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053|回复: 4

佛教与清明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0-3-2013 0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明节的由来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清明节的由来:春秋时代晋国大公子重耳遭奸人所害,被迫流亡国外。由于重耳平日颇关心百姓,因此流亡期间屡护臣民协助,忠臣介子推尤其尽心尽力照顾,甚至在饥寒交迫之时,割下自己的肉给他吃,希望重耳日后能回国做一位勤政爱民的国君。
  十多年后,重耳终于重掌政权,是为晋文公。他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帮助他的人,却忘记了介子推,经旁人提醒才猛然想起,遂赶忙派人请介子推,惟介子推已和母亲隐居深山,晋文公和臣子在山中找不到他,这时有人献计放火烧山,以为介子推是有名的孝子,一定会背着母亲跑出来。但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仍不见介子推出现,火灭以后,人们才发现介子推背着他母亲,被烧死在一棵柳树下。晋文公十分懊悔,颁令每年是日全国禁火寒食以纪念介子推,从此就有了寒食节。后来寒食节与日子接近的小节日融合,成为了今天的清明节。
  从故事中可见,重耳是个知恩图报的人,虽然他大意遗忘了介子推,但当他想起其恩德后,马上主动找他报恩。其实每个人自出生开始,即直接或间接地受过无数众生的恩惠,故做人能知恩报恩非常重要。各方的恩我们都应该报,而芸芸众生之中,父母生我育我,对我们恩德最大,最值得我们全力报答。佛陀也开示敬父母即同敬佛,孝亲功德最大,相反不孝的恶业也是最大!我们可能受了陌生人的小小帮助便已连声称谢,但对最亲近的父母,长期施与我们的大恩大德却视而不见,岂非连重耳也不如?
    最初人们于寒食节,仅是进行一些文娱性质的活动,唐宋以后才有了扫墓祭祖的习惯,令寒食节增添了慎终追远的意义。然而,一般人以饮食、香烛、衣纸祭祀已舍报的父母,佛法认为这对他们是不受用的,因为他们早已转生他趣;而对在生的父母,用金钱、物质作报答也是不究竟的方法。金钱和物质当然是有需要,但只可以在今生带给父母短暂而浮浅的快乐,往往还会造成烦恼,而且对父母舍报之时及转生之后毫无裨益。故事中的重耳,希望报恩却适得其反,正是因为用了不正确的方法。
   从佛法的角度看,报父母恩的最佳方法,一方面是自己精进修行,一方面是父母在世时,引导其接触佛法,止恶行善。若不能做到后者,也要经常代父母忏悔无始以来一切罪业;同时力行众善,布施、放生、诵经持咒、礼佛念佛。不论父母在生与否,均回向彼等业障消除,得闻佛法。来生或得人身,或生净土,究竟解脱。
  报父母恩是每年每天都要做的事,不过像清明节这些特别的日子,更能提醒我们应如是行,并反省改进做得不够的地方。


佛教与清明

依佛教的说法,亡者因过去活着的时候种下的种种恶因缘,以致他们往生恶趣。那些因执着于财产和子女的亡者,因此转生为不幸的众生(布塔)。他们可能回到家中流连在门后,制造阴森的气氛。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忙,透过为他们做功德,他们可以转生善趣。佛教建议活着的亲友做功德回向给亡者,可以帮他们减少痛苦。其实,《善生经》中有提到子女的义务就是时常做功德回向给已故的父母。因此,任何族群的佛教徒都可以在清明节追思怀念已故的祖先,并以亡者的名字做供养来帮助亡者。在《Tirokudda Sutta》中也提到生者心中的感激会促使他们以亡者的名字来做供养。

“他给予我,并为我工作。他是我的亲人、朋友和亲密的人-因为如此想,生者为亡者做供养。”

“那些慈悲的,因此,必然记得已故的亲戚,并且以亡者的名字做供养。透过全心全意的功德回向,亡者将对做功德的活着的亲属感恩,并且祝福他们。”

那些已故者因为被记得和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感恩之心,心中将积极的对活着的亲属产生祝福。”

如何过清明节?

