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发起的“双11”天猫网购节,在今年的交易额达到了创纪录的571亿元人民币,不禁让人看见网购狂潮席卷全球的趋势。
那本地的网购趋势又是如何呢?是否能在未来庞大竞争的网购市场上分一杯羹?Aifm爱谈天下事主持人进川和佩银今天就采访了Cari网站创办人柳树吉,谈谈本地网购趋势与挑战。
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大马网购商也在今年的9月29日至10月1日举办了类似“双11”的cyber sale,并创下2千万美金交易额。相比起阿里巴巴“双11”的93亿美元,无疑是个小数目。不过从中可以发现,马来西亚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商家从传统卖场转入网络零售业。
据柳树吉表示,虽然本地网购市场还在起步,但与去年相比,其成长率却是几倍以上的增长。基本上,本地多家网购公司一个月的营业额都已超过百万令吉,因此可以预计的是,传统卖场将在未来几年逐步受到影响。可以看到的是,除了较为熟悉的lelong、lazada、zalora等网络购物平台,如今Tesco霸级市场也提供了网络购物服务,让消费者不用堵车、不用排队,享受随时都可以购买日用品的便利。而像星洲媒体、maxis、celcom等大集团也在近几个月来,开始积极投入网络平台。
本地网络零售业挑战
不过,柳树吉也表示,本地网络零售业最大的挑战就是策略竞争。外国的网络零售业资本雄厚,以占用市场为出发点,可以不断压低物品价格,展开削价战。加上邮费优惠,这也是为什么目前还有很多本地消费者是倾向淘宝或其他海外网站购物。而本地的网络零售业想要生存,价格竞争方面目前还是很难进行调整,难以竞争。
当然,目前本地很多网络零售业还是处于比产品比价格的阶段,相信在接下来价格与产品都大致一样的阶段时,各大网络零售业就要开始拼客服了,服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业者的形象。不过据柳树吉表示,如今一些较有规模的网络公司已经开始提供网购者,货到试穿,不适合就马上退款的服务。
尽管目前我们无法预期网购的未来发展趋势,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网络发展目前是双倍增长,传统商家若想要继续生存,绝对需要在这几年内做好准备,转入网络零售业继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