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905|回复: 3

我看不透的国际关系系列第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5-3-2015 08: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14.8000001907349px]主题:我看不透的国际关系系列第二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我在整理第二篇国际关系分析,也上网补充更多的经济原理知识。因市场非常复杂,市面上流量的资讯或学术或评论,只会一一不懂是让我更复杂,还是让市场效应更复杂。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网上有一篇说,人民币的汇率波动与中国经济没有关系。其中叙述,以前人民币贬值,是因为当时中国没有外汇储备,只能靠着出口和自然资源,来换取美元,而加入世贸组织,更是靠低级加工成品的出口,来换取美元。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现在,人民币一直升值,是因中国增加了外汇储备,所以美国就执行美元从海外回流的战略。这也许是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诸多因素中的,其中一种无形战略。很多年前我就一直听到很多人说,西方世界都不希望中国崛起。现在我大概能猜测其中的【战略秘密】。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那就是,要让一个国家灭亡,只要你能把该国的基础加工能力,因为保持在低级加工成品的出口流通,使到国家的汇率波动完全依赖从国际贸易(进口)而来的外汇储备,進而让中国基础加工能力过剩与外汇储备進行【结为一体】,以至于中国经济所有相关方面,尤其是经济基本面支柱,离不开这种【一体】的波动一一那么只能让中国经济整体素质,永远乖乖的去从事国际贸易上所限定中国的低级加工出口成品的社会生产力;为的仅仅维持换取美元的唯一经济动能与循环反复的效益权利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原来国际贸易是以外汇储备作国家生产战略的开始。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难怪那篇文章继续叙述到。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美元回流会造成中国无力购买铁矿石和石油等原材料和关键的能源。中国的电力和石油供应实际上一直紧张:中国的劳动力密集加工是依靠强行限制民用电来保证工业用电的。外资的战略布局曾经在上海-江苏长三角和广东珠三角试验过油荒(Google一下就立刻可以找到)。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即使在油荒情况下,还是不停地低价(向美国)出口成品油。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与强国往来,无论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中国一直在持续地吃亏,与俄罗斯、日本、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都是如此!区别只在于吃亏的大小。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中国的基础加工能力的确过剩,但是此等基础工业加工能力是外资在战略上就给予了的。是二战之前就早已成熟的工业技术。这不是经济能力的主要原因。乃是在此加工能力之上:控制原料低价格供给和产品终端定价权;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生产-消费二者之间的平衡和健康运行。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看来,增加進口贸易的市佔率,并不是大国之间的仁慈或贸易需要,当然也不能简单地从贸易保护主义或新殖民政策,来概括是大国之间的阴谋论。——進口贸易,在外交上也许与政治成本形成了一种战略,从国家安全战略的意义高度审视;但是从国家生产,经济生产来说,進口贸易是物质流通的需要或因素(即使不是一种充分条件)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一)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凤凰资讯台的新闻,在3月9日报导了,欧洲中行正式开启量化宽松的购债计划,引起了各区域股市波动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上一篇国际关系分析,我曾摘錄2015年1月14日星洲财经所报导的,德意志银行预估,欧元区各国政府为了降低预算赤字,纷纷缩减新债发行量,今年公债将减少13.8%,其中以意大利,德国,法国以及西班牙公债总发行额最高。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问题是,到底是政府财政预算赤字降低了,才促使欧洲中行施行量化宽松政策的购债行动?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还是欧元区政府减少财政预算赤字是【为了等待】欧洲中行为它们的公债進行购买抢救——有点类似在缴付赎金,也类似股市上的【低存高卖】套利现象呢?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这是第一个有趣的观察思考。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另一方面,欧元区政府已经为降低预算赤字,而缩减新债发行,并且已经被预估今年减少13.8%,但仍有很多欧元区政府,例如意大利,德国等,也被公布公债总发行额最高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2015年1月8日星期四的星洲财经就曾报导纽约7日讯说,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公债价格大涨,回酬率纷纷降到新低点,让这些先進国家举债筹资几乎不费分文。但是这背后反映全球经济步履仍蹒跚而行,使投资人对长期展望缺乏信心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对长期展望缺乏信心,显明市场上的国际资金,或投资温度,大概会呈现投机套利的步调,至少是神经质的资本转移。