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721|回复: 4

青岛——惊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5-2014 03: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在青岛一家影视广告公司工作。


  09年下半年的时候, 鬼故事大全,短篇鬼故事-http://%47%75%69%47%75%53%68%69.Com.Cn


   我们公司开车去青岛胶南的一个企业拍宣传片,一行五人,老板(女)负责开车,副驾驶上坐着摄像师五十岁左右,后座坐着我还有一个男同事和一个女同事。





   回来青岛市的时候天早黑了,后座的我们三个都很年轻,喜欢聊天。摄像师也很能侃。老板因为负责开车需要精力集中,所以话不多。我们走的高速路,快到青岛市的时候我们聊起了以前上海的那件诡异事件(就是上海立交桥的那根龙柱。打桩打不进去,找个老和尚看看才打进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网上搜搜,再这就不多说了)





   摄像师经常聊些诡异的事,我也很感兴趣,旁边我两个同事也挺喜欢听,所以都没有困意。正聊着起劲,突然坐我旁边的女同事说:“前面路边怎么有个人站在那?”另一个男同事也跟着说:“是啊,站那干嘛的?”正说着车子就开过去了,摄像师和我两个同事还回头看看。等我反应过来车子早已经开过去了,他们回头看我也跟着回头看,高速路边上黑乎乎的一片看不清什么,再加上又隔着车玻璃,我什么也没看见。  


   不知道老板看见了吗,车子继续行驶,女同事说:“这么晚了那个人站在高速路边干嘛?”男同事说:“等车吗?”摄像师说:“这么晚了还等车?”女同事说::“要等车也得站个亮堂点的地方,他站那地方那么暗,谁能看见他,他前面不是桥吗?应该站在桥上啊,桥上还有灯。”是的,就在刚才的地方确实经过了一座高速路桥,可惜的是我没看见刚才路边的人,所以这会他们分析的热火朝天,而我也搭不上话。  


   我就自个心里分析。高速路上有人拦车坐车很正常,这么晚了还拦车危险不危险先不说,也得有车拦呀,他要拦什么车?而且听女同事分析的也对,要拦车也跌找个亮堂点的地方。反正我没看见那个人,所以也没当什么事。最后摄像师总结说:“可能是不干净的东西。”其实我们几个人也早就想到了这个可能,所以车子气氛不但不恐怖,反而充满了刺激和新奇的味道,大家都觉得刚才聊诡异的事情又碰上诡异的事情很给力啊(呵呵,反正就觉得碰上这种事的几率很小,我们属于“幸运”的那种。我们人又多所以一点也不害怕。)但是……。 欢迎访问鬼故事网G%75%69%47%75%53%68i.Com.Cn


   我们正聊着这事,车速缓缓放慢了,老板说:“车子怎么动力弱了,刚加的油啊,”我一看,哎!今晚又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家呢。车子停下了,老板下车检查车子。我们也全部下了车,出来活动活动。这时候摄像师回头对我们说,可能跟刚才的事有关。我们也半信半疑。老板打了几个电话说上车走。幸好车子还能开走,只是速度慢。老板说:“我刚才打电话问了问懂车的,但是我都没有检查出他们说的毛病,车子一切正常,就是动力不足,使不上劲。”我们也很无奈,没办法,只能慢慢开了。摄像师还是和我两个同事聊天,而我就迷迷糊糊睡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5-2014 04: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个没有下文的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5-2014 0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笑话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5-2014 05: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人做到底,抄贴把故事说完:

等我醒来时候,车子已经下高速了,也不知道停在哪个地方(不知道是李村还是四方区,我外地的,对青岛也不是很熟)车子就停在一个路边上,好像是车子开不动了,老板正在联系拖车呢。我一看表都晚上10点半了,这么晚了怎么回家啊!我下车看了看周围,后面50米处路边停着一辆公交车,我想坐公交回去也行啊(青岛的公交车有的很晚,到11点都有)我想去看看是几路车,于是吸着烟慢慢往公交车那走,远远地看见驾驶座有司机。我想这肯定终点站,正等点发车呢。越走越近,看见车里稀稀疏疏坐着几个人。我停住了,心里开始发毛,因为我发觉了一个奇怪的事情,车上的人包括司机全都一动不动,那时候天很冷了,能看见他们都穿着很厚的衣服,但是每个人都好像定格一样保持不动,我离着有20米的地方站在那盯着车和他们。因为我后面不远就是老板和同事,所以也不觉得特别害怕,只是不敢再靠近了,远远地看着,没错,他们每个人都没动,睡着了?都闭目养神?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这六七个人全都一动不动还真是挺恐怖。我已经目不转睛的看着有三四分钟了,还是一动不动,车内的气氛感觉死气沉沉的。我壮着胆子想去看个究竟,刚往前走几步,车子突然发动了,然后车里的人全都开始活动了,然后我看着公交车缓缓开走了。

  哎!自己吓自己,我还以为都是死人呢?公交车走了我还自己笑自己神经过敏,不过回头想想他们居然都一动不动几分钟真诡异。过了一会拖车来了!把车子拖走了,我们几个人也都找了几辆出租车回家了。

  那晚的事确实挺诡异的,按照摄像师说的,走夜路千万别谈论一些不该谈的事情。我一想也有点害怕,如果高速路上的那个人真是脏东西,那车子提不上速可能是他给我们的一点小惩罚吧,谁让我们一晚上都在谈这些事呢。前几天我又和那个摄像师合作拍片子,他还是告诫我,晚上开车千万别谈些不该谈的东西。呵呵!他经常神神叨叨的!

