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391|回复: 10

投资者被“二房”拖累了,不懂大马会不会出现这样情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2-9-2014 09: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投资者被“二房”拖累了

两三年前,房地产买家漏夜排队抢购新推出公寓的盛况历历在目,如今他们当中,或许有人正为“二房”带来的房贷压力,感到懊恼。
  专家经常提醒:投资房地产要量力而为,先摸清口袋里有多少钱,才考虑投资,以免被房贷缠身,沦为房奴。
  一些中产家庭却一心想靠房地产发达,不理会专家的忠告,而且胃口很大。有了一个公寓单位,再买第二个,甚至第三个。  他们的如意算盘是:一个自住,一个收租。然而,面对有限的现金,他们只好靠银行贷款来实现当业主的梦。
当年进场的投资者,幸运但不一定幸福。他们逃过严苛的银行贷款限制和印花税,可以靠房贷以拥有“二房”,并用租金偿付每月的分期付款。
  幸运儿可以找到租户替他支付期款,当个幸福房东。但不是所有投资者都能幸运地找到租户,有些人在两年内都找不到租户,或租户无意续租,导致他们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来。
  最近在一个场合,就听说有一个两三年前以百万元买下私人公寓的投资者,本来以“二房”的租金来支付房贷期款,谁知租户在半年前不续租,又找不到新租户,造成他每月面对银行催款。更糟糕的是,他连租户两个月的定金都无法归还。
“还不了定金”越加普遍几名房地产经纪也告诉我,这种“还不了定金”的情况越来越普遍,据说有人在探讨是否要成立一个委员会,以解决这个问题。
  政府收紧移民政策,加上注入市场的竣工私宅越来越多,本地私宅出租市场,似乎已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相信“租户的市场”将会持续下去。
  本地私宅市场从今年起进入完工巅峰期。2014年和2015年完工的新私宅单位,相信会进一步增加至1万9000个单位以上。至于2016年完工的新私宅单位,估计将超过2万6000个。
  随着新私宅纷纷竣工,私宅出租市场自然出现竞争,租金也持续下滑。那些想要靠“二房”收租的投资者,恐怕要失望了。
  根据数据,非有地住宅的租金今年来已持续下滑,相比去年8月的租金,目前租金已下跌6.6%。
有名读者大吐苦水,说他最近登广告,要出租位于市区的公寓单位,月租4500元,过了两个月仍无人问津。他说这和两年前的情况大相径庭,当时至少有五六个租户抢夺,现在居然租不出去。
  由于同座也有好几个单位在招租,竞争激烈,他已做好调降租金的心理准备,誓必要把房子租出去,否则他就得面对银行的催款。
  另一名读者的情况更糟。他手头上有两个位于北部的公寓单位有待出租,广告刊登了近半年仍无法成功租出。“以前是几个租户争夺一个单位,现在是几个单位争夺一个租户。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这名读者表示,无论如何都必须在一两个月内把“两房”租出去,否则手头没有充裕现金,到时他就得拖欠银行贷款。他透露家庭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整个生活几乎要被房贷拖垮。
为把单位租出去经纪走法律漏洞另一方面,有些房地产经纪为了要尽快帮助房东把房子租出去,不惜走法律漏洞,冒险把私宅单位当酒店或服务公寓,出租给租期少过半年的短期租户。
  最近同事的外地亲戚要到本地动手术,预计出院后须每周复诊一次,因此要在本地住上至少4个月。由于医药费已花上一大笔钱,同事的亲戚只想找个比服务公寓和酒店便宜的公寓住宿。
  后来一名经纪建议同事的亲戚租下她手上一个两房新公寓单位。公寓位于市区边缘,离医院不远,租金却远比同地点的服务公寓来得低。该地区最便宜的两房服务公寓月租4500元,而这个公寓的租金不到3500元。
  在同事还没来得及感到雀跃时,经纪却透露内有蹊跷。根据新加坡法律,所有住宅租赁合同的租约期必须是6个月以上。换句话说,若同事的亲戚仅租用这公寓单位4个月,属于违法。
  该经纪说该单位空置近乎一年,其实整栋公寓有近半单位未租出。她摇头埋怨说,全球经济不是特别好,很多驻本地的跨国公司外籍职员都纷纷回国,加上新公寓单位的供应近年来大增,才造成许多新公寓变成空屋。房东急着把房子租出去,因为一年没有房租收入,还得支付贷款和公寓杂费,负担甚重。
其实,只要在市区边缘兜一圈,不难发现许多新公寓在建成后,外观的玻璃窗户都挂满经纪的招租广告,这个现象相信在接下来几年会更糟,因为目前推出的新公寓项目销售都面对压力,就更别说日后的出租问题了。
  根据资料,截至去年6月,共有5200个推出市场但未出售的私宅单位,而今年同时期未售出的私宅单位,预计比这个数目高出20%,或达6300单位。
  这些未售出的单位只会像雪球般越滚越大,到时,就看发展商如何以吸引人的促销方式来“清货”。
  前个周末,媒体报道,抢购新公寓的人潮又出现了。希望更多人是买来自住的;如果是投资者,最好手头资金够充裕,否则最终如意算盘可能打不响。
(本文刊在9月21日《早报星期天》·财经拼盘)
http://mypaper.sg/chinese-opinio ... o-lei-liao-20140922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 +8 收起 理由
wiki88 + 3 谢谢分享
wooyen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9-2014 09: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待会有人会说小新有点小问题而已,大马安全得很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GiaWei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9-2014 09:4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坡的房屋市场,
政府的房屋政策,
人口,都市发展,
和马来西亚差异在那里??
榴梿和红毛榴梿差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9-2014 09: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chen3389 发表于 22-9-2014 09:41 PM
新加坡的房屋市场,
政府的房屋政策,
人口,都市发展,