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这样,在公债价格大涨,回酬率低,加上降低预算赤字,又缩减了新债发行量的四重风险下,为什么欧元区的例如意,德等政府仍发行最多的,没有什么回酬率的公债呢?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这是第二个有趣思考的问题。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最后一个矛盾问题。若欧元区各国都缩减了没什么回酬率,又沒投资人之信心展望的公债发行量——那欧洲中行的购买公债计划,有什么意义呢?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就好像如果市场上的智慧型手机的价格突然大涨,然而手机公司今年的回酬率偏低,即使降低成本预算,也无法达到有效益的高回酬率,来填补所降低的成本预算——中央银行若要收购这公司的债券,股票,股权等等,对中行与其购买项目,那有什么实质与相关的意义吗?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还有。3月9日才开始的欧洲中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却有3月8日星期日的星洲财经【已经能报导】(布鲁塞尔7日电)说——欧洲中行(ECB)公布购买公债细节,量化宽松(QE)正式起跑,欧元兑美元汇率11年来首度跌破1欧元兑1.10美元后,6日继续走贬。各大金融机构普通预期今年內,欧元兑美元将贬到1:1的平价。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多么有意思的矛盾。3月9日之前,布鲁塞尔报纸在7日就说【正式起跑】,而且还没有“开始”欧洲中行量化宽松政策,欧元兑美元汇率就从6日继续走贬——并且还能“预测”今年欧元兑美元汇率,存在【平价】的低位。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为什么量化宽松政策还未出台前,市场预测就一大推,并且好笑地把预测当评论,把评论当作基本资讯,然后汇率乱乱【先斩后奏】,股市债市敏感,投资者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风吹动翻腾呢?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看来,各国政府或金融市场代言人,不用在媒体平台前说话,安慰,评论,计划,协商了——就让市场预测乱猜,来决定市场的波动好了!哈哈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其实,2010年5月16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就曾经在第二届国际商务发展论坛上表示,中国的没有定价权忧患,影响中国的贸易发展格局,未来中国对大宗商品应该启动【全面产业链条整合】,并调动金融,物流,生产的多个环节,去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参与商品的定价与销售。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从以上信息,我觉得,市场预测对市场的影响,说到底就是市场链条本身的定价权之争夺,因汇率影响了各国固有的贸易发展格局。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所谓量化宽松政策,及其对市场波动的【牵制】,岂不就是那量化宽松政策与国际游资,或国际资本转移之间纠缠不清的暗昧关系,在定价权(汇率)的调控上,所启动着的,结合金融一物流一生产的多个环节上,参与了货币量化宽松所带来的,对大宗商品,金融,国际生产等【贸易服务】的市场价格之流动性协商吗?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也就是说,市场上的每一场货币量化宽松政策,都对全球市场的贸易发展格局产生汇率意义上的影响。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因为没有汇率,贸易也就失去变化,国家也就没有必要执行货币或财政政策,定价权就完全是脑袋里的一个抽象名词了。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于是,当3月9日星期一欧洲中行已执行了量化宽松计划,星洲财经的一篇名为<抱紧债券:惊人的意外之财>,提笔人是刘友仁先生,就曾提一系列分析报导说一一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主权债券价格飞涨,因为交易员只积累而不卖出,并期待在未来几个星期,欧中行会出高价购入,“支付自己国家政府的债务,这一重大的举动并不能反映为财政清廉或其他合理的经济发展,这纯粹源于中央银行破坏了一一价格合理重返正轨一一的【假象交易】。在这种情况下,欧洲中行在未来2年每个月即将购买700亿美元的政府债券,与其他证券。。。。。。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那些【对冲基金】早在德拉吉“不惜一切”复苏计划下购入债券,已享有巨大的价格升值。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我们不需要太多的反覆思考,就能意识到,无论欧中行或在布鲁塞尔官僚政府,已经废除了商业周期。他们并没有为欧洲建立一个护城河来保护,来自中国和新兴市场通货紧缩种种的不利因素。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正如彭博社数据显示,现有的346项欧洲主权债券中,有88项正以负收益率交易。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为了钱,为了将来的回酬率而不是现在的回酬风险,交易员甚至中央银行,可以出卖国家,出卖欧洲。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也是为了钱,可以破坏价格合理重返正轨的交易,甚至废除商业周期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甚至也可以为了钱,并不阻止其他区域的通货紧缩扩散至欧洲地方,就如同欧洲某些内慕交易或者政策,亲手把外围的通货紧缩【進口】到自己的国家内。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以上财经资讯也可以说明,为什么3月9日欧中行量化宽松行动【之前】,布鲁塞尔报纸7日就能“提前揭示”量化宽松QE正式起跑了。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因为,欧洲中行的量化宽松购债计划,完全是一种【官僚內幕操纵】——中央银行对价格合理重返正轨的破坏,布鲁塞尔官僚政府废除了的商业周期,还有就是,对冲基金的高层交易员对等待着价格升值的享有私心套利。