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11|回复: 14
|
哈洛特自然科学时间*News:好棒的中国古生物网
[复制链接]
|
|
Chapter 1: 有科学家称发现地球物种灭绝6200万年一次
《自然》杂志发表文章称科学家发现地球物种大灭绝的周期性规律———
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文章称,科学家们日前发现了地球物种大灭绝的规律,从而得出一个可怕的结论:地球生物随时可能会再经历一次物种大
灭绝!
地球在遥远的过去发生过多次物种大灭绝,这些灭绝一次次将地球生物推向绝境。科学家发现,物种灭绝并不是源于什么突发事件,而是有规律可循的。
科学家研究了数千种水生生物化石,分析了这些生物在过去5亿年里多次灭绝的具体情况,结果出乎意料地发现了一条生物灭绝规律。该规律是一种周期循环,其平均周期为6200万年。规律显示,地球每经历5900万年到6500万年,就会爆发一次灭绝生命运动。而上次灭绝就发生在6500万年前!
物种灭绝三“罪魁”
尽管对于灭绝循环的起因还未得出具体结论,但科学家根据种种迹象猜测出了三种可能原因:
■罪魁一:太阳“同伴”星
科学家怀疑太阳系内隐藏着一颗太阳的“同伴”星。它每隔6200万年就会靠近太阳,如有外太空彗星要撞向太阳,“同伴”星就会挺身而出撞击彗星。这样,彗星的轨道就会发生偏转,随后撞向地球。
■罪魁二:星际气云
科学家还提出了一种推测,称引发地球周期性物种灭绝的原因在于太阳系星际气云。他们认为这些气云会适时引发地球气候骤变,导致地球生物不能适应环境纷纷灭亡。
■罪魁三:火山
科学家认为,地球内部物理也存在一种循环,这种循环决定地球内部物理结构每过6200万年就“骚动”一次。“骚动”导致地表及地下火山喷发。火山灰和各种气体等冲出地表,悬浮在大气层中,给地球披上厚厚的“外衣”。“外衣”的屏蔽作用导致阳光无法照到地面,地表温度急剧下降,最终许多生物活活冻死。(晴川)
[ Last edited by haroldlbc on 4-7-2005 at 01:04 PM ] |
|
|
|
|
|
|
|
发表于 12-6-2005 04: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2-6-2005 04: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orange_bialetti 于 12-6-2005 16:41 说 :
楼主对这些很有兴趣的吗?
你对这些没兴趣吗?? |
|
|
|
|
|
|
|
发表于 12-6-2005 04: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NewUser 于 12-6-2005 04:42 PM 说 :
你对这些没兴趣吗??
的确是没有………………………………………… |
|
|
|
|
|
|
|
发表于 12-6-2005 04: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6-2005 10: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hapter 2:活化石系列
Chapter 2.1:活化石——腔棘鱼
肉鳍鱼类包括很多种类,究竟哪一种与陆地脊椎动物亲缘关系最近呢?科学家们提供了两个答案:腔棘鱼或者肺鱼。科学家们对此争论不休,每一个新发现的证据都会引发一场激烈的讨论。让我们离讨论会场远一点儿,先了解一下这两种鱼的各自特点。
腔棘鱼又称空棘鱼,由于脊柱中空而得名。一旦勇敢地登上陆地爬行,腔棘鱼立刻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因为它的天敌们还都在水中游荡,陆地上没有威胁生命的动物。于是腔棘鱼干脆放弃了水中的一些特征,偶鳍中的骨骼逐渐变成了小腿和脚的模样,还长出了脚趾;四肢越来越有力,在陆地上的爬行速度也提高了;适应水中生活的鳃逐渐消失,能够在陆地上呼吸的肺产生了;身体内部的骨骼由刺状转变成块状,最终变成了陆生动物,当然它的名字也得改一改了。这就是动物登陆的“腔棘鱼版本”。腔棘鱼的化石在泥盆纪到白垩纪的岩石中都有发现。由于科学家们在白垩纪之后的地层中找不到它的踪影,因此一度认为这个登陆英雄已经告别了世间,全部绝灭了。然而到了1938年,科学家们发现他们的结论下得太早了。
虽然1938年的欧洲和亚洲已经是战云笼罩,但是在非洲最南端的这个国度,人们似乎生活在世外桃源之中。拉蒂曼女士是南非一个小镇博物馆的馆长,她的好友哈德瑞克·古森拥有一条捕鱼船,在印度洋沿海海域进行捕捞作业。每次捕鱼归来,古森都邀请拉蒂曼去船上看一看他的战利品,如果拉蒂曼发现具有收藏价值的鱼类品种,她可以把鱼拿到博物馆去做成标本。
12月23日,整个小镇沉浸在圣诞节前的喜悦和忙碌之中。古森也完成了一年中最后一次航行,回到港口,让船员请拉蒂曼女士来看看。虽然手头上的工作很忙,拉蒂曼还是与水手一同到了港口,她的主要目的是去向古森说一声“圣诞快乐”。到了甲板上,拉蒂曼一面与水手彼此祝福来年如意,一面瞥了鱼堆几眼。突然,她发现了一片蓝色的鱼鳍。当水手将覆盖在上面的鱼搬开后,5英尺长的蓝紫色怪鱼展现在眼前。这真是一件最好的圣诞礼物,拉蒂曼费了很大的力气将它搬回了博物馆。
