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66|回复: 2
|
缓解压力的专业方法
[复制链接]
|
|
【导读】缓解压力的专业方法则是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学会放松,接受认知辅导。因为心理压力太大的人,其认知往往是消极的,非理性的成分比较多,因此要通过认知治疗改变他的消极认知方式。
36 岁的何先生性格内向,在一家民营企业当财务主管,半年来他经常睡不好,几乎每晚都要吃安眠药才能入睡,早上5点不到就会醒来。
这种状况让他在工作中经常出 错,因为他总是没精打采、注意力难以集中。日常生活中同样也是无精打采的,以前还跟三五朋友偶尔一聚,可现在他连朋友也不想见了,总觉得“没意思”。
他知 道自己状态不好:“觉得自己快要疯掉了,再这样下去,迟早会丢掉工作、连朋友也没有了!”
房贷让他觉得压力大。
这一切,都要从 何先生买房说起。半年前他按揭买了一套商品房,首期就把积蓄花得差不多了,勉强剩下的2万多元仅够简单装修。何先生和妻子的月收入加起来有8000多元, 要支付日常生活开销、赡养老人、抚养不到1岁的女儿,现在每月又要多支出1000多元的房贷,让他顿时觉得生活的压力好大!“一想到有这么多事情要花钱, 心里就特别焦虑。”
更要命的是,他买房后不久,感觉原本一路上涨的房价开始下跌,刚开始只是微降,现在“似乎是要急转直下”,自己千辛万苦买到的房子,才半年就已经不值买进的价钱了,何先生感觉自己的压力更大了,内心也越来越郁闷。
人不顺心,很多事情也跟着变得糟糕起来,何先生在单位是部门主管,但只有大专学历,面对一群不是本科就是硕士的下属们,他感到工作的压力也不小,加上近期的 睡眠不足已严重影响到他的工作,甚至领导也开始找他谈话。“我在这家公司干了10年,也只对这个行业熟悉,如果这时被炒鱿鱼,很难再找到胜任得了的工作, 而且就算有地方愿意收留我,工资也很难比现在的高。”
心理重 负之下,何先生莫名其妙地想,“能解脱就好了,也许死真的是一种解脱”。媒体中一些有关轻生的报道,他看了就放不下。他曾向妻子诉说过心中的苦恼,妻子很 能理解他的苦处,对他说:“你的收入比我高那么多,这个家几乎全靠你养着,再大的困难,我都会和你一起挺的。”何先生对此也很感动,几次觉得要挺不下去 了,一想到妻子的支持、想到“如果我死了,老婆孩子就更加没有依靠了”,才坚持着挺过来。
这两晚何先生尝试着没有服用安眠药,结果都是整夜无眠。他觉得自己实在忍受不下去了:“难道自己一辈子只能靠吃药才睡得着吗?!”
多看生活中好的层面
接听来电的心理咨询师小潘聆听着何先生的倾诉,不时给予回应,并表示理解。然后,小潘与何先生一起分析生活的压力及应对。
在 交谈中了解到,何先生月薪6000多,妻子月薪2000多,房子月供1000多元;1岁的孩子在老家由爷爷奶奶带着,花费并不多。其实增加的只是房贷,对 生活影响有限,要是把新房出租,一方面自己租房时可以不用再花费家私和电器等开支,租金还可以抵月供,所以生活上的压力可以缓冲,与以前没有多大变化。
“ 相比之下,你的情况算是好的了,花了钱,但有房子在,还有很多买不起房的,生活更紧张的,可他们也还是乐观地生活、积极地应对。要多关注生活中好的方面。 ”听小潘说到此处,何先生想起一个同事的生活境况:同事月收入5000多元,妻子没有工作,租房居住,还要供小孩上学;工资一发下来,基本上就没有余钱 了,可还是有说有笑、精神乐观。何先生心情平和多了,他觉得自己要向同事学习,多看积极有益的方面。
其次,搞好家庭关系,感受亲情。小潘告诉何先生,他有个很贤惠的妻子,能够理解他的苦衷,给予很多安慰和支持。这对何先生的作用很大,让他领悟到亲情的可贵,更加珍惜家庭幸福。
再则,放下包袱,努力工作。何先生的危机感是:生活压力影响到了工作,让他很害怕失去现在的工作。小潘建议他,真正失业了才是他无法面对的局面,如今不如放 下包袱,集中精力做好工作,就能够管理好下属,公司也会满意,这样也就不用为怕失去现有的收入而担心,一切就会慢慢好起来。对此,何先生表示赞同,感觉心 里好受多了。小潘还提醒何先生,必要时还需药物帮助睡眠,同时增加交往和活动。何先生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建议。
心理分析
内向型性格对压力敏感
买房虽增加了何先生的经济压力,但他还能应付得了,为何他却有越来越大的压力感?深圳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执行主任林雄标解释,压力客观存在,每个人都有压力,但每个人对压力的感受以及对压力的承受能力都不一样,这与人的性格有关。
