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288|回复: 37

你眼中的毛泽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2-2013 02:4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总不会将当时的现实摩擦的那么清晰,仿佛明明白白了,就失去了存在的意味,后来人也喜欢对于过往的人事评头论足,各不相依,追求一种独到超然的认同感,常常将那些晖暗的变得光亮,闪烁的损的撕离。
   提起毛泽东,在现今的华人圈可以说是无人不知的,生前他似乎是个没有争议的人物,之所以说没有争议是崇拜他的人崇拜的彻底,讨厌他的人讨厌到极点。而当他死后也不可免俗的成为了又一个被人茶余饭后的对象。就我个人草略的看法而言,在中国国内基本上评价是毁誉参半,而在国外华人圈则是贬多褒少。高中哲学课的辩证法告诉我们看待问题不能片面,对于毛泽东来说,他为这个国家做出的贡献,注入的力量不是那些从未在这个国度住过半天只从西方报道或自由派文章中得到认知的人们所能了解的,当然这只是积极的一方面,消极的一方面则主要体现在他对于权力的专制掌控以及众所周知的文革。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他为这个国家付出了许多许多,他是一种纯粹的爱国主义者,他的整个家庭也付出在了他奋斗的革命中,许多右派孜孜不倦的调侃毛泽东娶了几个妻子,以及纵容江青的胡作非为等等,这种讥讽只会有种令人哑然失笑的愤慨。是个人总有一种对于权力和名望的追求,在这里不应该过度的苛责一个从专制旧时代走出来的人为什么没有像华盛顿一样放弃自己的权力,然后安度自己的风烛残年。想毛泽东在活着的时候与周恩来在声望上一时伯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可周恩来在死后成为百姓心中的人道德帝,羽化成仙了,而毛泽东则依然受着水与火的煎熬,在天堂和地狱之间不断徘徊,其实作为中共地下党的开拓者,周恩来真的是个无暇的人?!恐不见得……
  因为手机发帖,所以不想写太多,行于思路之上,停在何处,就是何处。个人最喜欢毛泽东的一句词: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既然现在都在客观看待常凯申同志了,为什么就不能客观下李得胜朋友呢?下面贴出几首毛的诗词吧,不希望有滥骂之人在此帖!
  沁园春《长沙》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物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04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菩萨蛮 黄鹤楼 1927 春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9-2-2013 03: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极其贫困极其复杂的泱泱大国,必定需要一个秦始皇来建立高度中央集权


大浪淘沙,淘出了一个毛泽东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2-2013 03:1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的思想高度无人能及。在中国国内叫毛泽东思想,在国外那直接是毛主义。谦虚,伟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2-2013 04: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予置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2-2013 04: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不学无术,作的诗词不合平仄, 可称之为蹩腳詩、打油诗

例如这首七律: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今胜昔, 胜是动词, 慨而慷, 而却是连词.  

当然, 会有中国马屁精竖起他们的拇指说, 「 毛主席」 是大人物, 创意非凡, 喜欢破格。对于这种论调, 只能用沉默来回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2-2013 05: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运气非常好的民间神祗。

大方送土地给邻国的大人物。

战无不胜却不敢全力战日本的战神。

经济改革零分的奇人。

破四旧,搞批斗导致中国陷入危机的超级强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9-2-2013 06:5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van6003 发表于 19-2-2013 04:36 PM
不予置评

看了您的许多回帖,发现你不喜欢中共^o^,本来挺期待你的回复的,尽管我料想的到你会怎么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2-2013 06:5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帝之死 发表于 19-2-2013 04:46 PM
毛泽东不学无术,作的诗词不合平仄, 可称之为蹩腳詩、打油诗

例如这首七律: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 ...

就他的诗词的韵律已被人批了好多次,胡适也说过,不过对于这个半知识分子来说,他更在乎的是诗的格调和意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9-2-2013 08: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斜阳欲落去 发表于 19-2-2013 06:54 PM
看了您的许多回帖,发现你不喜欢中共^o^,本来挺期待你的回复的,尽管我料想的到你会怎么说……

不喜欢中共不代表我不喜欢里面的领导人
我个人蛮欣赏胡锦涛跟赵紫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2-2013 09: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斜阳欲落去 发表于 19-2-2013 06:59 PM
就他的诗词的韵律已被人批了好多次,胡适也说过,不过对于这个半知识分子来说,他更在乎的是诗的格调和意 ...

看看胡适的诗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2-2013 10:1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帝之死 发表于 19-2-2013 04:46 PM
毛泽东不学无术,作的诗词不合平仄, 可称之为蹩腳詩、打油诗

例如这首七律: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 ...

你看过诗经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2-2013 10: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斜阳欲落去 发表于 19-2-2013 06:59 PM
就他的诗词的韵律已被人批了好多次,胡适也说过,不过对于这个半知识分子来说,他更在乎的是诗的格调和意 ...