小博物馆中的文献资料很少,拉蒂曼无法断定这条大鱼的种类。于是,她画了一张草图,寄给当时著名的英国鱼类学家史密斯教授。看到草图,史密斯大吃一惊,眼前的图案非常像在白垩纪晚期绝灭的腔棘鱼。难道6500万年不见踪影的腔棘鱼还活着?几个月后,当史密斯来到那条怪鱼前时,他完全相信了,腔棘鱼这个史前鱼种还活着!为了表彰拉蒂曼女士对科学研究的专注,南非附近发现的这种腔棘鱼被命名为“拉蒂曼鱼”。
由于第一条捕获的拉蒂曼鱼在标本制作时内脏被丢弃了,所以史密斯教授悬赏捉拿第二条拉蒂曼鱼。在非洲南端藏身了6500万年的拉蒂曼鱼真是难寻,直到1957年,人们才在科摩罗群岛抓获了另一条。有了完整的拉蒂曼鱼,科学家终于可以研究它在生物界中的位置了,他们讲述了一个4亿年前的故事。在遥远的泥盆纪时代,拉蒂曼鱼的祖先凭借强壮的鳍,爬上了陆地。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其中的一支越来越适应陆地生活,成为真正的四足动物;而另一支在陆地上屡受挫折,又重新返回了大海,并在海洋中寻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与陆地彻底告别了。直到一个叫作古森的船长捕获了一条后,它们立刻名扬天下,陆地上的人抢着与它们见一面,因为他们是陆地上四足动物们的兄弟。
[ Last edited by haroldlbc on 14-6-2005 at 09:24 PM ] |
|
|
|
|
|
|
|
发表于 12-6-2005 10: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6-2005 10: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2-6-2005 10: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aroldlbc 于 10:29 PM 说 :
没有科学的坛啊~
zomok没有。。。在资讯科技那边啦。。。你眼盲ho???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6-2005 10: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mz0927 于 12-6-2005 10:34 PM 说 :
zomok没有。。。在资讯科技那边啦。。。你眼盲ho???
改天叫坛主移动一下,soli啦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6-2005 10: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hapter 2.2 肯尼亚沿海发现腔棘鱼, 2001年10月12日 09:19
肯尼亚沿海发现腔棘鱼
--------------------------------------------------------------------------------
2001年10月12日 09:19
东方网10月12日消息:肯尼亚国家博物馆日前宣布,曾经被认为早已灭绝的腔棘鱼日前在肯尼亚东南沿海城镇马林迪附近的水域被发现。
据介绍,这条腔棘鱼为雌性,身长175厘米,体重77公斤。博物馆的鱼类专家戴沃斯说,这是首次在肯尼亚沿海发现腔棘鱼,目前尚不清楚这种鱼类是来自科摩罗还是马达加斯加,或者就生活在肯尼亚沿海。
腔棘鱼属原始鱼类,于4亿年前在地球上出现。1938年,人们在南非曾发现腔棘鱼的标本,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关于发现腔棘鱼的报道。
据china中央电视台《国际时讯》报道:陆地上的脊椎动物究竟是如何起源的?这是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的一个问题。最近,德国和南非的生物学家们来到南非东北部的印度洋海域,希望通过研究生活在大洋深处的一种古老鱼类,找到地球生物进化的更多线索。
白色的沙滩、充满生机的珊瑚礁,这里就是南非东北部的索德瓦那海湾。科学考察船“艾尔哥”号就停泊在这里,在今后的几个月里,船上的生物学家将会对这里的海洋深处进行考察,他们希望能够找到一种古老的鱼类--被称做活化石的“腔棘鱼”。
肯尼亚国家博物馆专家吕克·德沃斯博士说:“它被看作活化石,因为它很早很早以前在地球上出现,至今仍未灭绝。”
“腔棘鱼”大约4亿年前在地球上出现,曾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由于腔棘鱼生活在深海的洞穴中,栖息地点极其隐蔽,所以以前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一直认为腔棘鱼早在6000万年前就灭绝了。自从1938年,科学家们在南非的印度洋海岸发现了第一条活的腔棘鱼,至今为止,人们在印度洋海域已经发现了好几百条腔棘鱼。
