏松 ” 之名字与 “ 客家 ” 籍贯,我是从峇东(Matang)人士温文普(1910-1998)口中问到的。
19世纪中叶,拉律(太平)发现了藏量丰饶的锡米。于是,数不清的槟城华人苦力蜂拥而来。在吉辇包,由郑景贵为首的海山党人经营锡矿;另一边的新吉辇,则为惠州客家人的义兴党之地盘,首领即苏亚松。两个会党关系一向不佳。
终于,两党的紧张关系在1861年7月爆发了第一次 “ 拉律暴乱 ”。海山党首先发动骚乱,他们毁坏了通向义兴矿场的水道,在格斗中杀死对方一人。同一晚,又发动两次突击及掠夺8间义兴党人的住屋。义兴党人数少,一时恐惧万分,纷纷逃向拉律村向端赛益(Tuan Syed。又名赛益莫哈末达益Shaik Mohamed Taib。他是一名酋长,每逢土酋雅依不拉欣不在时,则代行治理政务)申诉,可是端赛益却站在海山党的一边,未采取行动改善局势。当时,槟榔屿副警监在李亚坤及其他人士陪同下,前往调查,发现600名义兴党人死也不敢回到矿场去,只得留在村中挨饿,又无住所,为况极惨。于是他肯定海山党人,是在端赛益的默许下,成为侵犯者。义兴党遂向英国当局求助,总督卡夫纳上校(Colonel Cavenagh) 下令派遣一艘战船封锁霹雳沿岸,要求赔偿1万7千4百47元。由于苏丹佳阿法(Sultan Ja’afar)无法交纳,遂向土酋雅依不拉欣施压,要他于1862年5月付出此笔赔偿金。雅依不欣因而获得贵族土酋(Orang Kaya Mantri)的头衔,且被承认为拉律统治者。纠纷解决后,义兴党人获准回返新吉辇的矿场去。
1865年6月间,在吉辇包的一间赌馆内,一个义兴党惠州人与一个海山党党徒发生口角,两党乃爆发第二次 “ 拉律暴乱 ”。这次又是海山党先挑动械斗。他们以轻微的借口,进攻惠州人。那位海山党党徒与惠州人口角后,将后者痛打一顿,还宣称要杀死所有惠州人。当时村中有十家惠州人,面临此危险而大感恐慌,逃命中不幸其中14人被抓住,翌日早晨,他们被拷打一番后,再被以削尖的竹管刺入颈项,渗出的鲜血从另一端滴出,用来染红海山党的旗帜。不过却有一名死里逃生者跑回新吉辇,向同党人诉求惨烈经历,于是义兴党人怒火中烧,纷纷出动,遇到海山党人便抓便杀,一直向吉辇包挺进。就在这危急关头,土酋雅依不拉欣所派出的一大队马来人正好抵步,海山党人转败为胜,义兴党人弃甲而逃。苏亚松就在这些逃难者当中,他们取道瓜拉古楼(Kuala Kurau)逃往槟城,他的膝部受伤,在抵达瓜拉古楼时,当地的一位拿督遵照土酋先前发出的命令,将他们捆绑起来,押往乌绒东博(Ujong Tombok)交与土酋。这时候,陈亚炎以义侠的姿态向土酋说情(据他十年后透露,当时他甚至准备以自己的生命为苏亚松赎身),可是土酋态度坚决,不允所求。亚松与另两人终于次日在峇东的直落哥东(Teluk Kertang。华人俗称 “ 二关 ”)遭处死。当陈亚炎听说苏亚松的妻子和孩子及另一名妇女(遭处决的周瑞宝的妻子)将被遣离拉律时,他再度表现出豪侠的精神告诫土酋,如果他们被送到外地去,本区内所有华人将群起作乱。最后她们幸获槟城一名警官所救。苏亚松死后,义兴党的首领位子由槟城的财主何义寿坐上。
亚松死后,给峇东华人民间遗留下的,是关于他种种悲愤又神奇的传说,目前,这个传说故事尚在盛传:
相传百余年前,苏松从中国南来峇东后,在当地务农。某日,获得一头老山猪将修练多年而成的宝物——山猪链(民间相传野兽修练得道,会拥有一种超能力的宝物)相赠予苏松。他把宝物藏在剖开的左腿肉里,伤口自动吻合。从此以后,就具有刀枪不入的种种神通力量。不久,苏松竟干起劫富济贫的抢劫行为,所得财物分济穷人,使他成为百姓们所敬佩的英雄人物。然而,却因此导致英政府对他的咬牙切齿。有一天,英警官终于逮捕到他归案,并判以死刑。可是却出现种种奇迹,无论是枪杀、溺水、刺割都丝毫无损。最后,其妻不忍心他遭受残酷的刑罚,而向英警官透露了乃宝物护身之故。可恶的警官竟萌起夺取山猪链的坏主意,乃逼他剖开腿肉,突然,“ 嗖 ” 的一声,山猪链在取出时,飞落河里去,英警官美梦成空,大怒之下开枪打死了他。死后的苏松幻变成鳄鱼,兴风作浪与英政府作对。为了安抚民心,英政府奉赐为 “ 拿督公 ”,受诏后他也就成为护港的神明了,百姓为其立庙奉祀。基于对洋人的憎恨不已,成为神后的苏松不受西洋祭品,相传以前曾有人敬以洋酒,瓶子竟然自动爆裂。