内向型性格对压力比较敏感,对自己感受比较在意,因为他的心理活动指向自己, 不太把自己的情绪表述出来,而情绪是有能量的,这种能量想找渠道出来,但内向的人把这个渠道堵住了,能量在心中出不来,堵久了就让人感到累。另外,社会支 持系统比较少的人,承受压力的能力也比较脆弱。
何先生是比较内向的人,朋友不多,所幸太太给了他很大的支持,如果何先生的太太不理解他,不支持他,他很可能会觉得承受不了而崩溃。
林雄标比喻,生活如流水,从上游朝下游不停地流,逆水行舟、逆流而上,总让人感到累,因此有时对待生活要像流水般顺势而为。“何先生是比较容易过于担心某事 的人,即便事情还没有发生,就开始担心不已。他要让自己走出来,更主要的,是说出自己的感受,虽然客观现实没有因此而出现改变,但缓解了自己。”
专家建议
要学会减压 使用积极防御机制
如何缓解压力?林雄标介绍,非专业方法有很多,比如充足的睡眠、有营养的饮食、适当的运动、与信任的人倾诉等,都是生活中可以做到的。
一般人通过非专业的方法,或多或少能够缓解一些压力,不过内向的人应对压力的态度与方式通常比较消极,比如不说话、自己闷在那里、也不见人。
“因此我们要能 自我觉察,知道自己天生就是对压力敏感的人,觉察出来后的事情就容易了,自我觉察过程是一个理性的过程,如果不能自我察觉,非理性就有可能走向极端。”
当然,内向的性格也有其优势,比如自我体验丰富、细腻,而艺术家也大都是敏感的、感情丰富并体验深刻的人。
“所以要使用积极的防御机制,学会升华自己的能量,进行创造性思维。”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5-9-2014 08: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其实只是人比人,看谁惨。原来我没那么惨,所以就减压了。。那么更惨的那个呢?
其实有更好的方法,那就是祷告,把重担交托在上帝的手里,因为无论什么,全是上帝的计划。 上帝看事情不像人看事情,人看的是现今,上帝看的是将来。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9-9-2014 01: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经历过这种失眠,就是明明很容易入睡,可是却睡三四个小时自己起床,然后很精神,无法再次入睡了。
起初我还以为是最近饮食好,运动充足,可能身体状态很好,所以睡一下子就够了。
可是几个月下来越来越觉得不对劲,心情时常不正常的易怒,而且还出现心悸的感觉,有时候觉得心跳很快,可是看看心律表,其实60bpm左右,很正常,所以心跳快的感觉只是错觉,或许说得严重点...是幻觉。
接着除了心情暴躁,还很焦虑,往往做完工作,还不想休息,不断的阅读,研究经济走向,看股市,总觉得要做很多事情,不想浪费时间。最后极端到没日没夜的工作,不去shopping,不娱乐,全副精神在专注赚钱方面的事情。
直到女友投诉我,我还骂她说不成熟,不懂我这是在为我们的将来打算,结果我一步一步粉碎正常的人际关系后,我才意识到我有点不正常了....在很长的时间我都没有静坐,于是某天晚上在很心烦意乱的时候,我就督促自己坐下来,好好静坐,清空杂念。
结果...不坐还好,一坐就知道自己出问题了,我坚持坐了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内心完全无法平静,还出现很奇怪的感觉,恐惧,焦虑,好像要吞噬我这样...
过后我尝试一般“疏解压力”的途径,就是增加运动量,吃得营养点,并坚持每天静坐。结果几个月毫无起色...反而这种努力又成为另一种焦虑,严重失眠的情况恶化,这时候很难入睡,入睡后又很容易醒,开始有一种感觉...我快疯了....
在没办法之下,我放弃了收入很高的工作,结果...用了三个月左右,我才开始平复心情,每天可以睡了。
我得到一个经验,就是有时候觉得自己可以“应付”压力,其实未必....梦想大于现实的话,会把自己搞疯,必要的时候要放弃一切,从新开始。下一次一定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
如果站在理财的观点看来,8000撑全家就是大问题,潜意识里自己都会担心意外,孩子将来学费,通货膨胀的问题....疏解压力是没用的,不能逃避一辈子,要真正决绝问题内心才能平静。如果你说别人租房子都可以过的很开心,但你还没有看到人家汹酒抽烟麻醉自己的问题,你还没看到人家无辜打骂孩子发泄的问题.....
总之我觉得,如果去到快想自杀的阶段,已经不能说“疏解压力”这么简单,这个时候要停下来思考,调整人生方向,如果继续逃避,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