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浩田

浩看電影: Fyre: The Greatest Party That Never Happened<#1118>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9-3-2011 1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Up In The Air

以西方的詼諧以及幽默譜寫的現實主義故事。
Ryan的工作基本上就是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
對自己的工作待遇滿意得沾沾自喜。

在天空中翱翔一千萬英里歷程——這個目標,原來只是記錄了他的孤單。
親情、愛情以及友情都被這個距離遠遠隔開。
最終,一個中年人依舊孓然一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2-3-2011 08: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浩田 于 12-3-2011 08:59 PM 编辑




告白/Confession

如此震撼人心的故事.配合著超華麗的視覺饗宴,讓這部作品極具風格.

故事由一個女教師在最後一堂課上的"告白"掀開序幕,
繼而深刻地解剖了日本社會家庭現象.

三個家庭的三個母親:一個以怨報怨,一個溺愛與過度保護,一個施暴與拋離家庭.
在這種家庭環境生長下的孩童,或青少年,造成心靈缺陷以及性格扭曲.
於是,現實中發生了欺凌同學,施暴,殺人的恐怖行為.

後來,我們都發現,這個世界不存在真正的好人--每個人都存在著缺點,甚至是扭曲的心.

別看小一句"開玩笑的"輕浮言語,其實這足以釀成大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3-2011 03: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浩田 于 19-3-2011 03:13 PM 编辑




我愛香港 開心萬歲

這次依然沿用“明星效應”作為號召力。
雖沒看過《72家租客》,
然而感覺上《我》的演員陣容沒有前作龐大。

除了大拋笑彈之餘,也讓香港人感觸緬懷。
高度商業化與城市化,已經讓那片土地失去了最實在的物質。
唯有透過電影集體回憶,那段美好的時光——一村子的人,鄰里互相協助。
雖然生活中缺乏物質,卻可以活得坦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3-2011 03: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230;vnen / In A Better World
金球獎+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外語片
個人不太偏愛。

暴力是如何產生的?
或許是由仇恨、憤怒、絕望衍生而成。

不管是貧窮的第三世界或者是富文明的科技國家,
暴力依然無處不在。
和平遂受到威脅,最終演變成遙不可及的追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3-2011 05: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浩田 于 21-3-2011 08:20 AM 编辑




Ghost Town (2008)
片名乍聽之下,像是恐怖片;
而這部片子卻實實在在是一部充滿溫馨的劇情片。

We live alone and then we die alone. And, apparently, we stay alone.

操著重英國腔的牙醫,生活孤僻乏味;
偶然遇上了流浪在人間的風流“鬼”。一人一幽靈的對話幽默而有趣。

雖然是老掉牙的劇情,
卻仍然充滿人情味,令人感動回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3-2011 12: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Megamind

藍皮膚+大頭腦的外星人,外型不算討喜,甚至有點古怪,卻是個很可愛的動畫角色。

動畫片鮮少以壞人作主角。
透過Megamind的180度轉變,從而帶出啟發性與教育性。

好人與壞人的決定,與生長環境或條件絕對有關係。
在伊甸園裡,我們必須詮釋這個世界是善有善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5-3-2011 1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he Machinist (2004)


Christian Bale在片中的犧牲演出,只能夠用瘦骨如柴來形容。


劇情可能會有點沉悶。
不過,卻充滿懸疑感且帶點恐怖,莫名的讓人心裡產生壓抑感。


偶爾有失眠的傾向,所以會有一些感同身受。
長期失眠者,身心完全疲累,精神無法集中,情緒不能控制。
於是,幻想與現實糾纏一起,不再能辨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3-2011 08: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浩田 于 26-3-2011 10:07 PM 编辑




Sucker Punch
和講述男人英雄主義的《300》恰好相反。
5位主角分別是:Baby Doll、Sweet Pea、Rocket、Amber、Blondie。
單看海報/預告片,她們像極真人版的美少女戰士。
人物性格描寫得最立體的,不是主角,反而是Sweet Pea以及Rocker兩姊妹。

