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633|回复: 12

卫星图曝光中国神秘新型直升机 疑似直20(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9-10-2013 11: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U9298P27T1D746846F3DT20131029150512.jpg
中国神秘新型直升机卫星图曝光
  近日谷歌地图上,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的测试机场周边,出现了一架神秘的白色涂装(疑似)中型直升机。该机整体造型与黑鹰直升机颇为相似,但是采用五叶旋翼结构。这个之前珠海航展等国内展会上亮相的“10吨级直升机”方案颇为相似。

  在今年9月初,就有网友在高速路上拍摄到一架全新的“粽子机”,其外形轮廓酷似美制黑鹰直升机,但又有细节上的不同,被认为是中国山寨版黑鹰——直20的原型机。

  有军迷分析,该10吨级直升机的总体布局采用了单旋翼带尾桨式的典型布局。在外形设计上很大程度上参考了美国的“黑鹰”直升机和欧洲NH-90直升机。但值得注意的是,其尾桨并没有采用“黑鹰”直升机向左倾斜20度角的尾桨设计。而是使用非十字交叉结构尾桨,这种布局在阿帕奇等新型直升机上也有使用,可以减低噪音。

  早在2006年10月31日举行的珠海航展上,中国航空工业公司的展台上赫然出现了10吨级通用运输直升机的模型。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cyberjaye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9-10-2013 1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正面照早日爆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0-2013 1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都瞒不了卫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0-2013 1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卫星什么都可以看得见。。可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13 04: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更在意在旁边摆着的两架飞机,不知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13 05: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WHY~G 发表于 3-11-2013 04:03 PM
我更在意在旁边摆着的两架飞机,不知是什么。


你猜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3-11-2013 06: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yberjaye 发表于 3-11-2013 05:57 PM
你猜呢?

以外观来看,有点像攻击机/强击机,难道会是中国自从Q5之后的Q6/Q10系列?
纯属自己的猜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13 06: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WHY~G 发表于 3-11-2013 06:01 PM
以外观来看,有点像攻击机/强击机,难道会是中国自从Q5之后的Q6/Q10系列?
纯属自己的猜测。


我比较期待隐轰
不过看起来不像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4-11-2013 10: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隐轰的技术指标要比常规轰炸机高很多。
所以一时半载中国还没能那么快拿出来。
我想中国学术体制必须出现一些革命性变化,才能够更快速的发展这类技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1-2013 11: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WHY~G 发表于 4-11-2013 10:38 AM
隐轰的技术指标要比常规轰炸机高很多。
所以一时半载中国还没能那么快拿出来。
我想中国学术体制必须出现 ...


隐轰还是未知素,不过武直已有突破!
下图是中国阿柏奇不久前被街拍!





本帖最后由 cyberjaye 于 4-11-2013 11:59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1-2013 09: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yberjaye 发表于 4-11-2013 11:58 AM
隐轰还是未知素,不过武直已有突破!
下图是中国阿柏奇不久前被街拍!

样子虽然先进,不过最大的心脏问题‘发动机’还是无法解决,
这使到直升机机动性和载弹量大大下跌,除非中国在学术领域有大突破~体制方面是其中要素,
再者就是想办法从欧洲弄些大发动力发动机,可能性较高的目前应该是后者。
说真的中国的复合材料技术真的和国外差距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1-2013 12: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WHY~G 发表于 4-11-2013 09:44 PM
样子虽然先进,不过最大的心脏问题‘发动机’还是无法解决,
这使到直升机机动性和载弹量大大下跌,除非 ...


据说涡轴-16发动机得到法国技术,得到重大突破
http://cforum.cari.com.my/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20520&extra=page%3D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1-2013 04: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动机最终是否成功,暂时还是保持观望态度。
不过话说法国发动机技术最可取之处,可说是模块化的等级,以及材料的运用。
现在最困难的一项可说是复合材料的生产/量产技术。
只要打破这瓶颈,中国的科技就会有大飞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9-2025 03:11 PM , Processed in 1.276084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