不了解你说的,我很喜欢毛泽东的诗,尤其是 《沁园春.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013 10:07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van6003 发表于 19-2-2013 08:01 PM
不喜欢中共不代表我不喜欢里面的领导人
我个人蛮欣赏胡锦涛跟赵紫阳

赵紫阳?!呵呵,国内绰号紫阳真人,国外绰号中国的戈尔巴乔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013 10:09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whyyq 发表于 19-2-2013 10:20 PM
不了解你说的,我很喜欢毛泽东的诗,尤其是 《沁园春.雪》

你是大马华人?还是中国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013 10: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斜阳欲落去 发表于 20-2-2013 10:09 AM
你是大马华人?还是中国人?

写于1936年,鲜为人知

1935年10月,红军完成长征,胜利到达陕北。1936年1月26日,毛泽东亲自率军渡过黄河,到达华北前线对日作战。

2月5日清晨,部队来到陕西清涧县高杰村袁家沟休整。这一带已经飘了几天的鹅毛大雪,雄浑壮观的北国雪景触发了毛泽东的诗兴。2月7日,怀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毛泽东挥毫疾书,一口气写下了气吞山河的词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就是后来轰动的《沁园春·雪》。

从1936年2月毛泽东写成《沁园春·雪》到1945年11月14日发表,长达9年多的时间里,没有人知道毛泽东曾写了这首词,因为他从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过。

发表于1945年,反响强烈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戳穿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毛泽东于1945年8月28日飞抵重庆与蒋介石的国民党当局进行和平谈判。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多次会见著名爱国人士。

9月6日,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拜访柳亚子。应柳亚子的请求,将自己写的《七律·长征》送给他。10月4日,毛泽东写信致柳亚子,使柳亚子“感发兴起”,随之作诗一首。两日后,柳亚子又“以诗代柬”,将“感赋二首”送毛泽东。

接到柳诗的第二天,毛泽东把自己于1936年2月写的那首《沁园春·雪》重新抄录后,赠送给柳亚子。




看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后,柳亚子欣喜若狂,直呼“大作”、“大作”。他一面赞叹毛泽东的词,一面又写了同一词牌的《沁园春》和词一首,一并抄好送交《新华日报》发表。《新华日报》是中共在重庆公开发行的报纸,报社负责人提出要向延安请示。柳亚子不愿因此延误时日,建议先发己作。《新华日报》于10月11日,即毛泽东离开重庆那天刊发了柳亚子的和词。



重庆各界在报上只见到柳亚子的和词而不见毛泽东的原词,都纷纷好奇地打探。柳亚子便“不自讳其狂”,开始把原词向一些友人传发。在重庆《新民报》任副刊《西方夜谭》编辑的吴祖光,先从黄苗子处抄得毛泽东词稿,而黄苗子则是从王昆仑处抄得,抄稿中遗漏了两三个短句,但大致还能理解词意。吴祖光跑了几处,连找了几个人,把三个传抄本凑起来,终于得到了一首完整的《沁园春·雪》。

11月14日,吴祖光在《新民报》第二版副刊《西方夜谭》上发表了这首咏雪词,标题是《毛词·沁园春》,并在后面写了一段热情推崇的赞语。11月28日,《大公报》也发表了毛唱柳和的两首咏雪词。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公开刊登后,轰动山城,一时成为人们谈论的中心。重庆各种报刊纷纷发表和词与评论。据不完全统计,当年刊发的和词不下50首,评论将近20篇,这在我国词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引发“围剿”反“围剿”,针锋相对

蒋介石看到这首词后十分恼火。他问专门为他起草文件的陈布雷:“你看毛泽东的词如何?”陈布雷如实答道:“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可称盖世之精品。”蒋介石说:“我看他毛泽东野心勃勃,想当帝王称王称霸,想复古,想倒退。你要赶快组织一批人,写文章批判他。”12月4日,国民党中央机关报《中央日报》等报刊同时登出了“围剿”毛泽东《沁园春·雪》的和词。

重庆进步文化界在周恩来直接指导下对于反动文人的攻击、辱骂迅速予以反击。郭沫若率先发表两首和词,盛赞毛泽东咏雪词“气度雍容格调高”,又揭露御用文人“鹦鹉学舌”的丑态。在延安的爱国民主人士黄齐生,晋察冀解放区的邓拓,山东解放区的“将军诗人”陈毅等人,也都各自依韵奉和,热情赞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为了把毛泽东这首词压下去,国民党又暗中在内部发出通知,要求会作诗填词的国民党党员,每人写一首或数首《沁园春》,选几首意境、气势和文字超过毛泽东的,以国民党主要领导人的名义公开发表。通知下达后,虽然征得不少词作,但都是平庸之作,没有一首能超过毛泽东的。后来,虽然又在南京、上海等地雇佣“高手”作了数首,但仍是拿不出手的“低质品”。由于国民党的这次活动是在暗中进行的,又未成功,所以一直秘而不宣,高度保密。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才由当年参加过这项活动的一位国民党要员透露出来。

(《党史纵横》2008年第7期 王树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013 11: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斜阳欲落去 发表于 20-2-2013 10:07 AM
赵紫阳?!呵呵,国内绰号紫阳真人,国外绰号中国的戈尔巴乔夫。

那你对他评价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0-2-2013 01:1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van6003 发表于 20-2-2013 11:17 AM
那你对他评价如何?