类似的劫富济贫,遇难后的阴魂不散,受诏为神的神话传说,在华人社会随手拈来就有数个。就如苏松的传说,只不过是另一翻版,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仇洋,仇视当政者的心态,不足为信。
在1970年《马来亚通报》驻太平记者潘雅柱君曾搜集苏松的资料,撰写了。他是向92岁的默罕默打益敏哈森、83岁的吴吉好及86岁的阿都拉曼敏哈芝默罕默,作口述资料整理,故事充满神奇,其中一段来自马来民间的传说略异。此文的真实性虽不高,却是最早的田野资料。该文没写出苏亚松的籍贯,并把名字讹译为“亚仲”,诚然美中不足。
该文说,Panglima Ah Chong (苏松)从中国南来峇东,为彭古鲁(酋长)那哈拉大哆罗那(Nahord Teronah)收为义子,他与彭古鲁之儿子默罕默哈森(Md. Hashim)情同手足,彭古鲁对他疼爱如己出。某日,他获得一条“山猪链”宝物,将之藏在左腿肉里,即成为拥有神通的异人,水火刀枪不能伤害,于是他成为当地华人领袖,排解纠纷,处事公平有理,颇得众人信服。但他看穿英殖民地政府的政治野心,不愿效犬马之劳,出处与他们对立,导致英国人视其为眼中钉。当时适值拉律两个华人公司为争水源而械斗,亚松调解平熄战火,后又起械斗,一班人又到峇东请苏松调解,不幸到峇东时与当地人误会,使到局势更加混乱,一发不可收拾。县官哈芝弄佳亚发(Menteri Hj. Long Bin Jaafar)亦逃避他处。后来,当地政府受到英政府施压而发令逮捕亚松归案。但没有人能够捉到他。霹雳州苏丹最后要彭古鲁出面劝义子亚松投降,投降后政府下令将他处死,彭古鲁不敢违反苏丹的命令,伤心地带他到双溪浪(Sungai Lang)港口,准备将其溺毙。但在大藤篮上绑一条长绳,告诉他说如尚未死即拉动绳子示意,在山猪链的保护下,雨天一夜过去,将藤篮吊上来时,苏松活着。最后,亚松为了不使义父为难,决定了结生命,他要求义父好好看待其妻及女儿,并说他死后葬在陆地会变老虎,葬在海中将变鳄鱼。说完取出腿肉里的山猪链,往海一跳即变成一只巨鳄,破浪而去。从此,它大噬海人,结果触怒天公,在马干米打海岸处,被雷电所击毙。
上述荒诞的传说,当然缺乏史实根据。文中提到的华人械斗,也就是历史上的 “ 拉律暴乱 ”,史书上找不到一位叫Panglima Ah Chong(彭里马亚松)的峇东华人领袖及调解人,显然此说为附会的。
历史上,真的是有Panglima Ah Chong(即苏松、苏拿督公)这位人物,只不过已被附会了种种神奇又不确实的传说。我倒以为史书上的So Ah Chiang与被神话了的Panglima Ah Chong,都是同一个人,他们皆是苏亚松名字的不同译音。见一下论点:
1. So Ah Chiang与Panglima Ah Chong,同样遭遇被马来统治者处死于峇东的下场;
2. 当时华人人名出现不同的译音,乃司空见惯之事。如海山党的首领郑景贵,就有Chang Kang Quee、Chung Keng Kwee、Cheang Keng Kwee、Chang Ah Kwi之不同译音;潮州义兴之领袖许武安,也有Khaw Boo-aun、Kho Boo An、Boay An之不同译音。推度So Ah Chiang与(Panglima)Ah Chong是苏亚松的不同译音,是站得住脚的;
3. 民间传说苏亚松定居峇东,被彭古鲁收为义子,乃峇东华人领袖,调解帮派械斗,被英政府发令逮捕,被义父劝降等等。皆为牵强附会之说,缺乏有力的证明。
苏亚松的被土酋杀害,英勇就义获得了马来与华人社会的尊崇。马来社会尊为Panglima Ah Chong(亚松英雄),其生平曾被编成马来白话据。华人则在峇东二关建立 “ 苏蓝卓(拿督)庙 ” 供奉他,庙中神位写 “ 苏篮卓公 ”,通称 “ 苏篮卓 ”。庙宇原本简陋,直到1982年,在一批善信捐输下,方建起美观的庙堂。他升格为神后,相传十分灵验,深受沿海一带居民崇尚,在霹雳沿海的乌绒峇东(Ujong Matang,俗称峇东菜园)、班台(Pantai Remis)、大直弄(Kampung Pulau Pasir Hitam)等地,都有其分香小庙。 “ 篮卓 ”(规范译为拿督)即马来语Datuk的音译,义为 “ 圣地之灵 ”(Datuk Keramat)。有些类似中国的土地神。
为了纪念英勇的苏亚松,本市第七横街被命名为 “ 亚松英雄路 ”(Jalan Panglima Ah Chong)。是人也是神的亚松,是所有以街道命名人物之中,最传奇性的一位。