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货币政策,本质上就是官僚之间的内幕交易,与市场体制平衡的需要或调控,不存在【优先考量】关系。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这符合了我上一篇国际关系的分析在最后结尾时,我所担忧的洞察力——欧元区政府“内部”,其实是财政盈余的,只是欧元区经济紧缩时,货币量化宽松并不是为了拯救市场经济,乃是“顶住”市场融资对政府收益的影响,而货币贬值只不过是为了让政府拥有更多的外国货币资产的信贷保证,欧元只不过是购买外国货币需求的一种手段。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欧洲中行实际打算以低利率,作为“战略上的货币量化宽松的意义”,也就是将欧元贬值,使到政府财政上的巨大赤字,透过利率引导汇率波动之缩小差额,来使政府债务违约风险降到最低的幅度。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二)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其实在2014年9月6日星期六,欧洲中行也施行过7千亿欧元的,欧洲版量化宽松政策,并且将当时的基准利率和存款利率均下调10个基点,分别降至0.05%和-0.2%,隔夜贷款利率降至0.3%。在当时,我的国家《星洲日报财经》就曾经专题报导<欧中行投入近1兆美元,刺激经济>。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我就以这篇财经为主,摘文并补充我的评论——深化以上分析的更多市场战略意义。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报导说,德拉吉,和欧元集团主席迪塞尔布洛姆发出警告,反对简单地通过再度放宽政府举债限制,来刺激经济。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这话让我想起现在的希腊债务危机。我比较主观猜想,德拉吉与其欧元集团主席的话,是针对着希腊的债务违约提出警告,还是一开始就为着【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希腊债务违约,埋下伏笔,从而暗示,欧元区很可能会放弃希腊债务的援助计划。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因为同样的报导说,德拉吉和迪塞尔布洛姆表示,仅凭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并不足以恢复经济成长,各国政府有必要废弃妨碍企业和创造就业的规定。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这资讯都表明,欧元区的经济问题严格来说,已经不再是金融层面的问题,能以政策方式解决——乃是社会结构障碍的问题,只能以企业或就业带动欧元区的经济恢复,与成长。这就更加显明,经济原理的基础知识,那种认为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会影响货币流通融资量,与市场流动性的基本原理,这都是只能用在——当市场上的金融机制还能使用货币的供给量和货币的信用创造,来援助国家与国际上动荡不安的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与其连带相关的,在金融融资上的通缩或通胀效应的基础风险。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如果是从金融危机演变進化成经济危机,就已经是,社会结构的机制操作问题了。不再纯粹是国家政策甚至国家安全战略的需要的问题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当2014年9月6日欧洲中行曾经开启了欧洲版量化宽松政策之时,刚好就是乌克兰危机发生的时刻。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综合看待】说——乌克兰危机与希腊债务问题,存在着某种形式的联系?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因为,例如,安联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麦可海斯在金融时报发表文章,反对欧洲中行跟進QE的理由中,其中一个关键,他指出持续的货币宽松,对经济,物价影响力是越来越弱,欧元区大部分国家陷入衰退,是因为债务负担到难以支撑地步。过度负债的家庭和企业,不可能再举债;相反地,会努力减少债务,这让货币失去效力。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虽然乌克兰危机,都是起因于欧盟制裁俄罗斯所引起的国际政治事件,甚至是政治格局——但同样是类似于危机当中,乌克兰內部存在严重的经济与民生问题,同样的与希腊债务危机“共同存在着”区域通缩的风险。——并且可以说,乌克兰危机与希腊债务危机,是欧洲市场与金融上两大的动荡风险,甚至可被看成是【地缘政治风险】。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既然欧元区大部分国家因债务负担而使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多少失去了效力,从而导致仅凭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并不足以恢复经济成长,那么就像我以前写的《我感性观察最近这几年的国际关系》文章里面所提到的——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当两次大战导致了【国际经济合作失灵】下,很多国家都会实施贸易控制与货币控制,从而结束了国际金融中心要素的可自由兑换性,从而,经济合作的崩溃与专政专制,极端民族主义与政治扩张意识之间,有着不可分的历史必然性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其实,金融体制以及其机制和结构,并不是我们所想像的那样,只存在于【网络互动】,或资讯交流的数据平台之中,以为金融互动网络都好像存在另外一个世界,不在地球上似的。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金融体制的网络平台,与地缘政治的问题及其风险,这两个世界,都其实是不同维度之中能交集,以至于纠结而纠缠不清的【平行世界】。否则为什么希腊债务风险与全球股市,债市的波动【交织】在一起呢?又与希腊可能脱欧的地缘风险又消息满天飞呢?