小新外来人口多,集中,利息超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9-2014 09: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房产泡沫化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9-2014 10:1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kling83 发表于 22-9-2014 09:51 PM
小新外来人口多,集中,利息超低


很显然,
这答案和二房危机之关联在那??
重点是,
二房危机在新加坡房市成形了吗,
抑或只是个人观点?
有威胁到经济基本面吗??
拿二房危机(假设)放在新加坡整体房市,
包括租屋市场来看,
恐怕不是三言两语,
或是一句泡沫就可涵蓋。。 本帖最后由 mchen3389 于 22-9-2014 10:29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2-9-2014 10:3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租金下跌,更多人想脱手,屋价应该有下跌压力。。。害到其它有能力的屋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9-2014 10: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新加坡在这几年来都在做一些措施,收紧人口入境,减少外国劳工,这样的减少导致了本地缺少了人口入住。 以前那些买了两三间的人士,应该开始担心了。 因为没有人入住的话,帮不到他们还一部分的贷款。 这样每个于月他们就要自己付那些贷款,长期下去,最后没钱了只好lelong。

这个现象其实哪里都会有。 只是时间的问题。马来西亚我相信尤其那些新山,kl的比较会有这样的可能,个人觉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9-2014 11:0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新房东有这样惨吗?最近我朋友的公司派他去星加坡,给他3k housing allowance,他跟我讲这样的价钱找不到3间房间的公寓,自己要倒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9-2014 1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错,的确有很多人一心想靠房地产来致富而忽略自己本身的能力可以去到哪里。
贷款有多尽就去到多尽,甚至有些连几十K的律师费,印花税等等都要跟人借。
银行存款或KWSP等等又没有几百K就一心想下场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9-2014 1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坡最近的公寓都在跌价,而且有些已经跌了20% 那些都是私人公寓来的。 原本可能看到价钱都是1m 以上。现在800k和700k都开始可以看到了。
对于新加坡或者高才人士都是不错的。我是小兵而已。这些对我来说还是好~~好~~ 远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3-6-2024 12:34 AM , Processed in 0.096808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