他的传说故事有两个版本,一是流传在华人民间,另一流传在马来民间中。最近获得一份由慕斯达发(Mustafa Hussain)撰写的《Sejarah Matang Dalam Cerita Lisan》,该文向马来社会做了Panglima Ah Chong(苏亚松)的口述历史,原来马来与华人民间的苏亚松传说竟然有这么耐人寻味的迥异之处。

    或许大家已经忘记了华人民间的苏亚松传说,这里再简单重复一次。传说苏亚松从中国南来峇东当个农夫,有一天获得一只老山猪吐出修炼多年的宝物“山猪链”相赠,从此有了刀枪不入的神通力,当起强盗劫富济贫,英政府恨之入骨就捉了他,将他打杀枪击浸水也不死,最后其妻说出宝物护身之故,洋警官起了贪念觊觎宝物,要他献出宝物,当他取出山猪链时,山猪链飞往峇东河变成白鳄鱼而去,苏亚松因此就被处死了。白鳄鱼因为憎恨洋人,所以只吞噬洋人,大闹港门,英政府无法,只好封赐苏亚松为拿督公(土地神),从此才平静下来。当地居民立庙奉祀他,他是给洋人处死的,庙里不准祭拜西方洋人的物品,传说有人以洋酒祭拜,结果酒瓶自动爆裂。

    马来民间的有关传说是怎样的?下面我们来分段阐释。

    慕君的文章提到苏亚松从小就拜默巫师为师。默巫师教会了苏亚松刀枪不入的种种神通力量,经过拉律暴乱后,苏亚松便到了峇东;当时的苏亚松把马来人当成自己的亲人看待,还为马来人战斗。他已经成为马来社会的重要人物,老一代的马来人都称呼华人为ah chong,这就是当初传下来的。

    华人民间的苏亚松神通力来自山猪,马来民间是马来巫师教导而有的,而且苏亚松与马来同胞情同手足,为他们而与华人战斗,这是华人民间所没有的传说。

    该文说“曾听过老一代的说,中国和日本打仗时,中国人靠吃木粉、木屑、腐烂的木为活。在马来人和华人暴乱的时候,因为苏亚松被华人的甜言蜜语哄骗走了,马来人没了靠山,只好逃到山里去,也是吃木粉、木屑,腐烂的木及喝树里的水为活。”

    这一段的传说有趣,中国抗日时期真有吃这些东西吗?我国深山里植物很多,即使吃树叶树皮,也不需要吃木屑或腐朽木啊!而且传说里苏亚松是个不仁不义之辈,因为华人的甜言蜜语而背弃马来同胞,倘若真的如此,苏亚松就是一个无情无义之辈,人所不齿!