儘管沒有前作《300》來得震撼攝人,
強烈的視覺特效及動感十足的音效,依然讓整部片子充滿華麗質感,
而且故事具有原創性及趣味性。
那一段完全沒有對白的開場白,已經引人入勝。

基本上,整個故事遊蕩在現實與虛幻間。富有懸念及想像空間。
舞蹈,既是Baby Doll欲想要逃避現實的空間。(雖然我們完全無法看的舞姿。)
猶如戰場的夢境賜予她們自由與勇敢,與現實中的逃生過程並行不悖。

不管成功與否,劇終的那一句反問句,
已說明唯一能爭取自由的人,是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9-3-2011 09: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浩田 于 29-3-2011 10:23 PM 编辑




The Visitor 2007

故事娓娓道出一個感性的民族問題,既真誠又富涵義,極具人情味。
平凡的美國教授Walter在人生中偶遇Tarek。
兩人因音樂而相遇接觸,不同國籍的文化在自然中相互交流。
最終Tarek卻因為砥柱了法律而遭驅逐出境。
人情上,我們都會同情與Tarek和Zainab的人生。

被世界稱之為“民族大熔爐”的美國,種族的種類比馬來西亞還要繁多,
許多移民嚮往那自由的國度,遂趨之若鶩地遷移到先進的領域。
諷刺的是在那個國度,種族歧視本來就一直存在:如中國與非洲移民。
911事件的發生讓敏感問題升溫,所謂自由的思想幾乎被瓦解。
伊斯蘭教教徒在美國開始受到杯葛。反對建造回教堂的聲潮此起彼落。
其實,我們都一樣。
即使活在這個土地上查過了半個世紀,手持證件,到頭來卻不過是一個訪客。
永恆佇立的自由女神像成為名副其實的地標,失去了其原來的象徵意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4-2011 11: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浩田 于 7-4-2011 08:01 PM 编辑




Tangled

童話故事原來就只屬於王子與公主。
仙女為這段愛情的守護者;巫婆則是進一步鑑定愛情的忠貞。

延續上一次的顛覆傳統,迪斯尼稍微改編了大家所熟悉的《長髮姑娘》。
她由籠中鳥,化身成為冒險者;就像現實中流行的女權主義。
王子不再是王子,卻變成詭計多端的小偷。
除此之外,整個故事依舊是墨守成規的。

相比其他童話人物如灰姑娘、美人魚、睡公主、白雪公主……《長髮姑娘》就是缺少一點點魔幻色彩。
即使是故事中的唯一一個壞角色,也沒有想像中奸詐。
她只不過是位貪圖青春的自私鬼,早已司空見慣的角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4-2011 05: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浩田 于 10-4-2011 01:37 AM 编辑




Source Code

科技邁向尖端的時代,電影題材也跟著層出不窮。
“Source Code”並不是Time Traveller。它只是將意識移入他人的記憶中,產生具體化的虛幻世界。
這種實驗性的研究,後來卻有意想不到的突破。

《Source Code》以災難片為前提,引入“Source Code”的新銳科技,
當中又穿插了懸疑的色彩。整體而言,稱得上流暢及富有節奏感。

有人喜歡美滿的結局,也有人偏愛悲劇收場。
而這部電影卻平衡了這兩種結局。

劇終前的那場歡樂的定格畫面,確實讓我不禁感動。
Stevens渴望的就是那些在現實中早已不存在的乘客拋開恐懼,永遠地暢懷大笑。
它提醒了我們,那恆久不變的概念——珍惜生命,存載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4-2011 11: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Battle: Los Angeles
大熒幕內的外星人其實張得像高科技技術製造的機器人,
和印像中的外星人外型有點出入——《Mars Attach》的外星人外型尤其深入民心。(還有那熟悉的類似“砸果凍”的腳步聲。)
或許是因為這樣,《Battle: LA》的機器人的戰鬥能力基本上十分接近人類,只是武器先進一點而已。