[size=14.8000001907349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5-3-2015 08: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14.8000001907349px]3月10日星期二的星洲财经,在表达星期一欧洲中行正式启动量化宽松政治时,就报导一一伦敦交易时段盘中,德国10年期国债回酬率下跌了4个基点至0.35%,逼進2月26日创出的0.283%的历史低位。意大利10年期国债回酬率下跌4个基点至1.28%。。。。推动欧元汇率跌至11年来多来最弱水平,斯托克欧洲600指数创出2007年以来新高。。。。。欧洲中行总裁德拉吉上周在塞浦路斯表示,这项刺激方案将推动欧元区经济实现7年来最快成长。让通膨率回到欧洲中行的目标。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早在布鲁塞尔报纸3月7日提前乱说欧洲中行正式公布购买公债细节的时候,欧元兑美元汇率已经跌破了1.10美元。并且美国就业捎喜,带动美元续涨,使欧元兑美元進一步贬值1.3%至1.0875美元兑1欧元,那周贬值2%。美元指数DXY上涨1.2%至97.554。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3月8日星期二的星洲财经报导布鲁塞尔7日讯的财经报导,那时的欧元汇率就贬值,而到了3月10日星期一的星洲财经报导欧洲中行启动货币量化宽松政策,也提到欧元汇率也跌至11年多来的最弱水平。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不到两天之时间,关于欧洲中行的量化宽松信息就报导了两次,欧元也贬值两次——这个时间差,让我非常在意。感觉上,布鲁塞尔报纸所报导的6日市场消息才是准确时间点,因为布鲁塞尔的官僚政府必然获得第一手的【官僚内幕】。而从收到消息,到在网络上“公布”消息,才会造成3月9日星期一被认为是欧洲中行正式启动量化宽松政策的时间点——可我的国家马来西亚的星洲日报纸,又只能等到3月10日星期二,才会去报导星期一的欧洲中行政策行动。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这反映了,即使全球网络使金融与经济一体化加快,但金融的【官僚内幕】到市场消息之间,也存在着区域性的时间差——而从市场消息再到网络数据流传开来的资讯报导,又与原本的时间差,多加几个偏差幅度的时间差。可是每个国家的财经报导,又是以所收到的资讯时间点,以该国的时间程序作为其财经信息流传的时间点。。。。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哇!!市场上的【时间资讯】到底存在多少的【信息差】?而,这边的信息差到底在【流动距离】上又有多少的报导简化耽误呢?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就拿刚刚的财经资讯来说,3月10日的星期财经主要是报导,量化宽松政策导致欧元区主权债券全线上涨,并使国债回酬率跌至历史底位一一其中没有特别报导欧元汇率的下跌幅度或欧元贬值情况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可是布鲁塞尔报纸7日讯却专门报导欧元兑美元汇率的跌帖,并且集中摘选例如苏格兰皇家银行RBS,或ING集团外汇主管透纳,巴克莱银行的预测等等,来述说今年的欧元兑美元将贬到1:1平价的历史几率——却没有报导,量化宽松政策对欧元各区国债回酬率,或对欧元区主权债券价格线的主要影响。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要如何分析这种【资讯差】呢?是评论星洲财经刊登的布鲁塞尔官僚政府的财经新闻是只关心关注欧元与美元的汇率影响,而不主要注重主权债券回酬率之历史低位对欧元价位的影响?——而3月10日的星洲财经,对欧洲中行政策的主权债券评论,却反映了马来西亚特别在意市场上的债券价格起落对自身国家的国家债务与政府债券价格的汇差上的影响,从而牵动着马币汇率的波动?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那么,我是否可以推论,布鲁塞尔这个欧元区政府只关心美元的汇差对自己财政的收益权益影响呢?而马来西亚因为国家债券与股市债市与马币是相互交织,相互牵扯,所以就只关注欧元区主权债券价格的起落,然后才着眼欧元汇率贬值对马币兑美元汇率的影响?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以上第二个问题的评论基础就在于——3月10日星洲财经,一篇名为<中美形势:突现全球经济新格局>有提到,中美之间经济前景,政策策略的差异性预示着金融市场也将余震不断。譬如,美元有潜力继续走高,在过去一年中,美元兑其他一篮子货币的累计升值幅度达11%,兑人民币累计升值2%。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这是转载了《华尔街日报》的财经资讯。看来【一篮子货币】的汇率政策,并不是中国外汇业务政策的专利。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当今年1月17日星期六的星洲财经在大篇幅报导“瑞朗与欧元脱钩"时,就曾经提到一个EBS电子交易平台的新名称,內容是说瑞士政府的政策给欧元区对冲基金带来惨重的损失“在EBS电子交易平台上,欧元兑瑞郎一个未成交的报价曾到0.0015瑞郎。而该货币对过去几个月一直保持在1.20至1.21瑞郎之间”,然后阅读到后面,就提到了——银行等主要市场参与者交易美元,欧元,日元与瑞郎重要平台之一的电子交易系统EBS表示,交易情况保持正常。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欧洲市场上施行的汇率政策,也是【类似于】中国市场上的“一篮子货币”政策——其实金融市场上的主要货币流通,都是相互交织一起的,否则美国,中国,欧洲等大国的国家债券,政府公债,企业融资债券,它们要如何套现,套利呢?