    该文说“后来有的马来人逃到土酋的城堡去,城堡里有大概百位马来人,但是那个城堡不高,只是7尺罢了。因为之前的华人开伐了城堡的红树。海水涨起时,在城堡的马来人只能往上跳。老一代的说,当时很多小孩都淹死了,很残忍,这也是马来人和华人的敏感点。”

    如果海水能够淹进城堡,那肯定非常骇人之潮,整个峇东村就一片汪洋了。淹水是因为华人开伐红树吗?北霹雳的红树林是世界土保护最好的红树林,砍伐者都必须拥有执照,每砍伐一棵,树林局就重种回一棵。把淹水套在开伐红树上,这样的传说的确令人费解!

   慕斯達發文章有關馬來民間的蘇亞松傳說,該文提到“當時蘇亞松幫華人,殺了很多馬來人。馬來人無路可逃,只好去找默巫師,默巫師就叫蘇亞松去見他。他問蘇亞松︰我們之前不是親人嗎?為何你會這樣?蘇亞松答︰這是你的問題!他又問蘇亞松︰我要替天行道收了你,當初我把你當成自己的兒子一樣,教會你功夫,但是為何你會這樣。蘇亞松听了靜靜沒說話。”
  • 廟里告示根據華人民間傳說禁止祭拜洋酒,這與馬來民間傳說的可以祭拜洋酒產生矛盾!

[url=][/url]
[url=][/url]


華人民間傳說沒有他殺害馬來人之說,而是一位抗英英雄(義盜)。
該文敘述“默巫師說,現在你有3個選擇︰1、你會變成鱷魚,載人出海捕魚討生活,不能傷害人。2、你會變成惡鬼,可以騷擾出海捕魚的人。3、沒說出來。蘇亞松聞言後,選擇變鱷魚。于是默巫師念起咒語,蘇亞松慢慢變為鱷魚,在他變成半鱷魚半人時,師父問要不要解藥?他不要。師父心痛的看他,他竟叫師父下來跟他對打,師父說他太過份了,而且師父早就把他當成自己的兒子了。默巫師繼續念咒,最後蘇亞松完全變成鱷魚,游到桑嘉河口(Kuala Sanggar)去了。听說那邊也是海盜王躲身的地方。蘇亞松變成鱷魚後,只咬華人,華人老板都怕蘇亞松鱷魚,很多華人老板請求英政府刪除紅樹林的合同。”
這一段與華人民間傳說的確不同,蘇亞松變成鱷魚只咬華人,導致華人紛紛把合同退還給英政府。的確耐人尋味。
最後該文又說“直到有一天,蘇亞松鱷魚爬到岸上,張開嘴巴,當地華人看見鱷魚口里有3顆金牙,紛紛下跪膜拜,說鱷魚就是蘇亞松。因為當時的華人喜歡鑲金牙,誰鑲得金牙多表示他是有地位的人。過後蘇亞松就成為大伯公(土地神)。我們不能叫Panglima Ah Chong,因為只有馬來王室委任的人才能把“panglima”排在名的前面,我們應該念成Ah Chong Panglima,以分別不是馬來王室委任。每年都會有個祭拜蘇亞松的慶典,馬來人會送一只羊,華人會送124只鴨來祭拜蘇亞松。蘇甦亞松不能拜酒,除非是好酒或外國洋酒就沒事,本地劣酒在晚上酒瓶會自動爆裂。因為這會使到他想起當初被師父處罰變成鱷魚之事,有的華人沒去拜蘇亞松就會帶來病痛,霉運或死亡。”