與其說是外星人科幻片,不如說這電影是部戰爭片。
槍彈雨林的戰爭場面刺激感官,從而帶出美軍的英雄主義色彩——不畏懼生死的豁然英勇。
令人壓抑是因為人類從頭到尾都是輸家,引以為傲的城市藍圖被破壞成為一堆瓦礫。
而且我們也知道,危機最後一定有轉機。所以,就少掉了驚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4-2011 1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浩田 于 16-4-2011 04:14 PM 编辑




Norwegian Wood @ 挪威的森林

風格上呈現出憂鬱,頹廢,沉默。
對白不多,鏡頭很多時候只著重在風景與物體的美感,
故事性反而削弱了,段落間的銜接偶爾還會讓人覺得突兀。
倒是那段隨著上樓梯旋轉的鏡頭拍攝,十分有趣。

渡邊與直子或綠子談話的時候,
總是出現兩人衝忙地邊走邊談,或者無聊地左右搖盪。
讓人看得好不耐煩。

從未閱讀過村上春樹的原作。
然而,電影版改編得有點空洞,同時沉悶。集中力不斷游離在熒幕以外。
沒看過原著的人…如我,在觀賞電影後,也不會曉得電影的名字和片尾曲《Norwegian Wood》的關係。
只留意下一股莫名其妙的想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4-2011 12: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浩田 于 2-5-2011 12:18 PM 编辑




The Way Back
原著:《The Long Walk: The True Story of a Trek to Freedom》

忠於紀實的自傳式拍攝手法,所以電影不會出現高潮迭起或起承轉合的情節。

喜歡劇中的幾個角色: Valka、Irena以及Tomasz。

Colin Farrell飾演的Valka戲份如此的少。
Valka是第一個離開大隊的成員。雖然他最初予人的印象是奸險,
不過由他願意當作跟班以及為大隊尋找食物的情節看來,
他其實是一位懂得如何生存的人。“I know about survive,all my life”
生活在現實,應該需要這樣的態度。

而成員中唯一的女性Irena,則是團員間溝通的橋樑。她的死,難免會讓人惋惜。
Tomasz基本上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同時是團員中的開心果。

劇終,Janusz與白髮斑斑的妻子相擁而泣的一幕,讓人不僅感動。

當回家的路變得遙遠而困難重重,一行人卻始堅持徒步行走了幾千里路。
雖然漫長的旅程中不斷地失去同伴。套用片中的一句話——值得安慰的是,他們死時乃自由之軀。
自由是神聖的,他人不能剝削個人自由的權利。
永不放棄的精神,證明了人類堅強的求生意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4-2011 04: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ll Good Things

其實,這是一個相對複雜的故事。
以愛情片的姿態拉開序幕,漸漸釋放懸疑與神秘。
它改編自發生在紐約的真實事蹟——揭露了“百万富翁凶手”Robert Durst的妻子失踪之謎。
此案已列入懸案,至今仍未偵破。
導演欲想要透過劇本還原真相,同時利用自己的觀點揭發Robert Durst的罪過。

《All Good Things》是一個反諷的名字。
所有美好的一切,只停留在以往,或某一段想要被記住的回憶。

或許,故事發展有點沉悶。不過,演員的表現仍然是可觀點之一。
無可否認,這部電影是為了Ryan Gosling而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4-2011 10: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os Crimenes de Oxford》
改編自同名偵探推理小說,作者Guillermo Martinez正好是名來自阿根廷的數學家。

故事以一件發生於牛津的命案為主軸,兇手利用數學的邏輯思考將連環兇殺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這是小說精彩之處,作者把我們都早已忘記的方程式或數學原理一一呈現眼前。

