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25|回复: 3
|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竟然不用手機和互聯網
[复制链接]
|
|
沒手機也沒電視機,住所也不接網路,提出本世紀第一個重大科學發現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之一,英國愛丁堡大學名譽教授希格斯,過著令人驚訝的「低科技」生活。
諾貝爾委員會表示,發布得主前試圖聯系希格斯,但所有電話號碼都沒有回應。公布是否因此延后一小時,委員會不愿評論。
但八十四歲的希格斯,無論如何害羞低調,大名都將被寫進教科書,和愛因斯坦、普朗克齊名,世代流傳。
俗稱的「上帝粒子」指的是希格斯于半個世紀前利用標準模型所提出的一種新粒子,后人正式稱作「希格斯玻色子」,其提供的「交互作用」讓粒子具有質量。在此之前,質量只是一種現象和概念,并無理論能解釋為何物質具有質量。
一九二九年出生于英國北部紐卡索的希格斯,一九五四年在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獲得博士學位。
希格斯住在蘇格蘭首府愛丁堡,教授理論物理。據說每當有人提及「希格斯玻色子」,他就會侷促不安,自己總是避免用這個詞。
身為無神論者,每當有人用「上帝粒子」來描述他的發現時,希格斯就更焦慮了。
愛丁堡大學物理系教授,同時也是希格斯好友的華克表示:「希格斯是位很溫和又很客氣的人。但是如果談到跟物理有關的事情而且說錯,他就會變得有點固執。」
周日泰晤士報報導,希格斯一周前在住所外跌倒,本周身體狀況一直很脆弱。最近傳出他得獎唿聲最高,希格斯決定暫避風頭。
與希格斯同獲殊榮的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名譽教授恩格勒,在一九六四年提供了希格斯玻色子的理論基礎,主張宇宙初生時并無質量,后來出現的粒子賦予原有的粒子質量。宇宙「暴脹」(inflaton)結束后,暴脹子轉換為今日所見的各種粒子。
恩格勒表示,他之所以鉆研宇宙學,是因為不想受限于特定主題:「對某個主題有興趣就閱讀所有相關材料是沒必要的。重點在于分辨出重要和次要的資訊,藉以決定要鉆研哪一部分。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大強子對撞機的上千名的科學家,證實希格斯玻色子存在,功不可沒。但諾貝爾物理獎最多只能三人共享,所以該單位只得到贊譽,并未獲獎。
|
|
|
|
|
|
|
|
发表于 9-10-2013 07: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科技可能限制了人的潜能,什么都上网找可能就发现不到新东西 |
|
|
|
|
|
|
|
发表于 9-10-2013 07: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9-10-2013 09: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