托尼·里宾克博士:“以前,人们只有从化石中了解腔棘鱼。但在1938年,我们在南非的印度洋海岸发现了活的腔棘鱼。这立刻提出了有关生命起源、生物进化的新问题。能够发现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动物真是令人兴奋。就好像在你家的后院发现了恐龙一样。”
这是几个月前渔民们在肯尼亚沿海意外捕到的腔棘鱼。它身长约有1米5,重达77公斤,年龄估计在10到20岁之间。它的身体结构很特别,鳍呈肢状,活动灵活可以用来爬行。专家们认为,通过研究腔棘鱼这种独特的身体机构和遗传基因,他们有可能找到地球上生物进化的新线索。
里宾克博士:“可以看到,腔棘鱼有着厚厚的鳍,我们把它叫做‘下鳍’。有了这些‘下鳍’,腔棘鱼可以在海岸上爬行,有些人认为,也许这就是陆上脊椎动物、四足爬行动物的起源。我们的考察计划也许可以验证这种推论正确与否。”
然而,科学家们在幸运地捕捉到了“腔棘鱼”的神秘身影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个形势严峻的问题,那就是,经历了4亿多年风风雨雨的腔棘鱼,目前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 在过去的20年里,印度洋沿岸过度捕捞的现象愈演愈烈,许多渔民至今还在使用炸药炸鱼,遭到破坏的珊瑚礁也许要几十年才能恢复。另外,船只对海水造成的污染也使整个印度洋的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 种种因素会不会使腔棘鱼数量逐渐减少甚至灭绝,这已经成为许多科学家关注的问题。如果说,生活在深海中的腔棘鱼真地能够帮助我们解开生物进化的谜团,那么人类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让这个存在了4亿年的古老鱼类在我们这个时代灭绝。 |
|
|
|
|
|
|
|
发表于 17-6-2005 10: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6-2005 03: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jytou 于 17-6-2005 10:34 PM 说 :
腔棘鱼在印尼也发现了一种。目前已知有两种。
真的吗?能放上相关文章就更好 |
|
|
|
|
|
|
|
发表于 18-6-2005 05: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aroldlbc 于 18-6-2005 03:28 AM 说 :
真的吗?能放上相关文章就更好
应该有人贴过了吧,不过要找出来不容易,你可以试看上网找sulawesi coelacanth。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7-2005 0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News:好棒的<<中国古生物网>>
好棒的中国古生物网
内容有................
- 恐龙博物馆
- 恐龙蛋博物馆
- 古生物博物馆
- 伦敦自然史博物馆
- 芝加哥自然史博物馆
- 中国古鸟类博物馆
- 古生物物种数据库
- 常见名词
- 无脊椎动物化石
- 脊椎动物化石
- 植物化石
- 各地博物馆简介
- 恐龙之乡简介
- 中国恐龙资料库
- 中国恐龙名录
- 中国古鸟类
- 中国恐龙足迹
- 中国恐龙蛋案
- 侏罗纪公园系列
- 迪士尼 恐龙
- BBC 与龙同行
- BBC 与兽同行
- BBC 海怪系列
- 探索 恐龙星球
- 未来狂想曲
- 恐龙危机
- 恐龙王国奇遇记
- 火龙时代
- 恐龙特急克塞号
- 更多精彩电影→
- 宽带影院→
- 古生物藏书架→
- 恐龙分类
- 地质景象
- 恐龙科普问答
- 恐龙常识
- 化石常识
- 文摘与讨论
- 日本-东亚恐龙博览
- 日本惊异大恐龙展
- 恐龙猎人-偷蛋龙
- 重见天日-猛玛象
- 恐龙先驱和发现史
- 暴龙百年 1902—2002
- 揭开水怪神秘面纱
- 宋振中-恐龙复原画廊
- 陈瑜-古生物复原画廊
- 世界恐龙邮票手册
- 澄江寒武纪生物群
- 和政古哺乳类动物群
- 云南禄丰龙动物群
- 辽西热河生物群
- 马鬃山热河生物群
- 辽西翼龙胚胎
- 辽西反鸟腿羽
- 辽西古鸟胚胎
- 更多精彩专题→
- 化石猎人攻略
- 恐龙再现(图书)
- 最后的恐龙(图书)
- 古地理学 专区
- 悉尼中国恐龙展
- 国际化石矿物展
- 两栖动物 完全体系
- 爬行动物 完全体系
- 儿童恐龙乐园
- 儿童恐龙画欣赏
- 恐龙梦魇(儿童)
- 壁纸/叫声..下载区
- 更多精彩专题→
- 中科院 北古所
- 董枝明 研究员
- 甄朔南 研究员
- 陶世龙 研究员
- 周忠和 研究员
- 汪筱林 研究员
- 徐星 研究员
- 王原 副研究员
- 刘金毅 副研究员
- 王小娟 助理研究员
- 史密斯 教授
- 张万连 记者
新闻速递 虚拟博物馆 古生物数据库 热点专题 中国恐龙特区 环球专家视点 独家专栏 恐龙零距离 影视园地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