我們華人民間說蘇亞松成神後,不接受祭以洋酒,因為他是被洋人害死的,嚴禁一切與洋人有關的祭品。馬來民間卻是截然不同。而且馬來民間以一頭羊祭拜,華人民間以124只鴨祭拜,這些均是耐人尋味的內容。
綜合上述,有兩點是值得探討的:一、馬來民間傳說的蘇亞松是為馬來人而與華人戰斗的重要英雄,後來忘恩負義,背叛了視他如己出的默巫師,殺害了馬來人。如果是這樣,蘇亞松就不值得我們尊重。然而,我們立廟奉祀他,乃因為他是抗英英雄,他與英政府對抗的劫富濟貧義行,獲得人們的稱贊及認同,所以我們為他立廟。二、馬來民間傳說指華人殺害馬來人,事實上峇東不曾發生華巫沖突的械斗,拉律暴亂時的械斗,也不是華巫沖突,而是幫派之故,兩大派系里各有華人與巫人。當時華人的海山黨聯合土酋雅.依不拉欣的馬來紅旗會,對抗另一方的華人義興黨聯合蘇丹阿都拉的白旗會,歷史上,土酋曾經聯合海山黨攻打殺害義興黨人,後來義興黨反擊,在獲得紅旗會撐腰下,攻擊土酋的城堡並霸佔年余,可是這不是華人殺害馬來人,而是不同派系的戰斗,卻被有心人說成華巫的斗爭。
雖然傳說不是史實,可是從上述華巫民間傳說卻可了解到有關族群的思維,華人仇視洋人,傳說里的鱷魚只吃洋人;馬來同胞傳說里的鱷魚只吃華人。
(星洲日報/田野行腳‧李永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5-2015 09: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ilLyPanDa 发表于 6-5-2015 08:51 PM
请你尊重当地的历史,了解后才作回应



古跡傳奇‧這個拿督公姓蘇 2013-09-11 15:24






太平峇登二關有一座歷史悠久的“藍卓公”廟,廟雖然不大,卻充滿傳奇。傳說1861年間爆發拉律戰爭,村民為了紀念當時被處死的義興黨首領蘇亞松,而建此廟。
相傳在百余年前,蘇亞松從中國南來峇登,在當地耕作,意外獲得一隻老山豬的寶物“山豬鏈”。

他得到山豬鏈後,便將大腿肉割開,把山豬鏈收藏在內,傷口便自動癒合。
據說在獲得山豬鏈後,蘇亞松便擁有種種神通,而且刀鎗不入,他於是干起劫富濟貧的俠客義行,成為民間的英雄人物。
不忍夫受酷刑揭寶物護身




過後他遭英殖民政府逮捕判以死刑,但無論英政府官如何鎗殺、溺水和刺割等,都無法將他置於死地;其妻最終不忍蘇亞松遭受酷刑,而向英政府透露丈夫有寶物護身的秘密。
英警官聽後大喜,便剖開其腿肉準備取出山豬鏈,豈知山豬鏈被取出時,突然飛落河中消失無蹤;而英警官在無法獲得寶物後,憤而將蘇亞松鎗斃。
蘇亞松死後變成巨鱷興風作浪,為了安撫民心,英政府便賜封蘇亞松為“拿督公”,村民過後便為他立廟奉祀,而成了“蘇拿督”。
不接受西洋祭品
由於對英政府的憎恨,據傳蘇拿督不接受西洋祭品,有人以洋酒拜祭,酒瓶竟然自動爆裂。
過後據知一些人曾試用洋酒供奉“蘇拿督”,但酒瓶沒有爆裂,印證這只是以訛傳訛。即使如此,蘇拿督的故事,仍然代代相傳。


星洲日報/大霹靂‧文:黃順光‧2013.09.08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马来西亚好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5-2015 09: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一个路名弄到政治化去了,吊政治家太得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5-2015 09: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林宜 发表于 6-5-2015 09:17 PM
好好一个路名弄到政治化去了,吊政治家太得空了!



你在鸟国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5-2015 09: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这个Panglima Ah Chong确实是跟太平有关系的先贤,只不过有几种故事。那么为什么太平政府或政客要让这个人物消失在太平区?太平谁话事?政府是谁?反对党是谁?怎么不出来说话?(也许明天报章会有他们的回应?)

不清楚明天媒体会有下文吗?988? My FM? 不希望又像国家稻米和农业领导事件,媒体没有下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9-2025 08:26 AM , Processed in 0.153672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