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其实你们有沒有洞察到,我们或者市场上,过多的看重了——利率与汇率与财政/货币政策,与国家内需的通货膨胀率或通缩风险,它们之间的【操作连带关系】,几乎成为犹如“因果关系”的政策迷信了。如果它们真是金融內部的银行基本操作方针,我们为什么看不出——市场与国家,其实都是由银行的【內幕交易】所操控与主导呢?——国家其实不是国家,中央银行体系才是真正的“极权国家”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关于货币供给量或市场资金流动量,我主张不应该从汇率,利率或货币政策等等的理论原理去分析,乃是从国际资本流动的聚散地为市场操作波动的基础。这个主张是建立在以下市场知识的分析。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我的《货币学》有一段说,【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简称LIBOR,是欧洲信用市场里面最重要的利率指标。其利率由英国银行家协会(BBA)选定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大型银行,取每一日上午十一点时从事欧洲美元(指在美国境外且不受联准会监控的美元),日圆,英镑等重要货币的拆款利率的参考报价,扣除极端值后进行平均计算而成。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实务之中,LIBOR不仅在英国伦敦金融市场上使用,由于其历史悠久并运作稳定,运作机制透明且涵盖货币广泛,所以是受到国际银行与国际长期资金市场广泛认可的参考利率指标,让许多资金借贷利率皆以LIBOR为基准,再做加码。根据英国银行家协会2008年的粗略估算,全球约有350兆美元以上的金融产品与LIBOR相连结的。于是乎,由于LIBOR的涨跌,与市场流动性资金多寡互相影响,所以更能反应市场资金的真实动向。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如果利率或汇率,主要是调控国际资本的流动量,那么,其实银行的货币供给量就等价于对于国际资本流动的市场公开操作方式。我们只要能掌握【市场资金】价格,及其资本流动的国际动向,我们就能从汇率看出国际资本的当下价值,贬值的资本必然走向融资成本低的汇差。也就能从利率,来比较国际资本的成本在不同区域的利差,看出国家之间的融资竞争,与其相关的政治博奕。而汇率,利率对股市债市的波动,说到底就是对国际资本流动的调控——股市债市,岂不是国际资本流动对国际社会上不同国家的市场操作吗?国家在国际竞争上,所需要的资金,不就是来自於国际资本流动对国家债券或股市的某种认同,至少是某种投资,哪怕是出于投机套利——只要不整体的影响国家经济成长与金融稳定哈哈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其实当欧洲中行在2014年9月6日被当天星洲财经报导<投入近1兆美元刺激经济>,报导“欧洲中行宣示将投入至少7千亿欧元的新援助”时也提到——德拉吉宣称,利率已无法再降,其承诺将会买進所谓的资产支持证券(ABS)和担保债券,希望可注入资金到经济体系內,欧元区第二季经济原地踏步,且放款萎缩已历时两年多,“ABS是由房贷或信用卡债务等相关工具打包而成的资产支持证券,由隨风险等级不同,而划分的几个批次组成”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原来欧洲的货币量化宽松政策,是以“买進",实质也就是“担保银行”的资产,与放款利率,这种所谓资产支持证券,来使市场资金流动更加灵活,并不是【直接】印钞票注入资金到经济体系内——可是,星洲财经或欧洲中行行长德拉吉,仍然论调说“将和联储局和英国中行一样大量印钞,挹注市场资金”。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可是明明报导,欧元区第二季经济原地踏步,放款萎缩,才意外宣布降息,并启动欧洲版量化宽松政策的。——从这个意义说,欧洲中行其实是承担欧元区各大银行的风险资产,以便让“停滞不前的”萎缩放款由于【被担保】(回购),而得以融资宽松。这也就是为何欧洲中行调降的利率,沒有美国那种的基准利率,只有再融资利率,存款利率,和边际贷款工具利率。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这也可以反面推理,再融资利率和存款利率还没有调降之前——国际资本流动其实是将自己【隐藏】在欧洲的私有债券【保险】,而不是以欧洲的“贷款效益”作为自己流动的有利有权形式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这就像,对于美国提前升息的市场揣测,引暴新兴市场的【资金大逃亡】,亚洲股市汇市普通下跌,使2015年3月10日星期二的星洲财经就提到了——中国宣布设定较低的今年经济成长目标,令马币短期走势蒙上阴影。马币和其他货币需要明确看到中国经济济成长不会低于7%水平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国际流动资本常把自己的“成本”(资本)投资影响在国家的经济成长,也就是该国的【货币债券】上。从而影响国家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但由于媒体或报纸,往往以【国家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为资讯卖点,所以让我们都【在意】,诸如国家通货膨胀的严重影响,或国家的基础建设工程计划的投资意义。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看来不论是一篮子货币,或银行的货币供给量,国家的汇率——其实都为了【适应】国际资本流动对本区域市场的“资本影响”。