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過年期間與幾位同好談起修行,各人有各人的苦衷。朋友說最近幾年,臺灣及世界經濟一度滑落,多少人失業、賦閒在家,何時能有一份工作?不知道!多少商家好不容易出了一批貨,下一批訂單何時會到?不知道!多少人憂心忡忡,家裡米缸見底了,銀行存款日漸減少,何時能有轉機回升?不知道!更糟糕的是生活日用品價格也是一直飆漲,最近臺灣油價不是又要連環漲了嗎?誰吃得消? 一般人都吃不消,修行人更不用講了。想要修行,有所謂資糧道,有所謂加行道、見道及究竟道。資糧不具足,修行是不可能成就的,不是有句諺語:「金錢不是萬能,沒有錢是萬萬不能」嗎?有錢固然還是有煩惱,沒有錢的煩惱更多,所以說難怪眾生都是向錢看,也難怪眾生認為先撈錢比較重要,等一切具足,行有餘力,再花點時間來念經、持咒,做做修行的工作。
也許大家以為修行不應該跟貪欲掛鉤,佛理要人放下得自在,修行要修出世才是正道。事實上,此番道理人人懂,可是能夠放下的有幾人?生而為人,如顏回能夠:「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者,幾希?有自命清高人士跟法師,批評密宗之「財神法」是心外求法,是魔法,批評師尊蓮生活佛盧勝彥教導人家求財,信眾多,別人未發財,自己發財了。然而,說這些話的人請看看現在的世局,經濟頹廢,哀鴻遍野之際,您可有好方法可以幫助眾生溫飽過日子?能夠讓奄奄一息的經濟,起死回生? 而且,就算是太平日子,世間眾生有多少人真正全心全意學佛?又有多少人真正能「無所求」?有多少人天生就具備了大慧根?又有多少人真正求「出離世間」?恐怕「無求」而學佛,是太少太少了!恐怕求「出離世間」,也不多吧!貪欲橫行的世間,要人們「捨棄貪」,真是太難太難了。因此,密教才有「貪道」的修行,也就利用「貪欲」來止「貪欲」的修行。相信大家都聽過「命運」是由因果造成的,要改善環境,改變命運,必須集中意志力量才能變化氣質,如此才能轉運,也就是先轉心才能轉運。如何能夠變化氣質?就是由修法入定當中去變化。 密教行者修「財神法」,表面上看起來是由「貪欲」而入,然而,由於精神的高度集中而入了「禪定」,心靈上產生了變化,卻因此而「止貪」,成為一位海闊天空的君子聖人,從此不動搖心志,體會天地之心,進入佛法的大海,最後得到真正的無上智慧,這也就是《維摩經》說的:「先以欲勾之,再令入佛智。」 再者,所謂的「財神法」也是諸天的法,以密教來說,就有堅牢地神密法、黃財神密法、紅財神密法、白財神密法、龍王密法…等諸多財神法。就以黃財神而言,祂可是大名鼎鼎四大天王之中的北方多聞天王,居北俱盧洲的水晶宮,是天界最富有的一個天,且是護持佛法,最喜濟助窮困的人。有人認為,學習佛法不應跟「天界」打交道,持此觀點者認為「天」並未出三界,因而不須要予以重視。盧師尊卻認為人格本身比天還低,縱然修行是為解脫,但是如果沒有資糧,也是無法談修行,修行人敬天禮天,天經地義,更何況修行未相應龍天護法,如何跟佛菩薩感應道交?想要往生淨土,卻一昧詆譭諸天護法,如何得到龍天護法的幫助往生? 值此經濟蕭條之際,盧師尊於去年預言水龍年恐怕不會風調雨順,臺灣經濟只有50分(*1),果然到了去年5月,連日的大雨造成很多地方淹水,到處有風災、雨災,一直延續至去年的整個夏天,相信住臺灣的民眾印象深刻才是。去年12月兩位問問題的主持人在盧師尊的「新書導讀」會中又問了同樣問題,活佛當場算了一下,結果可能很多人會失望,祂說:「接到的訊息是比今(2012年)年還差10分,經濟上跟所有方面,明年(2013年)不一定復甦,可能是今年(2012年)的延續。這是一個警訊。」好了,愛護家鄉人民的活佛回家鄉做法會,試圖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為臺灣、為世界拼經濟之際,卻有些看不慣活佛作風的人士,在網路上貼文散佈謠言說盧師尊的教不是正教,盧師尊的法不是正法,更有一批自認為正信人士,天天叫囂,天天毀謗為國為民的活佛,筆者想問問這些毀謗者,你們能夠為這苦難的社會做點有正面意義的事情嗎?能夠為我們已經病入膏肓的經濟做一點施捨嗎?為何門戶之見如此重?修行是修自己身、口、意清淨,不是以毀謗別人,就可以顯出自己的清高!