  至于那公交车上的人现在想想当时确实很诡异,不过也可能是我神经过敏,人家可能就是都在睡觉,到点了,车一发动都醒了。因为我小时候经历过诡异的事情,所以我相信这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5-2014 05: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人做到底,顺便也抄贴“上海立交桥的那根龙柱” 的故事:

上海立交桥的那根龙柱

上海立交桥的那根龙柱


在“天涯论坛”上,一个名为《今天我终于相信14年前上海延安高架神秘的龙柱事件了!》的帖子,从2009年发布以来,获得了47万多次的点击。世博会期间,多家旅游类网站在介绍上海的旅游景点时,也将延安路高架龙柱作为景点之一。人们还提出种种疑问:

“当年大家都知道,造延安路高架的时候,工程因为这根柱子桩打不下去而停滞了很久。上海都是软土质,地铁都怕沉降,怎么可能打不进去?”

“上海的高架路那么多,柱子成千上万,都没有雕塑,为什么就这根要包上龙?”   

以上种种“证据”,让传说的可信度,又增加了一层。

上海市市政工程建设处的姜开城回忆,神秘龙柱的传说从1995年立柱建成后,就逐渐在坊间发酵,演化出多个版本,但在他们设计、建造的过程当中从未出现。“作为工程建设方有必要对此事做澄清。” 姜开城说,为了“祛魅”这个传说,他寻访了当时亲身参与工程的同事们,并撰写了多达数千字的资料。

对设计、施工人员而言,他们更习惯将“龙柱”称作“PM109号墩”,这是它在南北高架工程中的编号。

PM109号墩在施工中确实曾遇到麻烦,打了10个月的桩,却始终打不进去。姜开城说,桩打不下去,倒还真和杜月笙有点关系。“109号墩位所在的位置原来是杜月笙公馆(注:另一说法是此处应是杜月笙出资兴建的浦东同乡会大厦),地下先前已曾打过杨木桩,因此地下条件比较复杂。同时,要在边长14.5米的八角形区域内布置28根桩,布桩密度远远超过桩基设计规范的极值,在打桩过程中土体相互挤压,加大了桩体摩擦系数,增加了打桩的难度。而且,上海那时没有足够重的桩锤,锤击力不够。”姜开城介绍,“隧道公司、三航一公司、耿耿市政公司等等,上海滩凡是能打桩的施工单位,都先后尝试过桩基施工,可就是达不到设计深度。”

杜月笙出资兴建的浦东同乡会大厦

杜月笙出资兴建的浦东同乡会大厦


姜开城表示,最后解决打桩难的问题,靠的是采用了后来很常见的技术手段:“其实就是对部分桩内部的土体,取掉三分之二桩身深度左右的土芯,这样土体就释放了部分应力,再在承台的四角增加4根同样的钢管桩。这两种方法一起尝试之后,施工的成效就很明显了。”

疑问:为何独这根柱要多打桩?

不过,疑点仍在。上海的高架立柱成千上万,为何独独这根要打那么多桩,导致了这么多施工难题?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的设计师徐激参与了PM109号墩的设计。他在《延安路立交设计》的论文中介绍说,在设计立交方案时,他们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环行立交,优点是施工较为容易;另一种就是现在采用的定向式立交,优点是对交通量发展的适应性好。

最后,设计人员采用了定向式立交的方案,而在这一方案中,共有四层高架道路需要在同一地点交会(即“龙柱”处),与地面道路一起形成一个五层的立交结构。

这也就让PM109号墩具有了特殊的使命——它要承担4层高架道路的重量——成都路高架在第五层,延安路高架在第二层,连通两条高架的左转匝道桥分别位于三、四层。因此,在设计时,它被设计成直径5米、高度32米、桩基长度62米的“巨无霸”。而由于采用独柱设计,留给桩基的面积也相应较小,因此才会出现要在小范围内连打28根桩的情况。徐激说,直至目前,这依然是上海高架道路中最粗的一根立柱。

疑问:为何独这根柱被装饰?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PM109号桩太过粗大,一方面不甚美观,另一方面也可能给驾驶员带来视错觉,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在设计立柱的同时,对立柱的装饰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因此,PM109号桩,也就成了上海高架道路中唯一被装饰的立柱。

“龙柱”上的雕塑的全名叫做《龙腾万里 日月同辉》,而这组雕塑的创作者,是时任上海油画雕塑院副院长的雕塑家赵志荣。现在,赵志荣已经退休在家,说到当时创作这组雕塑的经历,他仍记忆犹新,“当时因为柱子直径比较大,设计方就想到要做装饰,他们在延安路隧道看到我为风井设计的大型浮雕,那个浮雕53米长、6米高。他们觉得,这个作者比较有气派,就来找我了。”

赵志荣介绍,在设计立柱装饰雕塑时,并没有人给他确定主题。“我当时每天有空,就到施工的地方去感受。后来突然就有灵感了,这条高架,不就是上海的一条巨龙,日夜不停地运转吗?于是我才有了这个题目,龙的创意完全是我自己想出来的。” 赵志荣说。

赵志荣回忆,由于柱子高达30多米,且中间的高架道路相互交错,因此在设计、建造浮雕时,他先设计了平面图,再将它“卷起来”包裹在柱子上,且考虑到了高架路在柱子上的切面,让上面的龙不被截断,“最后我用了殷商时代青铜器的纹样。”

赵志荣回忆,设计、施工花了近10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从未听说过任何传说。直至雕塑揭幕后,才有各种“九龙戏珠”的传言。“其实根本不是九龙戏珠,我选择龙,是因为这根柱子在上海高架最重要的位置,又托着这么沉重的东西,而龙是飞升变幻的,用龙的创意很好。”

至此,事情已经清楚了,延安高架“龙柱”只是一个传说而已。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4-2-2025 10:45 PM , Processed in 0.114015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