電影改編自然會把許多情節刪除或作出更改。
原著中提及的畢氏定理、費馬大定理、歌德爾定理等數學理論,都未出現在主角們的對白中。
第一起命案的死者與嫌疑犯的關係由祖母與孫女改成母女,實在突兀。
而教授Seldom的角色性格也被描寫得偏離原著。
Martin愛情的戲份反而增添太多,削弱了故事的懸疑氣氛。

慶幸的是,電影仍然保留了那段裁縫師計劃殺害妻子的一段故事。
這是一段重要的插曲——暗示了這個故事不斷再重複的哲理:我們眼前所看到的,並不一定是真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5-4-2011 12: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線人》
依然是由林超賢執導的警匪片,差不多的演員班底,
吸引人的是,張家輝和謝霆鋒的角色對調了。

雖說謝霆鋒憑此片奪得今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但是這個角色帶有《十月圍城》中那位戇直“車夫”的影子,
他為愛人與妹妹而犧牲自己的精神多少會讓人動容。

至於李滄東這個角色,背景與角色要比“細鬼”複雜得多。
他外表雖然木納,內心卻充滿壓抑與爭扎。
個人反而更喜歡張家輝的演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4-2011 1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orton Hears a Who! (2008)

FOX出品的動畫片。
卡通人物造型可愛有趣,即使那隻毛毛的Katie出場不多的,卻十分搶鏡。
故事生動且富有教育性。

我們往往只會把好奇心放在巨大的事物,卻不曾留意身邊細小的東西,甚至會忽略它們。
就試著去聆聽那些微弱的聲音,
勿像袋鼠媽媽一樣固執地否認它們的存在。
A person's a person, no matter how smal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5-2011 12: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浩田 于 7-5-2011 04:59 PM 编辑




WALL-E

重看這部動畫片,總會讓人不禁動容。
好看的不只是電影充滿了創意性與幽默感,同時還具有濃厚的環保意識。
WALL-E的造型十分討喜。故事本身也非常吸引。
它透過生動的動畫人物與故事,教育人類愛護地球。

WALL-E獨守崗位,日日清除垃圾,身邊只有一隻蟑螂作伴。
直到EVE的出現,打破了WALL-E的生活秩序。
WALL-E無微不至地照顧突然進入休眠狀態的EVE的那一段情節,不禁讓人感動。

開場白的那首經典金曲與畫面所呈現的景象,絕對是個對比。
2千多年以後,地球已經不再美麗,到處都是城市遺留下來的廢墟與垃圾。
沒有植物,沒有水源,只剩下一隻蟑螂,還有一個負責收拾垃圾的機器人。
科技的發達,使人類遺棄了撫育我們成長的地球——那個幾乎是殘破不堪的星球。

世界末日固然令人畏懼。
然而,作為人類,更重要的是付諸行動。“環保”不單只是一個口號,更需要我們的行動支持。
比鑽石更堅硬的東西,是人類的的意志力;
能永恆存在這個世界的物質,是感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5-2011 1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浩田 于 7-5-2011 02:03 PM 编辑




London Boulevard 2010

《The Departed》编剧William Monahan的處女導演作品。
Colin Farrell與Keira Knightley聯手主演。
除了導演來自美國以外,不管是演員、風格、場景、對白、配樂皆充滿英國韻味。
黑幫電影加上俊男美女的愛情元素,老調且有點乏味。
劇情其實有點空白,主要依靠演員表現和電影配樂。

Mitchell曾經是令人敬畏的黑社會份子。
出獄之後,他嚮往與憧憬凡人生活。奈何社會的現實卻迫切他踏上舊路。
改過自新,重新做人或許只是一個理想,沒有人能夠改變過往。
這驗證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Mitchell的下場,早已被注定。

特別喜歡Mitchell槍殺黑幫老大Rob時穿插的那一首曲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影音娱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7-4-2024 10:01 PM , Processed in 0.067637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