要真写的话恐怕写不完,简单一句话就是:他有着自己的期望和抱负,却忘了自己的能力和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013 0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冷靜,不要到前線去充當抗日英雄,要避開與日本的正面衝突,繞到日軍後方去打遊擊,要想辦法擴充八路軍、建立抗日遊擊根據地,要千方百計地積蓄和壯大我黨的武裝力量。對政府方面催促的開赴前線的命令,要以各種藉口予以推拖,只有在日軍大大殺傷國軍之後,我們才能坐收抗日成果,去奪取國民黨的政權。”

      “有的人認為我們應該多抗日,才愛國,但那愛的是蔣介石的國,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祖國是全世界共產黨人共同的祖國即蘇維埃(蘇聯)。我們共產黨人的方針是,要讓日本軍隊多占地,形成蔣、日、我,三國志,這樣的形勢對我們才有利,最糟糕的情況不過是日本人佔領了全中國,到時候我也還可以借助蘇聯的力量打回來嘛!(借蘇的力量,談何容易,代價是什麼?)”

      “為了發展壯大我黨的武裝力量,在戰後奪取國政權。我們黨必須嚴格遵循的總方針是“一分抗日,二分應付,七分發展”。任何人任何組織都不得違背這個總體方針。”
註:本節來源:《毛澤東選集》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3 收起 理由
Akira_sendoh + 3 汉奸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013 0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卖国贼
他是人类有史以来杀人最多的杀人狂魔

评分

参与人数 3人气 +9 收起 理由
周迅 + 5 我很赞同
Akira_sendoh + 3 我很赞同
swhyyq + 1 这孩子智障了,洗脑洗的。。啧啧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013 03: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whyyq 发表于 20-2-2013 10:31 AM
写于1936年,鲜为人知1935年10月,红军完成长征,胜利到达陕北。1936年1月26日,毛泽东亲自率军渡过黄河, ...

媒体曝光毛诗词造假

被中共历来宣传为1936年2月6日毛泽东“为红军东征观察黄河渡口后”,于7日晚写了《沁园春.雪》的这首词,却被中共自爆涉嫌造假。

2009年中共官方媒体《党史纵横》罕见地提出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的作成时间存在疑问,称历史事实并不支援2月说。

该文引述西安事变时任周恩来 机要秘书的童小鹏所着的《军中日记》表示:1936年2月7日,“天气又一天一天转热起来,平日行军时总冻得手红脚疼的,今天一点也不冷,走路时已穿不住大衣了。”可见当时不仅没有下雪,更因天气的持续转热,连道路的结冰也融化了。而且《毛泽东年谱》1936年2月3日的记载显示:“同张闻天、彭德怀致电周恩来、秦邦宪、邓发:‘河冰全解,我军决从上游过河,主要作战方向仍应在东边。’”

文章表示,无论是当年的日记还是电报,都足以证明1936年2月7日前后所谓的“大雪”并不存在。1936年的早春二月,即使偶尔春寒料峭,也已经完全缺乏创作《沁园春.雪》所必需的寒冬腊月气候背景。因此,毛词中写的“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就变成了“遐想”,落笔“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也存在问题。

而根据《炎黄春秋》,《百年潮》的报导,《沁园春.雪》这首词作甚至根本就不是毛泽东的作品。

报导表示,刘少奇 为了包装毛泽东,就要求原先是自己秘书的胡乔木(后来,老毛看中了胡乔木的文才,就从刘少奇手中要过来,成为了毛的秘书),把胡乔木原创于1944年的《沁园春.雪》交给毛泽东,毛泽东改动了四个字“原弛腊象”,就成了毛泽东的诗作。1945年9月,《新华日报》上以毛泽东的名义发表《沁园春.雪》时,把时间“倒填年月”为1936年。

报导称,毛泽东的诗词都是1949年以后,由毛泽东组织郭沫若,柳亚子,董必武等专门为毛泽东填写,润色诗词,经过六,七年的编纂,润色准备,1956年以后,才以毛泽东的名义陆续发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7-2025 02:51 AM , Processed in 0.133604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