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要理解各国的中央银行不是在管理国家的政策与自身的货币政策,并融资渠道,也并不是在管理国家的汇率,乃是在【引导着】国际资本流动对国家的影响,以及对银行的投资策略的影响,就必须看待报纸如何分析各种投资对该报所处在的国家的资金流动佈局的影响。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例如,2015年3月13日星期五星洲财经就报导,“尽管首要房地产市场趋低,但仍获得大马富豪青睐。。。。根据马来亚银行提供的资料,在最近的3至4个月内,大马超级富豪也更活跃地买入海外城市如英国伦敦及澳洲的墨尔本的房地产,但尼古拉斯表示,大马超级富豪的主要产业投资还是在大马”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富豪投资国家主要产业项目,是会引起中央银行的记录,也就是关注。而富豪也会在海外主要城市进行相关的产业投资项目,这也引起马来西亚银行的统计记录。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同样,星洲财经报纸也报导,“英国《金融时报》报道,隨着欧洲融资成本下滑至创纪录的低点,从可口可乐到中国国家电网,全球各地的企业都投身到一波欧元借贷狂潮中。Dealogic数据显示,今年迄今美国企业发行价值280亿美元的欧元债券,发行额创下新高。。。。随着欧元区回酬率下跌以及欧元贬值,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受到成本更低的境外融资的吸引”。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上次还报导了欧洲中行的量化政策引发了欧洲债券价格全线上涨,并使回酬率跌至历史低位,使到欧洲债券的价格上涨引起亚洲股市债市汇市都下跌——如今却从境外融资成本更低,而报导从美国可口可乐到中国国家电网等各地企业都投身到欧元借贷的波浪之中?哈哈。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即使国家的债券回酬率处在历史低位,即使该国家为了缩减财政赤字而减少债券发行量,即使货币兑美元一贬再贬,甚至即使区域通货紧缩的风险例如希腊债务危机地缘政治风险,都让市场的投资与经济低迷——只要能【预测】诸如财经报导的,存在“今年迄今美国企业发行了价值280亿美元的欧元债券”这市场流动,那么我们根本沒有必要跟着市场的神经质资讯,而闻风窜逃。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谁告诉我们,回酬率低的债券不适合用于投资,而不能够【被看成】适用于低成本的境外融资呢?也许在债券投资策略上,欧洲债券充满风险——但是如果身在美国,你却可借贷低成本的欧元融资来换成【高利益】的美元价值,或你是在中国的企业,同样可用欧元的低融资成本,来偿还日益扩大的美元汇差债务。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投资不行,可兑换成偿还美元债务的风险,这就是【回酬率低的欧洲债券】的风险价值的所在。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当然,考虑到欧元区的通缩风险,这种风险价值的做法,很可能威胁到欧元区经济。因为海外资本买得多的欧元债券,并不代表欧元的货币价值提高了;都是被利用的【贱买】,后【买】其他有价值的货币——这意味着,欧元又再被【贱卖】了。这样,欧元贬值又怎么能升值呢?哈哈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如此,市场上又是再一次的【融资杠杆】了。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再举一个例子,深化国际资本流动的性质与其相关重要性。2015年3月10日星期二的星洲财经报导,益达资源(EITA,5208,主板贸服组)与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以50:50股权比例设立联营公司,合作进军马来西亚和区域电梯市场。该文告也指出,东南亚和中东市场的电梯需求料达每年7万5千单位,合作双方将在大马和区域国家共同制造,销售,推广,分销,设计以及维修电梯控制系统,零件和相关设备。益达资源董事经理胡永雄透过文告识说——合作计划将让双方在市场扩张,研发,和产品革新等层面进行合作,我们放眼透过新公司革新和发展出新的电梯控制系统,以捕捉区域客户需求。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看来国际流动资本,主要是以跨国企业形式,所谓的上市挂牌的股份公司,根据合作协议的需要,对于相关产业投资的基础设备,進行着制造,销售,推广,分销,设计,维修等等的投资生产线,从而达到市场扩张,与产业研发革新的意义。而这些国际资本流动的策略意义,因是产业股份上的跨国配合协调,所以多少都会在贸易汇率上影响国家的股市价值波动,从而就体现在股权与汇率波动的关系上,正如股份公司的跨国联营与其合作,也体现在贸易与融资与汇率差价的连锁波动幅度上。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其实,BMO Financial Group的首席分析师Doug Porter就表示过,某种程度上,市场如今很茫然,试图要厘清什么是该看或该听的。即使是一些很基本的东西,像是核心通胀这类我们大多数人认为的主要指标,基本上也都被摆放一边。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看来,金融与市场的本质风险,并不是在于地缘政治风险,希腊债务危机,石油价格连锁下跌效应,或中国经济成长缓慢的下行压力——乃是我们无法很好地【调控】国际资本流动对国家与区域的货币信用及其投资。现在的市场投资,基本上多数是,谨慎(保守)与投机(套利或抽逃)的混合作用。
