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191|回复: 2

书呆子哲学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9-12-2011 08: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实实在在做人,我们就会因实在而不受骗——所谓的实在,其实就是指“严谨”~只要你们不虚荣心,不以貌取人,不看外表做人做事;而且不用眼神践踏人藐视人,乃是用灵魂“对”人即对事,以及不冲动决定,透过理解人性来了解世俗与其“程序法则”(制度),从而认识人的事及其手段——然而不投机取巧,同流合污,作为【己身的良心】,有话就真说(即直说),不怕人的辱骂或威胁以及恐吓——满足以上所有任何的“心事”,你就会因为看透人心以及世俗过程而不受骗


真正的自由其实应该考虑别人的良心——如果你的自由让人的良心不安,就舍去你的自由;但如果人的良心要统治你的自由,是一种变相的霸道,而且你的自由又是关涉到【真理的自由】,那么你就必须【因真理】与人的良心辩论甚至对看;正如当年耶稣在安息日要医治人的时候,很多法利赛人“窥探”耶稣会不会犯安息日,可是耶稣只说“安息日行善是可以的”而与宗教领袖——这样看来,【不能行善的自由】与奴隶与傀儡有什么不同?相比释放人心脱离罪恶得自由,这种自由怎能与他们的规则,他们的“良心”这种死脑筋相提并论呢?


神的智慧是给人自由的——什么是自由?【只为了圣洁】就是自由~于是乎:为了圣洁,该严谨的就严谨,该疯狂的就疯狂;该卑弱时就卑弱,该自主时就自主——凡事没有固守原则,只求良心与自由同时兼容但不兼顾


林前44—5节“我虽不觉得自己有错,却也不能因此称义;但判断我的乃是主。所以时候未到,什么都不要论断,只等主来,他要照出暗中的隐情,显明人心的意念。。。。。。”——没有错,并不代表“称义”,但是很多人却将自己的良善当作公义的标准,以至于造成纠缠不清的人际关系。那么什么是论断呢?经上记着说“主知道人的意念是虚妄的”(林前320节;参诗9411节)~从“意念是虚妄的”这几个字,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不能【论断人】。因为我们所论断的是自己的意念,也就是人的意念。就是因为意念本身【在上帝看】是虚妄的,是愚拙的(319节),所以我们根本很难意念论断——作为一个虚妄的任何意念来说,意念本身是无法判断事情的。但这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判断。这里的不要论断,指的其实是【暗中的隐情,人心的意念】,而不是指行为上或言语上的罪恶性质。也就是说:【在称义的恩典上】我们不可夸口,不可恶毒,不可淫乱,也不可“假冒为善”,必须在神的话语上实实在在地作一位【圣洁的有灵人】——但是【在同一个圣洁标准中】从圣洁里面所产生的不同行为,不同言语,不同想法(而不是不同圣洁标准),我们就不能单用神的文字来彼此论断,正如保罗提醒的“我们的自由为什么被别人的良心论断呢?”自由与良心,应该是同时进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9-12-2011 10: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谎”是“人类游戏”的第二个基础。。。

“被欺骗”叫“技不如人”
sporting点,认输后,再玩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2-2012 08: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强迫自己实实在在的做人,我要顺其自然,开心才是重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4-2-2025 07:40 PM , Processed in 0.11567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