清明节,佛教徒可做下列事∶

一、到置放祖先灵位的坟墓、骨灰塔等圣地做打扫和供养。

二、到寺庙为往生者做供养,并将功德回向给亡者。

三、为亡者受戒(八或十戒),并将功德回向给亡者。

四、拜访老人院、残障或智障者收容所、孤儿院,并将功德回向给亡者。

五、为亡者做任何功德,并将功德回向给亡者。

愿一切众生快乐安详!
本帖最后由 tonychong 于 30-3-2013 01:41 PM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3 收起 理由
deckson.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1-3-2013 1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让我知道清明节的由来以及应该怎样做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2013 12: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师兄的功德,并补上大德的开示:

今天有三位居士从很远的南部来台北的农禅寺看我,我劝他们参加一天随喜念佛,用念佛的功德回向给他们祖先更好,但他们并未留下,原因是老、中、少三代,各有自家和外家的祖墓,利用星期假日,赶到好几个地方扫墓祭祖,他们要奔走在不同的墓地与纳骨塔之间。我便劝告他们:「仅去扫一扫墓,意义不够大,最好能从农禅寺出发开始就念佛,到了墓前也念佛;在墓地上念佛,扫完墓回家的路上也要念佛;清明前后念佛,平常日子也念佛。一方面将功德回向给祖先,另一方面希望他们在幽冥界中,听到佛号声也能信佛、学佛、念佛。」那三位居士听后很欢喜,我希望他们真的照著我的劝告去做就太好了。--《念佛生净土》,圣严法师

为什么我们念佛就算是报恩?就对祖先及先亡眷属有用呢?很简单,当我们为新亡的人助念之后,往往就会发现那些已断气的死者面部表情,现出微笑的感觉来,本来死者面部是暗青的、灰白的,但当我们为他助念虔诚恳切之时,死者的脸上、嘴唇便会泛起红晕,这表示人虽过世,他们的神识仍会听到我们的念佛声。只要听到念佛声,便会生起信仰心、欢喜心和清净心,就能离苦得乐,必定往生净土,所以唯有这样才算是真正的报恩。--《念佛生净土》,圣严法师

其实每年清明扫墓时,仅烧几炷香、燃一对烛、焚化一些冥纸冥库,献上一束鲜花等,倒不如也来参加一次念佛的共修。--《念佛生净土》,圣严法师著

报恩的最佳方法,是用父母给我们的身体,来做对自己、对众生有利益的事;来说对自己、对众生有利益的话;想对自己、对众生有利益的念头,这才是真正的报恩。--《念佛生净土》,圣严法师

祭祖先的时候,不要杀生。清明扫墓,中元节的拜祭祖先,这些时候要能够戒杀。可以拿一些鲜花、水果,拿一些素食来供奉一下,关键是要能够给他念诵诸品经咒。念一念《弥陀经》、《地藏经》、《往生咒》,乃至于《光明真言》来加持。不要去大鱼、大肉拿去拜祭。为什么?因为杀生只会增长这个亡者的恶业,增长已经过世的祖先的恶业。有一些地方,他有一个不好的陋习。逢到那个清明,他就满街都卖广告了,什么祭祖金猪。那个小猪,小小的,生下来没多久,整个一条就给他杀死掉了,然后拿来拜祭。很多饭店都推出这个。这样子的话,造的业是很重,所以要改过来。并且最好也不用去烧那些什么纸钱,那些金纸,那些都不要烧了。可以将那些花费都转过来做一些公益事业,做一些善事。为什么?如是因,如是果。做善事,以祖先的名义做善事,那么这个善报,也能够回向给他们,能够资冥福,能够帮他们忏罪积福。--大愿法师讲解,《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讲记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2013 03: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没有烧金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2013 04: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FI0NA 发表于 1-4-2013 03:59 PM
为什么没有烧金纸?



钱字是从一金、从二戈而成。有首偈颂说得很好:‘二戈争金杀气高,人人因它犯唠叨,能会用者超三界,不会用者孽难逃。’戈是干戈,是一种武器。钱是用金属所铸造的。二人各持干戈来争金钱,所以造成杀人放火种种的恶业;你争我夺,杀气高达云霄。钱虽然是假的,可是人人为它所迷。不但人爱钱,就是鬼也爱钱。活人想尽办法,费尽心机来弄钱。鬼没有工作,不能赚钱,可是也有生财之道,令人替他烧纸钱。其实,鬼不需要钱。烧纸钱乃是一种迷信,浪费金钱,将真钱化成纸灰,这种思想真是愚不可及!--宣化上人问答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5-2-2025 12:14 PM , Processed in 0.328762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