[size=14.8000001907349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3-2015 08: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三)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我身边还有一大堆来不及消化的,从12月到今年现在收集的星洲财经,对我的对市场分析或观察有很大的影响。可是资讯太多,【未消化的】信息也“厚重”——市场就是市场,它让人无法,或来不及消化——因为市场本身也是无法消化的,【供需平衡原理】只是种政策调节的手段,不是理想基调,或者标准作业程序。更何况,供应与其需求之间,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的一一它们中间有很多【第三者】,哈哈。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出於财经资料太多,我不打算全面阅读之后而全面整合。我以剪报的方式,零碎却又相关性地分析国际关系的多重矛盾。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我们首先分析一些量化宽松政策的历史。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2015年3月9日星期一,我翻阅了2014年12月25日星期四,题为<美元上涨:中企1兆美元外债堪忧>的星洲财经。它报导——在美国联储局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将其基准利率降至0到0.25%,并启动债券购买计划以来,全球市场就都充斥流动性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我分析,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是以市场流动性来作为几十年来,金融动荡的【代价成本】,却由于一直保持在“低利率”,对于市场能否保持流通性,我们可以秉持怀疑观察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可是,新闻多着眼报导,什么全球经济低迷,或者什么全球经济成长趋缓,甚至报导什么有通缩的风险给经济下行造成压力——看来所谓市场流动性,并不是好的名称,乃是【综合性的指标】。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可是我也看了2015年1月8日星期四的星洲财经,题为<游资流窜,外资心水股难有作为>的报导——2009年次贷风暴后,国际游资就不断地涌入亚洲新兴市场,游资到来不但明显加快各国股市从风暴中复原的速度,近几年更不断在各国股市上掀起一波又一波激烈涨潮,投资者呼声此起彼落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我们是否该判断,亚洲新兴市场的国际游资是美国联储局的其中一个战略计划?也就是认为——市场是被控制,抄作的?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还是分析,国际游资其实是市场流动性的一个投资兼具投机混合现象部分?即【理论地】概括,市场的流动性,必然偶尔会生产出【国际游资】的格局?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我却兴趣在——游资的到来,明显加快各国股市从风暴中复原的速度——这则财经报导。原来不论金融危机,或在其之前,全球经济成长的步调,还有关於金融稳定的经济基本面,靠的是【各国股市】。那我是否能推理出,或犹如信心般的点评说——市场的泡沫,也是因为这种【间接的国际游资】?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我的《经济全球化》在评论,资本的投资与货币流量不均衡之间矛盾的不对等时就说到——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在接受欧洲资本的国家发生的危机会引起了欧洲市场上,人们的惊慌失措。当1857年,1873年或1884年美国的银行,矿山,和铁路公司无支付能力而破产时,当阿根廷的城市於1890年中止归还债务的时候,欧洲的金融机构便跟着倒闭了,各中央银行损失了黄金,因而整个经营活动,就陷於停顿。一旦那些不像美国般具有牢固政治架构的国家中出现问题,和无偿还债务能力,欧洲大国就经常【反复地】强行採取政治解决,或者扩大殖民统治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从以上信息,我大概分析出几点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第一,国际流动资本需要有个牢固的政治架构,作为投资回酬率的【不断增值】与风险

[size=14.8000001907349px]第二,各国的金融体制为了能挽留国际流动资本对自身利率与营利的有益影响,意味着各国中央银行就必须时时留意国家的安全投资战略在相关的政治架构中的市场波动。

[size=14.8000001907349px]第三,国际资本流动对一个国家的政治架构的【信贷】,是基于这个政治架构对于偿还债务能力的灵活处理机制。而主要不是去看重国家主权对管理社会与政治的能力与其方式。

[size=14.8000001907349px]第四,国家货币供给,与流量的不均衡,就是因为不同的政治架构对市场资金的资本走向,采取了不同的投资战略,使引导国际流动资本的金融体制上的【市场竞争】,就成为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在国家的财政政策,对于国际贸易的国际收支平衡策略之上——的首要外汇业务与其调节