告訴你們吧!盧師尊的教是正教,盧師尊的法是正法,因為「真佛宗」完全以「成佛」為一大目標,是實行智慧圓滿的法,其修持的過程是把「虛妄的無明」排除了,取而代之的是「真實的智慧」(*2)。 在《雜阿含經》中,佛陀指出:「若比丘諸惡不善法生,一切皆以無明為本,所以者何?無明者無知,於善,不善法不如實知……不如實知故,起於邪見;起於邪見已,能起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由「雜阿含經」中的啟示,正與邪之間,全由於,「實知」與「不實知」之分別而已,所以「無知」便是邪,「實知」便是正。
「真佛密法」根本就沒有偏離「靜坐禪定」,「真佛宗」是以禪修為主的宗派,是「實修實知」派,著重「與佛相應」,也就是「法法相應」,這當中有四個要點:「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破除了「常、樂、我、靜」四項執著,把八大妄想全去除了「自性妄想、差別妄想、攝受積聚妄想、我見妄想、我所妄想、念妄想、不念妄想、、念不念俱目違妄想。」當然在這些觀念之中,是不迷於肉身,在生命中發現「真我真佛」,這才是禪修的一種真實的實踐。盧師尊是「實知」者,早已證得了「相應」,能隨時隨地隨念,以種種的菩提密法,達到了「念生相應」、「因根相應」、「如意神足相應」、「覺支相應」、「因果相應」。這互相呼應,就是「合一」、「境相應」了、「行相應」了、「果相應」了。有了如此的證悟,自然是「正法」的傳授。
對於傳法自肥之說,更是子烏虛有,眾所周知盧師尊傳法供養隨意,這是盧師尊遵守師父「了鳴和尚」的囑咐,以前密宗為了要求法人珍視密法,曾有要求豐厚供養之說,但是盧師尊卻只要求「隨意」,並不是密法不珍貴,不稀奇,不是寶中之寶,不是無等等。而是盧師尊覺得無上密法,絕對不是用「金錢」、「珠寶」、「鑽石」、「汽車」、「洋房」能交換的。祂要真佛弟子的供養是:「每日清淨自己的身口意,認真修持,人人早日成就,人人出來弘法度眾,自覺覺他,如此的『法供養』就是給我最大的供養。」反觀有心人士的話語,處處以眾生欲望為出發點,說的盡是尖酸刻薄,酸溜溜刁難的話,有些還是受人敬重的法師說的,試問臺灣及世界的佛教道場,有那些沒有規定價格的?大家將心比心,是誰在教化民心?是誰利用自己修行能力,在十法界中救度眾生?
無謂的爭論,實在沒什麼意義,現在經濟如此糟糕, 自己如果沒有能力可以幫助社會,至少自己應該修自己的德行,不要不知道、不了解的事情或者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隨處批評,造口業,造惡業,以免以後倒楣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最後,以一句諺語跟大家共勉之:「話勿說太滿,事勿做太絕!」做人,凡事要給別人留三分餘地,讓對方有路可退,有心可悔。凡事逼盡,只會讓事情毫無轉圜的餘地,傷人不利己!聰明人所不為,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