[size=14.8000001907349px]最后,美国那些影响全球股市债市波动的大企业,大集团,实际它们的市场,仍然在【欧洲金融体制】之中,所以美国的市场政策若影响了欧洲市场的“回收在美国投资回酬的主要债务”能力——那么美国市场的【倒债风险】,就会引起了欧洲市场的恐慌,因为投资美国是零利率,资金与资本又搁置在美国无法回收。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看来,在当代世界里,新殖民主义政策,如果真的存在着,那么可以评论说,大国的霸权就是往往出自于——无偿还债务能力,所引发的——市场效应,希特勒的崛起就是最好的历史旁证。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可问题是,为什么全球贸易的投资,为什么所谓带动各国股市上涨的【国际游资】,都是发生在——不像美国那样具有牢固政治架构的国家中——这种历史讽刺呢?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是由于完全出自大国的【资本殖民】,还是脆弱政治国家的“贸易诱惑(战略)”呢?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亚洲企业加大了美元借款力度,充分利用了当时的低利率,以及因联储局对金融系统大量注资,而给全球市场带来的充裕资金。当时,跨国银行也乐意放贷,因为和美国国内能够获得的接近于零的利率相比,将资金贷给亚洲企业的回报更高”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看来,跨国银行与亚洲企业的关系,胜于跨国银行与其美国低利率政策之间的关系——原来,跨国银行与美国联储局之间,有着“不协调”,或者“不同心不同政策”的现象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这篇报导,是2015年一月八日星期四的财经新闻,离之前标题为<美元上涨:中企1兆美元外债堪忧>的财经新闻2014年12月25日报导,还不到半个月。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当2014年年尾,直到2015年两个月来市场一直充斥美国联储即将计划升息,使美元升值之时,市场上就有很多评论的声音,例如去年12月25日的财经报道,就举例在12月16日,大和企业在香港的高级经济学家赖志文说一一市场上有太多廉价美元供人借用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可是,下一段也又报道——赖志文预计,自从2008年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以来,流入中国的套利交易资金大约一兆美元,其中3800亿美元伪装成商务款项流入中国。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讽刺的是,赖志文,到底是要埋怨廉价美人借贷,还是在批评套利资金,又或者是指控商务款项的伪装呢?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这种问题就好像在寻找——当我的智慧型手机有问题时,我问店员,店员一下子说是电台问题,一下子说是系统可能有问题,可是后来又一下子说是我手机里面的卡可能有问题,上次还有人说是电波磁场有问题一一那么我到底该如何相信哪种评论呢?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美国还没有升息,报纸就一大堆揭露弊端的报道,并且还配合不同高级和专业的评论人,什么偿还债务压力,什么中国外债堪忧,就连什么国际资本流动,什么套利交易资金,全部都涌出来。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可是,当市场上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受惠于美元贷款低利率的亚洲企业,或者亚洲新兴市场为什么之前不接的国际游资是威胁?为什么不觉得【市场上太多廉价美元供人借用】?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为什么要等到金融大动荡之后,并是危机十几年之后,美国要升息,使到美元升值,严重威胁到自身投资的偿还债务压力之时,才有一大堆经济评论员跳出来分析,说什么国际游资,套利交易资金,廉价美元贷款对金融市场动荡的影响呢?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人既然喜欢怪来怪去,那么我多加一条丑陋新闻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瑞银驻香港的亚洲银行研究主管,史提芬安德鲁,也对套利交易资本流入的杠杆规律做出一份说明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中国企业在本土银行存入了20%的资金获得信用证,拿这个文本从香港银行获得低利息美元借款,因为香港的银行认为信用证是无风险的支票,有担保人的全额担保。。。。这些企业将美元打回中国,以美元为抵押获得一一更多信用证,进一步加大杠杆。然后这些资金被用于中国高收益率,高风险的信托产品,或者投入大副上涨的股市。投资赚到的钱,用于偿还美元借款”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用自己的资金,换无风险的信用证,为了【抢】低利率美元贷款,却是投资——其实是押注——高风险的高收益,却是以美元挣更多无风险的信用证,来投资,来押注,却是到最后又是为了偿还美元借款
[size=14.8000001907349px]

[size=14.8000001907349px]市场流动,根本就是资金与资本的杠杆原理——人就是喜欢偷工减料而纠缠不清,以至于循环反复,为的是象征生活好充实,人生很精彩,投资很精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3-2015 0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抄出來的,一點主見都沒有,共匪不意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1-2025 12:41 PM , Processed in 0.115324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